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君子行为的名言 正文

关于君子行为的名言

时间:2024-09-30 05:30:18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中〕《周易·系辞上》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中〕薛瑄:《读书录》

一言出口,驷不及舌。

〔中〕《旧唐书·苏世长列传》

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中〕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话》

销于言而敏于行。

〔中〕《论语·里仁篇》

言之昭信,奉之如机。

〔中〕《国语·晋语五》

动人以行不以言。

〔中〕《晋书·中宗元帝肃宗明缔记》

大不及行,可耻之甚。

〔中〕薛瑄:《读书录》

言必行,行必果。

〔中〕《论语·子路》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中〕《礼记·杂记下》

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中〕《孔子家语·六行》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中〕《老子》

行不违道,言不违仁。

〔中〕苏轼:《孙觉可给事中》

动见臧否,言知利害。

〔中〕王勃:《上刘右相书》

行,发于身加于人;言,发乎迩见乎远。

〔中〕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言不过辞,动不过则。

〔中〕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诗》

言为世范,行为士则。

〔中〕刘义庄:《世说新语》

言顾行,行顾言。

〔中〕《礼记·中庸》

言忠信,行笃敬。

〔中〕《论语·卫灵公篇》

听言观行,知人之良法。

〔中〕薛瑄:《读书录》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代。

〔中〕《孔子家语·三恕》

轻言轻动之人,不可以与深计。

〔中〕薛瑄:《读书录》

听其方,则侈大而可乐;责其效,则汗漫而无当。

〔中〕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中〕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注语》

临行而思,临言而择。

〔中〕王安石:《仁智》

言者志之苗苗,行者义之根。

〔中〕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危言危行,独立不问

〔中〕苏轼:《杭州召还充郡状》

惠不在大,以赴人之急为至,言不在胜,以破时之惑为至。

〔中〕黄晞:《聱隅子·文成篇》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中〕顾炎武:《与人书三》

金人也曾二缄问,谨言方能到慎行。

〔中〕冯玉祥:《参谋长会议》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中〕《吕氏春秋·淫辞》

言有物,行有格。

〔中〕《礼记·缁衣》

出于其日,成于其手。

〔中〕苏轼:《思治论》

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中〕苏轼:《诸葛亮论》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也。

〔中〕《孟子·离娄下》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中〕《论语·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中〕《论语·宪问》

一篇美好的言辞并不能抹煞一件坏的行为,而一件好的行为也不能为诽谤所玷污。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罗马哲学》

判断一个人,与其根据他的言词,不如根据他的行为。因为言词漂亮但行为令人不敢恭维的人,到处可见。

〔德〕克劳狄斯:《谈良心》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法〕伏尔泰:《哲学通信集》

在紧张的行动中间,言语不过是一口冷气。

〔英〕莎士比亚:《麦克白》

人前做得出的,方可说;人前说得出的,方可做。

〔中〕史典:《愿体集》

有两类人将饮恨而死:一类是空有钱财而未受用,一类是空有知识而未实践。

〔波斯〕萨迪:《蔷薇园》

青蛙也许会叫得比牛更响,但是它们不能在田里拉犁,也不会在酒坊里牵磨,它们的皮也做不出鞋来。

〔黎〕纪伯伦:《沙与沫》

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俄罗斯谚语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苏〕高尔基:《论剧本》

空车子,响声大。

美国谚语

无论给它调上些什么油酱,我都不愿把我今天说过的.话吃下去。

〔美〕莎士比亚:《无事烦恼》

口头的推测不过是一些悬空的希望,实际的行动才能够产生决定的结果。

〔英)莎士比亚:《麦克白》

●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春秋)《晏子春秋·不合经术者》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春秋)《论语·里仁》载孔子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战国)《墨子·修身》

●言顾行,行顾言。--《礼记·中庸》

●言不过行,行不过道。--(汉)《淮南子·主术训》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司马迁(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春秋)《孔子家语·颜回》--吴叔达(唐)《言行相顾》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墨子(战国)《墨子·修身》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贾谊(汉)《治安策》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傅玄(晋)《傅子·通志》

所谓君子,并非大贤大圣。

做人有底线,做事有禁区。

能做到这些,便堪称君子了。

《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八有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人的原则。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是一个人的修行。

君子审时度势,决定取舍,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更是出世与入世间的谋略。

1、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从个人而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要老成。从组织而言,自己的举动会影响整个团体,更要瞻前顾后较量得失。

如果负责城建的是一位君子,他就不会今天修好路,明天挖开埋水管,后天再刨开走电缆,因为每一个举动都有经济和时间成本,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

每一个动作都要遵循“道”,这个道可能是法律、道德、经济考量和其他普世标准,凡事有所依凭,是君子行事要坚守的底线。

2、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徒语”意同以讹传讹,君子不会不加分辨的转述言论,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君子谨慎自己的言论,非礼勿言。同时对他人的言论也会进行分析,去伪存真。

只说知道的,只讲确定的,不会明哲保身而说模凌两可的话,不会曲意奉承而说不实在的话。

“语必有理”不仅是说话有道理,而且讲原则。

该说的时候必定要说,比如谏言和建议,该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说而发声,比如自己不确定的事,则是失言。

3、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君子不会贪求无度,追求必定符合“义”。

这个义不是哥们义气,而是大义,法律、道德、个人准则等等。

如君子爱财,他也会取之有道。能对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

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4、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

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

同理,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

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引人向善的信仰,核心都是互通的。

如果能以八正道为修身原则,离君子的修为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