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曾国藩说过有恒的名言 正文

曾国藩说过有恒的名言

时间:2025-01-17 03:49:41

曾国藩心经的恒心篇主要讲了什么呢?我们能从曾国藩心经的恒心篇中学到什么呢?

恒心篇

惟吾乡读书间断时多,有恒者少,幸得名师诲导,祈于“有恒”二字加意。

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也,万化基于此矣。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少。

1

[原典]

故弟近不课功效之多寡,但课每日之勤惰,来示企望鄙人于将来者,即以此语卜之,自揣此后更无可望,但当守一“勤”字,以终吾身而已。至于千羊之裘,非一腋可成;大厦之倾,非一木可支。今人心日非,吏治日坏,军兴十年,而内外臣工惕厉悔祸者,殆不多见,纵有大力匡持,尚恐澜狂莫挽,况如弟之碌碌乎?

[注疏]

原典大意是:近来,我做事不追求做出什么大的成绩,而是看每天是否做到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只要做到了,就觉心中十分宽慰,至于将来能否做出一番大事业,暂且不去管它。从此以后,我没有多高的奢望了,终此一生能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件事,守住一个“勤”字就足够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东西都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想一口吃个胖子,那只是痴人说梦,看我当今大清王朝,吏治腐败,人心涣散,兴办洋务也开始了十多年,面对这种局势,朝廷内外的大臣能够从国家利益出发,忧国忧民,积极出谋划策的,少而又少,即使有人出面担当此大任,恐怕也难挽狂澜,何况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小辈又能做点什么呢?

2

[原典]

前奉惠示,猥以弟近日行事心迹载日记中者,远荷褒许,弥增惭悚。弟自八年夏间再出视师,痛改前此客气用事之弊,以一勤字自勖,仰希仲山甫夙夜匪懈、陶桓公分阴是惜之风,来信所引先劳之训,盖尝有志焉而未逮。自督办皖南军务,接防未及两旬,而徽、宁两郡先后沦陷,焦灼难名。又因逆夷犯顺,凭陵郊甸,北望宸极,神魂震越。此已疏请入援,不知谕旨是否允许?

[注疏]

原典大意是:您在来信中谈到了我的一些情况,并对我近些天来的所作所为加以褒奖,这让我感到受之有愧。自从这次我再次出山领兵打仗以来,我一改过去客气用事的坏习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勤奋专心,持之以恒。在我接旨督办皖南军务后不到二十天,徽州、宁国先后失陷,心中的焦虑难以名状。不久,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举国震惊,我也接到谕旨让鲍超率兵驰援北京。

3

[原典]

起晏。作《初度次日书怀》诗一首。饭后,读《易·家人卦》,心不潜入。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也,万化基于此矣。余病根在无恒,故家内琐事,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下人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戒之!未正,冯树堂来,阅予日课,云:“说得已是,须切诚而致行之耳。”中初出门,拜客谢寿。晚归,作《忆弟》诗一首。数日心沾滞于诗,总由心不静故,不专一,当力求主一之法,诚能主一,养得心静气恬,到天机活泼之时,即作诗亦自无妨。我今尚未也,徒以浮躁之故,故一日之间,情志屡迁耳!查数,许久乃晰。记本日事。

[注疏]

原典大意是:起床后,做诗《初度次日书怀》一首。吃早饭后开始读《易·家人卦》,但心一直静不下来,无法深入。说话要实事求是,做事要持之以恒,这样才是为人处事之道。我这人最大的缺点也是最致命的缺点就是没有恒心。因此,家庭内的琐屑杂务,今天立下一个条例,明天依然散漫,下人看到主人都这么反复无常,自然就更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了。在一个家中尚且如此,将来,我一旦在外担任领导职务,更会一事无成,这都是因为做事不能一以贯之,不能持之以恒的缘故。因此,以后一定注意改正这一缺点。晚上,拜客回来,做诗《忆弟》,这几天之所以整日做诗不断,主要是由于心不静的缘故。心不专一,就要找到能够专一之法。如果能够做到心志专一,心平气和,才思敏捷之时,做做诗消遣一下也无妨。但我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正是因为自己整日为世俗事务烦扰,心态浮躁,所以,一日之内,兴趣爱好屡有变迁。想到这点,再详细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想法真是愈来愈明晰了。

