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佛在舍卫国为须菩提先说境空,次说慧空,后明菩提空者,盖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为诠也。
金刚为金刚杵的略称,古代印度的一种武器。在佛法中,则为象征破迷开悟的武器,象征菩提心的金属的法具。
般若,又曰波赖若,译曰智慧。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觉有三德, 一为实相般若,是般若理体,本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般若之实性,是为所证之理体;二为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为方便般若,分别诸法之权智也。亦可分为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即诠释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经》是也。
《瑜伽论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
波罗蜜,梵语,又作波罗蜜多,古代译为“度”,到唐代则译为“到彼岸”。其义为完全绝对完满,即是修行的完成,一般作菩萨的修行理解,即六度,布施、戒持、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
般若不限于大乘,全部佛学无不有之,如《华严经》、《宝积经》虽不名般若,其实仍是般若经,而专以般若名经者,无逾于玄奘大师所译之《大般若经》。全经六百卷,共十六会。无著、世亲一系之学,于十六会中专提金刚一会者,意谓此会能代表各会,故此经开端即谓般若为行,行之所依,又在发心。
《金刚经三义》者,一曰发趣义,二曰三假义,三曰无住义。
一、发趣义
发趣义者,发趣即发心。平常误解所谓发心,即当初一下即了之事。故现在依《般若经》,将"发心"换名"发趣"。
发趣者,谓菩萨经三大阿僧祇劫,修无量善行,证人法二空,断烦恼、所知二障,趣无上乘。由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至于究竟等觉时,皆名发趣。如是发心,实贯彻到果,始终一趣,所以经言,发心即成等觉,而成等觉亦不外此发心。故此发心为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即名此心为金刚,为大、为胜、为究竟。所谓菩萨或摩诃萨者,即指发此金刚不坏之心。
摩诃萨是梵语maha^sattva的音译,又作摩诃萨埵。maha^意为大,sattva意为有情,指大菩萨。在佛教中,文殊、普贤之类均视为大菩萨。作为大菩萨要素的慈悲与智慧,必须充实与饱满,即为大、为胜、为究竟之意也。此为金刚不坏之心。
此心内容极广,有二句最为主要,谓“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及“无一众生得灭度者”。具此二点是名发起金刚不坏心,金刚名经之意,即明示此种发心之义。鸠摩罗什甚知此旨,特于《摩诃般若经》、《大品经》提此一段名《金刚品》。故知金刚二字在般若学上,实指所发不坏之心而已。发心即是求菩提心,菩提为二乘和大乘的.究竟名称。
此处发心与二乘不同,而是发无上菩提之心。无上言广大意乐,非如二乘纯为自身着想。大乘为一切众生打算,故曰:我皆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此所谓一切众生者,亦非有实,若执为实,于事有碍,故又曰:实无一众生入涅槃者。此二义,世亲即说为菩萨,以他为自之理,在观行唯识道理盛行时,意趣更为深长。
观行唯识,即唯识三性观。三性者,一曰遍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三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上二无我理之真如是也。分别此三性,即以遍计所执性乃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乃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三性观。
修此唯识三性观,由浅入深,有五重,称五重唯识观。“一曰遣虚存实识。以心外诸境,为遍计所执之虚妄,体用非无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之观法。二曰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分别识相则各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之四分,此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心。而所缘之相分,滥于心外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乃心境相对之观法。三曰摄末归本识。