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州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朱敦儒南逃金陵。倩(qìng):借助。
一:1.请从景中藏情的角度鉴赏这首词的上阙。(4分)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上阙写景,但景中藏情。千里清秋,夕阳垂地,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阳”“逝水”渲染出极其肃杀、悲凉的气氛,暗含着山河残破、国运衰落的气象,寄寓着诗人悲凉抑郁的心情。(4分)
2.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对沦陷人民的同情。(4分)
3.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3分。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
4.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1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5分)
2.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景物,“秋色”“夕阳流水”2分;特点,“冷落萧条”2分;感情1分。共5分)
2.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前后各3分,前为“直抒胸臆”1分,感情2分;后为“拟人”,或者答“含蓄深沉”1分,感情2分,共6分)
翻译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
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
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秋风又到人间。叶珊珊。四望烟波无尽、欠青山。
浮生事。长江水。几时闲。幸是古来如此、且开颜。
吟蛩作尽秋声。月西沈。凄断余香残梦、下层城。
人不见。屏空掩。数残更。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
当年两上蓬瀛。燕殊庭。曾共群仙携手、斗吹笙。
云涛晚。霓旌散。海鸥轻。却钓松江烟月、醉还醒。
深秋庭院初凉。近重阳。篱畔一枝金菊、露微黄。
鲈脍韵。橙薤品。酒新香。我是升平闲客、醉何妨。
1.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牧《读韩杜集》
2.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3.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5.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6.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7.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
8.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9.回首中原泪满巾。——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10.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谢灵运《七里濑》
11.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
12.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3.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午日观竞渡》
14.十年愁眼泪巴巴。——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15.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6.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7.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18.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19.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李白《幽涧泉》
20.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21.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22.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23.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咏蝉》
24.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25.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26.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27.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8.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29.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30.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司马扎《宫怨》
31.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32.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皇甫松《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33.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34.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35.不知供得几多愁。——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36.一程烟草一程愁。——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37.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38.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9.有泪无言对晚春。——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4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41.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42.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纳兰性德《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43.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4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5.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46.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7.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48.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49.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50.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51.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52.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