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名言摘抄
1、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论文学》
3、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4、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8、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9、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1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11、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4、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高尔基
1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6、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1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8、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高尔基
1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1、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雨果
22、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24、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25、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26、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9、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7、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9、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0、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4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44、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高尔基《论文学》
4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46、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47、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4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9、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5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53、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文集》。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5、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56、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57、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文学书简》
60、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治学的解析
拼音
zhì xué
词性
基本解释
治学 zhì xué
[do scholarly research;pursue one's studies] 做学问;钻研,治学严谨。
引证解释
研究学问。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郑君治学,盖用胡适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籍,为惊人之具。”
马南邨《燕山夜话·广阳学派》:“如果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相比,那么,刘献廷治学的范围更加宽广,目的性更加明确,更加讲究实用。”
关于治学的态度及方法
学者和对学者的基本要求
什么叫治学?治学就是研究学问。研,细细研磨也;究,追究源流也。研究的意思就是细致地、深入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研究造就学者。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说过,“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在于旁征博引”,论据充分。于光远说,“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在于咬文嚼字”,概念清楚。科学与艺术不同,它是一种运用抽象思维而不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活动。对研究科学的学者来说,概念模糊,偷换概念都是不行的。有一些重要概念术语,因为翻译等缘故,不能望文生义,如“对象”,黑格尔在其德文著作中用的是“Gegenstand”,本义是“站在对面的东西”,并不是“对面的‘象’”。
求真是治学的根本
先哲和时哲有主真的,也有主善的。我是主张以求真为主的。我认为“真”、“善”、“美”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各有各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主真者认为求真是根本。
何为“真”?涉及真理标准问题。真理标准问题,一步一步深入下去,不能说已经讲得很清楚。“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比之“两个凡是”前进了一步,但还是以权威人士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又前进一步。但是仍没有到底。底在何处?
真理的前提是怀疑。“怀疑一切”是治学者的格言。学者拒绝信仰。
我有三句话:
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要求人们对之膜拜;
法律之所以成为法律,要求人们对之服从;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要求人们对之研究;
科学不要求去信仰某种看法说法,而是要求先怀疑它然后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可以建立起科学的信念,而非信仰。
我还想强调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黑格尔说过“没有抽象的真理”,列宁也说过“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辩证法的`真髓和活的灵魂”。我反对“一刀切”。
务实
我在讲治学中所说的务实,就是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写文章就是要发表。务实是受外界条件限制的,因此务实就要争取别人的支持。求真与务实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
聪明学,学聪明,学学聪明学
聪,耳朵好;明,眼睛好。现在的意义要比这个本意宽泛。聪明和智慧是同义语。
我小时候常问,为什么同样是一个人,别人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我就不能?1939年春我在广东工作,中央组织部要我去延安。路过桂林时,朋友送给我一个当时来说是“很好”的笔记本,一直不知道怎么用。直到纪念一二·九时在延安听毛泽东的演讲,我把毛泽东的演讲和我在武汉听过的王明的演讲比较了一下,觉得毛泽东讲得要比王明生动得多,也聪明得多。从这天起,我开始在这个笔记本上记日记,每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那些聪明的事、聪明的话都记到这本笔记本上。我把这本日记叫做“学聪明日记”。从1939年12月到1942年上半年两年中,整个笔记本都记满了。在记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聪明了很多。但在1942年延安整风中,为了表示对党忠诚老实,把笔记本交给党组织了,一直没再能拿回来。学了两年的聪明,最终却干了件大傻事。
人有狡智,表现在人运用工具上。历史唯物论中的工具,也就是中间物,英语中的“MEANS”,德语中的“MITTEL”。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制造和运用工具,是人的狡智即人的聪明。聪明是能学的,当然,不是说学了逻辑学才能思维,但是,学习逻辑、哲学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我提出了“聪明学”的概念,聪明是一种学问,也是意识形态,即“智愚观”。我还提出的“真善美,贵智强”,其中的“智”,也就是智愚观。
心中要有很多问号
工作方法有很多,我主要讲一点:心中要有很多问号。我曾写过一篇超短文,其中说到:“问号在勤于思考的人看来是开启任何一门学问的钥匙。问号形如钩子,可以钩到很多问题的答案,没有问号,即使到了知识的宝库,也会空手而归。”我认为问题是一种财富,没有问题就没有财富的源泉。屈原有一篇“天问”,写的全是一些问题。总的来说,心中有很多问号就是要做“有心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培养注意力。
科学态度与治学方法
这个题目很大。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说明严格科学态度。
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有一堂课老师专门让我们用尺量一张纸的面积,要求尽可能准确。有的同学毫不犹豫的用“长×宽”的方法,老师就问他,你还没有量,怎么能肯定我给你的纸是长方形的呢?除此以外,老师还考虑了尺子的两端的磨损以及视觉误差等多方面的因素。他告诉我们要注意可靠的数字与不可靠的数字,不可靠的数字只能有一位。数字其实有两个概念,一是大小,二是准确性。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考过我的研究生,都没有给我满意的答案。老师的这堂课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是治学的根本方法。
当敬一事师,一理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但这里所说的老师并不一定是教过你的老师,实际上,告诉你一个事实,一个道理的人,都称得上是你的老师,这样看来,你的老师就很多了。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6、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10、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1、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12、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4、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15、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16、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1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18、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1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0、开卷有益。——赵光义
21、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3、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4、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25、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26、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27、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28、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29、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30、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3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8、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39、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40、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41、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彭兆荪
42、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43、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44、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45、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46、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4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48、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馔,欲暖而惰裁衣也。——颜之推
49、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50、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炎武治学原文
作者:全祖望
凡先生之游(1),以(2)二马三骡载(3)书自随。所至厄塞(4),即呼老兵退卒询(5)其曲折(6);或(7)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8)坊肆中发(9)书而对勘之。或(10)径行(11)平原大野,无足(12)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13);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14)书而熟(15)复之。[3](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出外游历。先生,指顾炎武。
(2)以:用
(3)载:驮,运载
(4)厄塞:险要的关口。
(5)询:询问
(6)曲折:详细情况。
(7)或:有时。
(8)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对勘:核对校正。
(9)发:打开
(10)或:有时
(11)径行:直接行走。
(12)无足:没有值得。足:足以,值得
(13)诸经注疏:各种儒家经典著作及注释疏证。
(14)发:打开
(15)熟:仔细认真。
译文
凡是顾炎武出外游历,都用二匹马三头骡子驮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退休的差役和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时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到店铺中打开书,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走在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记诵各种经典的注解疏证;有时有所遗忘,就到店铺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反复看它。
启示
1、学习要重视实地考察,尊重有实践经验的下层人士,不要迷信书本。
2、学习要认真严谨,要温故知新。
3、学习要一心一意,主要是态度。
4、研究学问,态度正确。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9、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10、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11、与其夸大胡说,不如宣布那个聪明的、智巧的、谦逊的警句:“我不知道”。——伽利略
12、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13、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14、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15、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谚语
16、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17、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培根
18、经验是最好的教师。——谚语
19、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20、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
22、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
23、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2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5、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2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7、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28、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戈
29、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30、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3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
34、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3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3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7、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童第周
38、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罗曼·罗兰
3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
41、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42、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里特
43、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44、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苏步青
4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46、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4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9、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50、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富兰克林
51、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戴布劳格利
52、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
53、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55、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5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孔子
57、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58、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59、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培根
60、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