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论语里关于写作的名言 正文

论语里关于写作的名言

时间:2024-10-08 08:31:24

论语让我明白了要诚信做人 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

由此可见,诚信是支起我们人格的阶梯,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塑造我们不朽不烂品德、建立我们立身处事的根本。诚信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之一。俗话说:“国无信不威,业无信不成,人无信不立。”一个有序的世界,一个辉煌的国家,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倍受信赖的人;他们靠的是什么?是势力,是金钱吗?……都不全是。这只不过是我们肤浅的眼光看待,是这两个字——诚信。它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更是世界生存的意志。

诚信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有一句

“民无信不立”何止是单单一个民族,而是多个民族的魅力所在,是这些民族富强的动力源泉;民强则国强,这就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阶梯。

诚信是古老的东方文化瑰宝。做人、做事都要讲求良知,讲诚信。人,行为不正,不被人信服;言语不诚实,不被人相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如今,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养成和培育诚信精神,弘扬我们诚信的传统,做一个诚恳待人之人,是我们的必修课程。孔老夫子把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寄托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完成任务,他把他一生的人生教给了我们,把他的哲思传承下来给我们,这就是善良、真诚的`孔子。

这是一个“诚信力量”的故事,也是关于一位伟人的故事。

一天,父亲递给这位伟人一把斧头,让他将果园里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而且再三叮嘱他不要砍伤正在结果子的果树。

突然,他一不留神,砍倒一棵樱桃树。他害怕父亲知道了生气,便用杂树把树盖了起来。傍晚,父亲来到果园,看到地上的樱桃,就知道结果了,但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夸了他。

听了父亲的夸奖,这位伟人脸红了,他向父亲承认错误后,父亲说他虽然应该受到批评,但他没说谎,并且说:“我宁可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意听到你说谎!诚实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他曾经说过:“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一个诚实的人”。

我很钦佩这位伟人——华盛顿。但我更仰慕他的父亲。父亲以他一生做人的原则,告诉儿子道理,而不是当时就责备华盛顿,如果当时责备他,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父亲用一生哲思,使华盛顿成了一代伟人。

其实这些告诉我们诚实是一个人起码的品德,也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诚实做人,坦然面对一切,无所愧疚,这样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让我们与《论语为政》里孔子以及一代古人一起建立诚信,把诚信的内涵发扬光大,带着他们的寄托和希望,振奋我们民族精神。

《论语》中谈论学习方法的内容不是很多,但其中有关学习方法的名言,对我们今天的学习还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现依据摘录的内容浅谈自己的认识。

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语一

1、学与思的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这句话的大意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学者无不想通过学习而有所收获,但古往今来,为何学者如牛毛,而成者如麟角呢?其根本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做到学与思的有机结合。例如学习语文离不开背诵,特别是名诗名文必须要逐字逐句,甚至是一字不漏地背诵,但背诵绝不是死记硬背,机械式的记忆,而是要在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句式的特点及内在的逻辑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背起来才连贯,不会结结巴巴,不会把句子读断,或增一字减一字,从而形成学习语文的语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不是求知的目的,求知的目的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前担下学会运用知识。如果硬背,机械式的记忆,完全不领悟文章的含义,像鹦鹉学舌那样,就不可能活学活用知识。由此可见,要想提升自己,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努力去学,并把学与思密切结合起来,做到“口而诵,心而惟”,这样才能在死的书中,读出活的知识来。

2、注重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认为学了知识后,并按时去复习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同时更认为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中会有新体会、新发现。这两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不过时,值得我们借鉴。

通常我们把复习叫作“炒现饭”,认为这项工作意义不大,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学新的知识。其实不然,因为学的知识越多,遗忘就越快,如果不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收获甚少。求学者一定要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绝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事。复习过程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复习做得扎实,就能唤醒过去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回忆起当时获取知识的情景,使之成为一段段美好的回忆,这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温故”何能“知新”?这里仅举当代作家毕淑敏读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来阐述这个道理。8岁时她初识文字,看到美丽善良的人鱼公主居然变成大海上的水泡,读出的是伤感;18岁情窦初开,读出的是爱情;28岁初为人母,读出的是对人鱼公主家人的关切;38岁开始写作,再读竟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48岁为了写这篇文章,读出了此篇是写灵魂的故事。这样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会,常读常新,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个典型的事例是对孔子“温故知新”观点的最好诠释。我们在学习中千万不可忽视复习,凡是创新都有一个温故、反复探究的过程。

3、向他人、向社会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

孔子主张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以他人为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吸取知识的途径、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向他人学习,就能够取长补短,弥补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正如柏拉图所说:“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仍只有一个苹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孔子虽强调“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可以与道不同的人一起学习,交流学问,这反映了他在治学方面的博大胸襟,谦虚宽容,海纳百川,学说上是对手,学习上是朋友。向社会学习,“每事问”,这既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因为除了向老师学习外,更要向他人、向社会学习。孔子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表率,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写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长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可见孔子成为一代圣人,绝不是先天俱备的,而是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三人为师”“每事问”,“不耻下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能成就圣人,自然也能成就一切做学问者。

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语二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关于勤学上进的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张海迪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9、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1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3、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20、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21、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史密斯

2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5、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2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8、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2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3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3、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34、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3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3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38、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39、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40、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雪莱

4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47、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48、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4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0、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5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5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4、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5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6、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57、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5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5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0、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61、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62、

63、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6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65、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6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67、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70、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小塞涅卡

71、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7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高尔基

7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4、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75、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76、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7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7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79、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8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8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4、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8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8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华罗庚

8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88、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89、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90、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91、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92、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9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94、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95、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