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古代名医名言100条 正文

古代名医名言100条

时间:2024-11-15 12:45:38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黄帝内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北宋·范仲淹《能改斋漫录·卷十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枪,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受病有浅深,使药有重轻。度其浅深,分毫不可差;明其轻重,锱铢不可偏。浅深轻重之间,医者之精粗,病者之性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医之道不得不为之难也——宋·史堪《史载之方》

夫用药如用刑.误即便隔死生。盖人命一死不可复生,故须如此详谨,用药亦然。庸下之流,孟浪乱施汤剂,逡巡便至危殆,如此杀人,何太容易?——清·年希尧《本草类方》 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 ——宋·张杲《医说》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清·费伯雄《医方论》

医以苏人之困,拯人之危,性命为重,功利为轻,而可稍存嫉妒哉?奈何今之医者,气量狭窄,道不求精,见有一神其技者则妒之。妒心一起,害不胜言,或谣言百出,或背地道破道,或前用凉药,不分寒热而改热,前用热药,不别寒热而改凉,不顾他人之性命,惟逞自己之私心,总欲使有道者道晦,道行者不行,以遂其嫉妒之意。——清·雷丰《时病论》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晋·杨泉《物理论》

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冥冥之中,自有神佑。 ——元·曾世荣《活幼心书》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凡病家请看,当以病势缓急,为赴诊之先后。病势急者,先赴诊之;病势缓者,后赴诊之。勿以富贵贫贱,而诊视便有先后之分。——清·冯兆张《冯氏娜囊秘录》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说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余曰病易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育也。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此经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医者诊脉,不识寸关,放手妄言虚实。不问得病之由,今经几日,是表是里,曾无传染,只据所见,便言某证。证且未的,不顾汗下次第,或病人劳复,便毁前医为误,甚至子谈父过者有之,弟掩兄长者有之。及其治疗,本无所长,原其所以,则志在于利。医人乘急取财者,甚于盗贼。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故世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之厚薄?告我同志者当以太上好生之德为心,慎勿论贫富,均是活人,亦是阴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 ——明·李梃《医学入门》

医为人命所关。人之所系,莫大乎生死。王公大人,圣贤豪杰,可以旋转乾坤,而不能保无疾病之患。一有疾病,不得不听之医者,而生杀唯命矣。夫一人系天下之重,而天下所

系之人,其命又悬于医者,下而一国一家所系之人更无论矣,其任不亦重乎。——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夫医为仁道,况授受相传,原系一体同道,虽有毫末之差,彼此亦当护庇,慎勿訾毁。斯不失忠厚之心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元·王好古《此事难知·序》

“医道微也,非绝欲无私,通神于微妙之乡,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者,不足以传也。”——清·王士雄《潜斋医话·医鉴》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明·裴一中《言医·序》 “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藏真谛,则勿能究其奥。”——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季序》

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与人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行医之要,惟存心救人,小心敬慎 … 若欺世询人,止知求利,乱投重剂,一或有误,无从挽回。病者纵不知,我心何忍?——清·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明医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炫虚名,

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明·龚信《古今医鉴》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

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2、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1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1、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3、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2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25、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7、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2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3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3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3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4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4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4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7、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4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4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5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5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5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5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6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6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4、有志者事竟成。

6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6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7、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6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7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7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7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6、学无止境。——荀子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8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8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8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8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8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8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87、玩物丧志。——《书经》

88、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8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9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9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9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9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9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9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9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10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中国百句名言实录浅译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