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本来无一物的名言 正文

本来无一物的名言

时间:2024-09-20 19:39:39

静心的名言 篇1

1、静心,静语。轻轻闭上眼睛,用耳去捕捉交织在身旁的声波,用心去细细勾勒身边的世界,这就是倾听的感觉。倾听——静心的乐曲。

2、静心如水,不是自己象波澜壮阔似的那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驾驭风帆,而是自己犹如纹丝不动的'潭水一样静谧安详却慢条斯理的涟漪。如此,静心如水的人往往是静水深流的表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最高境界。

3、静心是一种美,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纯净和清明。

4、静心享受,享受静心——静心能让压力的灰尘得以沉淀、洗涤,让压抑的情绪得到尽情地释放,让匆忙的步调得以舒缓。——静心能让满怀烦恼的心在洗涤之后,晶莹剔透,更能感受无穷无尽洒落在天地之间的爱与宁静。

5、让心慢慢地浸在心底,让心沉浸于汲汲的水流,让心搁浅在避风的沙滩。心如止水,心无喧嚣,心无烦絮,心无杂思,心无祝福,心无祈祷,心无思念,此刻方知,心静之后再无微微的波层,静心之后再无层层的涟漪。

6、微风乍起,迎来层层涟漪,然后又恢复最初的平静。看着荷叶下的净水,心也跟着平静。暂时会忘掉一切骚动不安,就像涟漪过后终归平静一样。

7、心静不如静心,静心不如心静。人生有太多的滋扰与喧嚣,把它放在心底,感受心静,体验静心。

8、心静了,那感觉真好,唯愿春来时,随那柔风佛柳,去那不老的青山上,弹素曲一首,吟雅诗几书;在如水的星下,邀常蛾对弈,与月儿慢酌,醒时狂饮千盏,醉时独享一梦。

9、夜深时,灯下静听心语,梦中一晌贪欢,依然明亮的眸子,映着那份淡然的静谧,聆一首云水,赋半生禅心,轻轻与自己私语,学会独自与心相守那份世间的美丽。

10、一直觉得,若能找一静僻之地,静心,静悟,静静思考,时时看看美丽的苍穹,时而品品手中的香茗,时而挥洒手中的笔墨,时而让钢笔在纸上舞动,在配以安静的乐曲,静静的,静静的,想想白天,想想生活,想想每一个人,那就好了。

11、这世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对于眼前的事物,看情绪而定。好的心情自然会赏心悦目,

12、静静的,学会了一颗心去聆听,去欣赏。就如同那一湖秋水,淡淡的几许波纹,却能承载千年的日月,揽尽万里的浮云。

13、把自己放在静心的境界里,悦读并记录多彩的自然、高尚的人性、纯洁的心灵、美好的情感,感觉很美好,很幸福,很开心!

静心的名言 篇2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3、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凡事大半天注定,何必三更费心肠。

6、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7、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9、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白居易《赠吴丹》

12、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13、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14、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15、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静心的名言 篇3

1、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2、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3、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4、如果您对起名、改名、产品命名、公司取名、品牌设计、商标注册、风水等起名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和我们的专业咨询师联系!

5、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6、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7、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8、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9、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10、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11、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2、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13、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1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15、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6、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7、下下人有上上智。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2、佛法是不二之法。

1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1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9、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3、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25、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7、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2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29、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3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3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32、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33、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34、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35、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36、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37、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38、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39、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0、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1、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42、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1、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2、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3、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4、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5、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6、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7、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8、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1、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2、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3、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4、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15、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6、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17、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9、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0、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21、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22、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23、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24、一切皆为虚幻。

2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9、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30、一切皆为虚幻。

31、不可说,不可说。

3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3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7、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8、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39、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2、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43、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44、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5、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6、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49、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50、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拓展:佛经的作用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有许多佛经表达的是佛之“心印”,故达摩把《楞伽》付与慧可(神光),说可以“印心”。至黄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刚经》印心。对照《楞伽》,则认为香严击竹后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的确如此,只要能“一念”代“万念”,然后“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提烦恼无异境界”一句,你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领会,只有当你能“转”能“化”后才能深会其意。又如灵云的禅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药山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