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厦门名人与院子名言 正文

厦门名人与院子名言

时间:2025-01-10 10:23:00

 

第一篇:厦门嘉庚精神

陈嘉庚是人尽皆知的爱国华侨领袖,他用一生来支持祖国抗战,为新中国的繁荣复兴做贡献,为了让新中国更加富强,有更多的人才,他不惜倾尽其所有,资助各所海内外学校。陈嘉庚先生一生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事迹是人人知,人人无不佩服,无不敬仰的。我们应当沿着陈嘉庚先生的光荣之路,努力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发扬他的艰苦朴素、为人民着想的精神。就算我们做不到如陈嘉庚先生般爱国,支援祖国抗敌,但他那份爱国的心,感恩祖国的情怀,也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必须领悟的!

就在不久前,我们刚听完一堂关于陈嘉庚先生“爱国,爱家,爱父母”的道德讲堂。这场讲座,让地位渺小的我深深被震撼了!直至那天讲座结束后,我才明白:原来嘉庚精神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榜样!就算做不到万分之一,但是只要我们努力过了,付出过了,就比万斤黄金还更加贵重!

先有国后有家,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把国家兴亡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努力壮大国力,那么我们又会沦为被人欺凌的境地,再次被敌人扣上“东亚病夫”这个羞国辱家羞辱人民的帽子!我们要挺直腰板坚定地喊出来:“我们不是‘东亚病夫’!我们不会向你们屈服!当初我们凭着坚定的爱国信念与不屈不挠的精神胜利了,今天我们同样会胜利!”

我们要大声地告诉他们,我们从不软弱,我们从不畏惧,在关键时刻我们更不会退缩。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我们就一定如蚂蚁一般,在火场中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他人的生命,甚至是国家的兴衰。如果国不强盛,任人欺凌,那家又有何存在的意义呢?只能让人民受苦。只有国盛了,敌军就不敢轻易来犯,那家也就会安宁,和谐,美满!国与家就如一对锁与钥匙,它们紧紧相连,缺一不可!

朴素也是陈嘉庚先生的显著品质,他为人简朴,不求奢华,一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但是他从来不抱怨,不说苦,不说累,只要是关于人民,关于国家,他都义不容辞。我们应该为有这样一位爱国主义者感到庆幸,感到光荣,多希望他能永远屹立不倒,永远留下。可是1961年8月21日,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陈嘉庚先生于北京过世,享年88岁......

这是民族的一大损失,是个遗憾,但是陈嘉庚先生的精神与品格会永远地烙印在我们心中,在这里我想说一声:“您永远会是我们学习的目标与榜样,永远会是我们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第二篇:厦门嘉庚精神

小的时候,就常常听起外公告诉我一些名人的故事。有一回,外公告诉我,我们厦门集美啊,也有一位名人呢,他可是家喻户晓呀。他虽然身居异地,却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他,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陈嘉庚先生。

我们都知道,集美,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而集美是个美丽、静谧而又整洁的地方。高大的行道树在微微的海风里婆娑。陈嘉庚先生创办和资助的学府隐藏在绿树之中,学子的朗朗书声绽开了先生的微笑,大海均匀的涛声,像先生均匀的呼吸。

嘉庚路145号为先生故居。“陈嘉庚故居”七字为廖承志手书。院子的中央有一棵陈嘉庚手植的龙眼树,枝叶茂密,生机勃勃,让人思念先生的奋发精神。故居为两层小楼,陈列着先生俭朴的生活用具和感人的事迹。走近一排陈列橱,看到他用过的一把布伞,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家人说那伞太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还看到他的一只用破瓷杯做的烛台,家人建议买一只新烛台,他不许,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他的故居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也参观过陈嘉庚先生的故居,我真的很敬佩他。

你们知道鳌园么?鳌园,坐落在集美东南隅,总面积达8990平方米。鳌园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为“鳌园”。陈嘉庚先生花10年时间、耗资65万元,亲自设计、督建而成的。园中央矗立着“集美解放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撰写的碑文。若你亲眼前去观赏,一定令你大饱眼福!

诚然,我们不能忘记像陈嘉庚先生这样的伟人,我们不能忘记他,我们要弘扬嘉庚精神。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嘉庚先生的努力!

