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龙山文化的名言 正文

关于龙山文化的名言

时间:2024-10-04 21:19:53

山东导游词1

嗨!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当你们的导游,我姓秦,大家可以叫我芹菜。这次大明湖之行,你们一定很期待吧!系好安全带,我们的驾驶员可不留情面。走喽!

乘客们,现在我们快到了,眼前就是大明湖北门了,哦!威武的石狮子正冲你狞笑呢!不管它的笑有多么令你起鸡皮疙瘩,我们还是继续向前走吧!

在我们的前方,有一尊大鼎,叫明湖宝鼎,是古铜色的。它被建成的时候,还是金黄色的,只不过年代太久,变成了古铜色。它上面刻着许多文字,下面刻着四条龙。是天子祭祀用的。

现在,在我们的旁边,就是大明湖,大明湖有两个谜题,“蛇不见,蛙不鸣”。据说,蛇不见是因为这里是飞鸟的天堂,吃掉蛇是飞鸟的本职,所以蛇不敢来了。蛙不鸣是因为大明湖由泉水汇聚而来的,泉水大多是凉的,所以蛙就不在这片水域生活了。大明湖天气好时,可以看到佛山倒影的美景。大明湖上微波漾漾,岸边垂柳依依,你们见到这么好的景色,是不是心动了?快照张相吧!

现在,我们在北极阁下面了,北极阁是一座道观,又称北极庙。是1280年建造的,拾级而上,我们应该能看见真武大帝和其余十九尊神像。明朝1463年间又建了供奉真武大帝父母的庙。旁边还有一个关于吉祥幸福的感应泉,我认为那纯属骗人。想跟我们的神王照相的就照一张。

现在,我们站在了两袖清风的铁公下面了。铁公叫铁铉,是一位明朝的兵部尚书,曾带领兵马多次击败燕王,后不幸被俘,乾隆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勇敢,就修了这个祠堂。铁公威武的雕像高2.3米,重1.9吨,有谁想拍?想拍的举手!哇!这么多啊!一个一个来,不要抢!

我们踏上了历下亭,这里是杜甫饮酒作诗的地方。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后面是仿古建筑名士轩了。这里有辛弃疾、李清照等等的画像,前面还有一棵古柳树,想长命百岁的就跟古柳树照一张吧!

好啦,现在我们走出了大明湖的门,这个大明湖的景色十分秀丽吧,欢迎你们在到泉城来!

山东导游词2

各位游客,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趵突泉游园赏泉。

我们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内有趵突泉而得名。现居市中心,位于泺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围泉池众多,构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洗钵泉、尚志泉、螺丝泉、满井泉、无忧泉、白云泉、望水泉、东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龙池泉、白龙湾等,构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为众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独特象征。

我们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全园共规划为十个景区,这就是趵突泉景区、三大殿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东门入口区、枫溪景区、沧园景区、白雪楼区、南门入口区、万竹园景区,总面积近百亩。

趵突泉景区在我们公园内西侧,是全园构图中心,由亭、堂、廊、榭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高低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喷突腾涌的趵突泉,人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泉景,被誉为泺水之源,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春秋》上关于鲁桓公和济襄公谈判两国边界一事的记载。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执发生战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会齐侯(齐襄公)于泺。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为人所知已经有二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泺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时,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庙,谷称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始称为趵突泉,并流传至今。但是,宋朝金代曾有人称叫“温泉”、“槛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这个名字精当传神。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称“趵突腾空“。“云雾润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到了严冬早晨,水面上水气袅袅上升,象一层薄烟,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这一切与淡淡的薄雾,构成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奇特景观为济南八景之一,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多有赞美。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府、张养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吟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在趵突泉边写诗刻石,颂扬名泉,当代文豪郭沫若等也都有赞颂的美文。

趵突泉东西之间的这座南北向的小桥,名曰来鹤桥,原为木桥,明代万历初所建,天启末年重修,济南解放后扩建公园时将其改建为石桥。桥南首的彩绘木牌坊是原先的样貌,牌坊匾额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旧迹”,“蓬山”指传说中东海神山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为何称“蓬山旧迹”?意为东海神山但是传说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状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一般,所以称其为“蓬山旧迹”。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观澜亭,此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亭西墙壁上嵌刻的两块石碑,一块“观澜”两个大字,取自《《孟子.尽心》》“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为明代书法家张钦的墨迹。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间王钟霖的手笔。亭东泉池中这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为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细心的游客有的可能会发现突转成了“突”,缺了两点,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转成了此刻这个样貌,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泉池南岸透窗临池榭廊是解放后所建,近年来成了“闲时墨客会名优”京剧名流演出的舞台。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莱茶社,又称望鹤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闰章曾写诗歌曰:“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说明这个地方在当时是极目远眺,俯首凝视,观赏领略远近山水之美的绝妙境地。据说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那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换为趵突泉的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泉的水,空负济南游之说。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泺源堂”,紧挨泺源堂的两座大殿,统称吕祖庙,也叫“吕仙祠”、“吕公祠”、“吕祖阁”。

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轴线上,自成院落,是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解放前,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称“吕祖阁”,第二大殿祀吕洞宾的教师钟离权,称“钟离宫”,上层祀文昌,第三大殿是斗母殿。最南的大殿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古色古香,楹柱上的木刻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赵孟府的泳泉句,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金荣先生书写。一大殿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南殿临泺水的源头,故称“泺源堂”,北殿应对历山故称“历山堂”,解放后恢复为“泺源堂”。游客们看到中间这座殿堂叫娥英祠,娥英祠是纪念大舜的两妃娥皇和女英而建,据《水经注》》记载:“泺水谷谓之娥姜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证明在1500年前就建有此祠。此刻的祠是明代建筑。娥英祠后面的“三圣殿”是清代建筑。在院落内花格透墙镶嵌着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时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内这尊石碑,前书“激湍”二字,后《再题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两个皇帝在同一石碑题词作诗,在国内极为少见,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仅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泉水文脉不可多得的史料。

