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料作为无法代替的课程资源,正在逐步引入到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史料并进行分析,能够增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和说服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史料教学的理论,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建议;效率
高中历史的教材经常充斥着大量的史料,高考的命题方式也习惯用史料作为材料分析题的素材,而且多为文言文的形式。学生一致认为,要想提高对历史史料文献的理解,必须具备很强的文言文功底,否则对材料题中涉及的历史文献的原句一知半解。针对这种尴尬的情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把历史史料很好的融入到历史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史料的理解中学习历史知识,增强感悟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理论
史料的定义很宽泛,主要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所留下来的通过史书和文献记载的痕迹,史料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帮助人们对特定历史下的情境进行再现,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文化载体。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学生由于和历史所处的年代相差很大,因此对于特定历史的事件理解出现障碍,不能真正的理解特定的历史行为和现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将历史史料用于教学中,不仅能起到历史情境再现的作用,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更有说服力,提高主动探求一定朝代下历史事件的真相的积极性,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将史料融入到课堂讲授的环节,这种教学方法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经过很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历史的存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历史。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建议
1.编写以史料为素材的试题。教材的编写是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而进行的,新课改理念则要求编写教学时,应该深化改革教材内容,改变传统的编写模式和布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让学生独立思考,细致分析史料中的每一个典故和名人名言。这就要求史料必须穿插在教材编写的环节中,每个章节的编排必须配有以史料为内容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以史料为基础,做到史料和历史内容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观。同时,经过每一次的教学,教师也做到了史料分类、史料概述、史料转述、作者推断、史料质疑等环节教学,从而形成了模型化的史料教学。不仅如此,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历史试题的编写也在史料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变化,试题中出现的结构性试题的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等,都充分彰显了史料教学的魅力。
2.关注细节,让史料教学可持续发展。英国对于史料教学的研究比较成熟,英国历史教学专家认为,关注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要从微观上把握史料的引入,让史料教学更具有可持续性。研究工作者认为,怎样让学生对历史的史料充满好奇心和兴趣,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准备,首先是让教师从不一样的渠道来引入史料,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其次,教师要把学习史料和分析史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给出直接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史料学习中,举一反三。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史料信息,学生的知识面被拓宽,历史的思维能力被充分激发。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牵线者的作用,把历史史料和学生连接在一起,让学生积极研究和分析史料,将历史真实的面貌加以还原。
3.选择史料要以学情为出发点。学生是历史课堂的主人,学生课堂情绪的变化和精神状态都会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即使是再具有权威性的史料,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就相当于“天书”,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新教材增加了不少史料的篇幅,历史的信息量突然加大,而且这些教材中的史料都是经过教材编写专家精心选定的,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教师要认真讲解史料中的重要事件和典故,巧设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开动脑经,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能力。同时,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要使用不一样的史料教学方式,因地制宜。例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对本课的重难点把握的不是很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书本上的史料的时候,挑选些容易理解的史料,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而不至于出现枯燥无味的局面
4.将史料的引用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中历史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有的章节甚至没有史料的穿插,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做好大量的延伸工作,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外的史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上课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史料,提高课堂的包容性和效率,既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不能过多的浪费时间。首先,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史料;其次,教师要确保史料真实可信,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再次,教师应对史料进行加工,提取重要信息,优化史料呈现形式。这样就能满足课堂教学需求,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的辐射下,教师要打破常规历史教学方法的束缚,优化配置历史学习信息和资源,继续推进历史教学的改革,把历史史料有机的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历史教学方法,在史料教学的基本框架中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海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
摘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早在宋代,理学家程颐便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一“乐学”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旧有着启示作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尤其要尊崇乐学思想,注重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小学语文,面对的是一群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然而又稚气未脱、定力不足。如果教师能够顺势引导,以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学习将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反之,如果不注意培养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难免会兴致减弱,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鉴于兴趣的重要性及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实行“兴趣教学法”。
1课外因人生趣,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不是一种死板的机械运动,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生对教师感兴趣,自然就会对其所授学科产生兴趣,是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尤其不能忽视课外的环节,要注重感情的交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主动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益友。这样,学生就会信任教师、爱戴教师,对教师产生一种天然的兴趣和依赖,学习兴致自然也会高涨。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和人格魅力也是增加学生好感,使其产生兴趣的关键条件,一个优秀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更新自己的知识,让学生觉得可爱、可敬、可亲。
