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古代知错能改的名言三则 正文

古代知错能改的名言三则

时间:2024-09-20 10:47:10

1、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日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2、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4、在革命事业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宁

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

8、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9、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0、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1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2、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法国

13、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14、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15、浪子回头金不换。

16、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0、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21、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22、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

23、索福克勒斯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

24、列宁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同时能迅速纠正错误。”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严肃地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25、初犯错误,由于留下的“痕迹”浅,最容易改正,这样才容易进步。如果不及时改,反复犯错误,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26、人生的路是遥远的,它不只一步,迈错了一步没关系,只要你能校正梦想的方向你生命的最后也能有瑰丽的彩虹。

27、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像船沉没一样,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有错不改多么危险!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

28、陶渊明为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放弃了荣华富贵,追求清静高洁,而成为流芳百世的“隐士”。

29、一个人一生的路,不是走错一步就从此万劫不复的,人生不只一步,只要不因自己的一步失误而让心灵绝望,那么一切都可以再重新开始。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

原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想要做什么),不要强加给别人。欲:想要,喜欢。施:施加,强加。

出处:《论语?卫灵公篇》和《论语?颜渊篇》。

纠改:原句表述的意思是正确的,但将“己”字改为“人”字,成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成为更具人性化的格言。

解析:

原句出于《论语》中的两篇典文,是孔子经典名言之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格言,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为了证明原句表述意思的正确性,先假设几句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句式来做比较,以利甄别。

1、己所不欲,强施于人。

此句意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强加给他人。这显然是一种极端自私、专横霸道的行为,与孔子儒家思想的“恕道”相违悖。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则形成混乱的无政府主义状态。

2、己之所欲,强施于人。

此句意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想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此句实为古语“己所好者,而欲人之同好;己所恶者,而欲人之同恶。有诸己矣,而望人之同有;无诸己矣,而望人之同无。”的浓缩表述,其实也是一种自私专横的行为。自古至今,某些官员就存在这种思想和行为,他们往往将百姓视为子民,视为牛马,供其驱使,供其调教,这就是古代官员称其施政为“牧民之术”,并且自称“父母官”的缘由。而当今社会,此类现象屡见不鲜,某些官员的私人之欲代替民众之欲、社会之欲,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按照个人的好恶爱憎,追求私人政绩,不顾民众利益及社会利益,随意发号施令,极尽折腾的能事。“己之所欲,强施于人”的行为若流于官员干部之中,则是封建专制的'而非民主科学的行为。

3、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此句意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所想要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人。这应是一种既明智又民主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也是处理人际关系应遵循的法则。

上述第1、2句就处理人际关系来说,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强迫他人之行为,乃“施”字有强加、施加之意。第3句的关键词为“勿施”,就是不要强加,显然就合乎孔子“恕”的原理。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强调人应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这样,才是“仁”的表现。这句话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此语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作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如若将自己所讨厌的事务,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人的关系,也会使事态形成僵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必须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外,还应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己所不欲而施于人。

宽恕待人,这是对的。但孔子此语要求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做参照物来对待人,这个观点就值得商榷。因为,他的出发点是自己,是以“自我”为导向,以自己行为做参照物。而人与人是有差异的,不注意个性的不同,人际交往时往往会很尴尬的。如果我们把“人”看得高于“己”,以“人”为导向,那我们会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就需要修改了。当然不是原话错了,而是原话不足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你看,只将“己”字改成“人”字,成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他人所不喜欢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样一改,既保持原话意义上的正确性,又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成为更完美更权威的格言。

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日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6、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光空气水一样重要。——斯大林

7、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0、在革命事业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宁

11、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4、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7、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关于知错能改的.名言

18、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19、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20、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3、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2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2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7、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法国

28、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

2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

3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31、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32、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网

33、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34、浪子回头金不换。

3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