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是把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静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为大家分享了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通用6篇),欢迎欣赏!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 篇1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而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对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所了解,于是便选择了《菊与刀》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日本天皇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日本天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日本天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日本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日本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日本天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日本天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日本天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日本天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日本天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日本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日本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日本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日本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日本天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 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读过这本书,不得不说一说让日本国力大大增强的明治维新。1868年,以大久保利通、西乡隆胜、木户孝允等为代表的日本革新派为了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日本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权而实行“明治维新”,从而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长期锁国下的日本,终于在国际外部压力转换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下,展开了明治维新运动。在明治维新的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级官员所组成的考察团,赴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从此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开办官营工厂,并大力的扶植民营企业。在一连串的努力下,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变得更为富强。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其成功也为日本甚至是全世界,同时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一是,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因其富强而成为世界的强国之一,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断的对外出击。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的是极大的威胁,因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竟然能够击败当时的大国 — 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 — 俄国,令世界其它的列强大感震惊。
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的成功,也令日本的国内军人势力抬头。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拥兵自重,也掌握了国家决策大权,和德国迷信武力争霸的一样,日本自此也埋下了军国主义的`隐患,同时连带的激起极端的民族主义。此结果使得日本在之后,向亚洲各地区入侵,甚而攻击美国,终致自陷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淖之中,成了人类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残害者,也因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使日本成为全世界唯一遭到原子弹攻击的国家。日本人民的死亡与财产损失,也算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下的惨痛代价。
