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时事变迁名人名言 正文

时事变迁名人名言

时间:2024-10-12 12:33:07

杨绛

民国名女子各个不同,唯独她“不想攀高也不怕下跌”,以“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态度走过百余年风雨岁月,虽困顿有时,却收获了事业、爱情、家庭皆圆满的人生。

她一生历经风浪与波折,却总能给世界以温暖、以感动。无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仙童好静

一星期不读书,一星期白活了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在北京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家中,未满百日,便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排行老四,杨绛在姐妹中个头最矮,爱猫的父亲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少年时代,她在上海读书。从小就学习好,但淘气顽皮,曾因上课说话被罚站示众,不服两人说话只罚一人而大哭到下课。

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高中国文老师在班上讲诗,也命学生读诗。她的课卷习作曾被校刊选登。一篇《斋居书怀》写得有模有样,“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老师批——“仙童好静”。

最贤的妻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

1928年,杨绛17岁,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杨绛与朋友四人一起北上,当时大家都考上北平的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大学当借读生。母亲后来打趣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当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孙令衔也要去清华大学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锺书。杨绛初见钱锺书,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浑身儒雅气质,“蔚然而深秀”。而杨绛更有一番神韵,面容白皙清秀,性格温婉和蔼。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彼此竟相互难忘。

然而,孙令衔莫名其妙地告诉钱锺书,说杨绛有男朋友,又跟杨绛说,他表兄已订婚。钱锺书写信给杨绛,约她相会。见面后,钱锺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杨绛觉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坠入爱河)了。”

1935年7月13日,钱锺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随后,钱锺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锺书在家不时闯“祸”。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不要紧”事后确都一一妙手解难。钱锺书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锺书痴人痴福。”

多年后,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锺书听后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最才的女

杨绛的散文天生的好,没人能学

杨绛在创作上成名其实早于钱锺书。当《围城》出版的时候,人们在问“钱锺书”是谁——杨绛的丈夫。1943年,还在小学教书的杨绛创作的第一部剧《称心如意》上演大获成功,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

即便在动荡年月,杨绛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近60岁时,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并翻译了《堂·吉诃德》。1978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是该书译本当中发行数最多的。

女儿钱瑗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就连钱锺书自己也承认,“杨绛的散文比我好。”他还说,“杨绛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

钱锺书的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屏前,导演黄蜀芹曾专门来征询夫妇俩。杨绛边读剧本,边逐段写出修改意见。电视剧果然声名大噪,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打扫现场”

我得留在人世间,尽我应尽的责任

1994年,钱锺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病中住院,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因肺癌转脊椎癌,钱瑗1997年去世。钱瑗外语才能精湛,学识渊博,在大学任教时便勇于创新,开创了“实用外语文体学”。在杨绛眼里,“我的生平杰作就是一个钱瑗”。还没有从丧女的悲哀中解脱,翌年12月,相伴了60多载的丈夫钱锺书又离她而去。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自1977年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曾经的“我们仨”,只剩她独自一人,整理钱锺书留下的.多达7万余页的学术遗物,笔耕不辍。

2003年,在钱锺书手稿交付出版后,杨绛于散文集《我们仨》中,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深切绵长的怀念,“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宁静致远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能吹泡泡。

大概就是从那时起,杨绛把自己寓所称为“人生的客栈”,欢乐与伤悲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她喜欢的

她拒绝出席中国社科院主办的纪念钱锺书诞辰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为的便是恪守她与钱锺书的诺言,“钱锺书生前跟我说,自己去了以后,不要搞任何形式的纪念会。” 她在散文《隐身衣》中直抒她和钱锺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

杨绛出的书不少,代表作有《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我们仨》等,却一直坚持不做宣传,说是怕耽误读者。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对此,她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坐在屋里的书桌前,她写下自白。“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面对遮天蔽日的苦难,日复一日的羞辱,日甚一日的绝望,她不动声色地坚强,润物无声地反抗,内心强大得像海洋。

2017高考

1.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欲取得成功,必须与时代同步。古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天则要说:“识时代者为俊杰”。一个有头脑的人,要在环境欲变未变之时,见微波而知必有暗流,闻弦歌而知其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这方是智者之所为。假若对时代变迁视而不见,混混沌沌,必被时代抛弃。

