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黄元御阴阳论名言 正文

黄元御阴阳论名言

时间:2024-10-08 22:16:36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1)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2),生杀之本始(3),神明之府(4)也,治病必求于本(5)。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6)。阳化气,阴成形(7)。寒极生热,热极生寒(8)。寒气生浊,热气生清(9)。清气在下,则生飧泄(10);浊气在上,则生胀(11)。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12)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13)出上窍,浊阴(14)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注释】

(1)天地之道: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本源。一说为法则,规律。

(2)变化之父母:物质之渐变为化,物之突变为变。父母,喻本源,起源。

(3)生杀之本始:生,生长。杀,肃杀,灭亡。本始,即本源。

(4)神明之府:神明,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府,即藏聚之所。

(5)本:此指阴阳。

(6)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此就阴阳二气的作用而言,意为阳主万物的生长,阴主万物的长养;阳主万物的肃杀,阴主万物的闭藏。一说为互文。

(7)阳化气,阴成形:指阳主化生无形之气,阴主生成有形万物。

(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的现象,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9)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张介宾注:“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生散,故生清阳。”(10)飧泄:指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11)生(chēn)胀:即胀满。

(12)逆从:偏义复词,此侧重“逆”义。吴崑注:“逆从,不顺也。”(13)清阳:此指维持上窍功能的精微物质,与下文“清阳发腠理”所指卫气,“清阳实四支”所指水谷精微不同。

(14)浊阴:此指二便,与下文“浊阴走五脏”所指精血津液,“浊阴归六腑”所指饮食物及其变化的糟粕不同。

【白话详解】

黄帝说道: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是万物变化的基础,生长衰亡的根本,有极大道理蕴含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探求疾病变化的根本,其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以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相对安静,而阳相对躁动;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功能,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所以清阳之气上升成为天,浊阴之气下降成为地。地气蒸发上升成为云,天气凝聚下降成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云为天气蒸发水气而成。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上出于窍,浊阴之气下走于前后二阴;清阳的卫气发泄于腠理,浊阴的营血内注于五脏;清阳的精气充实于四肢,浊阴的.水谷入归于六腑。

【按语】

本节阐明了阴阳的基本含义。阴和阳是两种既相关联又相对立的属性,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共存于一体而不能分离,进而构成一个整体。如以人体功能和物质为例,功能属阳、物质属阴,功能以物质为基础,物质以功能为表现,功能表现于外、物质镇守于内,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正是由此而产生。人体阴阳的升降出入运动同于天地云雨的形成,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这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临床上治疗耳目不聪,用益气升阳法;治疗肠胃积滞,用荡涤攻下法。李杲的脾胃升降理论,黄元御的五脏升降理论等,也都是在此理论的启发下,在临床实践中发展而成的。

文中的“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本”是指阴阳。阴阳就是指疾病的本质、根本,也就是疾病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病必求于本”的实质含义,就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处理主要矛盾,找出并消除根本的病因。比如出血,常见的病因就有热伤营络、气虚不摄、暴怒气逆、淤阻经隧等,出血虽同而病本各异,所以不宜一见出血就用止血药,而应探本求源,从根本上消除病因,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应用举例】

《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本。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医宗必读卷之一》)万病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惟求本为首务。所谓本者,惟一而无两也。盖或因外感者,本于表也;或因内伤者,本于里也;或病热者,本于火也;或病冷者,本于寒也;邪有余者,本于实也;正不足者,本于虚也。……万病之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知此六者,则表有表证,里有里证,寒、热、虚、实无不皆然。(《景岳全书卷之二》)

《旁篇》二十五卷

医经共七家,一百七十五卷,可惜除了《黄帝内经》,其余六家全都散佚不存。据《艺文志》定义,“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剂)和之所宜。至齐(剂)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我们今天所见之《黄帝内经》,内容与之完全相应,可以肯定,就是《七略》所辑《黄帝内经》。

既然《黄帝内经》书目著于《汉书·艺文志》,且未说不存,说明东汉班固那个时代还能见到此书。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序中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仲景未称《黄帝内经》,惟言《素问》《九卷》,尚不知二者关系。后世很多学者认为仲景为伤寒学派,与《黄帝内经》无涉,实际《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是从《素问·热论》中脱胎而来,二者关系密切。读书不多不明之人,乃有割裂之论。

西晋时名医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序中称“《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皇甫谧去仲景未远,其言当有所本。说明东汉时医家已将《黄帝内经》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以论析医理为主,一部分以经络针灸为主,前者名之以《素问》,后者署名不定,或直称《九卷》如仲景,或称《针经》如皇甫谧。从此《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两部命运亦各有起伏。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板荡,衣冠图籍随之南渡。东晋时,《黄帝内经》或《素问》之名未曾出现于史册。南朝时有一人名 全元起,注解了《素问》,他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依此当为齐梁时人。其作注释,以训诂为主,朴实无华,是已知《黄帝内经》的最早注本。《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起注,今亡。”说明隋唐之际,此书已不存。唐朝的`王冰,宋朝的林亿,校正《素问》时所见全元起注本,只是断简残编,宋以后全部湮没无闻。从一些引文我们可以看到全元起对《素问》之名的解释:“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

