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富的聚与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命题。一方面,正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是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并占有财富,这是对于财富的聚;另一方面,古人又“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自不至太富,富则更散之”,讲究有了财富之后,要乐于散财,以保长久之富。
鲁桓公的庙中有个器皿叫“欹(qi)器”,通常放在案头的右边,所以又叫“宥坐之器”。这个器皿很奇特,像个半倒不倒的杯子,它空的时候是半歪的,水注得太少会倾覆,水注满了也会倾覆,只有水位恰到好处时才是端正和平衡的。一天,孔子带弟子到庙里看这个器皿,他让人取来一瓢水做试验,果然如此。孔子说,这同做人一样,满了就要招损。
如果把古人悟出的这个平衡法则引入到财富中来,也是非常适用的。一个人的财富,如果太集中,太盛极,你和别人及社会之间,就会失去原有的平衡,就会招来溢满之患。这时候,如果将部分财富回馈社会,看似受了损失,实际上这是最好的保富办法。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散财分谤”的说法,以此保全财富的安全和延续。曾国藩便深谙此道,他尚未成名时,就为友人写了一个挽联,发出了“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感叹。他的九弟曾国荃喜欢聚财,被人骂为“老饕”时,曾国藩给他出招,就是“散财求福”和“散财分谤”,并劝他“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
《大学》里说的“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也是这个道理。儒家认为,在一个国家里,道德是立国的根本,财富只是枝末。所以,看轻根本而注重枝末,就会与国民发生争夺。因此,君主只顾聚集财富,国民就会离散;财富分给国民,才会使民心归顺。
战国时的陶朱公,他的财富是三聚三散,最后还是富可敌国,被民间尊为财神。还有汉代“折象分富”、“疏广散财”的过人之处,民间“积善之家,必有余荫”之言,刘伯温刻在山溪岩壁上“上五里,下五里,若要金银竹桥里”的散财隐诗,都体现了古人对财富聚与散的智慧和认知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台湾星云大师曾有一句名言,“不会散财就不会聚财”。他认为,散财也是一种聚财的方式,而且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凡为财富,总是要分散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分散于民间罢了。但散财有自觉和被迫之分,其结果是大不—样的。自觉散财,分富于民,结下的是更多的人脉,其实正是更多财富的'来源。
也许因为“八”的谐音是发,中国很多地方将“八”视为吉祥数字,特别是车号、电话号码之类。其实,在传统文化中,十个数目,唯独“八”是不吉利的。《说文》给它下的定义是:捌也,像分别相背之形。因此,“八”字真正的含义,不是发财,而是散财。
一生好酒贪杯的李白,是一位醉后出灵感的诗人,他的“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出了财富聚与散的深刻哲理,因为能将千金散尽的人,不仅是一个对自己积聚财富非常自信的人,而且通常也是一个具有超常社会责任感的人。
财聚为富,财散为德。小德配小财,大德配大财。财富聚敛得越多,就越应懂得施舍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好财的人一定会耗损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多财的人不懂得施舍就会招致灭亡。所以,富人如果不懂得流通,不去救助别人,不与他人分享,往往会为财富所累,成为财富的牺牲品。
有位先哲曾经作了一个“身家盛衰循环图”,颇耐人寻味。这个图其实是一首循环诗:“困穷使人悔悟,悔悟使人勤苦,勤苦使人节俭,节俭使人富足,富足使人骄奢,骄奢使人淫暴,淫暴使人祸变,祸变使人穷困。”这说明了财富聚散与身家兴衰似乎也有一个“周期率”。
欲人之不见,莫若U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其声。
【出处】《郁离子玄豹》
【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
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
【出处】《郁离子自讳自矜》
【译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人。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
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籍也,草虫知之。
【出处】《郁离子戚之次且》
【译文】天将要下雨时,洞穴里的蚂蚁能预知它;田野里将要降霜时,草虫能预知它。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后人们才侮辱他。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出处】《郁离子垢食》
【译文】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人们就会看不起他。
树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轻人也。
【出处】《郁离子树怨》
【译文】能够树敌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自己而轻视别人。
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辞其名,受其实,天下之大智哉!