相分系识内所取之境,见分系识内能取之作用,此二者从识之自体分而起,自体分为本,见相二分为末,故离识之自体分,无见相之末,摄末而归于本。此乃体用相对之观法。四曰隐劣显胜识。八识为自体分,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者,胜如王,心所者,劣如臣,故隐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此乃心心所相对之观法。五曰遣相证性识。留于第四重之八识心王之自体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实性,为二空所遣之圆成实性,即以依他之事相为空而舍遣,证得圆成实性也。此为事理相对,唯识观之至极。五重之中,前四重为舍遣遍计所执性而使归于依他起性之观法,故曰相唯识。后一重为舍遣依他起性而证得圆成实性之观法,故曰唯识观。菩萨观此唯识无境,以相违识相智等之四智。”(摘自《佛学大辞典》1992页)……此即师所谓观行唯识也。
二乘修行方法与大乘并无违反,都是从佛世尊,闻法信受,精进思维,勤修苦练,求证空理,以无独立的自性为诸法的本质,但小乘强调要析离以至破坏诸法,而后证空理,把现实的诸法与空理分离开来而不包括现实世界。大乘认为空理当于诸法中证取,空理不离现实世界。另外,小乘只求个人的觉悟与解脱,悲愿小;大乘以他有情的觉悟与解脱为自身解脱的一部分,悲愿无穷,所谓:我皆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大智度论》云: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为自身;二者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之差别。
二乘修学方法亦不外三学、四谛、十二因缘等,但二乘修为,意乐狭小,只求一己意念不生,逃避现实,隐遁深山,与他有情隔离,而不知有情之间互为增上。所以大乘必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乃能究竟悟入,即与小乘无余涅槃异也。
复次金刚不坏云者,即谓无一众生入涅槃。即不住彼名想,若有所住,发心即失,故知不住发心方称不坏。无著菩萨于此提出救度众生之“欲”与“愿”二字。欲谓欲求,言发自内心而非外,欲谓思维作意或抉择分别,故金刚心之发,根本仍在欲与愿上。此所欲展转广大,愿亦随之展转胜进。佛学之行(或般若行)即据此步步抉择胜进而至于究竟。故知发心定非当初即了,必须地地无失乃能究竟。如《金刚经》须菩提问发趣行人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显示十八住处,令发心至于佛。住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入般若段时,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无住二字明白提出,即示此心不坏之金刚义也。
二、三假义
《般若经》以〈须菩提品〉最为重要,《金刚经》乃“须菩提般若”之精华,其根本在三假。三假之名罗什译为法假、受假、名假。奘师译为法、名、方便。二译皆通。
由极微积聚所成之物为法,即法假。由种种法如五蕴成人,即受用假。再由受用假积聚成军,是名假,乃假中假也。奘师译无受假,但有法与名。
般若范围原在二谛,二谛所依即是三假。世间所有认识乃至人事言说,无非法名二假。而此法名都无定实,原是随世俗安立。若知其实相,即为第一义谛。若随顺世俗而说第一义,是为依第一义所安立之俗谛,即所表出之第一义也。般若行即以此为范围,乃可说之第一义,真第一义无言说。《金刚经》中处处表示,如云不应以身相观于如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又云非法者,言此法乃方便安立,何所据而安立。此乃果位之事,故《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所显也。故此三假实般若行之范围,而为无著、世亲之学所据,其所著论中辨晰甚明。
三、无住义
无住乃般若行之本色,般若行即无住行,又分三义言之,一者于何无住,二者云何无住,三者无住次第。
① 于何无住,即于何处无住?即于种种想无住。印度人以此想表示概念,即心整体对象。分析为二,有为名言而为名想言者,有非名言所及,但有影像者即是意想。佛学中,专以此名想为“名言”,意想为“意言”。广义名言赅此二者,其内容不外三假中之名法二假。有情一世生心动念不离对象,即无一刻一念离于想者,谈般若行即不住此想,不住即不执、不著、不取,而此不执、不著、不取乃依想之形式关系而言。所谓想者,凡有所表白构画,即有表白构画之内容存在,常人因此而定说想之形式内容。相属不变,一有想起,即便相应执为实有者,是为凡夫。佛学无住行,即以此为中心,常人外学皆所对治,此即《金刚经》处处离想之义也。想有无量无边,但述八种即可统之,八复分二,即人法各四。
人四即我、有情、受者、补特伽罗,由暂时之我至于相续之补特伽罗(即数取趣)。
法四即非有无,即以四种层次来规定现象的存在模式,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此师所言“即非有无”也。