各位游客,那里是尚志堂景区。尚志堂原是“金线书院”(亦名尚志书院),由金线泉得名,同治九年,山东巡抚相宝祯建书院,手书额“尚志堂”,“尚志”是“仁义”的意思。堂后设斋舍数十间,门口写着“金泉精舍”。此后,相继改为“校士馆”、“师范传习所”、“存古堂”,是专门培养科举人才的机构。院外三面小溪环抱,泉水深淙,沿屋穿廊,使整个院落显的敞中有蔽,闹中有静。北厅房为主建筑,背后有修竹、芭蕉相掩。西廊的冬青树丛,掩映道路,构成绿廊。院内名石“待月峰”属宋代寿山艮岳遗物,上面布满月形透洞,每当皓月当空,月光穿过洞穴,洒在池边水中,景观奇特,故有诗赞咏:“精灵俊逸玉玲珑,神工鬼斧浑然成,一轮三十六轮月,变幻俱在此石中”。(竹石轩)尚志堂院中栽植的白玉兰,紫玉兰,初春花开,芳香扑鼻,人们还把该院称作“玉兰院”。

漱玉泉景区与尚志堂景区相邻。东侧高近4米,重约8吨的太湖石,挺拔露骨,筋络明显,纹理凹凸,具有皱、痩、透的优点,名叫龟石,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养浩之物。别小看这块石头,它是重要文物,现凤、龙、麟称为四大灵石,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块名石,极为珍贵,称为镇城之石,堪称泉城第一名石。传说在这块石下留影将可健康长寿。这方名石立于这苍松翠竹之间,宛若一幅立体山水画轴。龟石北面隔路处的假山建于六十年代,泉溪环绕,山径盘曲,青松垂荫,登高望下可一览园内外景色。漱玉泉是大家看到的这个呈长方形,四壁栏杆皆有汉白玉石砌成,洁白温润,清澈可见的泉池。您们看,泉水从石壁上平展溢出,状如水晶帘幕,经过一片云集的乱石斜溅,活泼欢腾地泻入这方远二十余公尺的池塘里,其声琅琅,响若漱玉,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漱玉泉对面的这座民族形式的小院落,是为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堂”。

这是根据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边的历史记载,按照民族风貌六十年代的建筑。院内由正厅溪亭、叠翠轩、回廊、大门构成,奇峰耸立,松竹掩映,整个院落显得朴实清幽。门楼、正厅、迎门屏风前后均为当代文豪郭沫若民题字。正厅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的

趵突泉东南的沧园,是一九五六年为纪念明代嘉清年间济南的著名诗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沧溟)所建,因其自称沧海一勺,故为沧园,共三厅两院,外廊环绕,曲廊相围,园内植有奇花异木,陈列有各种盆景,如果在冬季,苍松滴翠,修竹婆娑,腊梅盛开,恰似一幅立体岁寒三友图。沧园,内设王雪涛画,王雪涛是当代著名画家,善长小写意,与潘天寿、李苦禅等齐名,展室内珍藏着200余幅珍品遗作,供游人长期观赏。

白雪楼景区西临无忧泉,东靠枫溪岛、南沿新泉池,白雪楼位于景区中心。原先的白雪楼是明代万年间所建,楼是五间两层,坐北朝南,前面出厦,落地木鬲,起初称“历山书院”、“白雪书院”直到嘉庆八年,楼上房檐下方有“白雪楼”匾额。光绪年间,在此居住的胶州人匡源在门的上方又雕刻了“李沧溟先生祠”的匾额。房舍后为李姓居住,扩建公园时被拆除。白雪楼是李攀龙的读书处。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后七子之一,被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词宗。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写过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集》,考中进士后去陕西任按察司提学副使。嘉靖三十五年,因与巡抚殷中丞意见不合,辞职东归,后起复为浙江按察司副使,转河南按察使,卒于官。白雪楼景区藤萝掩荫,地形开阔成了趵突泉的文化娱乐中心,每一天丝弦悠扬,古筝阵阵,专业剧团为游客献上他们精心创作的节目,听曲观泉别有一番情趣。

趵突泉南大门占地1575平方米,东西长47.5米,南北深13米,主门高8.4米,设计新颖,古今结合,造型别致具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韵味十足的垂花门,配以悬山歇山钩连干革塔屋面,门楼飞檐,前后丹柱,双脊比翼。红柱、绿瓦,盎然古意。石级、围栏、平台典雅庄重。门前方池总长29米,宽9米,池内吐水吐雨,人造喷泉珠溅玉。大门内外颜额上的“激湍”、“趵突泉”金字匾牌取自康熙、乾隆手迹,门内侧“泺源门”集书圣王羲之之字。抱柱前“喷珠屑玉水澜翻,盈鲁育齐相鼎峙”的楹联摘取自乾隆的诗文笔迹。整个建筑空间通透,园景显露,景色交融,流线贯通,迎门假山上的红枫、耐冬、青松、翠竹与大门相映增辉,优美和谐,有关专家认定,趵突泉南大门堪称中国园林第一门。是济南又一重要景观。

万竹园是趵突泉的园中园,位于公园西邻,是一座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园林胜景,它占地18亩,以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外有白云、白龙、东高、望水、登州、杜康诸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万竹园之名始见于元朝,明代隆庆四年(1570)宰相殷士儋归隐济南,居万竹园易名为“通乐园”,又名“川上精舍”,清朝康熙年间,济南著名诗人王苹购得此园,又易名为“二十四泉草堂”,取园内望水泉居济南二十四位之意。到了民国初年,军阀张怀芝占据该园,历经数年修建方成今日规模,一九八四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九八六年,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设在园内,李苦禅珍藏的书画、文物及本人作品共400余件长期展出,供游人观赏,万竹园也称李苦禅纪念馆。万竹园由四部分组成,前、东、西三园成品字形排列,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利用墙、廊、溪、桥等对空间进行分割,构成了层层迭迭的院落。这个园子现有186间房舍,各院厅房都在一条中轴线上,曲廊环绕,院院相连,楼、堂、亭庑参差错落,梁、额枋等处彩绘和雕刻的人物、鸟兽巧夺天工,细腻逼真。进门假山为清末民初遗物,万竹园以竹为基调,各色名贵花木繁多,如玉兰院、石榴院、海棠院、木瓜院等。万竹园是个不可多得的园林,一九九三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图集》,它无论从园林艺术,还是从历史文物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山东导游词3

大家好!欢迎来到秀丽的泉城——济南,我是大家的导游丁睿辰,大家能够叫我小丁。本次旅途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济南的趵突泉和千佛山。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来到第一站:趵突泉。

大家请看,在我的右手边就是著名的趵突泉。赵孟頫用诗句“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书写出了泉水的奇妙与瑰丽。大家快看,这就是象征着济南的三股泉水,像老舍在《趵突泉》中所写,这三股泉水“永久那么纯洁,永久那么活泼,永久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它们每年都在向外不停地涌出清澈甘甜的泉水,供人们饮用。传说当年乾隆皇帝饮用过此水,才得以长寿。看,这三股泉水清澈透底,一串串水珠犹如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下面给大家30分钟时间自由活动,30分钟后我们在车上集合。

接下来,我们的目的地是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距济南市中心2.5公里,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部,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要说起千佛山最值得去的,就是那金灿灿的大佛了。那座大佛说是佛,却像一座巍然不动的金黄的山。这座大佛通体高20米,号称“江北第一大佛”。千佛山上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一只可爱的白兔,有的像一只欲要跳起的青蛙,还有的像一只有着大尾巴的松鼠。千佛山还有许多惊喜值得你去寻找。好了,此刻给大家40分钟游览时间,大家要按时间回到车上呦!