4

[原典]

早起,读《困卦》,心驰出,不在《易》而在诗,以昨日接筠仙诗,思欲和之故也。饭后,强把此心读《易》,竟不能入,可恨!细思不能主一之咎,由于习之不熟,由于志之不立,而实由于知之不真。若真见得不主一之害心废学,便如食乌喙之杀人,则必主一矣。不能主一,无择无守,则虽念念在四书、五经上,亦只算游思杂念,心无统摄故也。况本为歧念乎?午正走岱云处,闻窦兰泉论予为祖寿称觞云:“承父命则可,非承命则俗也;”论事最显而确,因决计不称庆。走何子贞处谈诗,夸诞。归,翰城来。饭罢,天黑,一日闲游荒业,可愧可恨!

[注疏]

原典大意是:早晨起来,读《困卦》,读着读着,心思就不在这上面了,而是跑到做诗上面去了,昨天,收到筠仙寄来的涛,于是就考虑怎么去回复。吃完饭之后,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渎《易》,但还是读不进去,真是可恨!仔细考虑一下还是心思不专一,没有毅力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己读的不多,了解的不多,没有下定决心的原因。如果真能认识到心思不专一对学习、对人品的害处就像吃乌鸦嘴能致人于死地那样,那么就能做到心思专一了。心思不专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人虽然在读四书五经,但也只能算是游思杂念,心无所属的原因,何况自己的想法本来就不是正道。中午时路过岱云那里,其间,听到窦兰泉议论我在为祖父祝寿的事,他说:“如果祝寿是听从父亲的命令的话,还算有一定道理,如果不是父亲的命令,而是自己自行祝寿的话,那就流于俗气了。”他的评论正确而中肯,因此我决定不祝寿。后来又路过何子贞处,淡起诗作来,夸夸其谈,荒诞不经。回来后,吃完饭,天就黑了,一天四处闲游,荒废学业,后悔万分,这都是自己心思不专—,没有毅力的原故。

5

[原典]

夜与沅弟论为人之道有四知,天道有三恶。三恶之目曰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贰者,多猜忌也,不忠诚也,无恒心也;四知之目,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礼》云:“推而放诸四海而准,达之谓也。”我欲足以自立,则不可使人无以自立;我欲四达不悖,则不可使人一步不行,此立人达人之义也。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忽施诸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故吾于三知之外,更加“知仁”,愿与沅弟共勉之。沅弟,亦深领此言。谓欲培植家运,须从此七者致力也。

[注疏]

原典大意是:晚上和沅弟聊天,为人之道有四知,天道有三恶。这三恶是恶巧、恶盈,恶贰。其中恶贰的意思就是不专一,无恒心,不忠诚的意思,四知取自《论语》最后一章的“知命、知礼、知言”,在这三者基础上我又加上一条“知仁”。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恕道。立就是自立,而达就是通达,让四下的人都能相信你,让他们愿意归于你的门下,听从你的指挥,《诗经》上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佩服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礼》中有“把自己的信条、理念推广到其他地方,如果依然正确,这就可以称作达”。我自己打算自立,就应该让别人也有自立之法.我自己如果想做到通达不悖,就不能让别人四处碰壁,这就是立人达人的真正含义。孔子说:“己听不欲,勿施诸人”,孟子说:“取人为善,与人为善”,都是说的恕道、仁道。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做到胸襟广大,见识高远,否则就只能小肚坞肠,见识短浅。因此,我在《论语》中的三知之外,另加上“知仁”,希望能与沅弟共勉:沅弟听了我的这番话,也深有感悟,说我们要想家道永昌,必须从上面说的七个方面去努力。

6

[原典]

自吾识字,百历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之所忻,阅时而鄙。故者既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曰为物牵。尔之再食,曾未闻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注疏]

