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需折腰的少年
陶渊明的人似乎和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其实,陶渊明的身世很丰富,远不是一个典故所能简单概括的。
先说一下陶渊明祖上的来头吧。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那可是东晋第一功臣。权力最盛的时候任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兼任荆、江二州刺史,“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其权力之煊赫,在东晋王朝可算首屈一指。
陶侃是真正的草根出身,家徒四壁,身无长物,最能形容他青少年时的身家。但是,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仗义,勤勉,机敏,胸怀大志,最终成为国之栋梁,青史留名。承祖辈的荫蔽,陶渊明的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陶渊明就出生在这三世高官的钟鸣鼎食之家,可谓手中握着金钥匙落地的宠儿。然而,他的人生似乎正应了所谓“富不过三代”的谶语,到陶渊明父亲时,家道衰微。陶渊明九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和妹妹随母亲只能到外祖父家生活。至于陶家怎么一下子败落到这步田地,史无记载。
外祖父孟嘉是当世名士,且魏晋名士的派头十足:“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简直就是一个老庄再世。
外祖父家藏书多,陶渊明装了一肚子经史子集。陶渊明的血管里毕竟还奔流着乃祖乃父的血液,因而很看重祖辈的殊勋伟业,尽管受他的外祖父影响很大,但是,少年的陶渊明还是斗志昂扬的。所以,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在他的身上都打有鲜明的烙印。
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可不是淡若秋菊,而是一只雄鹰。“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就是陶渊明的志向,志在四海,豪气冲天,恨不得像他的曾祖父陶侃那样,一刀一枪搏他个名垂丹青。
所以,
鲁迅透过历史的时空,看到鲜活的青年陶渊明环视周遭,搏击长空的壮志。
二不愿折腰的壮年
陶渊明出山求官已是29岁的“大龄青年”。
东晋是“门阀士族”当权的王朝,他们的子弟一出生就是人上人,就可以承袭爵位、官职,国家重要的权力都被他们所把持。“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氏族,是东晋最具权势的士族大姓。
陶渊明的三代祖辈虽然在地方担任过显赫的职务,但是,由于他的庶族出身,门第低下,很难进入王朝的上层社会,这也就注定了陶渊明求仕的历程充满了艰辛。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期,也是强者擅权,“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风云激荡的时期。无疑,这样的历史时期外出求官,也增加了很大的危险性。他本来是怀抱“大济苍生”宏愿豪迈出门的,但是,现实让他很快遭到了迎头一棒。
他的第一任职务是江州祭酒。这是一个州里负责礼仪的文职幕僚,没有什么权力,只是在场面的繁文缛节上精心应酬的小吏,加上出身庶族,屡遭白眼,陶渊明深感“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也就是自己感到不能不适应做这个小官儿,不久,自己主动辞职回去了。
是什么不适应呢?
这时的陶渊明已经是一家之主,虽然有第一次求仕的无奈而返,但是,乡间毕竟不是他久留之地,为了全家的生计,也为了他心中尚难泯灭的英雄情结。
去留犹豫之间,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没去就职,开始像以前一样“躬耕陇亩”,向田间取食。但是,陶渊明毕竟不是农民出身,很快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缺吃少喝,自己也弄了一身的病,生活陷入了困顿。
不久,陶渊明投身地方军阀做镇军、建威参军,也就是地方军中的高级幕僚,这样,他的壮年的命运就和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桓玄、刘裕——紧紧联系在一起。
桓玄当时做荆州刺史,控制着长江中上游,为东晋西部门户的守门人,实力雄厚。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陶渊明到荆州,投身桓玄门下做参谋。
桓玄野心勃勃,正时刻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了解内情后十分震惊。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合谋,做这个野心家的爪牙。他在诗中表明了这种心迹:“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有悔恨之意,怅然之叹。同时,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叹息——“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恰巧,隆安五年(401年)冬天,母亲病逝,陶渊明辞职奔丧回家。
母亲突然病故, 让陶渊明险些蹚入污水的脚,意外地收了回来。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攻入都城建康,夺取军政大权,第二年,他又废去晋安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楚,天下震动。
陶渊明此时正在家躬耕自资,五柳树下望风云突变,庆幸之余对桓玄称帝不屑置喙。“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很有点世外桃源里生活的味道。
元兴三年(404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手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西走。陶渊明很是振奋,毅然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这一惊险之举,让我们分明看到陶渊明血脉里英雄气息的波澜,那个闲人逸士的影子一点都不见了。
陶渊明深为刘裕的壮举欢呼雷动,也似乎看到刘裕复兴东晋的希望。刘裕执掌政权后的政治行为会对陶渊明的下半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刘裕权柄在握后,确有不凡之举。东晋王朝此时已“百司废弛”、积重难返。但是,经过铁腕刘裕的“以身范物”,严厉整饬,很快形成了“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的可喜局面。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乃祖陶侃雷厉风行的特点,陶渊明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陶渊明很快窥见刘裕的政治野心,颇感失望——对刘裕的失望,对现实的失望,对政治的失望。
刘裕为了培植亲信,剪除异己,竟然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更令人愤慨的是,他把众人“皆曰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的重要职位。这些黑暗现象,让陶渊明认为自己有必要急速抽身而返。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陶渊明决绝地从刘裕帐下辞职。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风雨飘摇的时代,使陶渊明在这个任上只呆了两个月。这年三月,刘敬宣离职,他也随着去职。
同年秋天,陶渊明任太常卿的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这个职务相较他的两任幕僚,是一个实职,按说,陶渊明应该在任上踏踏实实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绘制他的现实版的桃源梦吧。其实不然,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抱任何希望,更多的是心灰意冷,死灰里一点暖意都摸不到。哪怕最小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促使他触怀去职。
那条导火线不久等到了火星。陶渊明到任刚刚八十多天,碰到浔阳郡督邮来检查工作或考察工作,秘书提醒陶县令说:上级领导来视察,“当束带迎之”,也就是衣冠整齐地去迎接。他叹息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断断续续过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十三年,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最终绝望地一叹,回到了田园。
一篇绝世之作《归去来兮辞》诞生了。
【教学背景】
2012年11月6日,李宗玲名师工作室在我校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围绕古诗词教学,我选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归园田居》其三上了一节研讨课。课标上讲: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位。”虽然课标给出了古诗词教学的定位,但操作性不够。何况大部分老师教学的重点只停留在读读、写写、背背层面,只是迎合考试而为,也没有注重初中与高中这两个学段的有效衔接,我感觉这也是李宗玲老师开展古诗词教学研讨的初衷。明确初中学段古诗词应怎样教,既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又能注重学生的长远效用。这首诗是陶渊明田园式的代表作。描绘了诗人劳动中纯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自然流露。学生很容易读懂,难点在于诗人想表达的心境。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我必须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巧妙结构教学框架,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参与互动,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把这首诗定位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感受诗的语言美,给学生以画面感;让学生学会对话,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难点辅以多媒体出示诗人背景及诗歌要求。一节课,学生读书、思考、积累、感悟有机地融为一体,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达到了学生考试的要求。同时学生还得到了思想的启迪。达到了课标的要求,其乐融融。
导入新课:
师: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你是一个千万富翁,叱咤商界多年,有一天,你累了,你关掉手机和电脑,离开办公室,带着至亲去“隐居”,请问此时你最大的追求是什么?你如何设计自己的隐居生活?
生:
师归纳:
《归园田居》其三板书课题
一、朗读诗歌,积累字词,学法指导。
