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诞生地纪录片中的名言 正文

诞生地纪录片中的名言

时间:2024-09-25 21:28:17

第一章《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环境的生发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第一部被国际真正意义上多数人认可的纪录片佳作,它背负的成功光环,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贯穿了现代人的人文寄托,并在纪录片领域发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嗓音”,运用的艺术手段和创作技巧,转化为影像层面的修辞,修饰后的情感,兼并客观与主观,协同理性与感性,共同完成了完美的视听盛宴。以往对纪录片的研究,多有借鉴文学和电影研究的习惯,偏重于纪录片文本,把作品的生产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交互作用的社会脉络中孤立出来。

现实中,纪录片作为创作者的一种视觉诉说,不仅追求视听语言的真实可感,还注重审美方面的风格印象。社会语境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领域,不能单一分析片中的人物形象,也不能侧重情节设置的探讨,要放置于中国当代整个经济文化大背景下,分析媒体、媒介环境与经济、文化、政治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本片虽是通过对中国各个地域、各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的介绍、以记录各地美食为主,实质上仍归属为人文自然社科类纪录片的领域。影片的主线索定位于饮食,由饮食引发的一系列的乡土饮食介绍、各地饮食习惯、人们的饮食态度等,基于日常行为,自下而上进行国家形象的塑造,突破了以往纪录片在文化方面的传达方式,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驾驭在美食上进行传播,实现了从细节入手,层层递进,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充满酸甜苦辣的美食,道出美味背后的人生—喜怒哀乐。当细腻的情感与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对文化本身产生的自觉意识和批判意识也凸显出来。电视纪录片的影像话语,在当前充斥各种文化元素的语言环境中,也是别具一格,本片在其独有的“喉音”的覆盖下,需要先通过分析其影像修辞的生发环境,然后在此次基础上对整部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国内学者王德春在中国首先提出“语境学”这一概念,他将语境分为主观语境因素和客观语境因素,他的语境观点—“主观客观说”,即“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①。

学者阿南(Allan)指出:“语境分为三个范畴:物理语境或叫场景,包括时空因素;话语世界,存在于话语当中,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或真实的;原文的环境,即上下文语境。”②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笔者得出语境是借助语言并继而对话语产生影响,主客观因素同时直接有力地制约语意的表达。所以本章节的第一节从客观文化语境进行分析,第二节定位于主观文化语境。

第二章视听语言修辞的元素

通常而言,优秀纪录片的制作都十分精良,从选题到拍摄完毕,内在主旨和外在画面均严格把关。熊忠辉、熊永新指出:“作为一个复合的符号系统,纪录片表情达意的元素是画面、言语、声音这几种符号,如何将这些元素综合起来,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一个包含着物理事实和心理世界的情境,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修辞手法”。《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画面艺术中不乏生动,画外解说词文学中不乏感性,这些与影像修辞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分不开的。

仔细分析,笔者发现本片坚持了纪实的拍摄手法,表现原生态的真实内容,运用了相得益彰的解说词,搭配风格温馨朴素的音乐音响,在微距拍摄下,打造了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片。这些视听元素的恰当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身就构成了修辞的过程,因为电视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题材,其视听语言的元素的修辞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学者包鹏程、孔正毅指出:“语言的修辞性主要来自于它的语义,而词扩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词汇也就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

修辞技巧的运用促使了隐喻的产生,不仅使掌控中的镜头充满寓意,并且在选景与前期调研工作中己经开始深层铺垫,做到使内涵深入浅出。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通过展示中国不同的地域的美食,以及不同时代的饮食,来展示中国现有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味觉的审美映照出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中国人文价值观得以体现,在该片中主要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家庭亲情,故乡眷念。第二,地区差异,领域特色。第三,时代变迁,文化传承。第四,感恩自然,回归和谐。

情感的含蓄表达,要运用影像元素的再现表达。学者李幼蒸指出:“电影语言并不专门指电影中的天然语言,而更多的是指电影作品中天然语言以外的其它表达形式(主要是画面形象)的‘语言’以及天然语言与其它‘语言’之间的关联,因此大多使用在譬喻意义上的”。《舌尖上的中国》中选用了电影的视听模式,为将影像语言修辞层面的表与内,形成多层次规律性的修辞,调动表面及背后的意义,上升到艺术审美。

第三章视听语言修辞的方法

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优秀代表作品,《舌尖上的中国》富有诗意的叙事,在真实再现的素材和精美绝伦的影像的共同打造下,呈现出别样的“视听并茂”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纪录片,除了要保持画面的真实性外,还要以声音的.真实性润色。

同时,作为影视作品,它有别于电影,电影经历了早期的默片时代,然后才有声音加入;而纪录片的诞生就已经有了声音的参与,可以预想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是假如只是画面和声音的简单搭配组合,那么距离制作精良的视听艺术还有较大的距离。学者贾磊磊指出:从现代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普多夫金的远见在于他把语言—思维—蒙太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序列,他认为人的语言以及思维过程,都是要通过建立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揭示生活内在本质的精神活动,而电影的蒙太奇正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全面地展示和阐释现实生活中各个现象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手段。

如果说纪录片中的画面和音响等组成的影像修辞元素是导演与观众交流的直接“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的镜头进行组接运用的蒙太奇方法,称之导演的“语法”。这种“语法”可以称为声画蒙太奇,它通常被定义为是蒙太奇在广义上的延伸,涉及多个方面,有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修辞,有同期声与画面的配合修辞,有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修辞,由此得出,蒙太奇的应用方法对于纪录片并不陌生,作为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遵循原则,它对影片主题和审美效果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伴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越来越精良,其声画关系处理的越发自然,并不断探索声画语言组合方式。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们,也纷纷进一步探讨作为涵盖艺术创作手法、艺术创作思维的蒙太奇,以求尝试和寻找作为一种具体剪辑技艺的蒙太奇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独到之处。

借鉴对影视艺术作品声画关系的梳理,一般上将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分为三类: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和声画分立。在这里,结合《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将语意修辞元素的表现方式分为声画合一、声画对位、声画分立三种。结合蒙太奇与纪录片影像修辞元素的内在联系,以音响和画面的组合方式为研究开端,进行解析。

2外在崛起是内在完善的外延

3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

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

4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

5我们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员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6真正伟大的人不是使用武力征服人类的人,而是用真理征服人类的人;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而是认识宇宙的人。

7和托尔斯泰同时代的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8历史的耐人寻味之处就是它的微妙与复杂.