明治维新,带给日本经济发展及国富兵强,即使在明治维新的百年之际,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国家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改革维新运动,必须以苍生为念,以增进人民福址及人类全体幸福为依皈。反之,由于少数的人民和军阀的思想阻碍,终将带给日本人民、甚至世界其它国家无法弥补的伤害。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我认为,还是作者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最后,通过菊与刀这本书,不仅增加了我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双重性的理解,同时让我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 篇2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我想所有稍微了解中国近历史的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也许会随着时代改变而变化,随着那场战争越来越离我们远去而有变化,但是中国与日本却永锭会有剪不乱理还乱的微妙关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小到大看过不少抗日影片,上过历史课,同时又在日常生活水平使用着日本的产品,享用着日货带来年方便。所以我对日本也怀有矛盾的心情。所以对于自己这种矛盾的心情,我也希望通过更多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而找到更适合的态度。于是决定选择此书。
如书名“菊与刀”所述,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菊花与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民族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有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层,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序上表现出来的。”
作者从日本人日常行为入手,从中发气隐藏在外部行为背后的,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次相关的日本人的义量,恩等观念。最后作者的结论是,日本的文化是不同与西方“罪恶感文化”的“耻辱感文化”。
为了解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民族特征当然不能忽视社会压力对成人的约束作用。但是作者也没有忽略对日本人个体的成长过程所受的培养模式的关注。这其中就涉及到社会化地人格的塑造作用。
根据美国社会学者帕森斯的理论,“人格也是一个系统,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文化械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符号内化为人格系统,使人格系统得以结构化,通过这个过程,行动者才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投放于角色之中,即愿意遵守规范,进而使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机构相一致”。
一个好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不仅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解程度上,我想还应该体现在对事特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性上。在本书的末尾一章“投降以来的日本人”中,作者提到日本的国家非军事化,将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并预言:“日本假如不把军事化列入预算,她如愿意,不需多少年便能工巧匠自己人的繁荣打下基础,并可成为东方贸易中不可缺的国家。”历史证明,日本的非军事化的确为其经济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六十年代的越南战争,日本接下美国大量的武器订单,赚取了大量外汇,经济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当然,在指出日本人性格中的善变一面后,作者也没有肯定日本人的军国主义思想不会卷图重来。“如果我们了解日本人对这种行为的变化如何怀恨在心,我们便能很容易想象出日本人为了恢复将日本的名誉托付于军人之受的过去时代,他对同以前的战友结党感到多么满足。”而一直以来,日本右翼团体也确实毫不掩饰的表现出这种趋向。本尼迪克特的预言又一次得到应验。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 篇3
刚听完老师介绍了这本书,一向不怎么读书的我有了想看看的冲动,放学回到寝室后就迫不及待上网淘宝。百度看了一下书的内容介绍,心理油然而生一个词“好书”。还没有看完就直接拍下了。很快,就收到了书。
刚刚收到书,就翻着看了几页。书的内容很吸引人。我也爱上了看书。翻着翻着没几天就看了一半,对书中的内容和案例我很感兴趣,也有了对日本这个民族全新的认识。或许我读书太慢,两个星期才看完,这当中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
读完《菊与刀》后,有了更新地认识日本的理念。不再是传统地对日本有憎恨、反感,他是一个险恶,冷酷无情和残忍,不讲道理,没有正义感的民族。这些都是受到某些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导致对日本的认识不全面。某些抗战剧和历史原因往往会指引我们的认识走向单方面性,历史我们不容否认。但是我们在研究和认识日本大和民族时我们更应该客观地对待。
我想,全世界的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战争只是某些和个别军事力量所挑起的。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看待日本大和民族,在研究大和民族时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而不该感情用事和片面。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时更应该保持头脑清晰,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联系,但更应该注重的是是否是必然联系?
