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5.既来之,则安之。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2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2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2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奇的极光》)
29.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
30.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37.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38.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9.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4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4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5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5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5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5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57.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9.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60.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6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6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4.《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6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6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69.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70.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7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提供了《六国论》的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 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