【出处】《郁离子大智》
【译文】智者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后没有人与其斗智。辞去智慧的名,而拥实际上的智慧,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祸。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出处】《郁离子句章野人》
【译文】失意的事常常产生于得意的事,因为他只看到利益而不见祸害,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灭亡啊。
于货财金玉则贪,而于仁义道德而廉。
【出处】《郁离子贪利贪德辩》
【译文】过分重视财物货币、金银珠宝就是贪,而重视仁义道德的就是廉。
多能者鲜梢,多虑者鲜决。
【出处】《郁离子一志》
【译文】什么都会的人很少有一样是精通的,考虑太多的人很少有果断的。
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
【出处】《郁离子多疑难与共事》
【译文】多疑的人不可与他一起共事,凭侥幸办事的人,不可以与其一起安定国家。
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
【出处】《郁离子论智》
【译文】有才智的人出现了,善于使用他,就像山里出现的云;不善于使用人才,就像火里出现的烟。
民犹沙也。有天下者惟能传而聚之耳。
【出处】《郁离子传沙》
【译文】百姓就像散沙一样,拥有天下的人无非是能把散沙聚合在一起罢了。
诚胜假,假胜无。
【出处】《郁离子假仁义》
【译文】真诚胜过虚假,虚假胜过虚无。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出处】《刘基诗词绝句》
【译文】人生在世,很少有能活到百岁的,即便活到百岁,又能怎么样呢?自古以来那些英雄名士们,都各自回归给山河大地了。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
【出处】《百战奇略计战》
【译文】凡是用兵的`法则,都是把计算、谋略放在首位。
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
【出处】《百战奇略谋战》
【译文】凡是敌人先设计谋,我就顺从他的计谋而攻击他,使他的计谋衰败而屈服于我。
凡欲兴师,必欲教战。
【出处】《百战奇略教战》
【译文】凡是准备兴兵打仗的,必先训练部队。
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
【出处】《百战奇略爱战》
【译文】在与敌人作战时,士卒宁愿冒死前进,而不愿后退求生,都是将帅的恩惠使他们这样的。
凡战,若彼为客,我为主,不可轻战。
【出处】《百战奇略主战》
【译文】凡与敌作战,如果敌方为客方,我方为主方,决不可轻战。
凡战,若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入。
【出处】《百战奇略客战》
【译文】作战时,如果敌军在本土作战,我军是进人敌境作战,那么务必深人敌军腹地。
凡与敌战,若我众强,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敌必轻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
【出处】《百战奇略强战》
【译文】凡是与敌人作战,如果我方兵多,兵力强,可以故意显示出怯弱的样子,以引诱敌人来与我交战。我用精锐队伍攻击他,他必定失败。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
【出处】《百战奇略势战》
【译文】凡是作战,所谓势就是乘势。只要敌军有动摇失败之势,就可以利用它。那么,我军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并进一步逼迫他,这样,敌军就必然溃败。
1.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旅之者知。
2.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定。
3.能闲世人之所忙,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4.值太平世,生湖山群,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妻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谓全福。
5.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6.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7.身无恒守,势穷则屈;心无定主,情急则亲。
是以失时之言,每多谦己;坠井之呼,不暇择人。
8.空谷来风,谷不与风约而风自致;深山榆木,山不与木约而木自生。
9.急雨之涨,可以决山;及其息也,得坻则止。
10.鉴能照物,翳之以尘则不可照;
水能瀚物,淆之以泥则不能瀚。
11.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别人)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12.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牛之绠,可以御九犍。
13.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14.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15.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16.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17. 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乃高。
18.春原之草,拔尽复生;夏厨之蝇,驱去还集。
19.时未至而不可强争,势方来不可以力战。
20.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纵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
21.尧舜至仁而三苗不服,桀纣极恶而多罪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