读完《菊与刀》,我更了解了这个矛盾复杂的民族,不再是之前那样肤浅的认识。这个民族可以用“魔一样的民族”来形容,用战时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让人无法理解。这个民族“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训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懦弱,既保守又好新。”是的,这样矛盾性格用“魔一样的民族”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日本大和民族有着极端的一面,但是又有着全世界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美德。例如在礼仪、自我约束、教育方面等都是优秀的成分。其中,日本人在引进中国文化中“孝道”方面做得比中国还要好。在书中这样介绍,在日本,“孝道”的含义是:在一个几乎包括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以及后裔的团体里,一个人要根据辈分、性别和年龄,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里的“各就其位”并不是保守,而是一种基本家庭成员之间对长者的尊重。日本人认为:通过自我约束,他们能使自我变得更有价值。说到教育,书中举了个案例:出于某些原因,我有点不安宁,微微摆动了一下身子。老师看见后带着温和但又严厉的口吻说:小姐,显然你今天的精神状态不合适学习。你该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好好想想。这就是日本人教育女孩子的特点:不那么严厉,还给予特权。“孩子学的不仅是规则,还有习惯。”这就是日本教育的优越性。除了这些,日本战时的忠诚似乎更能体现一种爱国。战时的日本对日本天皇那是绝对的忠诚,用书中的话就是“日本天皇的意义要远远超过国旗”,这也才有了战时日本士兵剖腹自尽以示效忠的事例。这些在现今看来好像并不可取,中国有句古话“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或许在中国就不会有极端事件出现。但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和那样的民族文化中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样的极端的存在似乎也是一种必然性。
一个民族,只有充分了解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才能在各个领域中不同层次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让我们在《菊与刀》中更好地了解大和民族,求同存异,让中华民族走得更强更好!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 篇4
我告诉自己,困难只是暂时的,从来都没有放弃。
今天,把《菊与刀》读完了,之前没读这本书是很想不明白,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为什么那么一个小的国家经济实力却如此强大,那么小的一个国家民族性格却又是如此的残酷。
读完《菊与刀》,我想我明白了。明白了日本之所以是日本的内在原因,不用解释,你需要去理解。
最近,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接触最多的是日本的动漫。说起日本动漫,我不得不说《火影》中塑造的鸣人形象,已经成为了我的偶像。
《菊与刀》讲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
日本,他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文化中没有善与恶的区别,认为人内心深处都是善的。所以也就没有报应这一说。日本崇尚情理,只要在情理之中的就是对的,哪怕是恶的。
日本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国家,最高的是日本天皇,当然实权并不在日本天皇手中,后面有幕府、大名、武士等等。日本人特别重视忠与孝,所以,你会看到,在战争中,日本人宁可战死,切腹自杀,也不做战俘。日本人的尊严就是战斗到底。在孝方面,体现在日本人的家中,家里面各种礼节,当然在中国就没有那么复杂。
日本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洗澡,就像韩国人一样。
其次就是日本民族中,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一面。日本人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在任何一个国家看来都不可理解。
日本人讲究各得其所。
我们文化概念和日本人的往往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是相反的。
比如,日本人的婚姻和中国甚至其他国家的差别。日本人在婚姻和其他性交往的两码事,妻子是妻子,在外面风流也正常。他们的婚姻就是为了繁衍。
结婚并不能限制他们的性自由。
读完《菊与刀》,我的理解是人的精神如菊花,只要精神在,菊花就会艳丽绽放,人的志向如刀,常常清洗锈蚀之迹,刀就会锋利闪烁。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 篇5
西方人的眼眸,东方人的瞳孔,遥遥相望的远观,比邻而居的近睹,美国人眼中的日本和中国人眼中的日本自然不尽相同。《菊与刀》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二战时期的经典著作,是战时美国对日本军事外交政策极具价值的参考读本。穿越浩渺的时空,拨开历史的烟云,让我们与作者比肩而立,透过人类学家睿智的望远镜,客观的审视日本。
恬淡静美的菊,锋锐尖利的刀,代表日本皇室的家徽,象征武士精神的图腾。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孕育了日本国民的矛盾人格,恰似一株并蒂莲,一刚一柔却又同根同源。正如作者所言"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矛盾织就日本文化的经纬,矛盾架构日本国民的人格。
精神观与名誉观对行动指导的矛盾。一方面狂热信仰精神至上,绝不欣赏意志消沉;一方面对失败、排斥的反应很敏感,极易陷入悲伤抑郁。假想于时刻曝露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对名誉的珍视随之无限放大。因而对名誉的守护,或是酝酿成对自我无尽的恼恨、在悲伤抑郁中辗转难眠、甚至自杀以洗刷污名;或是演变成对他人疯狂的报复,在羞恼狂怒中寝食难安、用极端行径为己正名。
"报恩"思想在分辨是非中的矛盾。"恩"与"报恩"是日本国民的思想必修课,从呱呱坠地起到成为佛龛上的灵位,对这一科目的实践将贯穿一生。"忠、情义、人情、义务"是对"恩"的回馈,界限的划分使其难免矛盾冲突。书中四十七士的故事正是日本文学中处理此类矛盾的生动标本。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于中国"仁"至上提供了相对统一公正的裁决是非标准,日本"忠"至上由于其巩固统治的本位局限,尽管在战场上支撑日本军人的无畏忠诚、在政治上维持国民的安定秩序,但仍存在盲目性和缺陷性。
对享乐的追求与克制,对子女的放纵与管束,战争中与战败后的日本……对矛盾的梳理是作者行文的主线。尽管日本积极学习世界、拓宽视野,但其"各安其所、各得其位"的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国民性可以随时代平稳改变但很难被彻底颠覆,因而出版近七十年后,《菊与刀》仍是初识日本值得推荐的优秀读本。
