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俄罗斯地缘战略名言 正文

俄罗斯地缘战略名言

时间:2024-09-21 22:39:29

麦金德的学说如果单纯用来解读“世界岛”上的地缘政治,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不过自大航海时代起,海洋就已经成为大国角逐的主战场。在他之前,美国人马汉[2] 已经提出了“海权论”(1890)。作为英国人的麦金德理应更明白“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道理。以下是“海权论”的主要观点:

1. 谁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

2. 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谁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

3. 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谁就(变相)控制了全世界。

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美英联盟就是照着这个干的。

马汉的海权论是海洋国家的立国之本,其最大的战略作用就是控制世界的物流路线。我们知道,大航海时代之所以能够让世界迅速从古典时期进入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让海洋成为全球交流的平台。海洋不仅为各大洲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更让海运成了世界主要的物流手段。从地缘交流的角度看,即使忽视海洋在运量、成本上的绝对优势,仅就海路畅通提高诸板块之间交流的效率(很多板块之前甚至是零交流)而言,也足以促进世界经济和技术的突飞猛进了。

因此,在以海洋为纽带掀起的全球化浪潮中,那些连接各大洋及内海的海峡,包括人工开挖的运河,就成了重要的战略要点。依靠陆地的力量来控制海洋会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更何况这些海峡两侧还能够提供优良的港口,为海上力量的外延做支撑。

然而,仅仅依照这个理论施行,并不足以真正统治世界。因为即使占据了这些战略要点,这些海峡本身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战略纵深来保护自己,其自身也很难积聚足够的力量来对抗外界的威胁。这就好比新加坡可以依靠马六甲海峡航线而富甲一方,但如果爆发军事冲突,在没有外力支持的情况下,它将很难自保。这种情况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新加坡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还能够获得英国的支持。

也就是说,这些海峡和运河能否成为有利的地缘力量,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海洋实力有多强。而发展海洋实力,又需要你在陆地上拥有足够强的地缘实力做基础。这种地缘实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足够长的可供利用的海岸线,也就是深水不冻港的海岸线;二是足够大的疆域以供发展;三是足够多的人口基数,或者说地理环境能够供给足够多的人口。

从这三点来看,美、中、俄、欧(俄国欧洲部分除外, 且暂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都是符合条件的海洋实力强者。从海岸线的角度来看,面向太平洋的`中国、面向大西洋的欧洲,以及左右逢源的美国都拥有足够的深水良港。俄罗斯虽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都没有足够的优势,但它拥有可以从三个方向(包括北冰洋)出击的地理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块短板,让其他国家在考虑海洋实力均衡时难以忽视它的存在。

人口数量来说,上述地缘政治板块中人口最少的是俄国,约1.4 亿左右;其次是美国,3 亿出头;欧洲的人口则有7 亿多。中国的情况就不必说了,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比上述三者加起来还要多。作为一个大国,拥有亿级数量的人口是一个必要条件。

除去这四个板块,印度是另一个具有海洋潜力的国家。在人口和海岸线上印度的问题都不大,唯一与上述四个板块存在差距的便是国土面积,仅约298 万平方公里。不过这些绝大部分都是适合居住的土地,否则印度也不可能养活数量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印度的另一个优势则是能够在印度洋上一家独大,与之相比,美、中、俄、欧都会在同一片海洋上看到可称竞争对手的地缘力量。这一点足以弥补印度国土面积的不足。

上述因素,作为当今海洋霸主的美国,心里肯定是有数的。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想保持或争取在那些战略要点上的优势,就必须正视其他几个具有海洋实力的国家。这促使美国一方面谋求在经济实力上保持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则积极在欧亚大陆上寻找合适的地缘政治区进行合纵连横,让局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分化欧亚大陆的地缘力量,以取得相对的地缘优势;二是在欧亚大陆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反过来巩固它的海洋力量及中心地位。在这种局面下,美国人就需要新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地缘战略了。

发现边缘地区的力量

如果说麦金德的理论是以欧亚大陆为出发点,重视的是陆权,而马汉的理论则是以海洋为出发点,突出的是海权的话,那么对于拥有全球视野的美国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的理论就必须能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以海权立足的国家,美国并不敢轻视欧亚大陆的能量。

