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王力语言学家名言 正文

王力语言学家名言

时间:2024-09-22 09:39:09

有个古代故事叫“运斤成风”,那故事写道——

有个极善于玩斧头的人,常在大街上当众表演他的绝活。他先在助手的鼻子尖上搽上白粉,然后举斧砍去,总能一斧头砍掉那鼻尖上的白粉——绝不要再来第二斧,而且决不会损伤助手的鼻子。这太让人佩服了!出神入化只要一斧头,还决不会伤及助手的鼻子!自然,这就是“巨匠”!

那么,巨匠何能?请听歌德的名言。

歌德的那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巨匠在限制中表现自己。”

此言的确深刻至极:全无限制的发挥不能叫本事——那太随意,也太容易!只有在极严格的限制中大显身手才叫鬼斧神工呢!

一次,友人曾让齐白石老人画一幅画,题曰《蛙声十里出山泉》,细想此题很难,因为“蛙的叫声”既无形状也无色彩,的确虚幻之极!但这难不住白石老人,他淡淡几笔勾勒出山石与清泉,清泉中还游动着几个极活泼的蝌蚪。妙!今天的蝌蚪的确意味着明天的蛙鸣,如此出色的想象,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吗?

1983年6月,全国正在学习、宣传朱伯儒的事迹。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特地为学习朱伯儒题了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

当时,邓小平同志嘱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要急于发表,应先请语言学家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

办公室的同志找到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王老接过写在宣纸上的题词,戴上眼镜,看过后说:“写得好。不‘符合’的‘符’字目前已不再使用,如果这样使用显得不大规范,最好改成‘副’字。”

邓小平同志得知此事后很高兴,马上提笔说:“再重写一张,用字不规范,这样不好。”邓小平同志又铺开宣纸,一笔一画写了起来,字迹苍劲有力:“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从前有富家子弟,自幼好吃懒做,又不会治家理财,坐吃山空,不到40岁就把祖上留下的家业挥霍得所剩无几了。一天,他闷闷不乐地在院子里散步。抬头看见院中一棵根深叶茂的老槐树,似有所悟:“四四方方一个大院子,里面长一棵树,这不正是困难的‘困’字吗?唉!难怪生活这样贫困呢!”便风风火火地把儿子喊来,叫他赶快把树砍了。

儿子看着那棵树叶繁茂的老槐树不忍心动斧去砍,可又怕惹父亲生气,只好硬着头皮砍树。刚举起斧头,心中忽生一计,放下斧头对父亲说:“把这棵树砍了不难,恐怕还有更不祥的兆头呢!砍了树,咱们人不是还得住在这里吗?这不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吗?咱们宁愿贫穷,也不能做囚犯呀!”

听了儿子的话,他一声没吭,砍树的主意无可奈何地作罢了。

脚踏实地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脚踏实地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事在人为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有关严谨的

1.图大者,当谨于微。——吕近溪

2.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

3.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韩非子

4.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刘向

5.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方孝孺

6.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李大钊

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8.用严格的制度保证事业以高效严谨的模式运行。——马云

9.最容易打败仗的人,是已经打过胜仗的人。——拿破仑

10.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卢梭

11.谨慎使你免于灾难,宽容使你免于纠纷。——叔本华

12.在艰苦的日子里要坚强,在幸福的日子里要谨慎。——高尔基

13.细粒之沙不能小觑,积载过多亦足以沉船。——奥古斯狄尼斯

14.微小的过失,容易成为失败的缘由,因此我们不可疏忽细节。——佚名

15.君子敬始而慎终,始终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父也。——荀子

16.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古来一般学者最容易患的是穿凿的毛病。——邓拓

17.大凡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若是苟且疏忽,定不成一件事。——吕坤

18.由于疏忽,你会发现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发明,却署上了他人的名字。——贝纳尔

19.要养成严谨和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细小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巴甫洛夫

典型论据

齐白石严谨作画——创作态度要严谨

齐白石作画,一向严谨。他画的山石花草、鱼虫,无一不是经过细心观察才下笔的,因此了解他的人和画的鉴赏家们分辨齐画真假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画上之物与真实的有无不妥之处。有一次,老舍以《芭蕉叶卷抱秋花》为题,请齐白石画一幅画。但是老人因年事已高,记不清蕉叶新拔,是向左卷还是向右卷,而北京又没有多少芭蕉可供观察,于是他遗憾地说:“只好不要卷叶了,不能随便画呀 ! ”最终没有画上蕉叶。