原典大意是:自从我开始识字以来,经历的事越来越多,算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八年了,但获得知识却少而又少。过去感受很深的地方,在阅读时却体会不出什么东西了。以前学过的东西都丢了、忘了,新学的东西却又浅尝辄止。之所以在道德修养上不能持之以恒,就是因为各种俗务缠身的缘故。你可能没听说过这样的谴责。一粒米一粒米不断增加下去,多了就可以满斗,说的.就是持之以恒的道理。

7

[原典]

夜习字二纸,洗澡一次。观何廉盼书扇头小字,倜傥权奇,自成风格。余年已五十,而作书无一定之风格,屡有迁变,殊为可愧。古文一事,寸心颇有一定之风格,而作之太少,不足以自证自慰。至于居家之道,治军之法,与人酬应之方,亦皆无一定之风格。《传》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又曰:“君子成德之称。”余一无所咸,其不足为君子也。明矣。

[注疏]

原典大意是:晚上练习书法,看到何廉迹写的扇头小字,倜傥潇洒,变化多端,自成风格。我自己年已五十,然而在书法上却仍然无一定风格,屡有变迁,实在是让人汗颜。在写诗作赋上,自己觉得还是有了一定风格,但写的又太少,不能聊以自慰。至于治家之道,带兵之法,与人应酬之方,也都是没有一定风格。《传》中有:“所谓君子,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名望的人。”还有:“所谓君子,指在个人修养、个人品德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我在这些方面都一无所成,不能成为君子是再明确不过了。

8

[原典]

六弟、九弟今年仍读书省城,罗罗山兄处附课甚好。既在此附课,则不必送诗文与他处看,以明有所专主也。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罗山兄甚为刘霞仙、欧晓岑所推服,有杨生(任光)者,亦能道其梗概,则其可为师表明矣,惜吾不得常与居游也。

[注疏]

原典大意是:六弟、九弟今年在省城读书,在罗山兄处上课,这样很好。不过,既然在他那里学习诗文,那么写好的诗就不要请别人帮着评阅了,这样学到的才是一个人的东西。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专一,拜师求学不专一,那么学到的东西就不深人;与朋友交往不专一,情感就会分散,不会有过命之交,当然,自己心有所专属,然后兼学别人的东西,以增长见识,未尝不可,假如心无所专,见异思迁,今天看着这个好就学这个,明天看着那个好就学那个,就是大错特错了。罗山兄是刘霞仙、欧晓岑二者所佩服的学者,另外有一个叫杨任光的提起罗山兄的大名,也能说出其中一二来,由此可见,罗山兄足可以为人师表,希望六弟、儿弟能好好就学于罗山兄。只是可惜我没有机会与罗山兄一道叨磋学艺。

9

[原典]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觖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外事又有我料理,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

[注疏]

原典大意是:上个月我寄的信,想必已经收到了吧。我承蒙祖辈的恩泽,在祖父的教诲之下,有幸获得了功名,家庭之内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在外也一直非常顺利,一无所缺。现在希望的就是诸位弟兄们自强自立,团结向上,共同取得好的名望,这样一来,我们的家道自然也就兴旺了?我本来打算多给你们开设一些课程,多定立一些规矩,让各位兄弟们遵守的,但又恐怕人多了让你们生厌,因此一直没有这么做,而不这样做,又恐怕有违兄长督导之责任。往年我总是教导诸位兄弟如何学习如何做功课,而近来我不再提这些,而是教导你们在学习上要注意“有恒”二字,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希望弟弟们在以后来信中把每月所学功课告诉我,我就大放宽心了。但以前弟弟们来信,从来不具体谈自己的学业,而是喜欢谈些家族内部的琐事及京中之事。家里有事自有其他人照管,外面的事又由我来料理,各位弟弟应当抛开这些杂务,专心读书,今后给我写信,但写明每月做诗几首,做文章几篇,看书几卷,详细告诉我,我就高兴了。

10

[原典]

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此却大不可,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少。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它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当以力鉴戒。现在带勇,即埋头尽力以求带勇之法,早夜孳孳,日所思,夜所梦,舍带勇以外则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做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注疏]