无论是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中国人眼中的日本、亦或是日本人眼中的日本都是同一个日本,所谓的不同只是出于关注的重点不同。潜意识的接受了自身即为合理,下意识的忽略了与己相同的部分,只关注与己相异的部分,并企图解释其存在性、探索其合理性。对镜自观,往往会被自我中心主义所局限。静伫旁观,往往又会因视角所限止于片面。因而完整全面的了解一个民族,不仅要关注他的国民如何评价他,要关注他在其他各个民族眼中究竟如何,甚至需要从不同的时间横断面来剖析他。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 篇6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形象的提炼。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为中心,通过等级制、养育、义理、人情等方面,完成了一本名叫《菊与刀》的巨作,详细介绍了各守本位而井井有序的日本社会,将日本复杂的国情清晰地剖析了个透彻。
正如本尼迪克特在书中所说,日本人“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的确,日本人的身上充满了矛盾,正如代表着他们的菊与刀。从意象上看,“菊”是指菊花,是一种可供观赏的美学植物,象征着日本皇室;“刀”是指武士刀,是一种具有实用攻击性的武器,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征。而这两者,恰是日本百姓的普遍信仰。
但我认为,菊与刀的涵义还可以延伸至更深层的东西:菊花娇柔淡泊,映射的是日本人交往时的温文尔雅与文质彬彬;武士刀坚硬锐利,代表的是日本人骨子里的独立创新和个性自我。一柔一刚,两者仿佛太极阴阳调和般,充满了哲学色彩,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大和民族。
大和民族是个实力不容小觑,但却难以捉摸的民族。因此本尼迪克特认为,“想要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他们对秩序与等级制的信赖”。而毫无疑问,日本社会严密的社会等级,是从中国学习而得,经过自身改造后的成果。而支撑着这个庞大的结构运作的正是儒学的“孝道”与“氏族”。
先师孔子曾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事实上这也是他所说的另一句名言的佐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传统的儒家为政理念,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奠定了一个稳固的思想根基。而中国本土庞大的宗族团体,则以血缘,将阶级稳固地捆绑在了一起,为等级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凝聚力。
约在公元六、七世纪,随着中华文化圈在东亚范围内的扩大,儒家世俗文化便从中国流向日本。但由于国情的不同,经过多个世界来的吸收与改造,日本最终将此内化为了一种,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等级制度。
首先是孝道,日本的孝道与中国截然不同,日本的孝道不会硬性要求他们面对整一个大家族,而只限定在能接触到的最亲密的亲人之间。
因此,“氏族”就取代了宗族的维系功能,应运而生。氏族是在日本神道的基础上,以神社为基础的一种区域划分的族群。共同居住在这片区域的人们,或许血缘不同,但他们由于信奉同一个神明,因此都是这位神明大人的子孙。
虽然日本的社会等级固化程度较高,但由于横向与纵向流动相对自由,因此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高,经年累月,便被保留了下来。而在日后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中,每一代的养育,便是一轮新的固化教导。不同的等级辈分,要以不同的礼仪以区别对待。
因此,每一个孩子都被从小教育着,要恪守本分,因此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公民默契了。而在《菊与刀》中,这也是接下来要论述的义理、人情等一切行为的根基。由此可下定论,日本的等级制度,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以日企为例,集团内部的等级,通常也是森严的等级产物。日企常用的管理手段,通常有“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与“论资排辈”等。其中终身雇佣,为公司的绝大部分雇员,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看,也维持了企业内部等级结构的相对稳定,极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而年功序列这种工资制度,则将员工的在职年龄与所获报酬直接挂钩,这一方面鼓励了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平衡了相同年龄等级的员工之间的横向工薪差距。至于“论资排辈”,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等级链条,则有利于技能的师徒传承。
当然,这样的举措,也存在明显的弊病。终身雇佣制捆绑了员工的自由,而且容易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而年功序列则将年龄作为衡量工资增加的标准,这忽略了职工的生产技能与业绩等必要的考核项目,不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力。论资排辈同理。
以小见大,日本社会同样因为等级制度,产生了不少的不利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由于阶级固化,社会压力增大,日本社会愈发朝“低欲望社会”发展,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这已经愈发成为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日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这可能还要经过有识之士们的一番努力。
总而言之,日本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至今日的资本主义强国,以等级制度为首的文化助力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而大和民族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能将彼之“菊”,搬回到来,充分生存后,锻造成自己的“刀”。且不论这刀的好坏,刀柄握在大和民族手中,他们自然冷暖自知。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通过一本文学作品,窥探到了他们的片像,但这刀确实他们高速发展,最上手的武器。
最后作为结尾,我斗胆改一改本居宣长的一首诗: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菊与刀》。虽然直白得缺少些许美感,却是我此刻最真实的感受。
迪达拉经典语录:
——喂,你们哪一位,是人柱力啊?