夕阳西下,我们已经游览完了行程里的所有景点,感谢大家这天的配合,下次旅途我们再见!

山东导游词4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本文将按照“崂山生态旅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南线上几处主要景观。

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生态旅游的丰富内涵。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山东导游词5

大家早上好,我是“可儿旅行社”的导游,我叫戈欣月,今天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美丽的泰山。

大家知道吗?泰山是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

东岳泰山,五岳之首,泰山景区内古树名木众多,既有被秦皇御封的“五大夫松”,也有千年不倒的汉柏、唐槐;泰山还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刻1800多处,既有“大鼻字祖,榜书之宗”之称,泰山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数不胜数。

泰山脚下这片热土孕肓过炎黄子孙最早的血脉,萌发过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泰山当之无愧的世界双遗产。

朋友们,泰山的美景到处都是,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请大家尽情流览,最后我给大家一些温馨提示:请大家不要乱丢垃圾,不去危险的地方。

最后祝大家旅行愉快!

山东导游词6

不知道您读没读过《论语》,那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很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山东导游词7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约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进入公园前,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公园东门口的“趵突胜景”坊,牌坊高7.5米,柱间总宽9.3米,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白墙灰瓦、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公园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写的。三大殿景区原为著名文学家曾巩所筑,北殿现称三圣殿,祭祀中国始祖尧舜禹;中殿是娥英祠,祭祀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南殿是泺源堂,因其临泺水而得名。楹柱上有元代赵孟的咏泉佳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三大殿院内有罕见的“双御碑”,记载了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康熙题词激湍乾隆题《再提趵突泉作》。

趵突泉景区

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春秋时,鲁桓公曾会齐侯于泺,宋代大文学家曾巩始称“趵突泉”。站在观澜亭上,可以看到亭前水中的石碑,上刻“趵突泉”三字,是明代胡缵宗书写的,如果你细心点也许会发现“突”字少了上面的那一点。“趵突泉”三字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题写的,细心的游客会注意到“突”字上少了两个点。一种说法是表达人们的愿望,希望泉水永远喷涌没有尽头。一种说法是讲趵突泉水流旺盛,把突上的点冲走了,顺着护城河流到了大明湖,所以大明湖的“明”字上多了一笔。

漱玉泉景区

如同晴天下雨般的漱玉泉,最初为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留下来的龟石,纪念关胜的马跑泉,来源于漱石枕流的漱玉泉,还有李清照纪念堂,有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山东导游词8

大家好!欢迎到济南的趵突泉来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李秋立,你们叫我李导好了。今天,我带大家到趵突泉游园赏泉,希望我能陪伴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游园时光。大家也许知道,济南又叫“泉城”,就因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72名泉,最著名的九算趵突泉,它被喻为众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征。可以这样说,不游览一下趵突泉就不能说到过济南。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的“大客厅”泉城广场的西边,在泺源大街北面,公园始建于1956年,因为公园里有趵突泉而得名。公园小巧玲珑,清静幽雅,是周围市民晨练、游玩的好地方。全园由十个景区,今天,我来为大家就趵突泉景区、漱玉泉景区做重点介绍。

现在我们到了公园西侧的趵突泉景区,这里可是大家擦亮眼睛观赏的景观。这里由亭台楼阁、廊、榭组成。高低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喷吐腾涌的趵突泉。有三个大泉眼一起喷发。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像不像雷声滚动?这被称为“趵突腾空”。趵突泉的泉水一年四季都在18度左右,到了严冬,水面上的水气袅袅上升,像一层薄雾。一边是幽深的泉池,一边,波光粼粼,一边是彩绘的楼阁,雕梁画栋,这些与薄雾形成“云雾润蒸”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的文学家、诗人都有作品赞美,就连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经在趵突泉边写诗刻石,颂扬名泉。当代作家郭沫若、老舍业有赞美的文章。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游客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词吗?对了,这是著名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有趵突泉还有一处值得观赏的景区,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长方形、四面栏杆用汉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见的泉池。你们看,泉水从石壁上溢出来,活泼欢腾的流入池塘里,声音清脆。相信女词人李清照在这里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漱玉泉对面这座漂亮的院落,是为了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馆”。院内正厅的对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是大学者郭沫若题写的。你们看,天资聪慧的李清照难道不正是名泉争流的优美环境和晶莹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吗?

今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结束了,希望美丽的趵突泉和我能给大家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让趵突泉的泉水给大家带来灵气和诗情画意,让美丽的泉城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里。再见!

山东导游词9

你们好!

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其间将由我来接待你们并为你们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你们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约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

现在我们看到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公园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写的。进了大门,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着大门建假山吗?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迭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与石后的溪流构成环水行之势,同园中其它景物相分离。这座假山的石块全部采自于济南南部山区,石质,色泽,纹理都可以同江苏无锡的太湖石相媲美。假山下有一山洞,洞顶和入口处采用了大块石,用悬挂的手法形成巨石悬挂的逼真壮观景色。洞壁上又留出适当的空隙,便于采光和空气的通畅。此乃济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园艺家极高的赞誉。

过了晴雨桥,大家再往前走看到这块石姿优美,纹理自然,高四米,重八吨的龟石了。它最初为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张养浩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此龟石有“皱、瘦、透、秀”的特点,在此与它合影,取长寿延年的吉祥之意。(好,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合影留念)。

