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5、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9、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9、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20、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7、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2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0、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31、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3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4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引导语: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那么,孔子有哪些名言名句呢?欢迎阅读!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下文有关孔子的
1) 不学礼,无以立。(何谓礼?合乎一般的待人接物行为处世的规则的言行罢,继以立,则非狂躁或恭卑之行为也。)
2) 礼之用,和为贵。
3) 巧言乱德。
4)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 刚毅木讷近仁。
7)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8)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0)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5) 听其言而观其行。
16)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0)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1)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3)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4)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5) 过,则勿惮改。
26)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7)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8) 有教无类。
2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不可没有志向,人生的目标尤为重要,就象是人的灵魂,活着的价值在于为了某种理想而奋斗。)
30)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2)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孔子之才,尚一日而三省,况于我辈乎?忠人之事,信以交友,学而时习,子何恃而立?)
36)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7)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孔子的话解释即为君子成人之美。促狭一点讲公欲取之,必先与之。是之谓乎?)
38)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9)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0) 不学诗,无以言。
4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5)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6)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8)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9)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50) 孔子哲理之人生态度
51)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人谦恭,处事忠信,仁义之所。)
5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3)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4)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55)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6)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5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8)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9) 贤哉,回也!
60)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善自省者德厚,德厚者待人以仁,则远离非议之所矣!)
61)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4)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6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7)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8)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69) 放于利而行,多怨。
70)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71)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72)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73)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4)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7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6) )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
77)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78)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0)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忠信仁义者可行于天下。)
81)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2) 不迁怒,不二过。(此三句意为人有过失是不可怕的',谁会没有过失呢?但有过不改或者讳疾忌医的态度是最不可取的,这样的人会在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令人悲哀的事。老子所谓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之谓也)
83)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84)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5)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7) 孔子论学习
88)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89)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90)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2)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狂暴粗野,言不及义,虽乡邻亦鄙之;忠信仁义,谦恭有礼,虽蛮夷之地,亦敬之。)
93)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9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95) 其使民也义。
9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7)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98)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99) 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100)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01)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