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中国古代军事名言 正文

中国古代军事名言

时间:2024-09-29 19:23:28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2、《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国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孙膑兵法》是在《孙子兵法》和《吴子》等兵书的基础上,对先秦军事思想有所发展,如“战胜而强立”、“事备而后动”、“胜不可一”等主张,对后世军事家影响甚大。

3、《吴子兵法》

《吴子》是一部重要的兵家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兵,兵家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和孙子连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据《汉书》记载,《吴子》起初有48篇。现在仅存6篇18条,计3000余字。该书的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4、《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六韬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5、《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关于该书的真伪、作者、成书年代和书的'归类,历来争议颇多。《尉缭子》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提倡正义战争,反对不义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遗产。

6、《司马兵法》

《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司马兵法》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其并非一人所撰,是由姜太公所撰,姜太公死后,又有数人重新编撰,成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司马兵法》,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司马兵法》阐述战争目的在于安民止战,并以夏、商、周三代议例设天子统帅军队、军队内部制订爵位阶级、严肃军纪、善于用众。

7、《太白阴经》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道家军事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筌。该书内容较为丰富,它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等。

8、《虎钤经》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为宋代许洞所撰写,全书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它的内容主要是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观点,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根据天时人事的变化加以推衍,既祖述古人,又有作者的见解。其中奇谋诡道,凡适于兵家需要,就广为搜罗,不受"六经"的束缚。该书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

9、《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亦称《纪效》,是明代军事著作,为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纪效新书》出于抗倭名将之手,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该书成为明朝军队热兵器化的佐证。该书在明朝万历壬辰战争时期传入朝鲜,被奉为军事科学经典大量刊印。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若其众谨哗,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吴起

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吴起

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沈。---吴起

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吴起

将之所指,莫不前死---吴起

故曰,将之所摩,莫不从移。---吴起

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吴起

得之国强,去之国亡。是谓良将。---吴起

施令而下不敢犯,所在而寇不敢敌。---吴起知此四者,乃可为将。然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怖敌决疑。---吴起

车坚管辖,舟利橹楫,土习战陈,马闲驰逐,是谓力机。---吴起

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吴起

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故师出之日---吴起

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吴起

其有请降,许而安之---吴起

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吴起

军之所至,无刊其木、发其屋、取其粟、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吴起

此谓水战,无用车骑,且留其旁。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广狭,尽其浅深,乃可为奇以胜之。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吴起

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吴起

遇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政,乱则击之勿疑。---吴起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各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吴起

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力,此击强之道也---吴起

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陈矣---吴起

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谋以观其虑。彼听吾说,解之而去,不听吾说,斩使焚书,分为五战---吴起

大哉问乎!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吴起

避之于易,邀之于阝厄。故曰,以一击十,莫善于阝厄;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干击万,莫善于阻。今有少卒卒起,击金鸣鼓于阝厄路,虽有大众,莫不惊动。故曰,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吴起

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吴起

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吴起

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吴起

起不为相,不复人卫---吴起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3、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6、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8、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9、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10、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1、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12、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3、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1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5、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16、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17、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18、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19、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2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21、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2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23、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24、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25、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2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3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1、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32、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3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34、兼相爱,交相利。

3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6、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7、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38、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3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0、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41、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42、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43、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4、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45、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46、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47、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48、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9、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50、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