请大家随同我一起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马跑泉。为什么叫马跑泉呢?据说北宁时期的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得此名。相传,关胜是梁山的农民起义将领,是济南总兵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金人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力抗金。一次激战中,败走麦城,口渴无水,十分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嘶,前蹄奋力刨地,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漱玉泉景区。“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济南书画家关有声的手笔。“漱玉泉”三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常把女子的牙齿称之为“玉”,女词人李清照常在此打扮梳洗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李清照著有的集子《漱玉集》;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化来的,说哗哗的泉水刷玉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纪念堂,建于1979年,纪念堂两旁是郭沫若先生写的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写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联“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是对其词作成就的赞扬,称赞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的。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杰出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学多才,母亲也是一位壮元的孙女,知书达礼。李清照自小受双亲熏陶、启发和诱导,再加上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成为当时杰出的文学家。李清照18岁时,与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俩互相支持,恩恩爱爱,作诗填词,研究金石书画,购置古籍字画。靖康之难以后,北宋灭亡,金兵南侵,宋五朝南渡,偏隅江南,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途中,明诚病死。晚年的李清照一直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渡过了她的余生。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前期的词大多描绘的是歌咏自然,赞美生活,夫妻恩爱、思念的词。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如梦令》);“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期的词作大多抒写了家国之恨和悲叹自身命运凄苦的。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称为“易安体”。今有辑本《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山东导游词10

大家好!今天由我负责带大家游览开元洞。

洞口外

大家抬头看,洞口上方“开元洞”三个字,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第25世孙、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缙先生所书,大家请往左上方看,在开元洞开放前夕,国内权威的岩溶地质专家曾对开元洞进行过考察论证,一致认为,开元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长江以北是罕见的布局,设计的精巧在山东省内独一无二。因此,国内著名的岩溶专家赵俊芬亲笔题写了“山东第一洞”的美誉,开元洞当之无愧。

洞口内

各位游客,大家抬头看,上方这个小洞口就是最初发现开元洞的原始洞口,开元洞是一个廊道厅堂式洞穴,全长744.9米,由六个厅组成,有许许多多的景点、景物供大家观赏,开元洞采用了我国先进的技术进行灯光布局。各位游客请您注意,进入洞内请不要吸烟,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乱扔弃废物,为了您的安全,请您不要到处攀登。好!现在让我们共同欣赏山东第一洞神奇的地下世界。

洞中之洞景

这是洞中洞景,是开元洞比较老的一个支洞,长为30米,洞内钟乳石密布,景灯色彩斑谰,虽然小巧但十分别致好看,可惜无路可通,我们只能远观,到了第一厅时,我们还可以见到它。

迎客垂帘(平台处)

各位游客,您看,雄伟壮观的石旗、石幔、石幕徐徐地拉开了,那些被红色灯光照亮的大型钟乳石叫石旗,是洞顶滴水沉积物沿洞壁生长形成的。石灰岩在风化过程中,因地表、地下水的侵蚀,雕琢出这般景致:石幔云垂、石幕高挂,有如鬼斧神工。莫非亿万年前山水之精灵,心有灵犀,欢迎来此光顾的四方游客!您望上看那辆御驾鸾车正缓缓向我们驶来,车中之人正向我们招手致意,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您再往上看,这漂亮的景观就是我们刚刚看过的洞中之洞景。请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开元洞第一厅“水帘洞厅”。

水帘洞厅

(边走边讲走到伞形石笋前)各位游客,开元洞第一厅-水帘洞厅欢迎您!这边的钟乳石以石幔为主。您能认一下哪些是石幔吗?(给游客留几十秒时间)对,这些就是石幔,您瞧,这具白色伞形的叫石笋,石笋是洞顶滴水到洞底,钙化物逐渐沉积,从洞底逐渐生长起来形成的,这是一种复合型石笋,随着灯光的变幻,它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好,请大家往前走。(走到喷泉边),大家看到的这个喷泉,是我们开元洞唯一的一处人工景点。(不停步)开元洞的特点之一,就是洞厅高大开阔,最高和最宽的地方达30米,大家抬头看洞顶,不知您此时是怎样的感受?是不是在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创造出这样的奇异天地?其实道理十分简单,几十万年以前,这里还没有这条溶洞。当雨水降到地面时,从空气和土壤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物质,雨水就变成了酸性水,并沿着裂缝渗透到了石灰岩深处,这些酸性水不断溶蚀岩石,使裂缝不断扩大,几十万年后,裂缝就变成了这条溶洞。那时候这条洞里充满了水,后来地壳的上升运动,使洞穴抬升,脱离了水面,并开始形成钟乳石,后来又经过洞体崩塌作用,最后就形成了现在这条稳固、安全的溶洞,好,请大家到这边来。

麒麟送子前

这个景我们取名为“麒麟送子”请您从这个角度看,哪个最象麒麟呢?(给游客留出辨识的时间)这位游客说对了,中间最大的那个比较象,其实这个景是由七、八个大小不同的复杂石笋组成的,石笋的形成刚才您已经知道了,请大家再找一找,看附近还有没有石笋。

水帘洞景前

各位游客,您看,这边石壁上水流不断,水声淙淙,这是地下水从石缝中渗出后汇流而成的,您看,这里有一个小洞,我们取名叫水帘洞,我们开元洞是四季恒温的,常年温度保持在15℃左右,我们在这个小洞里装了一支温度计,不信您可以自己瞧一瞧,您找到温度计了吗?(用手电筒指着)您瞧,这是不是一支布满水锈的温度计?其实这不是温度计,是鹅管,鹅管的形成原因,我将在第三厅向您介绍,温度计虽然是假的,但洞内恒温却是千真万确的。

太白金星景前

这个白色的石笋,我觉得很像大家熟知的太白金星,您看呢?(稍留点时间)

石狮前

大家看这儿,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笋丛体,您看象不象一头狮子?

石狮身石刻景前

请大家往这里看,在这个石狮子上,有许多石刻,您看右边第一个字是“李”字,第二个字是“女”字,这具到底是(要用手指着说,让游客看清楚,不要太快)“大”字还是“太”字,看不太清楚,第三个字象是“遇”字,再下面是什么字,由于碳酸钙沉淀覆盖已认不清,左边这两个字是“赵”和“兴”的繁体字。这些字经过专家鉴定,已经证实是宋代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在开元洞刚发现时,进洞的那两个小伙子还在下面发现了一堆人骨。因此,我们猜想或许是李某某在这里遇难,跟他(她)一起来的赵兴在此题字,但这仅仅推断而已,请大家继续往前走,前面我们将进入第二厅,叫龙脊厅。

英文版

As is known to all, Confucius is the first of the world's top ten famous people and is called a saint. He i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 culture. Today, I came to qufu, the sage's hometown.