——虽然这么说蝎大叔可能会生气——那个人柱力由我来解决,嗯。
——艺术家不追求更强的刺激的话,感情就会变迟钝的,蝎大叔,传闻九尾的人柱力是非常强的……嗯。
——虽然同样作为创造者,我是非常尊敬你的,但是,艺术是美丽而短暂的,消失那一瞬间才称为美丽,嗯。
——所以,刚才不是说过你可能会生气吗?
——我的艺术就是爆炸那一瞬,和大叔那种让人吃惊的人偶喜剧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
——再见,蝎大叔。
迪达拉:“你这混蛋,快把你的脏手拿开!”
迪达拉:“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吧!嗯?”
迪达拉:“阿飞!佛也只能忍三次啊!下次你再乱说话,你的死因就有我来决定,嗯!”
迪达拉:“那你就死于窒息吧!” (用脚夹住阿飞的脖子,因为两只手都没了)
故事简介:
作品设定在一个忍者的世界,故事从主人公漩涡鸣人的孤儿生活开始,他的父母为了保护村子,将攻击村子九尾妖狐封印到了他体内,鸣人因此受尽了村人的冷落,只是拼命用各种恶作剧试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好在还是有依鲁卡老师的关心,鸣人的性格才没有变得扭曲,他总是干劲十足、非常乐观。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鸣人的目标是成为火影。整个故事就围绕鸣人的奋斗、成长,鸣人的同伴们的故事,以及这个忍者世界的各种争斗和阴谋展开。
迪达拉简介:
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的人物。“晓”成员之一,代号青(青龙)。土之国·岩隐村第三代土影两天秤大野木的徒弟,黑土的师兄。少年时期为了证明自己的艺术,而接受了众多的恐怖袭击任务,后因败于宇智波鼬而加入“晓”组织。
晓组织首领佩恩看中了他的能力,便命令宇智波鼬、干柿鬼鲛和赤砂之蝎前往岩忍者村邀请迪达拉加入组织。涉世未深的迪达拉(12岁)与13岁半的少年宇智波鼬展开了战斗,不过由于对手写轮眼的缘故中了幻术输掉了战斗,加入了组织。自此,迪达拉潜心训练自己的左眼意图对抗写轮眼的幻术。他最想挑战的对手就是宇智波鼬。极为反感宇智波佐助那双眼睛对他的艺术不屑一顾的眼神...
用语解说:
忍者等级及种类
影
只有五大国所属忍者村的首领才可以拥有的称号(动画原创剧情中增加了星影),是“村子中最伟大的忍者”。五影的称号分别是:火影、风影、水影、土影、雷影。
上忍
村子的精英人物,不仅能力拔群,而且还可以参与决定村子方针的上忍会议。通常在难度极高的A级任务出面,有时候还会参加S级的任务。成为上忍的条件是要得到一国的首脑以及其他上忍们的推荐或请求。
特别上忍
与全能型发展的上忍不同,他们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才能及发展的忍者,实力居中忍与上忍之间。从事专门的研究,如:教育、研发、谍报等等。需具有特别技艺之忍者才能胜任。
中忍
相当于小队队长的阶级。一般情况下,只被允许接受B级、C级任务。成为中忍的条件是通过中忍
下忍
可以算是实习生。做最简单的C、D级任务。从忍者学校毕业以后,就可以成为下忍(但通常还需要得到担当队长的上忍的承认)。
忍者学校
用来培育忍者的学校。木叶的忍者学校是由第二代火影创立的。
叛忍
出于各种原因,叛逃出了自己的忍者村。他们会受到原忍村的通缉,度过逃亡生活。