2.“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欲取得成功,必须与时代同步。

3.智慧的巨著《易经》提出了“三易”——“变易”、“简易”、“不易”。随时代变化的是“变易”,超越时代不变是“不易”。我们要用“简易”的思维方式,选择和掌握“不易”的,以适应时代“变易”的需要。

4.以体力型的劳动力取胜、以技术力量取胜的时代都已接近尾声,未来的竞争将步入以智慧力量取胜的新时代。孙子说“上兵伐谋”,管子说“必先争谋”,孔子也说“好谋而成”。我国的《史记》高度评价谋的巨大威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西方的《圣经》也高度评价谋的巨大价值:“黄金和白银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证,但是比不过腹有良谋。”

5.在古代,可以“一策而转危局,一语而退千军,一计而平骚乱”,可以“计就惊天地,谋就泣鬼神”。在当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谋就是效益,计策就是金钱,智慧就是财富。

6.优化思维,要学会既见正面,又见背面的“两面神思维”,既能正思、反思,又能合思的“太极思维”,既作系统分析,又作综合集成的系统思维;要进行横向思维训练、纵向思维训练、立体思维训练、网络思维训练、全息思维训练、跳跃思维训练、变易思维训练等;要培养高超的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灵感思维能力,使人思维不仅正确、全面、深刻,而且达到能出大智、巧智的思维高境界。

7.凡是那些对信息有着独到的眼光的人,在这份“眼光”的背后,必然靠着独到的思维能力——分析力、鉴别力、判断力等做支撑。思维能力是点“信息”成金的手指头。没有这个手指头,再多的信息也是一堆毫无价值的顽石。

8.世界上任何物质运动都具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受其客观规律的`支配。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决定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成败的关键。孙膑有一句

9.当我们走近一颗颗英雄的心灵,当我们呼吸到英雄们的气息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真谛就会被我们发现:就外因而言,是时势造英雄;就内因而言,则是雄心造英雄。

10.大成精神就是取法乎上的精神,就是力争上游的精神,就是不断进取的精神,就是持续发展的精神。大成意识就是一流意识,就是杰出意识,就是圆满意识,就是完美意识。我们应当大力弘扬大成精神,大力培养大成意识。

11.“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计不能行,全都等于零。要“敏行”——立即行动,雷厉风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要“稳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浮躁,不冒进。同时,还应勇行、勤行、力行、严行,培养全方位的行动素质。

12.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一起散步,忽然其中一人首先发现前面躺着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币,眼神顿时凝固了!其中另一人大叫:“金币!”话音未落,第三个人已经俯身把金币捡到自己手里。可见,在机遇面前,眼快嘴快都不如手快。

13.“千招会不如一招绝。”任何人,贡献给社会的都是他的专长方面。往往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建筑在最特长的一点上,即建筑在“一招绝”上。

14.世间的一切都围绕着生命而展开,世间的一切都源于人的生命。林语堂说:“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如果对生命作哲学的思考,不难认识生命的三重绝对性:绝对根本性、绝对一次性、绝对宝贵性。

15.“孔丘盗跖俱尘埃”。孔丘是最崇高的大圣人,盗跖则是最闻名的大盗。不管是大圣人还是大盗贼,都难逃一死,死后都一样化为尘埃。因此,死亡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真正认识死,才能深刻理解生。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深铭记: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回!我们共同的最大敌人只有一个:死亡!

16.人命关天,生命无价,这是常识。最大的真理往往是最平凡的常识,最朴素的道理。许多人、许多民族、许多国家,往往因为这一真理最朴素、最平凡,而不知不觉地忽略它、轻视它。蒙田说:“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生存。”

17.人正,世界正。心正,人自正。要正人心,必正文化。

18.今天,我们拥有信息但没有文化;我们拥有知识但没有理想;我们拥有技术但没有目标。我们依然不安,因为世界科技发展太快;我们依然焦虑,因为担心我们的观念更新太慢;我们依然躁动,因为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机遇实在太多;我们依然思考,因为我们深信命运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我们渴望诞生美好的新人类,渴望拥有美好的新世界。

19.人的本性是喜欢和希望他人善良的。出于人的自利性,也希望他人善良,这使自己更有安全感,所以人的本性乃是亲善仇恶的。古时候中国人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恐智不达,惟恐德不修。在今天社会转型期,人们失落了善良和诚信。根据稀缺原则,越是稀缺越是珍贵,善良和诚信已成为我们市场经济中最为稀缺的资源。