2课前热情生趣,调动学生激情
学习是需要兴致的,在精力集中、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等特点,就要在课前充分调动他们的情绪,昂扬士气、迸发激情,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有了热情,学生就会踊跃参与,自然就有了兴趣。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个简短的活动,放一首歌曲,讲一个故事,或者在黑板上抄录一些经典诗词、名言警句,师生一起诵读。虽然只有三五分钟时间,学生却可以投身其中,调动情绪。同时,也可让学生感悟音乐的优美,品位语言的深邃,从中摄取养料,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比简单的“起立、坐下、开始上课”等传统课前三段论效果要好的多。
3课时因教生趣,创新授课方式
语文教学堪比一门综合艺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宛如一名艺术巨匠,能够在课堂上轻松驽驾“兴趣”这根魔棒,别开生面的进行授课,让学生乐在其中,就染自醉。
3.1导语引趣。好的导语,是对课堂内容的总结提炼,既能有效引出授课的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让其对课堂的内容保持兴趣。如在讲授《孔子拜师》时,可以一上来便向学生抛出几个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有达尔文、柏拉图,那大家知道排在十大名人之首的是谁吗?那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子。世界排名第一的孔子为什么还要拜师?他的老师又是谁呢?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什么?这样的导语,既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让他们产生一连串的疑问,自然会集中精力的投入学习中。
3.2旁征添趣。小学生求知欲强,知识储备又少,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拘泥于课文的内容,那不仅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需要,也难以让他们深刻了解文章的精髓。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能够旁征博引,尽可能的给学生展现文章的整体风貌。如在讲授《将相和》时,不能简单的罗列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几个事件即可,最好能将战国的时代背景、列国的地理分布与势力对比、赵国的兴起与衰落、秦国的变法与强大等,通过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向学生讲述。如此,学生就可更深刻的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真正体会到赵国当时处境的危险,以及蔺相如的刚毅与聪慧,对课文的内容也会更感兴趣。
3.3情景激趣。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事情往往会有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既可增进兴趣,又能开发智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投身其中,假设他们是主角,遇到同样的事情,会如何处理。之后再与课文作比较,看哪一种方式更好,如此,学生的兴致会非常高涨,而且在对比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思辨思维的形成。如在讲授《西门豹》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西门豹,遇到河伯娶亲的事情,你是否会去制止?又会如何揭穿巫婆的骗局?同学们在思考回答之后,再对比课文中西门豹的做法,就会深刻体会到古人的正义与智慧。
3.4游戏增趣。小学生往往好动,表演欲望强。针对这一特点,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又能增进学生的交流能力。如在讲授儿歌《小熊过桥》时,可以把讲台当作小桥,让两组同学分别站在小桥两端,扮演“山羊公公”和“小熊”,然后,下面的同学朗读,上面的同学表演过桥。通过这样一个寓教于乐的小游戏,学生们很快便能记住儿歌,此时再加以引导,学生们便懂得要像小熊那样尊老爱幼,礼貌相让。
4课后实践生趣,实现知行合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的定位,并不能仅局限于三尺讲台。课后的继续学习与实践,也是“兴趣教学法”的重要内容。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寻找课堂与课后的结合点,带领学生感受自然,尝试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比如讲完《望庐山瀑布》,便可在周末组织学生郊游,看一看真正的瀑布,讲完《农业的变化真大》,完全可以带学生去感受一下新农村的风貌。通过躬身实践,学生就会切实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而萌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总之,从教学实践来看,兴趣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兴趣教学法,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须。
参考文献
[1]杜娟;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0.07
[2]陈美丽;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1.02
作者:续宗君 侯庆峰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桥中心小学
摘要:在
关键词:托物说理;借物抒情;高考作文
世间万物、春夏秋冬、花鸟虫鱼山水皆可入文,皆可说理,皆可寓情,当构思作文中心中缺少素材时,我们可以到大自然中索取。这里只是提倡在文章中出现这样的片断,并不是通篇全使用这一思路,应出现相应的片断,增强文章亮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星明月隐,草长莺飞,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就要求我们,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壮。
一、“借物说理”
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应善于发现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所蕴含的哲理,把这些哲理运用到作文
写作之中,这样就会增强文章的深刻性,也使文章更加有文采,同时也能显示学生的文学修养。例如以“美”为主题的借物说理片断,我们
可以写道: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将“美”的深刻内涵附加到具体的物象白云、残雪、鸟鸣、斜阳之上,内涵诠释得仍然很深刻。再如以“生命的奇迹”为主题的借物说理的片断,不一定非要用屈原、张海迪、洪战辉等来诠释,我们所能想到的很多事物同样可以诠释生命的奇迹,我们可以写道: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耀眼的光。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自由穿梭。这里借助了夏荷、萤火虫、鸟儿、蚯蚓同样也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奇迹。写坚强的意志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自然之物来加以诠释: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才能造化成珍贵的琥珀;腊梅有坚贞不屈的意志,才能怒放在严寒的冬季;水滴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才能穿破坚硬的石块。运用江河与大海的对比、雄鹰与蓝天的对比、松脂与琥珀的对比、腊梅与冬季的对比、水滴与石块的对比,借助上述的自然之物论证了坚强的意志的主题。所以一切自然之物花草鸟兽虫鱼、山水风雨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我们可以信手拈来,用以说理。
二、“借物抒情”
《兰亭集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借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水,丝竹管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意象来表达“信可乐也”、“ 亦足以畅叙幽情”之“乐”。
我们同样可以学习古人的写作思维,想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不一定非要列举古人的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我们学习的应该是古人创作的方法。杜甫要表达
内心的历经战乱长年漂泊的孤愁就借用了秋天落叶的意象写成了千古绝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想要表现内心的愁苦借用了春水的意象吟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佳句等。其实,古人的这种创作方法运用的非常普遍,我们也可以将其与用到我们的作文写作之中,稍作灵活的运用,就会巧妙而又恰当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例如要表达思念的情感主题,我们可以写成情感语言片断: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可以将相思的情感寄托在“明月、黄花、无言泪、杨柳岸晓风残月、茱萸”之上,而且化用了古人的诗句,感情显真挚,语言优美。再如以“忧愁”为主题的情感语言片断:忧愁是绵延不绝的一江春水;忧愁是对影三人的一轮明月,忧愁是河底招摇的一潭青荇;忧愁是
隔江犹唱的一曲后庭花,也是将“忧愁”寄托在“春水、明月、青荇、后庭花”之上,使忧愁更加忧愁。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就是我们常借之意象。运用这样的思路不仅使文章有文采,而且哲理性较强。 所以,自然是一部书,每一棵花草都有丰富的情感。凝望,是深深的哲理,引发生活的思考;回首,是温习往日的甘苦,激发明日的斗志,不是为了守定一份成功,得意洋洋唱老调;也不是囿于一份失败,忧心忡忡马不前。
参考文献
1.《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新高考》.2008年第三期.
2.《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