We first visited the Confucius temple. The Confucius temple is one of the famous "three holes". Confucius temple is a temple to worship Confucius. The largest Confucius temple in the world, magnificent and magnificent, with the Beijing Palace Museum, chengde summer resort and the thre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groups. In 1994, along with kong fu and konglin, they were listed on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t covers an area of more than 200 mu and is located at the gate of qufu.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ancient glazed tile house, magnificent and magnificent. It is said that the Confucius temple was originally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Confucius. The second year after the death of Confucius, the former residence was transformed into a temple, and the temple of Confucius still holds the Wells that Confucius used to use and the cypress trees planted by his own hands.

Entering the temple, we first see the hongdao gate. It is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gate that goes on. A guide told us that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gate was praising Confucius for his thought not to be crooked, not to go up, to be in the middle of the meaning.

After a long walk, we entered the kuiwen pavilion, a strange cypress tree that lit up my eyes. The bark of the cypress trees zigzagged as if it were floating in waves. Legend has it that the emperor qianlong was tired when he came to worship the temple of Confucius, and he rested on the cypress tree for a moment. The cypress tree touched the emperor's dragon, the tree became a dragon, this tree is known as the cypress. In response to this, the edge of a tree is like a canopy of cypress trees, but it has been destroyed by thunder fire.

The main building of Confucius temple is dacheng hall. The resplendent and magnificent basilica positive ten pillar, most notably two dragon carved on each post, fit in the clouds, in the whole piece of stone carving, carving exquisite, powerful, art of using saber is bold is qufu unique stone carving art treasures, it is said that the qing emperor qianlong to sacrifice to Confucius qufu, columns with red twill, dare not seen by the emperor, the emperor will be blamed for more than the palace, I'm afraid.

The most magnificent in the temple is the almond altar. The almond altar is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great hall of Confucius. In jin dynasty, people built pavilions on the almond altar. Fang ting heavy eaves, yellow zhu daozhu, under the pavilion and the "xingtan" and qianlong's "almond altar". On the almond altar today, there is no reading aloud, but the sacred smell still lingers in the Confucian temple.

中文版

女士们、先生们: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故乡,全国首批公布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 处),舜于寿丘作什器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从境内保存下来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祖先征服自然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 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主要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对曲阜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向往文化旅游胜地。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地方。

孔 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诞生于曲阜尼山。春秋末期,他在鲁都阙里聚徒讲学,传授“六世”(礼、乐、射、御、书、数),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理论。晚年,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祖述尧舜,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儒家学说,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峰。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了现在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 庙内1700余株古树,1200余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二千多年来,游人竞相寻踪凭吊,流连往返。

金声玉振坊 孔庙第道门坊。“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美乐曲。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结束。这里比喻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扬孔子对文化做出巨大贡献。此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 棂星门 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即灵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如同尊天。孔子创立儒学及儒家思想统治和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以后人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赞誉孔子,意为他给人好处如同天地一样大,他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因此,孔庙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腰门题为: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时门 “圣时”二字出自《孟子》,孟子将中国古代四位圣人做了比较,“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璧水桥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个庭院,古柏森森,芳草如茵。迎面三架拱桥,为明代所建,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弘道门孔庙第三道大门,“弘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赞颂孔子发扬光大了古代正统思想,成为 “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此门意思可以引申为如果人们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门”,学习包括孔子思想在内一切优秀文化,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大中门 是宋代孔庙正门。“大中”是赞扬孔子“中庸之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能够独立存在天下唯一之正道。

同文门中国宫殿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常有小屏障,以示庄严。同文门周无墙垣,子然独立在奎文阁之前,就担当着屏障角色。“同文”二字出自《礼记》“书同文,行同伦”。意为统一语言、文化、思想,即整个人类思想统一到孔子思想上来。奎文阁孔庙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原名藏书楼,金代重修时改名“奎文阁”。“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中记“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奎文阁高23.35米,东西阔30.10米,南北深17.62米,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坚固异常,经受了几百年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摇撼。据记载清康熙年间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安然无恙,不愧为我国著 名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1985年国家拨款120万元,进行了落架大修,于1987年修茸一新,完全保持了原有风貌。奎文阁内原有藏书均移入孔府档案馆保存。现展出是孔子圣迹图陈列。

奎文阁前两侧,是四座明代御碑。这些驮碑动物,人们习惯叫“龟驮碑”,实际上它名子叫“P凇保是神话传说中龙儿子。“龙生九子不成龙”,P诘奶卣魇橇首、龟背、鹰爪、蛇尾,善于负重且能长寿,所以统治者要用它来驮御碑。十三碑亭过奎文阁是十三碑亭院。十三碑亭是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亭内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碑刻55块。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其中最大一块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碑 重约35吨,加上驮碑P诠仓卦65吨。这块巨石采自北京西山,在当时条件下,能将此碑安然运抵千里之外曲阜,实在令人惊叹。此院东南西南还各有一片丛林似碑碣,真草隶篆,风格各异,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另有几座石碑从侧面记载元末红巾军、明末刘六、刘七以及徐鸿儒等农民起义情况,是研究中国农民革命史珍贵历史资料。十三碑亭院北,五门并列将孔庙分成三路。东为承圣门,内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地方;西为启圣门,内为奉祀孔子父母地方;中路三门并立,大成门居中,两边掖门为金声门和玉振门。先师手植桧大成门内东侧石栏围护桧树,是“先师手植桧”,树东石碑是明万历年间杨光训手书。相传孔子手植桧原有三棵,后枯死两棵,唯有此桧生生死死,几经荣枯留存至今,树高10余米,粗可合抱。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过去人们把它看作孔子思想象征,它不仅与孔氏家庭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而且还同封建统治者命运联系在一起,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为此赞道:“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纠治乱,如一昔。” 杏坛 杏坛相传是孔子当年讲学地方。孔子“设教杏坛”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这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曲阜三孔导游词曲阜三孔导游词。”宋天禧二年(1018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金代始于坛上建亭,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现在亭内保存。亭内另一块石碑是清乾隆皇帝手书“杏坛赞”,:“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降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大成殿孔庙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中心场所。“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后毁于火。现存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石雕龙柱,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径长0.8米,为明代弘治 年间徽州工匠刻制。大成殿两山及后檐18根八棱石柱均为云龙浅雕。最为引人瞩目是前檐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瑰宝,据说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礼孔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让皇帝看到,惟恐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大成殿建筑艺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大成殿内金壁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一座即是孔子。孔子坐高 3.3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显得高贵、威严,一副君王形象,这是被历代帝王神化了孔子。实际上孔子真实面目应该是“布衣” 文人形象。孔子塑像两侧神龛内东为“复圣”颜回、“述圣”孔常西为“宗圣”曾参,“亚圣”孟轲,称为“四配”。再两侧是“十二哲”塑像,除宋儒朱熹外,均为孔子弟子。