邓小平一丝不苟——领导人需要严谨的品格

1983 年 6 月,全国正在学习、宣传朱伯儒的事迹。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特地为学习朱伯儒题了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

当时,邓小平同志嘱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要急于发表,应先请语言学家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

办公室的同志找到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王老接过写在宣纸上的题词,戴上眼镜,看过后说:“写得好。不过'符合'的'符'字目前已不再使用,如果这样使用显得不大规范,最好改成'副'字。”

邓小平同志得知此事后很高兴,马上提笔说:“再重写一张,用字不规范,这样不好。”邓小平同志又铺开宣纸,一笔一画写了起来,字迹苍劲有力:“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出版物为什么要错呢——关键在于有无严谨的态度

某出版社的领导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出访日本,当谈及我们中国目前对出版物编校质量规定,出版物的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为合格品时,日本出版家对此甚感惊奇。他们除了对我们制定“差错率标准”不能理解外,还连连反问:“出版物为什么要错呢?”

日本人的话让我们很不服气。但日本出版物所达到的“精益求精”的水准,的确又令人不得不服。仅就日本讲谈社所采取的出版保证质量措施看,出版物确实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差错。讲谈社现有职工 1053 人,在机构设置上,除了有分工细密的编辑局、编辑部外,还特别设有负责审校文字与图片的校阅局。讲谈社的校阅局有 160 人,相当于全社成员的 15% 。

一点一撇重千斤——一个小疏忽铸成大错

1930 年 4 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驻河南的蒋军。谁料想,冯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正巧河南南部的泌阳一地,与沁阳相隔百里。结果冯部误入泌阳,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阎、冯联军处处陷入被动,导致联合作战的失败。后人戏称这场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若不是这一撇,或许中国历史部分章节就要改写。

18 万元付东流——一点都不能放过

乌鲁木齐市粮食局挂面厂 1980 年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一套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 18 万元从日本购进 1000 卷重 10 吨的塑料包装袋,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样品制出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厅机械进出口公司审查,交付日方印刷。 1986 年 3 月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乌”字上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鸟鲁木齐”,于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 18 万元的'塑料袋成了一堆废品,真是一点值万金。如果挂面厂和进出口公司的同志认真细致地检查,怎会让 18 万元付之东流呢?

火箭发射的失败——极小失误,重大损失

1992 年 3 月 22 日,我国发射美制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点火后出现故障,故障的原因是电爆管误爆,误爆是由于点火控制电路中的一个控制点上有微量铝质多余物,接点闭合后产生高温引起爆燃,使电爆管误爆,这个事件纯属极小概率事件,整个火箭的零部件多达几十万个,但极小失误就如冯玉祥的参谋拟制命令时“多一撇”,损失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刘志丹的笔记本——工作要严谨

1932 年,刘志丹在陕北根据地开展工作时,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他工作深入、细致、严谨,走到哪里,调查研究就做到哪里,他每到一个村子,村里的户数、人口、劳力、成分,甚至火炕和炉灶都登记得一清二楚,他布置工作任务自然有的放矢,部下对他都十分钦佩。

输在一块马蹄铁——一点疏忽可能造成全盘皆输

1812 年,拿破仑领导的法军在滑铁卢失败后仓皇撤退,俄军骑兵乘胜追击,法军骑兵只好迎战。在试图越过一条冰河时,法军的战马突然纷纷跌倒,慌乱中拿破仑下令炮兵向敌人开炮,但是拉炮的骡马一踏上冰面也跌倒在地,俄军乘机一路砍杀过来,法军大败。战后拿破仑一调查,发现原来是粗心大意的士兵忘了给马的脚掌装上防滑的冰钉,致使装备一流的法军惨败在俄军手中。

化学家追苍蝇——发现总在细微处

本生·罗伯特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他 1831 年自哥廷根大学毕业后,从事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达 55 年之久。其研究的范围涉及电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在光化学方面贡献较大,还创制了本生灯等。他在科学上能有那样出色的成就,是与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

有一天,他在阳光下晒滤纸,纸上有铍的沉淀物。不料就在他走开的一会儿,一只苍蝇突然飞到滤纸上,贪婪地吮吸那有甜味的沉淀物。本生大吃一惊,猛地扑上去捕捉,苍蝇却飞走了。他又是追,又是喊,惊动和吸引了好几个小学生一同来追歼“敌人”,终于把苍蝇捉住了。本生非常高兴,把已经捏死的苍蝇放进了白金坩埚,把苍蝇焚化、蒸发,最后化验、称重,确定了被苍蝇吸走的沉淀物折算成氧化铍是01毫克。他把这01毫克的重量又加到沉淀物的总数中,最后得出了元素铍的极其精确的分析结果。