在1942 年,正当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美国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领袖时,地缘政治的另一个重要奠基人斯皮克曼[1] 适时地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 谁(无论以武力还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

2. 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

3. 谁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美国最强有力的挑战者。

在“边缘地带理论”中,斯皮克曼将麦金德定义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边缘新月形地带”的地位,提升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地缘力量。换言之,他认为这两个能够将陆权与海权完美结合起来的地区,才是欧亚大陆最具潜力的地区。不过,斯皮克曼提出这个学说的目的,是想证明美国才是世界的中心,即美国可以通过对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控制,进而遏制欧亚大陆的地缘力量。而在此之前,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应当说,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学说奠定了地缘政治学的基础。美国基本是按照马汉的“海权论”在控制海洋的战略要点(冷战[1] 时期苏联的海军无法同美国对抗,就是因为这些要点大都在美国手里);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则使得美国一方面将亚欧大陆的西边缘地带—西欧控制在手中,另一方面封锁另一头的东边缘地带—中国。这样做就是防止出现一个与之对抗的世界强国。

美国这一战略的最初目标是为了对抗苏联,毕竟在1945 年之后,这个欧亚大陆中心地带霸主的实力达到了巅峰状态。尽管在重视海权的美国人看来,麦金德的理论有些过时,但现实促使他们仍尽全力消除陆权的最后反扑。最终,美国通过冷战,将苏联的世界霸主梦彻底打破。之所以美国在冷战时期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欧亚大陆两个边缘地区的威胁,是因为它仅考虑了地缘方面的原因,认为这两个孤立于欧亚大陆两端的“边缘地带”并不可能真正联合起来,佐证便是在“二战”时期,以欧洲为基地的德国和以中国为基地的日本所进行的那次“结盟”被证明是失败的,双方并没有办法进行实质上的合作。

事实上,麦金德最终也提升了海洋的战略地位,并对自己的理论做出了修正。1943 年,他又提出了一个“大西洋统一体”的概念,把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包括在一个单位中。这样做的目的看似是对边缘地带理论的认可,实际上还是在强调英国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个体系中,英国是当仁不让的地缘中心。只可惜他的这种论证方法仍然无法突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最起码它对太平洋的存在过于轻视。

我们应当认识到,除了地缘中心无可避免地转移到美国之外,所谓“大西洋统一体”概念在20 世纪后半叶的确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个体系最终战胜了以苏联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中心统一体”。然而历史总是在不断地进步,这两大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地缘博弈的主角,并且诞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其根本原因在于西太平洋的地缘力量受到了压制:日本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成为一个不具攻击力的所谓“和平国家”;中国还处在崛起前的实力积累阶段。当新的世纪到来之际,仅仅将着力点放在大西洋已经显得过时了,无论是从旧有的势力代表—美国,还是从新兴力量的代表—中国的角度来看,太平洋的地缘力量都将超越大西洋。甚至之前一直处于配角地位的印度洋和北冰洋也已经开始独立体现出它们的地缘潜力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一下旧有的地缘格局。

【篇一:海权论的读后感】

海权是一个濒海国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权力,但是往往人们只认为海权就是管理领海的权力,但是这就缩小了海权的范围了。所谓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周我读了马汉的《海权论》,书中以英国在拿破仑称霸大陆时代因为取得制海权而最终战胜那时的法国来阐明海权的重要性。

海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一国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反之,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愤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反观我国,沿海一带大都以平原丘陵为主,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闽浙丘陵、珠江三角洲等等土地肥沃地区,人们丰衣足,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就能得到很好地收成又何必冒着大风大浪的去开发海洋呢?这就是我国一直以来缺乏海权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我国又何尝不是呢?在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以区区几万人就打败了在沿海设防的几十万绿营和八旗兵,可谓教训深刻,需要防守的面积太大,而兵力不能集中。但是英军可以用先进的军舰的高机动性对我国沿海进行打击,广东不行就取到北上,反正不管你怎么防守总有不足的地方,因此才有了直叩南京,逼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

海权不用质疑,是一国极为重要的权限,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永葆国泰民安,为建设强国奠定基础。