隋朝的杨上善撰《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将《黄帝内经》的内容分为数十类如“摄生、阴阳、藏府、经脉、诊候”等等,以类汇编条文,依次注解,极具特色,其内容包括今之《素问》《灵枢》。据传杨上善是道士,隋炀帝大业年间为太医侍御。他的《黄帝内经太素》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都有存目。宋代林亿校正《素问》时,此书尚在。大约在南宋时散佚,中国无由得见。此书在日本一直有流传,当是唐朝时遣唐使带去,1825年左右,日本人在京都仁和寺发现了《太素》古抄本,较为完备,日本学者参阅各本进行整理,得二十三卷,并刊刻发行,清末学人杨守敬赴东瀛访书,遂将刊本带回。时隔千年,中国医者方得再见《黄帝内经太素》。

《素问》流传过程中,贡献最著者当属唐代的王冰。王冰,号启玄子,亦是道家人物,雅好医药,潜心研究《素问》十二年之久,感慨《素问》“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确实,《素问》经过口耳相传,之后录于竹简、布帛,接着钞于纸本卷子,损坏、佚失、错简、误字等实属难免,王冰决定重新进行校勘整理。《素问》当时第七卷已不存,王冰自称从他处得先师张公秘本以补入,这部分就是“运气七篇”。他经过分合增删,《素问》由原来的九卷变为二十四卷,并重新调整篇目次序,每篇冠以名称,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完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素问》,完全以王冰的本子为基础,从篇目可知,王冰将道家的观念贯穿其中,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书?经籍志》载:“《素问》九卷,《针经》九卷。”说明隋唐之际,《灵枢》仍然以《针经》之名流传。王冰注解《素问》时,在自序中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其注文也大量引用《灵枢》。这是《灵枢》这个名称的最早记录。但当时《灵枢》篇目似已不全。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图书之厄不及备载。北宋初期,朝廷重开献书之路。宋朝皇帝,特别重视医学。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 ,仁宗皇帝诏令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集贤院、崇文院学士带领医官,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并予以出版。校正医书局堪称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高宝衡、林亿负责校正《素问》,林亿等人搜集了当时流传的多种《素问》古本,决定以王冰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参考《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素问》全元起注本、《黄帝内经太素》等,进行极为严谨的校勘,“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两千余条,”所增所减,必详明出处缘由,最后撰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宋已兴雕版印刷之术,朝廷下令将此书刊印发行,流传天下,从此《素问》再无散佚之虞。宋以后医家注解《素问》皆本于此。

林亿在校正《素问》时指出:“按今《素问》注中引《针经》者,多《灵枢》之文,但以《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也。”表明,北宋时《灵枢》已难窥全貌。林亿注《素问》时,又引《九墟》《九灵》之文,内容多与《灵枢》重合,当是《灵枢》在民间流传时的别称,其别称也颇具道家色彩。

北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十二月,高丽国派使臣朝贡,并献书于宋廷,其中有一部《黄帝针经》。高丽更有所求,希望天朝准许其购买中国历代史籍及《册府元龟》等书。时任端明殿学士兼礼部尚书的苏轼上书,认为不宜许,史书包含历代兴亡治乱之理,又兼山川地理形势,不可遗他国。苏轼从朝廷安危考虑,很有道理。然而哲宗皇帝于元佑八年(1093年)正月下诏颁布高丽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显然已经答应了高丽的请求。此《黄帝针经》有九卷,乃完本,于是《灵枢》也得以刊刻流传。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原又遭金人荡涤,到南宋建立时,官方已不见《黄帝针经》。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四川成都的史崧献出家藏旧本《灵枢》,当是北宋所刻《黄帝针经》的后继本。史崧所献《灵枢》后经南宋朝廷刊印发行,流传至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灵枢》。今本《灵枢》对比《黄帝内经太素》及王冰注《素问》所引《灵枢》条文,都能相合,差别极小,确为《灵枢》真本。

宋以后,《黄帝内经》之《素问》《灵枢》再未失传,研究并注释《内经》的医家层出不穷。金代刘完素研究《素问》三十五载,对原文进行阐发,著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元代的滑寿研究《素问》颇有心得,著《读素问抄》三卷。明代的马莳,字玄台,对《素问》《灵枢》原文逐篇逐段加以注解,并阐发精义,撰成《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两书。马莳擅长针灸,对《灵枢》的注释更加精妙,对后人启发不少。之后明代的吴昆亦对《素问》进行全文注释,著有《素问吴注》二十四卷。明末张介宾穷三十年之力,撰成《类经》三十二卷。他将《素问》《灵枢》内容按主题重新编排,分为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逐次注释,条理井然,便于查阅,其方法与隋朝杨上善不谋而合。张介宾集历代注家之要,参以己见,很多注解极为精要,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末清初的李中梓,编有《内经知要》,将《内经》的内容节选分类,加以注解,如《类经》的简要版,颇受后世学医者的欢迎。

清初张志聪仿照历代注释儒家经典的方法,与其门人汇集各家注解,著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经集注》,亦颇有影响。此后又有高世栻的《黄帝素问直解》,姚止庵的《素问经注节解》,汪昂的《素灵类纂约注》,黄元御的《素问悬解》《灵枢悬解》,皆可资参考。 日本的丹波元简著有《素问识》《灵枢识》,专门挑出《内经》中的难解之处进行注释,在学界评价很高。

《黄帝内经》能保存至今,历代医家都为此付出过大量心血,今我梳理其本末,见者当知华夏医学之源远流长,亦知经典流传之不易,愿读《黄帝内经》者能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