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滕王阁序名言欣赏 正文

滕王阁序名言欣赏

时间:2024-10-12 06:25:2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有关名言名句赏析,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滕王阁序》对警句的提炼,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的说明了洪都(南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如:“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此外,如“东隅已失,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失,则“桑榆”必晚,而王勃却出人意料的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态度。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和“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顺理成章的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文中类似的对偶句很多,不一列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例如: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运用:(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运用: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滕王阁序的其他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秋景尽出。)

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第一次看到此用法:即。十分新鲜体贴。)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阁前毛书对联,自不必说。)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明暗对比,秋情盎然。)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诗意秋趣。)

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哲理扑面。)

7、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世事难料。)

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励志如话。)

10、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知音出自自然。)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彩霞满天 ;“夕阳西下”。

“彩霞满天”本是美景,却是“夕阳西下”之时。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此时的王勃,是一个即将去“天涯”寻父的“断肠人”。

“孤鹜”:一只孤独的野鸭。

明写野鸭,暗寓自己。

作者未满二十,即背井离乡,“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其间虽写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词,却也早有“同是宦游人”的悲凉。而今又因高傲,先后得罪了上至皇帝下至同僚的各色人等,不单自己被革职而且老爹也受连累才而被贬为交趾令。自己年轻,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倒也罢了;老爹垂垂老矣,被贬“天之涯”、“地之角”,为人子者,于心何忍!

“秋水”:水势很大,“不辩牛马”。

“长天”:辽阔的天空。

此时的作者,寻父途中路过洪都,“躬逢胜饯”。虽见秋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且与“长天”融为一体,却也不无郁闷心情。故借此高朋满座之际,一抒郁闷之情。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翻译: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这个解释不太好。“(在座的各位)”?这种提法似乎把自己排除在外了。难道作者自己就不是浮萍、不是客居异乡的人?况且“萍水相逢”一词,现在依然在用,似可不译。

我的看法是:你我萍水相逢,却都是客居异乡;今朝欢聚之后,明日又各奔西东。

“人有悲欢离合”。“离合”之一,背井离乡至京师;“离合”之二,送别杜君不“沾巾”;“离合”之三,漫游剑南被革职;“离合”之四,今宵一别隔阴阳;……

“关山难越”一语,让学生想到“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木兰是武将,王勃是文人,感觉有点牵强。我倒是想起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者都不是“失路之人”,却都是“失意之人”。韩愈对侄孙韩湘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王勃正好相反:他倒没想过替老爹“收骨”,反而让老爹“白发人送黑发人”。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里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老当益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而不改心志,可钦可佩!“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又岂能蹉跎了岁月虚度了如金似玉的好年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穷且益坚”?想起了孟子——“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想到了毛泽东——“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还有那首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还有网上的两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总之,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打败自己。

 更多《滕王阁序》文章推荐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王勃当时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所以当他面对滕王阁秀丽如画的风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篇著名的佳作,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此句最佳处在于声色相依,闭目遐思,仿佛耳边尚能听到“孤鹜”凄鸣之音,佐以水天一色的背景,韵味天成。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赏析:此二句为全文最让人唏嘘感叹之句,让许多在外惨淡拼搏人不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两句四六,一问一答,却答非所问,问中有答。“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悯那不得志的人呢?在座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之人。”这种深深的自我悲伤,怀才不遇之情自然流露。异乡举目,四面无亲。作者王勃乃天纵之才,却不得重用,此文之后,竟溺水而亡,让人不得不摇头痛惜啊! -----------永青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名句推荐

1、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世事难料。)

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第一次看到此用法:即。十分新鲜体贴。)

3、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知音出自自然。)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明暗对比,秋情盎然。)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诗意秋趣。)

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哲理扑面。)

 更多《滕王阁序》文章推荐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