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地方。现在每年9月26日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和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活动都在此举行。 两庑大成殿两侧是东西庑,每庑长163米,原是供奉先贤先儒地方,现为石刻陈列。东庑陈列着汉、魏、隋、唐、宋、元碑刻44块,堪称孔庙一绝,是我国珍贵古代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文字演变具有重大史料价值。西庑现陈列100多块“汉画像石刻”,也是久负盛名艺术珍品,是研究我国汉魏时代社会生活珍贵资料。寝殿是祭祀孔子夫人地方。殿内神龛木雕游龙飞凤,精美异常,龛内木牌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孔子夫人,春秋时期宋国人,复姓亓官,19岁嫁给孔子,先孔子7年去世。关于她情况古籍很少记载,直到宋代才被宋真宗赵恒追封为“郓国夫人”,元代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其后孔子改称“至圣先师”,她也被称为“至圣先师夫人”。早期曾有塑像,清雍正年间寝殿遭火灾,重建时改为神主牌位。圣迹殿孔庙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巡按御史何出光主持建造。殿内共有120幅绘画刻石,反映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和言论,是我国最早有完整人物故事石刻连环画。孔庙东路为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地方,原为孔子当年故居。诗礼堂是纪念孔子教子学诗礼地方。据《论语.季氏》记载: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里见儿子孔鲤从身边走过,问:“你学诗了没有?” 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即不学习《诗经》是无法同人交谈。于是孔鲤回去后认真地学习《诗经》。隔了一段时间,孔子又问孔鲤,“你学礼了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是难于立身做人。孔鲤又认真地学习《礼记》。孔子教子学诗学礼故事,历来被传为美谈。诗礼堂院内有一株唐槐和两棵银杏树,虽历经千载,仍枝叶茂密,尤其偏西那株雌银杏,至今仍硕果累累,孔府宴上一道名菜“诗礼银杏”即来源于此。 孔子故宅井位于诗礼堂后,因是孔子当年吃水井,所以历来被称作“圣水”。清乾隆皇帝祭祀孔时曾勺水拜师,在井西侧建“饮水拜师”凉亭,内立“故宅井赞”碑1块,他8次来曲阜,此碑竟有他5次题字,可见其对“圣水”崇拜了。鲁壁故宅井东侧一段子然独立红色墙壁,是为纪念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书而建。孔鲋时期正赶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候,孔鲋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书籍藏于孔子故宅墙壁内,自己就到嵩山隐居去了,到死也没回来。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鲁恭王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发现了这些经书,人们称之为“孔壁古文”,所以后人在此建鲁壁,以纪念孔鲋藏书。 孔庙就参观到这里。现在我们去参观孔府。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 亩。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随着孔子谥号追加,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个(1055年)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达到顶点。这一封号自宋至民国初年延用长达880多年。“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大贵族。宋代相当于五品官,元代升为三品,明代上升为一品文官,清代不仅班列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宫中御道上行走。当然历代统治者对“衍圣公”抬举,主要还是利用“孔子”这块招牌为自大统治服务!。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诏令“衍圣公”有权设置官署,同时又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修建。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官衙与内宅合一建筑--孔府。大门大门正中高悬“圣府”金字匾额。门两旁明柱上

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地方,里面陈列是正一品爵位使用公案桌、仪仗等。北面靠墙那些红底金字牌子,是封爵和特权象征,俗称“十八块云牌銮架”。历代衍圣公持着这些牌子进京,可以畅行无阻。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地方。屋内七块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书“福寿”碑,慈祥太后手书“寿”字及松鹤图等。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和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处罚府内仆役场所。屋内正中高悬“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当时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为六代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内宅门是官衙与内宅分界线。过去此门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否则严惩不贷,打死勿论。门两侧耳房内有几十人轮番值班,随时向外传递信息。

贪壁孔府内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动物,名叫“贪”。传说是天界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 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孔府将“贪”画在此处,一出门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孙不要贪脏卖法,也算作一条重要家训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主要场所。房内陈设华丽,文物古玩,琳琅满目。前堂楼为七间二层阁楼,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及其夫人住室。孔令贻清末民国初年人,先后娶孙、陶、丰、王氏为妻。孙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养,娶丰氏。丰氏又过早病逝,于是孔令贻将丫环出身王氏纳为妾,先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二女儿孔德懋、儿子孔德成尚还健在,均已70多岁。

后堂楼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住室。孔德成1920年出生,出生不到两个月即被当时大总统徐世昌任命为袭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改授为“大成 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与孙琪芳女士结婚。其后大部分时间随国民政府在重庆和南京,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从南京迁往台湾,曾任台湾考试院院长,现 任“总统府资政”,是台湾最高官阶官员之一。现后堂楼保存着孔德成结婚时原貌。后堂楼院东楼是当年府内女佣做针线活地方,西楼是招待亲属家眷地方。

花园 孔府后花园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前后经过三次大修,占地50余亩。清嘉庆年间,孔子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g重修时,将数块大型铁矿石置于园内,又称“铁山园”。园内建有假山、喷泉、曲桥、花坞、亭以及敬花神石坛,赏月凉台、焚香读书坛屋等,环境幽雅,景色美丽。特别是已有400多 年历史“五柏抱槐”一树五支,中生一株槐树,是花园内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荣,特别是朝廷频繁赏赐,孔府积攒了大量珍贵文物,约计3万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今天我们看到仅是其中一部分。孔府还保存着数以万卷孔府档案,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第一手资料。孔府就参观到这里,现在我们去参观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丧葬风俗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碑林。 过去墓地“风 水”,被孔子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甬道,迎面高大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月城。