一切想中,此八最要,常人于此,极易执著。不住想者即不住此八想,于此八想不住,即通常所谓空义。
《般若》谈空,《金刚》乃《般若》之精华而无空字。是离想之谓空,乃进而以空义说也。旧本将想字错解为无心之相,别为发明译不住相。所谓不住云者,实此想无住耳。
② 云何无住?一切众生无一念能离想,是故证得无住甚难。然此关键即在“知”字,能知此想即可无住,是故知即无住发端,不知即成戏论。知有二义,即随顺教授及作意思维。随顺教授乃闻之事,作意思维是思之事。般若行之重要处在作意。然而念念思维作意实甚困难,因吾人心念,非如常人及心理学所讲之单纯,一念中即有若干刹那, 每一刹那亦非只有一方面,而心与心所之所言,亦只是形容一刹那心所缘方面之多而已。如一心之起,最少亦有五遍行随起,实际亦不止此。故对此想之作意思维必须念念行之。即使作意念念融合,相续不断,久之即能于想成就无住,故此相续作意思维,为般若无住行之最要者,所以无著谈菩萨行欲令圆满,须假四十四种作意功能,与刹那心相续无间,念念所现无非四十四种作意。此皆寂因作意,为涅槃成就之因,欲入涅槃即从此下手,所谓云何无住者,即此无倒作意耳。
③ 无住次第。泛说有二,即定心与散心。定言心集中,散则反是。先于定心(是心集中时的瑜伽定心)说不住想,将余所有想一切除遣以练磨此心,令不集中时,心之余势(即功能)亦不消散,即《金刚经》将问发趣菩提者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此中修行谓即定心,非修行心即涣散,于此散心亦令之不出范围,是谓降伏其心。故此二心实为一义。即佛说发心,当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是之谓不住于想。菩萨于此亦复不住。盖定心作意思维,于众生想亦不存在,若有众生想即非菩萨故。然于散心中亦不能有此想。定心散心皆离想者,本是名言故,于此名言知其念念之想,即能念为用,由发心至于成佛,一贯到底,胜进勤行,都无所住,而佛境显现矣。无著金刚说十八住,层层胜进,略之为三,即地前、入地、地上。初发心时即成无住心,所谓无所住而生心也。次之六度四摄等行,亦为无住度摄。《金刚经》言无住行施等是也。最后涅槃亦复无住。由是而知,从发心以至涅槃实一贯无住行也。
无住次第约为定散二心,从初发心乃至佛皆可贯通,而无碍也。
拓展阅读: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看重《金刚经》?
一、殊胜地位
因为该经直指宇宙真相“空性”,而大乘佛教最后的归宿都要证悟空性,所以这是所有大乘佛教宗派都会涉及的一部佛典,尤其是禅宗的必读经典。禅宗六祖慧能据传也是因为出家前偶闻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语句而当下顿悟出家,毛泽东讲话和文章中也曾借用其中“如来说……即非……是名……”句式。由于其关涉智慧,所以不管在家出家、学不学佛、修不修行,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特别看重该经典。
二、说法缘起
公元前494年间,佛陀释迦牟尼在古印度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应弟子须菩提长老的请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开示的对话纪录。
三、核心内容
属于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金刚经》自东晋传入中国后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后秦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鸠摩罗什译本,共一卷、三十二分。般若,梵语音译,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光明、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主张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空性的境地。
四、经典语录
1、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5、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弥勒有一本《宝性论》专说如来藏,世亲亦有一本《佛性论》说如来藏义理,甚至无著在其论着中亦不时提到如来藏,这些都是他们的祖师,可是他们根本不理,或否定这些是祖师的论着。
五道十一答
(一)利根与钝根
无垢友将《心经》的正文,亦即观自在菩萨答舍利弗之所问,分为十一答。阿底峡解释,此十一答,十答答钝根、一答答利根。
对钝根的十答,涵盖五道,故是为未得密咒道诸弟子说;对利根的一答,则专为密咒道弟子说。不过,当阿底峡如此说时,他却又有补充。凡弟子发心修学般若波罗蜜多者,其实都已是利根,其差别仅在于是否得到秘密教授。
然而这秘密教授又实非秘密,“导师并无握拳不示之意”,所以“密咒道”只是一个名相,得教授的人相对未得教授的人,名为修密咒道,实则若由本觉而言,导师的一切教法都无有异。
