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应是陶冶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教育应是陶冶的,但这种陶冶应在真实的此在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在一种大全的陶冶境地获得大全的陶冶,使人成为人,成为此在的人。而大全的陶冶不应是在全盘控制的教育计划中进行,因为“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集,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p24)。陶冶在实践中是一种交流,在一种敞开、自由的状态中交流。这使教育不同于“训练”,因为它与训练动物相似;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纪律”;陶冶应是一种“存在之交流”。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陶冶强调的是彼此心灵的敞开,而“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陶冶的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对于教师而言,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就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保持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中敞开,保持一种精神生活,其教学是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因为人的原始求知欲,以及由上帝所赏赐并且和上帝相连的独立性,只有在自由之中才体验得到(167)。”
二、知识并非都是可教的
雅斯贝尔斯讲到“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知识的内容与熟练的技巧都可以以简单的、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但是,关涉人的存在本源和根本处境的哲学却无法传递”。雅氏将知识分为两类,即“现行知识与原初知识”。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可教性”与“传递性”。可教的知识可以理解为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狭义的科学知识,而有关人之安身立命的终极性知识没有绝对的价值可言,它应是在敞开的交往中的自我体悟。我们必须重视这些终极知识的价值,对这一“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
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当然,这样的活动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而非现成的、技术性的知识,大学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少数具有能力的精神贵族。
三、哲学及哲学学习
哲学思考是绝对自由的,是对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哲学是用来理解那些用自然科学无法理解的对象。同克尔凯郭尔一样,雅斯贝尔斯也主张哲学的任务既不是去说明客观世界的意义,也不是去说明一般的意识或精神的意义,而是要描述人的生存的意义。他反对当时因经院哲学导致的“哲学荒芜”,这种哲学是表面化的、远离人们的生活的死的`哲学。哲学应为人的自由而呼吁,应当注重人的生存,并以此作为一切现实的核心。学习哲学是必须的,这是历史传承的必经步骤。就哲学知识而言,其价值在于给我们以“哲学式的准备”,“哲学是不能教的,只能靠自身的悟性去参悟人生与世界,但哲学的思想以为我们的顿悟做好准备。哲学之思开启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之眼。”“哲学式的准备”通过阅读历代哲学大家的经典著作可以获得,但是“只有内心带着火花的人,才会被传承的真理点燃”,因此,必须要把真实性和原初性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正的哲学思考。哲学是从经常出现的迷失之中寻回自己的途径,哲学具有个人独特性,是个体原初性的自由、自我思考。
四、历史之于教育和人的意义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没有历史,我们将失去精神的空气,如果我们掩饰历史,那么在我们不知道是何原因的情况下,我们将遭到历史出其不意的袭击”(p.136)。这也是其推崇阅读经典著作的理论依据,在他看来,历史上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就是与历史对话、与大家交流,在一种敞开的当下存在下,体悟的自身的存在与意义。历史的价值也是通过陶冶实现的,陶冶是通过发展自身固有的天性而获得“历史性”。陶冶就要借助历史要素,“以伟大人物的形象、图片的深刻直观来充盈人的灵魂,”继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