恩格斯认真钻研 ——科学著作来源于严谨的调查研究

恩格斯在学习中非常重视认真钻研。他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他自己在学习中,总是搜集很多实际材料,然后深思熟虑,多方钻研,最后才作出科学结论。如他在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时,不但亲自到工人住区反复做调查,而且把所有能够得到的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书刊和文件都仔细地作了研究。列宁评赞这本书说:“不论在 1845 年以前或以后,都没有出现过一本书把工人阶级的穷苦状况描述得这么鲜明、逼真。”恩格斯在写作其他著作时,也都是这样认真的。

海明威作品一页改了 39 次——每一次修改都是严谨的体现

美国当代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 6 个月,修改花了 5 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共改了 39 次才满意。

福楼拜只写第一行——对作品要求再严格也不过分

福楼拜是 19 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一堆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一页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立即告辞,赶紧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福楼拜是一位对作品要求严谨的作家。他曾经说:“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表现它的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表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反复思索而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鲁迅治学严谨——严谨不苟终成学问大家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最热情的战士,也是一位最冷静的学者。他的治学精神,和他的最勇敢的战士精神一样,黑白分得很清楚。他在学问上也是决不妥协的 ! 他如果要研究什么,他便把握住了它,丝毫不肯放松。自从介绍了新艺术的理论到中国来以后,从根本上介绍得最多最好的还只有他一个人。他有许多出版的书籍,自校对到封面的装帧,全部是出于自己之手。他校对时,一个一个字地细校,决不苟且,决不马虎放过,决不肯有半点放松。不马虎,不苟且,从根本上做工夫,这便是他的治学精神。

“你的瞌睡就是极好的评价”——对创作要有极严谨的态度

俄国作家果戈里是个严肃的作家,艺术上精益求精,决不肯粗制滥造。因此,他每写完一部作品,总要念给别人听听,征求意见。当他写完一部反映乌克兰生活的剧本后,朗读给当时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听。茹科夫斯基年纪大了,又有午睡的习惯,不久,他垂头闭眼,打起盹儿来。待他猛一惊醒,果戈里已经把稿子烧了。茹科夫斯基问他为什么,果戈里说:“应该烧掉,因为你的瞌睡就是对它极好的评价了。”

“发现者”号上的小别针——小错误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2000 年 10 月 10 日,美国“发现者”号还有几小时就要发射升空了,可是工作人员在对它进行例行检查时,突然发现一枚别针掉进了“发现者”号主体与它的燃料水槽之间。这枚小小的别针,万一在飞船升空时卡在发动机里或者坠落到发射台上,都将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美国国家宇航局决定推迟“发现者”号的发射日期。

哲理材料

一个人的课堂

我在大学二年级读书时,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一堂选修辅导课,教师是从另一所大学请来的。周末下午学生活动多,都没心思上课,我去教室换鞋,准备参加足球赛,这位老师以为我来上课,便一字一句地说:“一个人,我这课也要上,不能辜负你。”此时,我只好坐下来听课,整个教室只我一个学生,他板书一丝不苟,讲课声音沉着而洪亮。下课了,他拍拍身上的粉笔灰,向我点点头,夹起

合格的助手

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给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当助手,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直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她说:“大夫,我们用了十二块纱布,你只取出十一块。”“我已经取出来了。”专家命令道,“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十二块纱布。”

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浮起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十二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都是“还”字惹的祸

两年前,巢湖的张先生向朋友高某借了14000元。今年3月,张先生因资金短缺只还了其中1万元。为避免今后出现纠纷,张先生又给高某写了一张欠条:张某借高某人民币14000元,今还欠款4000元。后来,高某因催款吃了几次闭门羹后,一纸诉状将张某告到法院,诉称张某尚欠其余款1万元,请求返还。接到起诉书后,张先生感到疑惑不解。司法所工作人员发现欠条存在重大歧义。“今还欠款4000元”,既可以解释为“今还 (h á i) 欠款4000元”,又可以解释为“今还 (hu á n) 欠款4000元”。