第三篇:厦门嘉庚精神

小时候,常听父母跟我讲,家乡里曾有个爱国华侨陈嘉庚。陈嘉庚年轻时就闯南洋,一生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在一九一三年后,他分别在福建修筑了七十三所学校。在校中实行免费入学,设奖学金等办法,使福建各地贫苦学子得到了读书的机会,为祖国培养出许多人才。陈嘉庚家中家财万贯,他却十分节俭节约。他家中的家具多是旧的,家具坏了就自己修一修,衣服裤子上全都上了补丁。陈嘉庚还常把钱拿去资助那些寒窗学子,而自己每天的饭钱却只有五角。他还常说:“金钱就是肥料,用来播撒才有用。”他的故事伴随着我慢慢长大。

如今,在开展《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事迹展中,我再次读到陈嘉庚那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所感动。想起来,我就十分感动。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条白裙子,价格不菲。那条裙子可好看了,领子那绣着两只蝴蝶,袖子和裙摆那还逢着蕾丝边,穿上就像个童话里的灰姑娘穿上了仙女给的裙子。刚买来的时候我可爱不释手的看了好一会呢。当天我就穿着它去上学,想跟同学炫耀一下,一路上,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走进教室。正好班里有一个同学在写钢笔字,那只钢笔突然写不出来了,那个同学把钢笔用力一甩,而我正好走过。“刷——”那条裙子上多了一点一点的墨水,就像原本美丽的一幅画里多了一滴滴的油渍。我的心情一下子从太空跌落谷底,我与那同学争吵了起来。回到家后,我臭着一张脸对正在看报纸的妈妈说:“妈,你看我的裙子脏了,待会帮我把衣服扔了!”妈妈抬起头,看了看我的裙子,说:“没关系的,到时用漂白水漂一漂就行了。”我嫌弃的说:“哼,就算用了漂白水,裙子上还是有痕迹的,要漂你去漂,反正我也不会再这条裙子的!”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进房间,狠狠的摔上了房门。从此,那条裙子就一直压在衣柜的最底层。如今,我读完了陈嘉庚的所有事迹,我才惊觉,那时我做了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我在心中默默发誓,以后再也不浪费了!

我要向陈嘉庚学习,学习他那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做个美德少年!更多相关的热门作文推荐参考:

1.

2.

3.

4.

5.

6.

7.

8.

1、如果有一天互联网业不存在了,我也会将余生置于其中。——孙正义

2、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3、苏东坡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4、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5、企业文化是狗肉(助强不助弱)。——郭梓林

6、斜坡球体定律: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海尔在斜坡(市场)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张瑞敏

7、爱因斯坦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8、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9、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10、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11、要有理想,但是不要理想化!——柳传志

12、诸葛亮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13、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马克思

14、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忱,无往而不利。——李嘉诚

15、创业前,很多困难你都不会把它认为是困难,当它突然成为你的困难时,很多人会承受不了压力,就放弃了,这样的人一定是不能成功。——史玉柱

16、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杰克·韦尔奇

17、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18、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19、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马云

20、映雪夜读: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21、好的职业经理人能够调整自己血液里的创业成分和职业成分。——卫哲

22、素龙圩的创建人黄世臣:素龙圩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创建人为黄世臣。黄世臣,字起白,号觉虚,素龙镇上池冈人。世臣家贫嗜学,少年时养鸭为生,在田里放鸭期间,经常手不释卷,边放鸭,边读书。由于勤奋好学,明万历三十五年,考进“岁贡”,并被委任为江南婺源县县丞。由于政绩显著,以后世臣又先后被提为云南易门县知县、寻摄昆阳州篆、云南通安州知州。

23、三四律:在一个稳定的竞争性市场中,永远不会有多于三个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其中最大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不会超过最小的四倍。——布鲁斯·亨德森

24、只有企业的员工真正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分权才有了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权力分下去就会乱。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让有社会责任者(指员工对组织目标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成为领袖。基层不能没有英雄,没有英雄就没有动力。——任正非

25、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王石(辞去总裁只当董事长)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能不做的就不做,只解决总裁与书记不能解决的问题。——牛根生

26、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7、做生意应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就叫做获取利润之后的利润,核算成本之前的成本。学会让而不是学会送,商人的最高境界是让,送是慈善。——冯仑