20.毛泽东说:“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如今的

21.言人心之应言而未言,言人心之应言而不会言,言人心之应言而不敢言。

22.娱乐经济的风生水起,风起云涌,正说明: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空前的革命——过去,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但是现在“快乐”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23.现实的人类是怎样的呢?狄德罗这样描述:“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很多方面,人类何其强大——强大到把地球折腾得天翻地覆,又何其虚弱——虚弱到那按着核按钮的手指一动就可以使全人类毁于一旦;既能洞察入微地研究外部世界的细小事物,又对人类内部的最大的共同利益视而不见!这样的人类,当然只配拥有一个相互争斗、相互残杀、战争不断、暴力丛生的世界。

24.“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不久的将来,义务科技优生,才会使那个早在两个世纪前所宣告的伟大理想——“人人生而平等”,不再只是一种心愿、一种梦想,而成为现实,人人获得真正的“生而平等”——平等地获得最好的先天素质,平等地拥有自我发展的一切最佳基础条件。

25.五百多年前,明朝有个叫万虎的人,把自己绑在47支火箭上,想飞上天去。他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身碎骨。当年嘲笑万虎“粉身碎骨”的凄惨结局的人,怎能想到今天我们能够飞上蓝天、征服太空?

(一)论变革

1.我们的时代是空前巨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使人感到许多变化来得异常突然。东欧巨变、苏联巨变,异常突然;全球化狂飙猛进,异常突然;各种根本技术的巨大突破,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的巨大突破,异常突然;特别是科学家宣布:“从基因破译的进展可以预期,在2030年之前,人类就能够掌握控制衰老的基因,从而延长人类的寿命,实现长命千岁的愿望”,这更使人感到异常突然。综观我们世界的种种巨变、突变,深感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100倍速、1000倍速、10000倍速的时代,进入“今天的10年超过过去的10万年”的时代。

2.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欲取得成功,必须与时代同步。古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天则要说:“识时代者为俊杰”。一个有头脑的人,要在环境欲变未变之时,见微波而知必有暗流,闻弦歌而知其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这方是智者之所为。假若对时代变迁视而不见,混混沌沌,必被时代抛弃。

3. 五百多年前,明朝有个叫万户的人,把自己绑在47支火箭上,想飞上天去。他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身碎骨。当年嘲笑万虎“粉身碎骨”的凄惨结局的人,怎能想到今天我们能够飞上蓝天、征服太空?

4. 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古代做不到的,并不代表当代做不到;昨天办不到的,明天就会变成现实。人类拿以前的“不可能”作为今天的“不现实”的愚昧的限制时,那等于自己在给自己制造一个最大的悲剧。

5.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欲取得成功,必须与时代同步。

(二)论智慧

6. 一辆马车制作得再完美,也跑不过一辆简陋的火车。

7. 智慧,是无穷能量的源泉。无论是平定天下、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取胜的最大关键都在于智慧。

8. 在古代,可以“一策而转危局,一语而退千军,一计而平骚乱”,可以“计就惊天地,谋就泣鬼神”。在当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谋就是效益,计策就是金钱,智慧就是财富。

9. 以体力型的劳动力取胜,以技术力量取胜的时代都已接近尾声,未来的竞争将步入以智慧力量取胜的新时代。孙子说“上兵伐谋”,管子说“必先争谋”,孔子也说“好谋而成”。我国的《史记》高度评价谋的巨大威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西方的《圣经》也高度评价谋的巨大价值:“黄金和白银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证,但是比不过腹有良谋。”

10. 凡是那些对信息有着独到的眼光的人,在这份“眼光”的背后,必然靠着独到的思维能力——分析力、鉴别力、判断力等做支撑。思维能力是点“信息”成金的手指头。没有这个手指头,再多的信息也是一堆毫无价值的顽石。

(三)论成功

11.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这话既对,又不对。无数人经历着同样的时势,为何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是英雄有人是狗熊?

12. “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对于一个没有志向的`人来说,任何机遇都不是机遇。

13. 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决定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成败的关键。孙膑有一句

14.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计不能行,全都等于零。要“敏行”——立即行动,雷厉风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要“稳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浮

15. “大器早成”与“大器晚成”是两种目标模式。一种可称为“速决战”,一种则是“持久战”。“大器晚成”与“大器早成”都可实现成才的优化,只是优化的程度不同。每一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对两者加以选择。不管“早成”还是“晚成”,最重要的是要“成大器”!