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一方提供的用词可合理地得出两种理解时,应选择不利于用语提供人的解释。张先生为此输掉了官司。

严师

我从小喜欢言谈,即使在课堂上也絮叨不止,这点恰好是乔丹小姐所深恶痛绝的。

乔丹小姐是我 10 年级的语文老师,为人认真严厉,身高 5? 郾 5 英尺,十分瘦削,一绺头发,绾到背后,看起来非常像一匹马,戴着一副半圆形眼镜。当她感到气恼时,常低下头,从眼镜顶部逼视别人。

有一天,在她的课上,我忙于与邻座同学闲扯,没有注意到她已停止讲课,怒视着我:“下课到我这里来 ! ”

那次训斥,乔丹小姐虽然声音很低,却十分严肃,告诫我以后要静心听课。“作为惩罚,让你写一篇千字作文,题目是《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下星期三交稿。”

我如期交卷,颇为自负,满以为完成了一篇佳作,期望能得到她的嘉奖。然而,次日课上,她从眼镜框上看着我,咄咄逼人,把作文掷了回来。“重写,”她说,“记住 ! 每段开头或结尾都应该是主题句。”第二次掷还给我时,为我改正了语法;第三次,拼法;第四次,标点符号;第五次,说我不整洁。我真懊丧极了。

第六次,我工整地誊清了文章,纸边还留出很多空余地方。这次,她摘掉了眼镜,莞尔一笑,终于收下了这篇作文。自那以后,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才两三个月,我又故态复萌,再一次在她的课上嚷嚷,同学们直向我使眼色,我向上一看,正好与乔丹小姐的目光相遇。“玛丽,我在讲什么 ? ”“很抱歉,没听清楚。”我嗫嚅着,期待有同学悄然告诉我,可没有人敢。这次,乔丹小姐没有责备我,继续说:“我讲的是市里举行的作文比赛,已经揭晓。”她停顿一下,接着说道,“同学们,我很高兴告诉大家,玛丽在这次竞赛中取得第三名。”

我始而困惑,继而惊喜,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奖。几年后,我把当时的感受告诉一位记者,事后竟被长篇大段地登出来,甚至连我对乔丹小姐其貌不扬的描述也在其内。不知道她看了没有,真有点内疚。不过,乔丹小姐终于来信,信上说她的外表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得到了教训,当我一再重写作文时,我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老师的信感动了我,除了妈妈以外,她是世上我最喜欢的人。

乔丹小姐的话一直记在我心头,它像座灯塔那样指引我——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会取得成功。

失之毫厘 ? 摇谬以千里

某工程设计中,有关人员把小数点开方弄错,少算了一位小数,致使整个设计全部返工。一个机床厂的某设计员,在机械制图时,不严格要求线型、字体,由于错画了一段粗实线,使 600 台电动机底座毁于一旦,全车间所有工人的汗水付诸东流。

思维严谨的学生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智商有没有问题,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 ”

他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 ”

“不是。”

“枪声有多大 ? ”

“ 80 ~ 100 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 ”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 ”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 ”

“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 OK 。”

“ OK ,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 ”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 ”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 ”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 ”

“没有。”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 ”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 ? 保证是十只 ? ”

“没有花,就十只。”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他继续问。

“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 ”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 ”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 ”

“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老师当即晕倒。

创新论证

过分严谨不利于沟通

某同学做事非常认真,生活非常严谨,总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从不和班级同学聊天,一起活动,甚至有时别人和他开个玩笑他都接受不了,脸泛红泛白的。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爱和他交往,甚至他身边没有一个朋友。

像这样的同学生活虽然严谨,但是因为过分严谨,失去了朋友,尤其在现代这样一个开放、倡导普遍合作的社会中,不利于健康成长。

1、读书是吸收营养,实践是释放能量。

2、读书贵在细心领悟,实践贵在大胆创新。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 ——内森

4、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5、只有科学的态度,才有科学的知识,只有科学的知识,才有科学的成就。

6、读书,要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的,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7、在做阅读笔记时,先要确定你需要什么信息。然后找出书籍和文章中有关的内容。把从文章中读到的信息和观点与你所听到的和看到的联系起来。笔记中应包括关键词、关键词组、标题和小标题,简洁的摘要和简单的.图表。但不要从书籍上大段地抄,因为书籍毕竟还可以查阅到。——罗伯特·巴拉斯