每次归故乡,如果不到村子里看一眼故居,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故居情结牵着我再次回到村子里,看望故居。

我的故居有旧居和现居两个院子。

我站在旧居前,想进院子里看看,可大门紧锁,不知是那家上的锁,我只好从陈旧的大门缝往里瞧。从窄窄的门缝往里瞧,能看到什么呢?我不甘心,爬到院子上面的屋顶往下瞧,院子的全貌蓦然展现在眼前。

哦,我惊呆了。

旧居是祖居,是一所四合院,距今有三百多年了。五孔正屋的墙壁早已被无情的风雨吹打得斑斑驳驳,屋顶的砖砌花栏残破不堪;侧面的四孔窑洞也破旧了;靠着大门的一溜房子只有几堵空壁:彷佛贫穷而苍老的老人。瞧一眼院子的地面,我不禁一阵颤栗:青砖铺的地面看不见一块砖,只看见一尺多高的杂草铺满院子,一片荒凉。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惊呼一声,真想大喊一声:这就是我曾经住过的院子吗?

我想起了在这里度过的天真烂漫的童年。儿时的生活是清苦的,然而是快乐的。那时院子里住着五六户人家,从早到晚热热闹闹。我看着祖父和祖母饶有兴味地用铡刀为牛铡草,草花四溅,天女散花一般好看。清晨,爷爷甩着鞭子,赶着牛走出院子,叔叔扛着锄头,咳嗽着,慢腾腾走出大门。中午,爷爷赶着牛走进大门,叔叔拖着疲惫的身子挪进院子。最有味的是爷爷、父亲和叔叔坐在门前的石台阶上,一边大口喝稀饭,一边聊着地里的活,一边逗着小孩子。吃饭声,说话声,欢笑声,满院子飞。春天,南方的`燕子归来,在屋前绕来绕去,寻找熟悉的故巢,寻找熟悉的小朋友。秋天,瓜桃李果熟了,下地归来的叔叔会给我带回几颗甜甜的桃,几把红红的枣子。当然,最热闹最高兴的是过春节。天不亮,小孩子跟着大人一起起床在院子里生火炉,火炉里的柴禾哔哔叭叭地响,火炉四处窜着火苗,院子里一片透亮。天亮后,我一边啃着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既硬又冷的白面馒头,一边放着手里的鞭炮。这时,奶奶总会说:小心手!母亲总会说:少吃点!

我想起了离世三十多年的爷爷。爷爷是个庄稼人,一辈子与黄土打交道,一直到去世。爷爷一辈子辛劳,但从来没有听到他喊一声累,叫一声苦。爷爷八十二岁那年,我亲眼看到爷爷在陡立的坡地上赶着牛给生产队犁地,一犁就是一整天。在这样的陡地犁地,别说八十多岁的老人,就是年轻人也很吃力。由于爷爷勤恳,年年被评为生产队的模范。爷爷早年有肚子空就头昏的毛病,所以有时上地干活,怀里会揣着半块烤干的白面馒头。半块干馒头是爷爷一生最大的享受。爷爷渐渐衰老了,他时常会去看看四十多岁时就为自己准备好的那口棺材。有一次,他让奶奶拿出为他做好的寿衣,穿在身上,在炕上走来走去,笑呵呵的,称赞这是他一生穿过的最好的衣服。爷爷八十八岁时离世,他的刚毅形象至今宛在眼前。

我想起了故去的奶奶。在父亲和叔叔眼里,家里最辛苦的人不是爷爷,而是奶奶。奶奶出身于书香门第,却嫁给贫穷的爷爷。她终身操持家务,每天从清早一直忙到深夜。有一次,我看到都已七十多岁的父亲和叔叔闲聊,聊到了奶奶的辛劳,性情刚强的父亲眼圈发红,叔叔竟然掩面唏嘘。我的面前出现了奶奶推磨推碾子的情景:一个瘦瘦的老婆婆,两手搭在一根长长的木杆上,身体前倾着,脸上淌着汗珠,步履艰难地绕着碾子或石磨转圈,一圈一圈,直到一粒粒粮食变成一簸箩白白的面粉。我曾多次看见奶奶辛苦操劳的这幅画面,也曾多次帮着奶奶推磨推碾子。爷爷去世两年后,奶奶也跟着去了。奶奶去世时我不在她跟前,为此我常常惋惜不已。