【篇二:海权论的读后感】

马汉的《海权论》是一本影响深远的书籍,至今仍是海军学院的必修书籍。同时,这本也应该是任何一个频海国家的领导人的必读书目。

马汉的《海权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频海国家,如果没有面临陆地的根本性威胁,而政府又是一个开明政府的话,那它就有能力也有条件发展海军,争夺海权。而海权是否能够确保,也就一个国家的安全,财富和权力能否确保的先决条件,一句话,想富国强兵,必先优先发展海权。

《海权论》一发表,迅速取得了巨大影响力,从十九世纪后50年开始,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甚至包括行将覆灭的满清王朝均以《海权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海军,以图富国强兵。其中,美国成为《海权论》最好的实践范本,它独霸美洲,陆地疆界不受任何强国威胁,在代议政制的指导下,顺利地发展了海军,并乘两次世界大战之机,成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不过,失败的例子似乎更多些,德国发展自己的“大洋舰队”,直接挑战英国,一战,二战,两战皆负。导致国土分裂,十数年前才重归统一。日本则是先胜后负,接连打赢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然后在二战中输个精光,海军打成了自卫队。俄罗斯一度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但是过大的军事开支却成为导致其帝国瓦解的催命符。结果规模曾经是世界二的庞大海军未经一战就土崩瓦解,至今仍未滑落见底。而满清王朝的北洋舰队的故事,各位更是耳熟能详。甲午海战,一战就使曾经是世界前四,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灰飞烟灭。王朝中兴的希望,洋务运动的硕果消失无踪。

为什么在同一部著作的指导下,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全球老大只有一个。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海战争夺中,既然美国成为最后的王者,那其他的国家的海军必然或先或后,或直接或间接地败倒在美国海军面前。

但我初读一遍《海权论》,我却感受到,这些失败例子的产生与这些强国的决策者没有通读全书,领会海权精神关系甚深。《海权论》集中论述了百年之中,两个起点基本相同的大国:英国和法国为争夺海权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为什么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而经济基础其实更好,海军建设效率也一度更高的法国则完全丧失全球霸权。成为仅占据零星殖民地,影响力仅限于欧洲大陆的二流殖民国家。

通读全文,我认为马汉的的海权观点其实有三层意思:一,一个开明的民主政府比独裁的专制政府更能够制定完善的海军发展战略,保证海军持续健康的发展。二,海上强国比海陆双强的国家在海战中有更大的优势可言,可以联合更多的盟友,充分保障和利用自己的国际贸易优势并给对方的海上贸易以毁灭性的打击。三,这点也是最重要的,海权的存废不在于海军的强大或者海上贸易的兴旺,而是这两者的结合体,海军的强大保障了海上贸易的兴旺,而海上贸易的兴旺又给耗费巨大的海军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发展的动力。

这三个结论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严格的遵循这三条原则,才有可能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经过不止一代人的努力,发展出一支世界级的海军,并参与全球霸权争夺的游戏。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乃至一战,二战的胜负,在着几条原则的规范之下,一下就清晰明了。胜者为何能胜,败者因何而败,其实未战之前就已有定数。

满清的失败,沙俄的失败,乃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的失败,主因是第一条,没有开明的民主体制,海军发展战略忽快忽慢,缺乏方向。以至于仓促应战,未战先败。以满清北洋水师为例,前十年的发展,遥遥领先于日本,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排水量7000吨,放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主力战舰。(直到2007年,中国海军才制造出排水量7000吨的驱逐舰。)但在北洋水师成军之后又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未购买新舰船,甚至没有钱改装当时已经十分流行的新型速射炮。巨额的海军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以讨好慈禧太后。也就在这段时间,日本海军在举国支持下,持续发展,后来居上。不仅海军舰艇吨位接近北洋水师,而且舰艇采用新式锅炉,船速全面高于北洋水师,而且普及速射炮。因此,舰艇吨位上,北洋水师似乎还略有优势,但是在火炮射速,舰艇速度上,日军全面占优。更不用说海军指挥系统,国家决策体制和官兵训练程度的分野。其实未战之前,战争结果早已注定。开战的结果:日军主力战舰一艘不沉,仅沉没几艘鱼雷快艇,而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定远,镇远两舰艇,还被作为战利品俘回日本,加入日本海军。俄罗斯,德国海军的发展历史上也多次面临独裁统治的干扰,比如希特勒就曾命令废除所有水面舰艇,全力发展潜艇。(该命令未被全面执行)甚至在已经造出航母的情况下,因为“天才”的空军元帅戈林不肯让海军拥有作战飞机,而导致德国航母难产,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得不到有效空中支援而战力打倒折扣。(戈林此人在一战中,最高职位不过是飞行大队的大队长,而且已经上瘾,意志消沉。仅因为投靠希特勒的原因,一跃成为空军元帅。结果指挥不列颠空战失败,还间接毁掉海军航母。最后醉心于屠杀犹太人。)俄罗斯海军的表现也是相当反复,日俄战争不必说,即使在二战后,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上台就全盘推倒前任海军均衡发展战略,停止了大型战舰和航母的发展,疯狂发展潜艇。此君的的名言是:核战争中航母就是铁棺材。这句话流毒至今,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海军的发展。

