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管子名言衣食足而知荣辱 正文

管子名言衣食足而知荣辱

时间:2024-09-29 13:23:54

1、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2、量力而知攻。

3、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4、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5、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6、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7、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8、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9、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1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1、知子莫若父。

12、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13、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14、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5、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16、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7、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18、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19、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20、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21、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22、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2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24、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25、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26、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27、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28、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29、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30、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只有“衣食足”,才能“知荣辱”吗

①眼下的中国,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现象并不罕见。要是批评多了,有人会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人现在还不富嘛!”

②管仲的名言竞成了不讲文明的挡箭牌。事实上,有很多例子证明,不必一定“仓廪实”,人们就可以“知礼节”。比如,二战后德国一片废墟,国家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1945年冬天十分寒冷,又没有暖气。于是,大家上山砍柴用来烧火取暖做饭。有人提议保护小树并做上记号,不要砍。结果.虽然没有人监督,做了记号的小树都留了下来。按道理,人都快冻死饿坏了,还管什么小树大树,烧了再说吧。可是德国人没有。在德 国街头,有时也会发现乞讨者。他们往往不是简单伸手讨要。笔者在德国曾见到这样的乞讨者,他们在面前的地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请留下您的生日日期和电话,我会在您过生日的时候送来祝福的。”这些做法似乎都证明了,不一定衣食足也可以知礼节吧?

③当下中国,从整体看来,人均国民年收入已超过一千美元,不少人的“仓廪”更是明显超过殷实阶段,但却常常让人看到“衣食足”而不“知礼节”的行为。开着豪华的车,着喇叭抢行人的先行权;西装革履衣着光鲜,闯红灯无所顾忌;吃着山珍海味,对着服务员劈头盖脸大声喝叫;出国旅行时常把随地吐痰这样的陋习带出国门。这样的情形,怕不在少数吧。管子的话,放在眼下的中国,不知道会不会改成“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了。

④可见,物质基础并不是国民修养提高的充分条件。

⑤德国人那种做法,当然有之前一定程度上仓廪实的基础,但根本还是来自长期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培养。自律、秩序等优良价值观的教育,早在17世纪普鲁士王朝时期就开始了。教育代代相传,进入了国民的血脉之中.甚至形成了德国国民习惯的一部分。歌德当年说:“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德国如何能伟大呢?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民族文化教养提高的力量,是绝不应被忽视的。”

⑥笔者认为,管子的话,应该是在说一般的社会现象,并没有说衣食不很富足,人们就一定不可能懂一些礼节。还记得小时候,生活十分拮据,就常听到父母对后辈作出 “人穷不能志短”这样的教导,但是这样的话现在好像很难听到了。

⑦其实,中国的文化积淀中也不缺乏这种无论身处何种情形都能保持良好修养和品恪操守的'精神。孔子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孟子主张“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还有人民解放军当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己再冷再饿,不会侵犯老百姓一丝一毫。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被抛弃的精神宝藏多一些“认领”,那么中国人“知礼节”的进程,恐怕要快很多吧 。

1.这是一篇典型的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思维严密,批驳有力,请按照提示梳理第②、③两段的论证思路。

第②段通过____现象,证明____分论点。

第③段通过____现象,证明____分论点。

3.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加粗的词语“认领”如果换成“认同”就没有此效果,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对方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作者论点:物质基础并不是国民修养提高的充分条件。

2.第②段:二战后德国不砍做记号的小树,乞讨者怀感恩之心不一定衣食足才可以知礼节

第③段:国人“衣食足”而不“知礼节”的行为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

3.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文化积淀中也不缺乏这种无论身处何种情形都能保持良好修养和品格操守的精神。

4.认领有领回的意思,表明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现在丢失了,幽默,准确。认同没有这层含义。

1.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3.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4. 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5.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6. 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7.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8. 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9.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10.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11. 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12.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13. 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14.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15. 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16.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17. 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18.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19. 量力而知攻。

20.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21.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22.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23.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24.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25. 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26.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27.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8. 知子莫若父。

29.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30. 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