旧居一派荒凉,现居会怎么样?我走进了现居的院子。

旧居面东,每到冬天,屋里很冷,以致冻伤了妹妹的脚。为了能过个舒服的冬天,父亲在五十年前修建了面南的现居。现居在离旧居不远的一个院子里。现居格局很简单,只有三孔窑洞,两三丈大小的一个院子,一棵枣树,没有大门。现居的墙壁白白的,没有破败痕迹,门窗看起来依然新新的,可院子里却长满了一尺多高的杂草,简直难有下脚的地方。弟弟带着父亲住在县城,现居经常空着,杂草成了院子里的主人。看着满院的杂草,我摇头叹息,不知道好好的家园为什么被荒废。细想,兴许荒废家园的不是人,而是不断前行的时代。时代前行让许多人抛弃了农村可爱的家园。

修建现居时,父母费了不少的力。父亲拖着一条伤残的腿,从头忙到尾,母亲为帮助修建的十几号人做饭。崭新的砖窑洞修好后,三孔窑洞相继装上了崭新的木门窗,屋里砌上了崭新的炕,土院子平平整整的,布鞋踏上格外舒服。我用柴禾点着铁炉子,烘烤屋里的湿气。炉火通红,屋里暖烘烘的。油灯下,我摸着屋里白生生的墙壁,感受着温暖带来的温馨,感觉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屋子。冬天,住在温暖的屋里,弟弟妹妹不用再受冻脚之苦,父亲坐在织袜机上为乡亲们织袜,母亲坐在缝纫机前为乡亲们做衣服,一家人其乐融融。院子里那棵本来只有胳膊粗的枣树,渐渐长粗了。

我最喜欢那棵枣树。这棵枣树从胳膊粗渐渐长到碗口粗,枝繁叶茂。春天,枣树枝上吐出一粒粒绿芽,宛如一粒粒浅绿的碧玉点缀在树上,十分可爱。夏天,枣树的枝叶给院子里筛下斑驳的影子,晌午可以坐在树影下吃饭洗衣服。秋天,枣树的绿叶间缀满了一颗颗红红的枣子,颗颗枣子像盏盏小灯笼悬挂在树上,十分好看。我喜欢爬上树摘枣子吃,枣子既脆又甜,好吃极了。冬天,满树的绿叶掉了,而树枝上仍然悬挂着几十颗红红的枣子。肚子饿的时候,我爬上树,摇动树枝,枣子掉在地上,捡来塞进嘴里,甜甜的。

我喜欢独自住在一孔窑洞里,因为晚上可以静静地看书。初中毕业后,我在村子里劳动。夏夜,院子里静悄悄的,炕楞上的油灯闪着幽幽的亮光,我躺在炕上,就着灯光看着自己能找到的书。线装的纸张发黄的《三国演义》看了又看,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啃了又啃,中国的建国名人录读了又读。三十里外县城的汽笛响了,告诉我夜已深了,这才放下书,吹灭油灯。多惬意啊!时过四十多年,仍然回味无穷。

然而,弟弟不幸夭折,父亲痛不欲生,母亲遭受致命打击后患了中风,后因脑溢血去世。好端端的的家连遭不幸,不满周岁的小妹妹嗷嗷待哺,父亲既要到地里干活,又要教我们做饭,好在长大了的大妹妹可以承担大部分家务。大妹妹出嫁,我去县城继续读书,伤残的父亲承担了所有家里地里的活。我不知道父亲是怎么熬过来的,弟弟和小妹妹是怎么长大成人的。最让我伤痛的是小妹妹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样子。

我四处寻找那棵喜爱的枣树,没看见它的影子,知道它被砍掉了。多好的枣树啊!它像家里的一位亲人,年复一年陪伴着我们。为了保护这棵枣树,父亲用砖头垒在它的根部,保证它从土里吸收到充足的水和养分。我多想看看它的身姿,多想摸摸它粗糙的树干,多想摘几颗的枣子,然而它随着母亲和弟弟走了。

我离开故居,回到县城,看见八十七岁的父亲依然那么硬朗,我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