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滕王阁序》全文运思谋篇,中默写的重点句是哪些?
要求背诵默写的有: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两段
但是这篇东西实在太出名了 以下几句最好背一下: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写作特色】
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1)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游玩的时间、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2—3)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4—5)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6—7)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
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精彩语句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登高临远,意心飞扬,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是本文的文眼。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由人生的离别引发人生遇合的感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滕王阁序》写景四大特点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青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语数外一直都是伴随着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必学科目,很多孩子在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9题各2分,第10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鱼凫(fù) 贾(jiǎ)人 铮(zhēng)铮 恬(tián)然
B.飞湍(tuān) 迁谪(zhé) 饿莩(piǎo) 嘲哳(zhā)
C.逡(quān)巡 钿(tiàn)头 迸(bèng)裂 扪(mén)参
D.数罟(gū) 暮霭(ǎi) 教坊(fáng) 崤(yáo)函
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痒序之教 侧身西望长资嗟
B.转轴拔弦 坐中泣下谁最多
C.良将劲驽 故不积跬步
D.虽有稿暴 度长契大 比权量力
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恬然自安
④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曲罢悯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识 ⑧老大嫁作商人妇 ⑨今漂沦憔悴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来(助词,无意)江口守空船 B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C却(退回)坐促弦弦转急 D声非加疾(快)也
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
7、下列名句及其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白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8、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D<<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离、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
9、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既表达了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的郁闷心情。“天涯沦落”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衰落给人造成的痛苦。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叙述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的凄凉愁惨的气氛。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克服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10、阅读下面从《高老头》中节录的'片断,回答问题。(3分)
“一个也不来”A(大学生)嚷道,“让我写信给她们。”“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BC她们有事,BC她们在睡觉,BC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
高老头死了,BC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是A(大学生)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
选文中的A指 ;B指 ;C指 。
二、课内阅读题(21分,11-15题 各3分,16题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击退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削平 因:凭借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销锋镝 镝:箭头
D.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1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B.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C.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D.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1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东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
C.南取百越之地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
而统称百越。
D.以愚黔首 黔首:古代称老百姓。
14、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5、解释下列加线词语(3分)
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6、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⑵七十者衣帛食肉,移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7——20题:(共15分)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17、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4分)
自伤年老失时( ) 是以泣也( )
18、“昔周人有仕数不遇”中的“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遇事不慌 B 随遇而安 C 知遇之恩 D 不期而遇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0、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四、默写(15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剑阁峥嵘而崔嵬, 。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塞上风云接地阴。
4、《师说》中定义教师职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师说》)
5、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 笑者,何也? 。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10、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五、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下面这副
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中学生中流行的咏物诗,请仿照其写法,任选一种事物(如“月亮”“玫瑰”……),写出两句话。上下句字数要大致相等。(4分)
示例: 竹
(1)褒扬:每攀登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
(2)批评:过分地虚心,终不能成为栋梁。
题目: ____________
(1)褒扬:__________________
(2)批评: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
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9题各2分,第10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鱼凫(fù) 贾(jiǎ)人 铮(zhēng)铮 恬(tián)然
B.飞湍(tuān) 迁谪(zhé) 饿莩(piǎo) 嘲哳(zhā)
C.逡(quān)巡 钿(tiàn)头 迸(bèng)裂 扪(mén)参
D.数罟(gū) 暮霭(ǎi) 教坊(fáng) 崤(yáo)函
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痒序之教 侧身西望长资嗟
B.转轴拔弦 坐中泣下谁最多
C.良将劲驽 故不积跬步
D.虽有稿暴 度长契大 比权量力
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②暮去朝来颜色故③恬然自安
④曲终收拨当心画⑤整顿衣裳起敛容⑥曲罢悯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识⑧老大嫁作商人妇⑨今漂沦憔悴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来(助词,无意)江口守空船 B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C却(退回)坐促弦弦转急 D声非加疾(快)也
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
7、下列名句及其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白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8、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D<<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离、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
9、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既表达了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的郁闷心情。“天涯沦落”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衰落给人造成的痛苦。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叙述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的凄凉愁惨的气氛。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克服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10、阅读下面从《高老头》中节录的片断,回答问题。(3分)
“一个也不来”A(大学生)嚷道,“让我写信给她们。”“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BC她们有事,BC她们在睡觉,BC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
高老头死了,BC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是A(大学生)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
选文中的A指 ;B指 ;C指 。
二、课内阅读题(21分,11-15题 各3分,16题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击退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削平 因:凭借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销锋镝 镝:箭头
D.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1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B.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C.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D.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1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东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
C.南取百越之地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
而统称百越。
D.以愚黔首 黔首:古代称老百姓。
14、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5、解释下列加线词语(3分)
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6、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⑵七十者衣帛食肉,移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7——20题:(共15分)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17、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4分)
自伤年老失时( ) 是以泣也( )
18、“昔周人有仕数不遇”中的“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遇事不慌 B 随遇而安 C 知遇之恩 D 不期而遇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0、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四、默写(15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剑阁峥嵘而崔嵬, 。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塞上风云接地阴。
4、《师说》中定义教师职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师说》)
5、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 笑者,何也? 。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10、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五、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下面这副
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中学生中流行的咏物诗,请仿照其写法,任选一种事物(如“月亮”“玫瑰”……),写出两句话。上下句字数要大致相等。(4分)
示例: 竹
(1)褒扬:每攀登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
(2)批评:过分地虚心,终不能成为栋梁。
题目: ____________
(1)褒扬:__________________
(2)批评: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
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21分)
1.B(A贾gǔ C钿diàn D崤yáo-xiáo)
2.C(A痒-庠,资-咨,B 拨弦,座中C驽→弩D稿→槁,契—)
3.C 4.D(疾-强,宏大) 5.B
6、D 7、C 8、D(第二联有豁达和坦荡,) 9、C
10、 A拉斯蒂捏 B雷斯多 C但斐纳
二、(21分)11.B 12.C 13.D 14.D 15.华山,黄河,比喻边疆上的屏障。
16、文言翻译
①(3分)(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②(2分)七十的人能够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不挨饿,不受冻了,这样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情况,是不曾有过的事。
三、(15分)17(4分)悲哀;因此 18、C (3分)
19(6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0(2分)学习本领不专一(1分);盲目跟随君主的好恶而决定自己的行动。(1分)
四、(15分)1、枯松倒挂倚绝壁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江间波浪兼天涌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7、别有幽愁暗恨生
8、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9、以五十步笑百步
10、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五、(8分)调序后的对联为: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4分)(“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若理解为目的性的,即为了“纵目”去“登阁”显然是不合理的;从平仄上看“览胜”“抒怀”不能颠倒,因为 “纵”(仄声)对 “抒”(平声)可,若对 “览”(仄声)则不可;“鸢飞”“鱼跃”主谓式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须做相应调整,改为“水清”“木华”,若改为“木华”“水清”亦可。每改对一处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