8、读书眼欲黠,如贾胡,到处辄止;心欲检,如惜福人,饭间粒坠,必拾入口。——陈士奇

9、书籍,对广大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东西,把读者往哪里引导,培养青年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切有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作者和编者都应该慎之又慎的。——李明三

10、古代有人对于必须精读的东西,采取抄写的方式来学习,抄它一次、二次、三次。这样誊抄其实也是一种精读的方式。对重要著作,读一本而能充分理解吸收,比读三本五本而印象浮光掠影,模模糊糊还是要好得多。——泰牧

11、盖书籍的装帧,不仅求其形式美观而已,又要求能够表达书籍的内容意义,是内容意义的象征。这仿佛是书的序文,不过序文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装帧是用形状色彩来表达的。这又仿佛是歌剧的序曲,听了序曲,便知道歌剧内容的大要。——丰子恺

12、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而所得也越多。我读书很杂,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诗词歌赋都喜欢翻翻读读。读书,以我为主,学习古文,但不迷信古人。读,是吸取营养往肚子里添东西,含英咀华,其乐无穷。——臧克家

13、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14、学习前人是传承,超越前人是发展。

15、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陶潜

16、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耩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程端礼

17、读书要敢于提出问题来研究,不要为书所拘。要有批判力。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把脑袋仅仅当成仓库,读死书,死读书。要逐渐对书读出自己的独立评价和见解。不少人书是读得不少,可就是提不出自己的看法……要逐渐形成读书、观察、思考、钻研、创新的过程。——温元凯

18、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19、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0、读书全靠自用功,先生不过引路人。——谚语

21、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作者:叶圣陶

22、君看白日弛,何异弦上箭?作者:(唐)李益

23、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作者:席勒

24、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作者:(宋)朱熹

25、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26、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作者:谚语

27、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

2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29、如果知识是欲望的奴仆,那又跟读书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30、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佚名

31、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佚名

32、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3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34、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3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36、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佚名

38、人就象钉子一样,一旦失去了方向,开始现阻力屈身,那么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价值。

39、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拉丁谚语

40、读书一是为知。读书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41、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4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43、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作者:朱熹

44、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作者:郑燮

45、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作者:孟德斯鸠

4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长进先读书。作者:李若禅

47、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4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49、读好书,使人丰富。一个人活着依靠直接的人生经验,然而,我们的直接生活经验往往不多,我们的经验绝大多数来自间接的人生经验。我们通过读书获得前人的间接人生经验。——肖克凡

50、年轻的作者要多读书,善于思考,一个不懂历史的人,绝不会正确的看待现在。当然,要写好作品,也离不开对技巧的学习。要扩大美学视野,广泛浏览各种流派,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而不是生搬硬套,食洋不化……——柯岩

51、宰相必用读书人。——程允升《幼学琼林·文臣》

52、要摘要作笔记。现在人们喜欢在书的旁边圈点,表示重要,这很好,但是还不够,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来。 王力

53、时代变了,现在机遇比以前更多,但代价更高,人们变懒了,不愿意读书不愿意思考。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当代人不读书,根本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什么的问题。作者:梁文道

54、我如果不读书,就会不知。

55、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作者:爱迪生

56、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法]笛卡尔

57、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前苏联]巴甫连柯

58、你可以写出一本值得被阅读的书,或活出一个值得被叙述的人生。——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59、有许多比焚书更严重的罪行,其中一个就是不读书。——约瑟夫布罗茨基 Joseph Brodsky

60、最爱项脊轩内读经典,最爱琼花阁里品人品。

61、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茗,书香萦绕。

6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63、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64、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好书。 [德]考尔登

65、一本饶有趣味的书可能会有无数个谬误;一本无一处谬误的书也许是一本极其乏味的书。 [英]哥尔德斯密斯

66、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67、一本好书,可以成为我们的莫逆之交。它已往、此刻、未来对我们始终如一。——塞莫尔·斯迈尔斯

68、书籍是年少人的导师,是暮年人的护士,在冷清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疾苦。——柯里叶尔

69、时机是神的雅号。 ——桑弗

70、养子莫徒使;先教勤念书。——《春联集锦》

71、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春联集锦》

72、最有成绩的科学家都具有狂热者的热情。——贝弗里奇

73、要是童年的日子能从头返来,那我必然不再挥霍功夫,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念书!——泰戈尔

74、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念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75、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76、用心读书,是为了制止成为不顶用的人。 ——[尼]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7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辅佐下,成立本身的思想。 ——[法]鲁巴金

78、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