追忍
专门负责追杀叛忍的一类忍者。
晓
由10名实力极强的忍者结成的忍者组织。他们大多是各国通缉的重犯,以捕获尾兽为目标。晓的成员都身穿上面印有红云的黑色长袍,头戴可以遮住面孔的斗笠,手上戴着印有各自代号(零、白、朱、南、青、玉、玄、三、北、空)的戒指,护额上有一道代表他们已经叛离自己村子的划痕。
医疗忍者
使用医疗忍术治疗同伴的忍者。
暗部
全称“暗杀战术特殊部队”,直接归属影管理的精锐部队,专门负责处理特殊任务,并协助上忍、特别上忍和中忍执行任务。所有资料均属保密。由于暗部直属影,所以工作亦由影委派,一切行动及功绩都不会公开。木叶的暗部由第二代火影设立。
在木叶还存在着暗部养成部门“根”,其首领是团藏。
武士
铁之国所特有的一类人群。和忍者不同,他们不属忍者村管辖,所遵循的道义也和忍者有所区别;但他们会和忍者一样操纵体内的查克拉。武士们在战斗时以使用武器拼杀的白刃战为主。
任务等级
上忍:S级 A级
中忍:B级 C级
下忍:C级 D级
超S级:关系跨国等级的特机密任务事项。因他国请求以及个人需求而加入。
S级:关系国家等级的机密事项。因他国请求而加入战争。百万两的奖赏以上的任务。暗杀重要人士、偷取机密文件等。
A级:关系国家或村里动向的任务。因他国请求而加入战争。十五万两至百万两之间的奖赏的任务。护卫重要人士、讨伐忍者部队等。
B级:关系个人的任务,因个人请求而加入。五万两至十五万两之间的奖赏的任务。护卫人士,其中有敌对忍者(中忍以下)。
C级:关系个人的任务,因个人请求而加入。一万两至五万两之间的奖赏的任务。护卫人士(无战斗情况),送机密文件等等。
D级:非常琐碎的任务,因个人请求而加入。五百两至一万两之间的奖赏的任务。从找宠物到捡垃圾等等。
1、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水野忠政
2、一种力量在无形中左右人的命运,即贤愚有别。
3、人人都是如此,就像人们不会感谢自我的手和脚一样,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当它毋庸置疑地存在时,人们往往会对它牢骚满腹,或动辄怨天尤人。
4、从过去到此刻的历史脉络中,见出丝丝未来之迹。
5、打仗讲策略战术,但比起这些来,更有影响的乃是士气,乃是对胜负的自信,乃是蓄势待发的韧劲。
6、根本之道的果实只有一个,而花却有千差万别,要让每一种花都绽放出不一样的美……没有此心,便不能治天下。
7、杀人者人恒杀之,恕人者皆为人恕。
8、人一旦执著于贪欲,无尽的痛苦必会终生相伴。
9、压抑自我的情感,才能通情达理,这便是作为大将就应具备的谨慎,若无这种谨慎,如何去驾驭别人?
10、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爱和冷静的牵挂,才是一个母亲真正的喜悦。
11、人之贤愚乃是由其心念决定。
12、强大时没有的争端,在势弱时必须会发生。
13、出家二字,从字面上看,是走出家门。这个“家”,是包含各种现世矛盾的家,舍弃这个家,乃是为了到达一个新的目标。--波太郎
14、没有敌人比自我的心更可怕。--本多佐渡
15、家康自始至终都是一片真心,正是这种真心,才会让众人都拜倒在他膝下。
16、江海不捐细流而成其大,泰山不让抷土而成其高。
17、人一旦产生野心,就会生起重重幻想,仿佛发现了万千宝藏。
18、人各有志,人各有欲,人各有念,诸心难齐。
19、人生在世,往往身不由己,人人头顶都有命运宿命和天命三柄利剑。