一、通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畅;(自由读)
二、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个人读)
三、再读: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
【出示幻灯片】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荷:扛着。
沾:(露水)打湿。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
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
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而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月亮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赏析诗歌:
三、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淳朴自然、恬静淡远、宁静闲适。
赏析诗歌:
四、品味诗歌的意境美。(结合作者背景资料)
【幻灯片】五斗米的故事: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当天,他就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这样,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后终老田园,不再出仕。
【幻灯片】东晋时代背景
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
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
陶渊明 :早年: “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明确:
洁身自好、安贫乐道
向往田园、淡泊名利
师明确:
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是对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和逃避现实不一样。
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结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从诗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
师: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怎么看?
【幻灯片】教师提供专家的看法: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
我的看法是: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他选择归隐田园,远离污浊官场,独善其身,始终保持自身纯洁,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无悔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陶渊明面对的是腐败透顶的官场,物欲横流的世俗,我相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陶渊明一定会坚持他少年时 “大济苍生”的理想,造福一方吧。
他是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
五、小结:陶渊明先生的作法不一定值得效仿,但是他点明了一种人生态度,引起我们的思考。这已经足够了!对于诗歌的学习,西方有句名言:“诗歌是不可以翻译的”,但是乔布斯的一句话却能体现我们对于诗歌学习的态度: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g it.(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陶渊明(365—427),东晋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后世评价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 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 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 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上过中学的都学过他的《桃花源记》,很多人会随口念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还会给我们讲他“不为五斗米折 腰”的故事。然而要进一步对他说些什么,恐怕就有点困难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 那样的人,总得有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若要更进一步了解这位隐逸诗人,知道他 的生平、多读他的诗文,是必不可少的。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时更名为潜。谥号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就是现在的江 西九江。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但在陶 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史。有时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现危机。陶 渊明年轻时徘徊于仕与隐之间。在那个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谓 学而优则仕。然而看样子陶渊明是不大喜欢做官的。二十九岁那年,他做过江州祭 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辞职不干了。此后一直在家隐居,直到中年后迫 于生计又一度出门任职。当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他因不想“束带”去见督邮,说 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这一次是真正地归 隐田园,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从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归田园居》中 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 ,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 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 世界迈向了另一个层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 口念来,让人心向往之。
东晋是乱世之末,又是佛教风行、崇尚名士风度的时代,因此,才会造就出陶渊明 这样超越世俗的田园诗人。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 陆游,都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在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上也深受其影响。陶渊明的 诗文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 重要。当我们再次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的时候,便感到了一 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
陶渊明出身于落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读书故事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的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囊萤映雪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坚持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读书名言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3、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司马光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6、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马克·吐温
7、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8、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元)陶宗义
9、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10、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1、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2、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13、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清)袁牧
1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1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6、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17、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9、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唐)吴兢
20、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2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2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5、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6、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2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2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0、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