16. 一个成功的领导人,必定是善于激励下属的人;一个成功的教师,必定是善于激励学生的人;一个成功的家长,必定是善于激励孩子的人;一个成功者,必定是善于自我激励的人。

17. 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对此问题,恩格斯早就指出:一要生存,二要享受,三要发展。生存、享受、发展,构成了总体的三个维度。生存之本在于体。享受之本在于乐。发展之本在于学。

(四)论生命

18. 世间的一切都源于人的生命。林语堂说:“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如果对生命作哲学的思考,不难认识生命的三重绝对性:绝对根本性、绝对一次性、绝对宝贵性。

19.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为金钱绞尽脑汁,有的人为权力苦苦钻营,有的人为地位挥泪流血……金钱、权力、地位与生命,到底孰重孰轻?生命一旦灭亡,附丽于生命的财富、权力、地位、荣誉、爱情等等,都将像水中的泡沫一样转瞬即逝。

20. “孔丘盗跖俱尘埃”。孔丘是最崇高的大圣人,盗跖则是最闻名的大盗。不管是大圣人还是大盗贼,都难逃一死,死后都一样化为尘埃。因此,死亡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真正认识死,才能深刻理解生。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深铭记: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回!我们共同的最大敌人只有一个:死亡!

21. 教育最宝贵的是生命教育,科学最宝贵的是生命科学,文化最宝贵的是生命文化。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人人都有“一个生命胜过一个太阳系”的观念,会使每一个人都认为:珍爱生命才是最合人性、最合人道的。

22.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它储备的大量黄金或外汇;更不是它的土地或资源,而是人民的健康,人民的生命!

23. 当有人问美国著名投资家巴菲特“一旦成为美国首富,还有什么目标”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成为美国最高寿的人!”

24. 对生命的需求,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阶级,是人类最普遍的需求,是一切需求中最大的共性需求。君不见,无论凡圣贤愚贫富妍

25. 人类将逐渐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失误是忽视自己,忽视自己的生命。21世纪,将是人类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生命,力求真正最大自由——生命无限自由的世纪!

(五)论文化

26.人正,世界正。心正,人自正。要正人心,必正文化。

27.变革人的行为,关键在于变革观念;要变革人的观念,关键在于变革文化。

28.今天,我们拥有信息但没有文化;我们拥有知识但没有理想;我们拥有技术但没有目标。我们依然不安,因为世界科技发展太快;我们依然焦虑,因为担心我们的观念更新太慢;我们依然

29.我们需要这样的先进人类文化——既整合了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精髓,又整合了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精髓,又整合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精髓。以“唯人文化”、“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和合文化”、“共利文化”、“大成文化”所构成的新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

30.唯人文化——人就是上帝!能人就是上帝!——当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有了这样的观念,那么,对待一切问题,处理一切事情,就会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

31. 两片面包夹块肉的汉堡包,味道不敢恭维,老实说还不如煎饼果子好吃,可它为什么能风靡全球呢?向国际市场进军时,它包装成美国文化的代表,令人在内心认为吃汉堡包能表明他们是现代人。可见,汉堡包风行世界,靠的是文化,是标志美国时尚和风潮的文化。

(六)论人性

32.好生恶死、趋乐避苦、贵智贱愚、亲善仇恶、爱美厌丑,都是最根本的人性,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既属于中国人,也属于美国人;既属于东方人,也属于西方人;既属于过去,也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33.人的本性是喜欢和希望他人善良的。出于人的自利性,也希望他人善良,这使自己更有安全感,所以人的本性乃是亲善仇恶的。古时候中国人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恐智不达,惟恐德不修。在今天社会转型期,人们失落了善良和诚信。根据稀缺原则,越是稀缺越是珍贵,善良和诚信已成为我们市场经济中最为稀缺的资源。

34.自利性是人的第一本性。自利不同于自私。如果自利性无节制地膨胀,才会导致自私。人一生下来,不用教、不必学就会自利。当然,人又有道义性。人有善根,有亲善仇恶之心。从根本上说,亲善仇恶也源自人的自利性。

小孩子生下来晓得自己拿东西就吃,这是自利性;后来懂得把食物分给小伙伴吃,让小伙伴先吃自己后吃,这样的道义性是后天教化出来的。可见,人性首要的是自利性,然后才是道义性。