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覆灭经过有了深切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后代最有福曲阜三孔导游词导游。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圣水”。洙水本是古 代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门”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享殿之后红色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最尊贵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07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封号选择了最高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衬埂U庵帜乖岵季治“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 孔子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子贡庐墓处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孔衬 孔子孙子孔(前483--前402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成心暧住?鬃铀篮螅孔嘲菰子为师。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子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真谛,并传授给孔场T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 >也是以曾子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城毙难芯靠鬃友说,著成《中庸》一书。孔车难生又把孔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一书

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由此可见孔呈侨寮宜枷胙派承上启下关键人物。历史进入到当代,孔子和他创立儒家思想学说并未与时俱去。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孔子研究空前活跃,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股“儒学研究热”,以探讨和重新评价孔子和儒学当代社会价值。由此我们相信,它必定推动曲阜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带来空前繁荣。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1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今年暑假我和妹妹来到黄山,一睹黄山了风采,那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

那天一早,我和妹妹便向黄山挺进。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黄山。我们先游览了翡翠谷,这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我们跟着导游走进了这个幽幽的山谷,隐隐约约还可以听见游客的笑声和赞叹声。我们顺着山间小道向前走去,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细长的小溪,各色的雨花石沉睡在溪底,美不胜收。水浅的地方人们有的坐在大块石头上踩水,有的俯下身子把水轻轻地向手臂、脸上泼洗,还有的挽起裤腿踏入冰凉的水中。我飞快地跑向溪边,将双手伸进水里。啊!真难以相信,这水冰得离奇,比冬季自来水管中的水还冷得多。

翡翠谷浅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犹如倒映在水中的一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油画。大概因为太美了,游客们仿佛进入了仙境,流连忘返,不知是在天宫还是人间。后来我们又游览了爱字石,还拍了很多照片。翡翠谷游览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休息一晚后,我们从山下出发。做景区公交车,到达索道口,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到了玉屏峰。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雄浑绵延,连绵起伏,气势恢弘。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果然不同凡响。

继续前行,峰回路转。我们爬完莲花峰,又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照镜子”、“猴子观海”,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第三天,我们到达了始信峰,这里以奇松而着称,连理松一根两干,一左一右,娇健多姿,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而黑龙松则是根系发达,盘在地面上,如龙爪一般,形态十分奇特。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

看表,已是中午时分,回到山下。离开了黄山,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着黄山的胜景,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参观文化遗产是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2

长城——是我国列入世界遗产的景物之一,它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换来的。它是我们中国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在以前,长城十分美丽,也十分壮观。瞧:一个个垛子,一个个射口,布置得是那么精细;外面的景色也十分好,一棵棵苍天大树,一片片碧绿的草坪,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一座座城台也十分壮丽,如果你站在城台向远处眺望的话,你就会看到壮丽的景色,你还会感觉到自己十分清新明目!可是,到了现在,长城原有的面貌,已经面目全非,不管在城墙上、垛子上、城台上,凡是游人能伸手能及之处,每块青砖上都被刻上了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文字,有人名、地名“到此一游”,有中文、日文、朝鲜文,,刻得密密麻麻,刻了字还不说,游人还在路上吃东西,把纸张、果皮、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扔在长城上,垃圾随处可见,而且《文物保护法》都没有明确规定要对扔垃圾的、刻字的进行罚款。可见中国人对保护文物的意识是这么差。

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保护长城,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二、我们可以让媒体曝光,让那些刻字者、乱扔垃圾者无地自容。

三、我们可以·对刻字者和扔垃圾者进行罚款。

现在,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长城吧!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3

泰山因位于中国古中原地区的最东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太阳初生万物发育之地,黄河汶河环绕泰山,先祖神话盘古开天,身化五岳,头化泰山!泰山东部50万年前左右的沂源人,泰山南部4万年前的新泰智人,先民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遗迹遍布四周,东夷文化中心区,海岱文化圈,曲阜孔孟儒家发源区域,黄河入海山海相连之处,亦是东段最高处,而称为东岳、五岳独尊、泰山天下雄,天下第一山。黄山黄山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的武夷山市,总面积达99975公顷。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杰出景观。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南中国雨林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它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它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大量的寺庙和与公元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的书院遗址。

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朱子理学的摇篮。作为一种学说,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4

苏州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古城,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经有2518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在中华大地上与苏州先后崛起的千余座城池,现在唯有苏州城历尽沧桑依然坐落在春秋时期的原址上,堪称中国城建史上的一大奇迹,著名的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因此称“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苏州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藕园、退思园这9座园林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了。

正是由于苏州有了这么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在多方的努力下,成功申办了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可是由于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肆虐,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被迫改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任章新胜在巴黎发表演讲时指出:“虽然因为非典,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不得不易地召开,但中国举办世界遗产大会的决心从未动摇,中国始终相信,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办是最好的选择了。”通过努力中国苏州获得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举办权。

苏州在获得举办权后继续周密细致的准备各项工作,很多设施已经交付使用,最引人注目的是第28届苏州世界遗产大会的主会场,会场有1。25万平方米,有黑、白、灰三种主色调组成,场内可容纳800多名会议代表,具有英、法、西、荷等6种以上语言同声翻译系统、扩音系统、高清晰背投荧屏、LCD显示屏等先进设施,旁边还附设满足不同会议的小会议室,而在主会议室旁边的茶歇厅,代表们不仅可以信息交流,还可以上网、兑换货币、邮寄包裹、打国际长途电话等,为了适应各国家代表的饮食需求,设有中西餐厅和伊斯兰餐厅。

苏州的大街小巷路灯全部换成了古典的宫灯,每一个车站、每一个电话厅也换成了园林亭台的样子,让人一踏上苏州就体会到园林般的古典风貌。

苏州是美丽的苏州,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是每一个苏州人的骄傲,会议的召开使苏州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苏州,作为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才有本领让苏州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到时候我们在申请N届世界遗产大会,为世界人民作贡献。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5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6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杭”指的是杭州,在杭州最有名的就是西湖。今年6月份,杭州西湖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呢!

