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易经中关于轮回的名言 正文

易经中关于轮回的名言

时间:2025-04-24 18:58:55

你懂了这个道理,易的作用——天地的作用,就在这个中间起了变化。所以孔子告诉我们,要研究《易经》,乾坤两卦要搞得非常清楚,“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我们生在天地之间,上面有虚空,下面有地球。如果没有天地,就没有人跟万物,这是事实的现象。研究《易经》,乾坤两卦的重点要把握住。

不懂得乾坤两卦的妙用,也不会懂《易经》。所以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乾坤如果没有了,也不需要研究《易经》了,人类一切的文化也都不需要了,因为空嘛!“空”,什么都没有了。易既然不可见,《易经》的`道理、学问、哲学都没有啦,人类文化便也根本没有了,那么这个宇宙又回到冰河时期,回到了空的境界,回到了天地没有开辟以前的世界。因此说“乾坤或几乎息矣!”

不过要注意啊!孔子这段文字有一个深义,很深的道理,“或几乎息矣”!“几乎”息不是真的息灭啊!宇宙是永远不会死亡的,地球毁了,另一个世界又会出来。

不能说人死了,就一切都完了。这个生命是无穷尽的,第二次还会回来,第三次也会回来。不过第二次回来不一定跟第一次来时一样了,或者女人变男人,或者男人变女人,或者变别的,都不一定!这就是轮回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真正死亡的东西,这是中国文化《易经》的哲学,所以叫做“生生不已”,以至于永远永远。我们中华文化认为,世界上永远没有死亡。

所以孔子在这里也特别强调,乾坤真的会毁灭吗?孔子在这里用了两个虚字。我常常告诉同学们,写文章要懂得用虚字,不管中文外文,懂得用虚字才是好文章。

这个虚字看似不相干,孔子写《春秋》的笑法就叫做“微言大义”,“微言”就是虚字,在文章里看似不相干,好像可以拿掉一样的虚字,但是关系很大。譬如说孔子这里用的微言:“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就是这样。“或几乎”?如果不懂得虚字,几乎个什么呀?

这就等于赵匡胤当年做了皇帝出来视察,看到城门上写了四个字,我们姑且说它是“台北之门”。赵匡胤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考验他那个秘书长陶()。赵匡胤本来并不想用他,但是找不到更好的秘书长。他一方面讨厌这文人无耻,一方面也实在找不到一个文章好、可以用的人,就只好用他了。

他说城门么,为什么四个字?只写什么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之门”?陶()说:皇上,那个“之”呀就是助语词,用来帮助语言的。赵匡胤就吼道:书呆子就知道那个之乎者也,助得个屁!什么助呀!

在这个地方,那个“之”字可以拿掉,可以不拿掉,这是真的。但是像孔子这一句话:“乾坤或几乎息矣”,这几个字决不能命掉!微言里面有大义,几乎、也许、或许、差不多。

差不多是死亡,但没有死亡;差不多快成功,但还没有成功。不懂虚字,你就看不通它的真义。所以这种虚字要特别注意!虚字在孔子的文章里经常出现,孟子也善于用虚字。虚字用得不好的文章不能看。现在的白话文不用之乎者也,却用了呢吗啦呀,也是一样。有时候多用一个“的”字,或者少用一个“的”字,就差得很远,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

1、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人之所助者,信也。

3、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6、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7、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0、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4、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1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7、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22、一阴一阳之谓道。

2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4、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6、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2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3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32、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3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34、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3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佛经中因果轮回的句子(一)

1、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2、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3、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4、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5、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6、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7、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8、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0、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11、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1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3、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14、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5、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16、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17、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1、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2、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23、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2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2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6、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7、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8、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2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30、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经中因果轮回的'句子(二)

3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32、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3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3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5、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36、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37、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9、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40、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41、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42、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43、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4、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45、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4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47、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48、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49、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愿离爱缚诸结烦恼。归依世尊愿离诸缚。

5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1、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52、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53、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54、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55、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5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5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58、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9、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60、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61、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逃。

62、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63、佛说万事皆因果循环,今日之果皆往事之因,为何我未曾种下罪孽,却有今日杀身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