20、真正的力量来自正义,若不以匡扶正道为根本,所有的行动都会成为不轨之谋。也许骗的了别人,却骗不了自我。这便是人的宿命。
21、有些事无法用密探和屠戮获取,却可透过抓住人心来守护。--家康
22、当一个人感到末日快要来临,就会主动将性命融入自然。
23、德不孤,必有邻。--本多正纯
24、(秀吉)遇事要么拍拍你的肩膀一笑了之,要么暗暗地下定狠心,二者必居其一。
25、天下属于天下之人,并非说仅仅是属于现今世人,还有万千后人。(
26、时日就是最好的药,随着时光流逝,新的经历会掩盖旧的痕迹,不必刻意去遗忘。--秀吉
27、对天下人不分彼此,一视同仁,即所谓“诚”。
28、人生决定于发奋与否,这点毋庸置疑,但不可否定的是,意志并不能完全左右人的命运。
29、为官者,骄奢必败。--琵琶法师
30、心中无慈悲之正直,实乃冷酷。
31、操天下权柄者,务必有坐于漏船卧于火屋之心。
32、这世上有生命死大树,咱们都是树上的枝桠。即便其中的一根小小枝桠枯了,却也不能因此说大树枯了。大树还会年年生长,年年开花,万世不休。
33、梅花只是静静地绽放,并未召唤黄莺。--於大
34、务必时刻倾听百姓的声音——信长为政之道
35、非要改变那些无法改变的东西,到头来只是徒劳;本可改变的却不去发奋就是懈怠。也就是说,既存在因人的后天发奋而改变的命运,也确实存在着由命运主宰的人生。令人迷惑的是,人不可逆天而动,但人的所动,都是正因期望逃脱宿命。
36、只有自我才能和自我斗到最后。
37、人的心中,佛祖和魔鬼并存。无人心中只有佛祖,也无人心中只有魔鬼。记住,千万不可和魔鬼打交道,否则,你自我也会变成魔鬼。--华阳院
38、人有九分聪明,只欠一分火候。
39、毫无好处的悲叹往往都是正因自作聪明。--水野忠政
40、慈悲为草木根本,人和乃花朵果实。慈悲无疆,人和无界,要培养慈悲之本,应始终以人和为念,并以此作为生意成功的根本。有公有私,各得其宜,方为人生上上之策。
41、男子总是先责备自我最亲近的人。
42、善政自有善民,恶政自有恶民。
43、所谓的霸道,就是为了取胜而欺骗别人;王道,便是以慈悲之肠和仁德之心治国。
44、自我要活下去,也要让别人活下去,没有这样的智慧,就算不得人。
45、偶然,常常会比任何策划者更善于制造绝妙的机会,来揶揄那些钟爱倒着推理的自以为是之人。
46、正如“饭吃八分饱”于养生一样,胜亦只八分足矣。
47、兵法讲究的乃是去敌,不是树敌。
48、一个不明战事的孩子,怎会明白太平的珍重?因此,神佛才时常把人拖入战场,逼迫人进行反省。
49、人情义理武士道毅力,被这些桎梏束缚的人生是多么滑稽,多么可笑!然而,正是在这些束缚之下,人生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50、蟹掘等身之穴。()
51、过于丰厚的俸禄,反而会削弱斗志。--家康
52、没有负担的人做不成任何事情。--雪斋禅师
53、下无诤臣便上无明主。
54、深思熟虑处理事务,方是为政之道。
55、忍耐乃长久根本,愤怒是人生大敌。只知胜而不知败,自害其身。常思己过,勿怪人非。凡事过犹不及。--家康
56、日本要成为世上第一,日本人就当有世上第一的器量和见识。
57、天既不会塑出人上人,也不会生出人下人,万人皆兄弟,皆是透过生死与苍天联于一齐的上天之子。
58、看不见佛陀之光,不关注佛陀,而执拗于命运的安排,就如同把柱子埋在沙中,即使运用谋略,也是没有根基。
59、要想建立一套别人无法明白的兵法,就务必拥有不一样于常人的学问。若是学问和知识与他人无异,心中所想也便会很快被人识破。--织田信秀
60、不能正本,焉能清源?