第二原则事实上注定了德国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从地缘上看,德国西面与法国为邻,东面隔波兰与俄罗斯对持(一战前,德俄瓜分波兰,国境直接相接。)而在海上,仅有的出海口在内海波罗的海,要出公海就必须经过挪威峡湾。这种地缘决定,陆地威胁才是德国面临的最大威胁,而地理限制使德国海军很难在公海展开,除非德国海军强大到远远超越对手。

由此出发,德国为了保护好自己的海上贸易,就绝不能得罪当时的海上头号强国:英国,因为一旦开战,德国的海上贸易线必然被切断。在全球经济发展上就没有了发言权。假如英德开战,各国在决定要投靠那位盟友的选择上,英国当然要比德国靠谱。英国人掌握着大洋各大航线,英国人打赢了,日子好过。相反,德国的海外贸易全部崩溃,经济迅速恶化,和德国一起干,就算赢了,日后也要喝西北风,输了更加是一起倒霉。实际上,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坚决站在英国这边,原因就是这个。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要放手大干,第一不能得罪的就是英国。应该放弃海权争夺,争取和英国结盟,强强联手,做掉法国,俄国。这才是上上之选。

而第三个原则正是成为全球霸权国家的关键。单凭强大的海军,是不能持久的,也无法夺得海权。因为军舰是巨大的吞金兽,一战的时候,一艘主力的战列舰,其装备和维持开销就等于一个陆军师。现在,一艘航母的开销,也超过一些小国全部军费开支。粗略的统计,美国一艘航母,全寿命的花费就超过500亿美元。一直具有全球部署能力的海军,必须依靠兴旺的海上进出口贸易来维持。

有海军而无海上贸易的最好例子就是俄罗斯,曾几何时,前苏联海军仅次于美国海军,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海军,要论核潜艇的数量和吨位,甚至还超过了美国海军。但是,前苏联的贸易,除了军工产品和能源出口外不值一提,海上贸易在世界贸易的份额不值一提。(这种情况延续至今也没太大的改观。)海军的发展并没有带来额外的财富,带来的只是额外的负担。这样的海军虽强大,却无法持久,更不要说去夺取全球霸权。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海军就步步向下。时至今日,俄罗斯甚至没有能力设计制造一艘符合时代进步的新型驱逐舰。这一点上,中国大有赶超老大哥之势。

而有海上贸易无强大海军的国家,最近的例子,虽然不想提还是要提,那就是的中国。其实自改革开放起,中国的海上贸易就倍速增长,能源大量进口,生活用品则大量出口。中国每年出口到美国的货物数额巨大,而美国却没有同等体积的货物出口中国,以至于一些从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用一次就废置在美国了。贸易量如此之大,中国却没有一支可以护卫全球中国商船队,可靠的海军。远的来说,银河号事件令所有中国人痛心:美国污蔑中国银河号货船运送化学武器去中东,结果美国海军一出动,说拦截就拦截,说开箱检查就开箱检查。中国方面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近的大家也知道了,事件,日本人就在我们家门口把我们的渔船给撞,船长被抓,船员,渔船被扣。没有强大海军,一个国家的海上贸易就得不到根本保证,甚至几个索马里海盗就可以直接威胁你的远洋航线,影响你国家进出口贸易。

所以,当权之国,统治者不可不读马汉的《海权论》,而且要认真地读。领会其根本的含义。否则,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决定,足以判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存亡。至于,《海权论》对中国海军和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下篇再继续。

以《孙子兵法》的这句话作结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