西湖的四季都能带来独特的美。春天,西湖边的柳树吐出了新芽,小草探出了脑袋。桃花争先恐后地开放了。走在苏堤和白堤上,眺望着湖面,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各种游船载着游人在水面荡漾。三潭印月矗立在湖中心,犹如三颗镶嵌在湖面的宝石。看得让人陶醉。

夏天,西湖的湖面上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亭亭玉立的白荷花,它们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水中翩翩起舞。白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的画卷也画不上的美丽风景画。

秋天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的桂花十里飘香,让人流连忘返。湖面上荷叶害羞地把脸藏了起来。这时候我们可以划着小船,哼着小曲,去采莲藕,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莲藕像一个个可爱的大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这时,一阵秋风吹来,一张张黄叶在空中翻滚,变幻出一个个美丽的图案,有的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轻盈地旋转。地上满是落叶,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

西湖的冬天就更美了。湖水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芳香袭人。要是再下一场大雪,就更美妙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在地面上,整个西湖都包裹在银色的天地里。这时会有更多的大人、小孩在西湖边打雪仗、扔雪球。他们的欢笑声、叫喊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西湖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一首诗,让人不禁想起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相信,西湖以后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7

它是旷世的奇观,是血与泪的青史,是妄自尊大的枷锁,也是向一切开放的象征。它是它们的全部,乃至更多!

立于长城之上,吸一口从战国吹来的残风,拂一抹秦时留落的沧尘,人便缩成了一个质点,由时空的原点往负半轴平移了2000多个年的单位。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迷惘的江山,热血的缨枪,帝王的新衣,战士的胸膛!谁甘心扛着谁的欲望流连塞上?本来“只应澶漫归田里”,却无奈“万里低昂任生死”。

丰功伟绩,吞并六国大一统;焚书坑儒,百万劳力筑长城;赫赫有名的秦始皇;听天由命的老百姓。叩问历史的天平,孰重孰轻?

城墙,关口,烽火台,万里千山牢牢接壤,“用险制塞”,“易守难攻”,围着一个古老的国度,抵御外患,牢不可破!抛不下的丰碑,冲不开蒙昧。圈养着固步自封、唯我独尊的轻狂,像井底之蛙一般漠视外部世界,在养尊处优处被时代狠狠甩下。

江山易代,岁月悠悠。作为民族生存的依托,城墙凛然矗立并逶迤蜿蜒成神州大地的主动脉,涌动着血色的遗风古韵,在铭记与忘记的边缘搏动。它昭示着远古文化的璀璨,熔铸着战时的腥风血雨,也呼唤着现代精神的崛起。

风霜雨雪中,老墙或许坚挺着身躯,或许坍塌下去,这就是历史。在时间的隧道中,有形之墙与无形之墙,永远都处在或阻隔或崩塌的矛盾位置。而长城,恰恰就是这么一个多义的矛盾综合体。

雨后的霓虹,落寞的长龙。历史的尺度上,它的身躯到底有多长,值得用千年的时光去细读它的刻度?

倘若把对长城的思考置于古往今来宏大的背景之中,也许,关于它的设问,永远都说不完。

登上长城,你会为它绵延万里的气势所折服,你会为它雄伟壮丽的身姿所震撼,你会为它坚固苍雄的霸气所感慨。这就是中国的长城,世界的骄傲!它巍峨不屈,屹立不倒!每个人登上长城,都会涌出气吞山河的豪迈胸襟。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8

金色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蓝天上,几朵白云在慢慢的浮动着。我兴致勃勃地和妈妈来到了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天坛公园游玩。

走进公园的大门,一股股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大道两旁的古松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一棵棵古松就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这古老的建筑。

我们伴着欢快的鸟叫声,登上了明、清两代皇帝用来祭天和祈祷的祈年殿的台基。经过三层汉白玉的台阶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直径246米,高38.2米的圆形大殿,这就是祈年殿。祈年殿由16根红红的木柱支撑着。其中雕有金龙的4根靠内的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余的12根没雕金龙的柱子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中间的神位是皇帝用来祭天的。大殿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蓝蓝的琉璃瓦屋顶与蓝蓝的天空融为一体。

穿过一条汉白玉铺成的大道后,我们就来到了大家所熟知的回音壁。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请妈妈站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对着墙壁说话。我站在这边捂住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紧紧地贴在墙壁上,屏住呼息,仔细地停。

只听见回音壁里传来:“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我立刻回答:“听见了,您听见了吗?”

“听见了,很清楚!”妈妈回答道。

“哇,这墙壁可真神奇呀!”我不由地赞叹道。

咦,那就是建于1530年的圜丘吧!听说它不论石阶、石柱,都采用“9”或“9”的倍数。我连忙跑到哪里,想看个究竟真是9阶。再数数雕有二龙戏珠的柱子。第一层是81个,第二层是72个,第三层是63个。果然都是“9”或“9”的倍数,真是名不虚传呀!有句话叫:“土之高者曰丘,取之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天,我也算是登了一次“天”了。

在回去的途中,我想:天坛,这几百年屹立于此的精美建筑,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雕刻家的高超技艺。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9

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比南京的明城墙还要古老呢。2000年11月,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去年国庆长假,我和爸爸妈妈游览了宏村,体会到了她真正的美丽。

到了宏村,它古色古乡,青灰的瓦、白而泛黄的墙,到处弥漫着一股古老的气息。听导游说,宏村像一头正在熟睡中的牛,而刚进去最醒目的湖泊就是牛的“肚子”————南湖。再往前走,穿过"肚子"上的小桥,就到了村民居住的区域。房子中间的水渠就是牛的“肠子”。

“牛肠子”在当地还有一句俗语:“顺水进村,逆水出村。”跟着导游走,就来到了学堂,那学堂是供以前的宏村小学生上学的,对姓“汪”的小学生免费教学。再往里走,我们游览了一些地主,族长,村长的屋子。地主屋子最大,好似一个让人走不完的迷宫。

地主家有一个巨大的露天平台,原来,在当地村民眼中,下雨等于下金子,下雪等于下银子,这个露天平台一定是“聚宝”用的。再往里走,可以看见一幅幅木雕雕刻在横槛上,雕刻着人物、马匹,个个雕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样。一些木雕上涂着“金粉”,似乎在炫耀自己的财富呢!族长家里的木窗上,雕刻着许多倒挂着的蝙蝠,就是“福到”的意思,而每扇窗上雕着五只倒挂的蝙蝠就是“五福临门”的意思。族长家旁边就是牛的“胃”————宏村中心的湖,族长是唯一能住在宏村中心的一户人家,说明族长在宏村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宏村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形似圆月的湖中桥、高大的银杏树、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我回头望了一眼宏村,湖中桥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让人想起了夜晚的明月。宏村啊!你的美丽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高二珍爱世界遗产的作文10

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长城全长约12600里。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云遮雾障,禽鸟齐鸣,溪流淙淙,好像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往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似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

布达拉宫属于文化遗产,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

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非常壮丽,宫殿高13层,达117米,全由花冈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