61、为政者若不知法度在先还是道德在先,便变成只会用威信来掩饰其懦弱的残忍之人。所谓道德,乃是舍弃自家情感,始终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知别人疼痛。道德当始终为先,而法度其实乃是一种众人皆可明白皆愿遵从的世间规矩。
62、区别命运宿命和天命:好比有一个圆盆,内有一碗,只要他在盆里,不管往左往右,他自可抉择,在盆内抉择,便是命运。因此命运可因人意愿改变。人走到盆的边上,再也无法前进,便是人的宿命。所谓天命,便是造出了这盆以及碗的命令。人只有知道了自我的所能有所不能,知道这世上还有事情乃是自我奈何不得,方能随机应变。我的天命是什么?上天就应赋予每个人使命。若未弄清这些,无论你怎样做都是徒劳。在宿命的盆沿,无论你如何挣扎,都无用处。
63、当一个人有心事的时候,无论是笑容还是舞蹈,都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夸张。
64、若将命运看做绝对不可改变的东西,就必然通向绝灭;若将自我视为能够改变一切的绝对存在,又会陷入虚妄与盲动。但无论世间如何评头论足,人大概只能将自我视为绝对的存在,别无道路。成也罢,败也罢,人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我的意志去实践。
65、人人都为性命存续,上连远古祖先,下续子孙后代。
66、一己之道可立于天下,天下之道也尽在一己之身中。
67、疑心生了暗鬼
68、战场上,无论是谁,稍稍有一点狂妄,就有灭顶之灾,以至万劫不复。
69、幻想尽能够天马行空,但眼下却远没有那么尽如人意。
70、人生并无善恶,只有眼睛去决定,必铸成大错。说谁人为善,谁人为恶,心底必有偏见,以为令自我满意者便是善人,令自我不满者便是恶人。去掉偏见,人就变成一张白纸。这白纸被放到什么地方,自身欲望的多少,都会给它染上不一样的颜色。
71、你感到害怕时,对方同样害怕。只是善于控制自我的人不会让人看出而已。
72、自助者,天助之。
73、所有的迷惘都来自内心的.犹豫。
74、认真完成交付之任务的人,可称为能吏。而将所有事纳入视野,并能立即把职责和世情联系起来,适度裁断者,便可为重臣。故,很多时候,吏做不了重臣,重臣亦不必须做得了能吏。
75、士气就像风气一样可笑。一旦在某处刮起一股强势的风,即使毫无好处,也会有人趋之若鹜,反之,就会悄然消逝。
76、宽恕一切,能够让人逐渐变得坚强和伟大。
77、一般的相对,是敌对,是争斗,最多只能破邪显正,结果会留下怨恨。愈是将有无对立,怨恨就愈深。但是,有笔,就务必有纸,笔与纸便是相对,相辅相成。--天海
78、世上再没有比隐忍更好的盾牌了。能忍人之不能忍者,将来方能成大器。--家康
79、吾不知生来生往,佛祖亦不知有涯。
80、人皆有梦,难在将梦成真之途。
81、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前田利家
82、器物归根到底是被人使用,而不是来驱使人。
83、战事有胜败,人亦有帮忙弱者的天性。
84、天命不可违,却能够知天命,尽人事。
85、老人乃是家中的至宝。
86、人们务必克制心中的欲望,懂得忍让。--松平乘正
87、看不见的东西总会令人生忌。
88、若敌人稍一激你,你便恼羞成怒猛冲蛮打,是小卒之举匹夫之勇。大将绝不会为挑衅和贬抑所动。--奥山传心
89、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从缺点的冲突开始的,而人与人的合作,则是有点的结合。
90、佛说,地水火风共成身,随波因缘招异果。
91、万物均非个人所有……人间有万物,万物皆属人间。
92、财富学问和兵刃,构成了支撑太平盛世的三大支柱。
93、人生但是是一瞬的累积。珍惜每个瞬间的相会,为了瞬息的相会倾尽真心,这便是茶道的主张,是能丰富人生的真意。
94、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95、人情,乃是人间之情,而非一家一户之私情,是指对那些贫弱不幸之人的体恤和怜悯。
96、命数不会眷顾一个无所事事之人,特意为他开辟1条出人头地的道路。
97、只靠刀枪决不能得天下太平,只有让世人心服口服的“德”和顺应天意的“真”,才能带来真正的太平。
98、“武”这个字,写作“止戈”。--家康
99、只要平心静气,忍耐磨练,上天总有一天会眷顾他,那时,愉悦就会到来。
100、人类的语言往往只能表达出一种期望,却无法诠释真理,这就是悲哀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