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亢之为言者,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
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孔子《大学》
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孔子《大学》
7、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杜甫
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
9、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杜甫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1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12、《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1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1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8、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19、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20、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和尚
21、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
2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23、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24、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2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2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1、打破沙锅问到底。
32、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33、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莎士比亚
3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35、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3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40、知耻近乎勇。(礼记)
4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2、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43、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7、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48、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49、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50、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5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2、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53、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54、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5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5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7、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58、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59、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60、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6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62、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63、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64、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65、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6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7、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6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6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70、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
7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72、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7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7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8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2、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3、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4、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7、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
8、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9、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0、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1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2、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1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8、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2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22、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23、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2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7、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28、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3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36、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3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3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39、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4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4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2、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4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44、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4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6、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
4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8、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
4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50、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5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5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53、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行》
5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6、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5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5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6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1、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6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64、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5、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6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6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68、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6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70、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7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7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7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7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7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7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7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79、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80、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8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8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3、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8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85、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86、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8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8、
8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0、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91、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93、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94、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9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96、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9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9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9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0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7、不学礼,无以立。
18、朝闻道,夕死可矣。
19、小不忍则乱大谋。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5、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8、过,则匆惮改。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不迁怒,不二过。
3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8、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4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吾日三省吾身。
4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6、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4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49、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拓展阅读:孔子人物轶事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 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 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 师襄学鼓琴。曲名是《 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
《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实验欹器
《 荀子· 宥坐》记载“孔子观于 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藏书始祖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 诗经》、《 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 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图书所定的《 六艺》,对汉代 刘向、 刘歆父子在《 别录》、《 七略》书目分类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