35.对于人性的认识,既不拔高,也不贬低,而应实事求是,正确待之。中国曾在经济建设上栽了大跟头,就是与人性相背造成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不承认人的自利性,连私人做饭的权利也剥夺了,连个人的锅、灶都没收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搞集体主义联合起来力量大,而实际上却造成了饿殍遍野、全国饥荒!后来,经济改革的奇迹,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认清了人性,尊重了人性,承认了人的自利性。一下子中国就多长出了粮食,经济上从深渊走向了辉煌。违反人的自利性与尊重人的自利性,带来如此天渊之别的差异。

(七)论创新

36.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捡起身边的石块掷向野兽,这个举动就是创新。后来,又有人第一个把石块打磨得非常锋利,这样更能致野兽于死地,这就开始制造工具,更是创新。人类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层出不穷的创新,才得以生存、发展,从而成为万物之灵,成为地球的主人。

动物依靠本能活动,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而人类依靠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创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37. 今天,成功者不是继承型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人。继承性学习是以积累知识为主要特征,而创造性学习,则是把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结合起来,不只是学到知识,还能推动创造。

38. 如今,国家分为“头脑国家”与“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只能沦为“头脑国家”的附庸,而“头脑国家”所倚仗的正是一套运作良好的国家创新系统,所凭借的正是极其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

39.创新学习,也是毛泽东在学习总方略上的大变革。毛泽东常对同学们说:古人的话、老师的话和一切名流学者的话,不一定都对。他自己坚持做到“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他在书上空白处写满了批语,有的批“此论颇精”、“言之成理”;有的则划杠打叉,批上“不通”、“荒谬”或“陋儒之说也”。

40. 独智,就是脑袋不要长在别人的肩膀上,要有自己的头脑;独行,就是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风骨。独智加独行,方能产生独创。

(八)论未来经济

41. 在未来经济时代,只有既是高科技企业,更是高人性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未来的经济不仅要追求顾客满意,而是要追求顾客感动。做到令顾客感动的地步,是高人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42. 经济发展到今天,衣食住行的低层次的好生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如果经济仍然只在衣食住行上打转,那么无论怎样拉动内需,也无法摆脱市场疲软。

未来经济,要充分满足高层次的好生需求。高层次的好生,就是追求健康、追求长生。

43.娱乐经济的风生水起,风起云涌,正说明: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空前的革命——过去,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但是现在“快乐”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九)论人类

44.人类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就是对人类自身未来的懒思、少思。21世纪呼唤为人类思考的真正的思想者。21世纪,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资源,甚至不是技术,而是能够使全世界联合起来的共同理想。

45. 现实的人类是怎样的呢?这样的人类,当然只配拥有一个相互争斗、相互残杀、战争不断、暴力丛生的世界。

46. 今天,人类的危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人类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与自然的矛盾,而是人类内部的矛盾。狄德罗这样描述:“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很多方面,人类何其强大——强大到把地球折腾得天翻地覆,又何其虚弱——虚弱到那按着核按钮的手指一动就可以使全人类毁于一旦;既能洞察入微地研究外部世界的细小事物,又对人类内部的最大的共同利益视而不见!我们把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耗费在了吵吵闹闹、勾心斗角、自相残杀上面,甚至于要同归于尽。人类四分五裂,手足相残,这正是世界危机、人类悲剧的总根源。

47. 冷战结束后,人类盼来的不是天下太平,反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危险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幸福时光的同时,又面临着人类自己制造的种种毁灭性的灾难。科学家宣称,恐怖组织只需 20克病毒,就可以把全世界60亿人都“解决掉”!……最大的恐怖与最大的利益,必将推动着人类做出最伟大的抉择。

48. 危机往往也是转机。今天的重重危机,恰恰能成为人类的最大转机。只要我们大家能认识到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世界各国人民,哪怕本来像吴越那样仇恨极深的世代仇敌,也一定能够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创未来。

49. 一旦人类实现空前绝后的大彻大悟,将启动巨大的世界文化再造工程、世界政治再造工程、世界经济再造工程——整个世界再造工程。只有如此,才可能避免人类“直下地狱”,才可能使人类“直登天堂”。

50. 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象鹰那样高。人类,有时候像鸡一样低飞,甚至有时候还会像蟑螂一样爬行,但是人类一旦觉醒,就会像雄鹰那样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