9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内,给它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10俾斯麦:"我把他们全都打败了,全部!"

11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最爱的一句)

12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13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14从地面仰望天空,是那样的遥远清澈,偶尔飘过的浮云会着主人们的视线,天空的上面是什么,是人类发展的温床,还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疆场

15从宇宙俯瞰地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高度,也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任由时光流逝,这一高度将永载史册。

对于历史要用大尺度来衡量。社会变革的完成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16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着新的出发

17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成为大国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经济秩序。

18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

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19大国的真正崛起的脊梁依靠的不是所谓的政治家和商人,依靠的应该是科学家和思想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出现真正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很难崛起。

20.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荷兰,英国和美国

21成为大国的原因,郭旭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清昧。

但历史的胸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慷慨,它总是在让那些在第一时间适合它的规则,并拥有那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来充当世界的主角.

大多数人看大国崛起都是觉得非常激动,激情澎湃。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有点伤感。可能因为历史吧,感觉到它无比的沉重,尽管时过境迁,但人类还是有责任去创造未来,还是那句--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路。晕,以前不喜欢文科,现在居然喜欢上历史了。总之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下面是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1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该片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西方九国为题材,解读15世纪以来这些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而大国崛起的原因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九国说明了其中的一些答案:

一:对外扩张的历史

二:殖民统治史

三:资产阶级革命史

四:工业、科技、文化、军事和社会方面的改革史

五:对世界近代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

对比现在的中国,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与他们有所不同。目前世界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信息革命是当前的标志,只有拥有科技创新的能力,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实现国家的整体提升,达到和平崛起的目标。

要实现这样的崛起,中国就要学习各国崛起的优点,克服不利因素,避免崛起中的不良影响。

首先,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才竞争力,使全体国民的高等教育素质继续提升。

美国虽然现在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力在逐步衰退,钢铁工业和重工业制造业在失去,就业压力增加。但是我们业应该看到美国仍然处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科技竞争力还是很强,而科技创新的背后是其高科技人才储备的实力,美国大学的教育水平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一流的。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要崛起,只有教育崛起,才能实现人才水平的崛起。

其次,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继续主导经济改革,让中国的市场继续成为全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全世界在经受经济危机的创伤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和扩大内需的潜力,成为了各国的救命稻草,各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期盼中国市场的经济发展,带动各国走出世界危机。而中国也加大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投资,推动我国GDP水平的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想,如果再有10年,很有可能超过美国,实现经济总量的新腾飞。

最后,我们要继续进行科技创新,实现产品核心的技术的掌握。创新能力是当前各国科技水平的体现,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就看你是否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正处在科技创新的新阶段,创新力成为各个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法宝,因此,只有我们不断的推进核心技术的研发,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先机。

总之,我们既要学习他国崛起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我们特色的崛起之路,走处一条区别他国的和平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在不远的将来,让我们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和平崛起之路。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2

《大国崛起》真实地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我们要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

对于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是怎样成为17世纪的王者?

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虽然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成为富强的国家的道路,清朝的统治者的“闭关锁国”肯定是不可取的,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3

一个大国,它的标准当然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民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尊重。但是一个大国的形成并没有这么容易。

荷兰和西班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国,它们临近海洋,能够便利地贸易、交流,但是只有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是不能让两个占地面积极小的国家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强大凝聚力。荷兰的恩里克王子以国家的名义支持航海家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再是个人的孤立冒险,而是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战略;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皇在和哥伦布的谈判中,接受了一个有航海抱负的平民的要求,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皇冠上的珠宝。这就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自上而下的一股团结力量,使两个在欧洲边缘的国家成为了大国。

但是,在很多国外学者谈论大国崛起之谜时,都提到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有这样一句

当然,国家的崛起也有另一种答案,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一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的荷兰凭借一系列完整的商业制度,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大国;英国靠推行自由贸易建立市场,使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让经济腾飞;当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利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称霸了许久,而突然经济落寞时,则用政府无形的双手来干预,使经济渐渐回暖。所以体质的健全和创新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稳定。

我们回头看一下我们的中国,在19世纪,20世纪,为什么中国屡屡遭到欧洲国家乃至亚洲国家的欺凌?我认为首先是咱们国家思想的问题,那时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信奉封建思想,而这种思想让国家闭关锁国、不接受新的思想、文化、技术,让我们的经济发展停滞,与世界国家拉开了长长的距离。其次是体制问题,国家垄断经营,不给市场一个自由的空间,使得经济发展缓慢,无法入流,无法跟上世界其他国的脚步。所以打开国门,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国之路的开端。

大国崛起,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有一个经济与政治的现代化的过程。而只有在不同时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大国之所以难解,因为每个大国的发展模式都是不能简单地复制和模仿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前我们是学习苏联,学习它的计划经济等等,但是如今,我们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还要走的路很长,我们要摸索出一条新的路是艰难且冒险的,但是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我们离成为强国的梦想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