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深根固本以治天下。
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既生瑜,何生亮。
天下高见,多有相合。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生子当如孙仲谋。
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身虽损,名可垂于竹帛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西游记》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磕睡多。
神无定位事难成(没有决心就不能成大事)
只管走路,莫要多心。
不看僧面看佛面。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不如忍气高。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
不信直中直,需防仁不仁。
有缘洗净忧疑病,绝念无私心自宁。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3、《水浒传》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表壮不如里壮。
篱牢犬不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如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如何此处不留人,休言留人处。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4、《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
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
不怕官,只怕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辖,这里指管得着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
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两句大意是:到瓮子里捉老鳖,那是手到拿来。此二句是形容办事十分容易。瓮中的老鳖躲也无处躲,藏又无处藏,因而瓮中捉鳖当是十分容易的事。
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缘:缘分。这两句大意是:有缘分的人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因机遇、巧合而会面;没缘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会错过,跟没遇到一样。这两句话在元代无名氏《鸳鸯被》杂剧里作“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
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噎(yē椰):食物塞住嗓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饭时要防备食物卡住嗓子,走路时要防备摔交。比喻人处世办事必须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安全,以防不测。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须:必须,应当。这两句大意是:男孩子长大了就应当结婚,女孩子长大了就应当出嫁。
君子问灾不问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幸运的事不会连续到来,灾祸一来却不止一种。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须:却。这两句大意是:隔着墙却有耳朵在听着,窗户外边难道没有人听见?此两句语本《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取得的却不及时去取,机会过去以后可不要后悔。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十六回。这几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得到困难,失去也困难。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两句大意是:光听说名字不如眼见一面,亲自见面胜于听说姓名。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荣枯事:好事或坏事。这两句大意是:进门之后不用同主人遇到好事或遇到坏事,察颜观色便可得到准确的结论,这两句俗语是从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经日:亲眼看到。这几句大意是:亲眼看到的事情,还唯恐它不真实,别人背后讲的话,怎么能够完全相信呢?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否(pǐ匹)、泰:本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不相交叫“否”,天地相交叫“泰”。否、泰分别代表凶和吉,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两句大意是:快乐到极点反生悲哀,坏事到了尽头,好事就会到来。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这两句大意是:蛇没了头就不会行走,鸟没了翅膀就不能高飞。这是两句俗语,却含有深刻的哲理。前句说明:一个群体少不了一个带头人,否则就无法统一行动;后句说明:干什么事都少不了得力助手和群众帮助,单枪匹马
犹如无翼之鸟,什么事都难以成功。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这两句大意是:灯蛾扑到火上,引得火焰烧死自身。这是两句俗语,比喻不顾客观情况一意孤行,自寻死路,自趋灭亡。“灯蛾扑火”又作“飞蛾扑火”,源于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八回。赵括:战国时赵将,著名战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空读其父所传兵法,倒背如流,实际上不会指挥作战。
赦其旧过,开以新图。
明·施耐庵《永浒传》八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对有些人,可以赦免他过去的罪过,给以自新之路,让他重新作人。对于那些过去犯有一定罪行,本人有改恶从善的表现者,可以考虑给予宽大处理,使之重新作人。这样做有利于分化犯罪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胜败乃兵家常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五回。兵家:原指研究军事的学者,这里是指挥作战的将领。这两句大意是:打胜仗或打败仗是将军们常有的事。
有眼不识泰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农民的心内像沸水煮一样焦急,而公子王孙则手摇扇于逍遥自在。这首诗是梁山英雄白胜所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笫六回。粱园:汉时粱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一说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南,为宴赏迎宾之所。这两句大意是:粱园虽然美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非久留之地。和李白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诗意相近。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君:你,对人的尊称。终:终归,到底。这两句大意是:送您选到千里之外,最后还是须有分别的时候。送别,送别,终有一别。这两句的意思在于说明不必远送了,也有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的。多用于劝人不必再远送,也可用于表示自己不再远送别人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路遇不平之事,即挺身相向,扶弱除强。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本句大意是:在别人的矮屋檐下讨生活,怎么敢不低头呢?这两句比喻受制于人,其得顺从。今常作“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用于表示处于别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心理。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这两句形容处境艰难,没有出路。它最早见于宋·普济《五灯会元·安吉州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
破屋更遭连夜两,漏船又遇打头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两句比喻在难以支持的困难处境中又遇到新的打击,不幸中再遭不幸。也作“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自差偏自是。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本句大意是:自己有了差错,还自以为是正确的。这句话表现:刚愎自用,固执己见。
敢怒而不敢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本句大意是:胸中有怒气,但是不敢公开发泄或表露出来。
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纵然叫捧尽所有江湖的水,也难以洗尽今天脸面上的羞耻。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凌:高出。这几句大意是:身材魁梧,有万夫难敌的威风;讲话有气魄,表现出千丈凌云的志气。这几句是《水浒传》二十三回所刻画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形象,不仅有外貌描写,而且勾勒了他的语言、志气、威风、气度,的确是一条好汉。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水浒传》第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炎炎红日,炙热得如同火焰在燃烧,田野里的稻苗已有一半被烤得枯焦了。用来描写炎热苦旱之状,现也可用“赤日炎炎”句来表示红日灼烤之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发生的背景是梁山在高唐州斗法败于高廉,急等公孙胜回来救急,于是戴宗和李逵跑遍蓟州城内外,却始终寻公孙胜不着,眼见“山重水复疑无路”,万千辛苦付东流,忽然间却“柳暗花明”,从与一老者的纠纷中偶然探知了公孙胜的确切位置。吃尽连日奔波苦、备感肩头重千斤的戴宗,不由感慨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短短十四个字,便将戴宗历尽波劫后终于得偿所愿的欣喜尽显无遗,是《水浒传》中非常经典,非常传神,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此言,与辛弃疾的名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水浒传》为丰富中华文库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要想有一千个好日子是很难的;就像花朵一样,不可能盛开一百天,不但不枯凋,而且还是和当初一样的红艳。原诗是劝人一时的得意不可太过张狂,应该及早为日后打算才对。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
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
不怕官,只怕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辖,这里指管得着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
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两句大意是:到瓮子里捉老鳖,那是手到拿来。此二句是形容办事十分容易。瓮中的老鳖躲也无处躲,藏又无处藏,因而瓮中捉鳖当是十分容易的事。
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缘:缘分。这两句大意是:有缘分的人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因机遇、巧合而会面;没缘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会错过,跟没遇到一样。这两句话在元代无名氏《鸳鸯被》杂剧里作“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
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噎(yē椰):食物塞住嗓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饭时要防备食物卡住嗓子,走路时要防备摔交。比喻人处世办事必须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安全,以防不测。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须:必须,应当。这两句大意是:男孩子长大了就应当结婚,女孩子长大了就应当出嫁。
君子问灾不问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幸运的事不会连续到来,灾祸一来却不止一种。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须:却。这两句大意是:隔着墙却有耳朵在听着,窗户外边难道没有人听见?此两句语本《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取得的却不及时去取,机会过去以后可不要后悔。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十六回。这几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得到困难,失去也困难。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两句大意是:光听说名字不如眼见一面,亲自见面胜于听说姓名。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荣枯事:好事或坏事。这两句大意是:进门之后不用同主人遇到好事或遇到坏事,察颜观色便可得到准确的结论,这两句俗语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只要看看脸色,便可分析出主人的心情和遭遇。可以这两句说明察颜观色的重要性。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经日:亲眼看到。这几句大意是:亲眼看到的事情,还唯恐它不真实,别人背后讲的话,怎么能够完全相信呢?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