原典大意是:来信说你的兴趣爱好不在这上面,所以做起来感到很没意思。这样就太不对了,人要做一事,就要把全副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从始至终,连续不断,不要见异思迁,做着这样事想着那样事,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必将一事无成。我这一生就是因为没有恒心吃了不少亏。做翰林时,本应好好做诗写赋,却喜欢看其他方面的书,结果耽误了正事。读理学性学方面的书时,又喜欢看诗、赋方面的文集,把自己该学的东西冲淡了。在六部任官时,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务当中去。在外领兵打仗,又没有全心全意地考虑如何带兵,要么读书写字,要么做其他事情,心思没有全用在军事上。正因为这样,自己到了年老还一事无成。拿水军作为一个例子来讲就很有代表性,就像挖地三尺但没有挖到泉水一样,再努力下去本来是可以挖到水的,但由于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弟弟当以我为戒,不可再犯。现在你带兵,就应当埋头钻研带兵之法,白天晚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都应当与带兵有关,其他诸事一概不管。不要既想做学问,又想考功名,又想当州官县官,踏人仕途,整天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重蹈我的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2、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3、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4、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8、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0、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1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5、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6、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7、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8、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9、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

2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3、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6、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27、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8、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30、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3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3、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3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35、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3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7、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8、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39、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40、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1、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2、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4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4、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45、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6、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47、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48、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49、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5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51、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52、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53、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54、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55、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56、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5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59、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6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6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2、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6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6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65、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66、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6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6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6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相关阅读:曾国藩的政治成就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受两次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1、读书钻入品意妙,创作跳出立意新。

2、有价值的东西是由去粗取精得来的。所以你要从一大架子的书里,提炼出几页的汇编。——卢梭

3、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我自己和同辈人知识的贫乏。——严文井

4、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为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得,皆可勉而进矣。若只求之文字,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丧志者几希。——李侗

5、架上书堆方是富,书如欲买不论金。一蒲松龄

6、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7、岁月不汝延,努力无暂辍。作者:(明)况钟

8、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唐·王缙

9、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法]莫泊桑

10、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11、我认为唯一能够影响我们的书籍是那些我们早已为之作好准备那些在我们正在行走的道路上比我们走得略微远一些的书籍。——福斯特

12、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莺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

13、读书贵精熟。——胡居仁

14、即使将所有的印度宝石跟我的藏书交换,我也不乐意。——吉本

15、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16、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佚名

17、书是人类奋斗史上最为不朽的硕果。

1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佚名

1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20、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谚语

2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生的伴侣,最真诚的朋友。

23、对于读书,他有着极高的兴趣,非得韦编三绝,完全读懂,方肯罢休。

24、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作者:伏尔泰

25、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者:程端礼

26、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作者:曾国藩 出处:曾国藩家书

27、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28、这些故事陪伴着我们,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我们成长起来了。但这些故事会在我们心里慢慢的沉淀下来,经过岁月的流逝,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会形成一种优秀的品质。——梅子涵

29、想念年少时光。生活中只有上学读书,和即使是无疾而终依旧向往的爱情,在那个被书本和小纸条湮没的时日里,不会因现实的任何残酷而畏惧爱情。我爱你,只因为你是你。——马思纯

30、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诺里斯

31、有些人读书为了思考——这是少数人:有些人为了写作——这很普遍;有些人为了谈论——这是绝大多数人。——科尔顿

32、现在我是成人了,不该再像伐木工人砍树那样读书。暴饮暴食必定引起消化不良,看书贪多贪快,如饥似渴,也会不解其中滋味。作者:安妮·弗朗索瓦 出处:闲话读书

33、书香盈耳,茅塞顿开;书香沁心,胸怀大爱。

34、好直欠勤学,其蔽也绞;好勇欠勤学,其蔽也乱;好刚欠勤学,其蔽也狂。

35、学和行原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需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傍边才气看出本身是否真正学到了手。不然念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3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辅佐下,成立本身的思想。 ——[法]鲁巴金

37、书是我们的好伴侣、好老师,我们应该多念书、苦念书,从中罗致营养,增长智识。

38、念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雅,足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