阿底峡自己教授弟子,因此亦并非一律授之以密咒道,有许多弟子,他仅授之以因乘教法,也即是如今通途之所谓显乘。这原是印度阿阇梨的一贯传统。
有一个故事说,十一世纪时,印度大阿阇梨慈护 (Maitripa)见宝塔放光,于是发掘出弥勒的两本论,一为《辨法法性论》、一为《宝性论》。于是慈护将这两部大论重新弘扬。他的教授即分两系,一派为见部(密乘称为“续部”),一派为修部,后者即修密咒道。[注4]
不过奇怪的是,慈护传授见部弟子时,已教授了他们的究竟见,后世称之为“离边大中观”的思想,即由此派弟子传承。对修密咒道的弟子,他在见地上却仅授至“他空大中观”而止,层次较下。——关于“离边”(mtha'brai)与“他空”(gzhan stong)等,下来将会细说。
这位慈护,在主张“他空”的西藏觉囊派(Jo nang)教法史中,说为世亲的传人。这说法,汉土的唯识今学家可能不会承认,因为慈护弘扬如来藏,而汉土的唯识家却在对待如来藏的态度上跟汉土一些中观家合流,认为如来藏是错误的思想。他们奉无著、世亲与陈那为祖师,所以应该没有可能承认慈护的地位。
慈护的嫡系弟子冈波巴(sGam po pa,1079-1153)大师,在《宝性论》教授中,亦分两系而教。《青史》说——
[冈波巴]对合乎密宗法器诸人,则示方便道;对虽未能灌顶然而合般若波罗蜜多法器诸人,则传授大手印[见]教授。[注5]
这种传法的方式,即遵从他的先辈上师慈护,亦即分见部与修部而传。同样地,他以较高层次的见地教授见部弟子,而教授修密咒道的弟子,则仅示之以方便道。说为方便,即非究竟,所以在见地上即低一层次。
这种由印度传下来的传授模式,其实如今一直保存下来。所以“他空见”近年才会由西藏噶举派(bKa'brgyud)的喇嘛在西方弘扬。[注6]
关于这点,其实亦应该说一说来龙去脉。
西藏的觉囊派,称自己的法门为“他空见”。甚么叫做“他空”?他们认为,一切法空性,但一定有一个不空的本体,若连这本体亦为空性时,便会成为断灭见,亦即陷入虚无的边际。
所以在修习时须要认清,应该空甚么,应该不空甚么,这才是正见。他们认为,如来藏即应该不空,它即是法界的本体,佛与众生都由这本体生起。在修习时应该空掉的,是外加于如来藏上的污染与障碍。
当宗喀巴(Tsong kha pa,1357-1419)出道弘法时,他极力批判的便是这种他空见。及至格鲁派(dGe lugs)成立,而且政教合一,达赖与班禅已统治了卫藏,觉囊派便开始末落了。
可是后来觉囊派却出了一位大学者,即多罗那他 (Taranatha,1571-1635),他著作等身,声名远播,因此就给蒙古王请去青海传教。当多罗那他逝世那一年,一位王子诞生,蒙古王便将这王子视为多罗那他的转世,及至这位王子长大,便成为觉囊派的掌门人。
然而当这王子去西藏时,五世达赖喇嘛却扣留了他,要所有觉囊派的寺院都改宗格鲁派,于是乎一夜之间觉囊派便灭派了。所以时至今日,只有在四川、青海还存在一些小寺,一直继承着觉囊派的传承。
可是,他空见却一直弘扬不绝。宁玛派(rNying ma)与噶举派都有他空见的教授。为甚么呢?因为这两派都分续部(即是见部)与修部而传。对于修部,多只传至他空见,此亦即慈护以至冈波巴等大师一直传下来的传统。所以,在见地上,两派都不以他空见为究竟,可是在修部传授时,却传授以他空的修法,他们认为,他空不是错见,只是方便道。
这便跟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立场不同。宗喀巴不但说他空见为错见,而且认为是邪见,在传授密法时,绝不许沾他空见的边。
但在传统的传授情形下,他空见却给完整地保存下来。所以如今一些在西方的噶举派喇嘛,已无在西藏时的顾忌,便相继公开宣扬他空思想,许多西方学者大感兴趣,甚至有人信奉。
其实这种他空思想,我们汉土一点也不陌生,即是《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这种学说,为汉土禅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所依止,甚至亦成为净土宗的义理。因此,我们很难相信这是邪见,否则,汉土诸宗便都成为邪派。
民国初年,汉土唯识家批判《起信论》,这历史影响深远,其实他们只是执着一些名相来批判,而不理解,这些名相无非只是“道名言”(chos skad)。
甚么叫做“道名言”?
即是为了说明修习所依据,而建立一些名相。在建立名相时,有共义有不共义。譬如“空”,佛家诸宗都承认它即是说一切事物没有自存自成的本质(道名言为“无自性空”),这是共义,但于“无自性空”之外,却仍有诸宗的不共义,譬如中观宗就有承认心识中自证分与不承认的两派,所以当其同时说“空”时,便其实有各自不同的定义。一者说空,不否定心识的自证,一者说空时,则并不以“识觉”为究竟(此于下来将有说及)。
因此对于一个名相,若不去理会他宗的定义,而只持着自宗的定义来理解,许多时就会变成偏激。倘若肯持“道名言”的观点来观察他宗的说法,那就会尊重其他不同宗派的见地,因为他们只是用不同定义的道名言来说自己的见地,当自己将它看成是矛盾时,他宗却实非矛盾,以名言的定义不同故。而当时汉土的唯识家,却坚持着自己的定义,去批判《起信论》的一些名相,好像一用这个名词,便非要依从他们唯识家的定义不可,是故《起信论》在民初才会闹出风波。影响所及,因为《起信论》说如来藏,至今一些唯识后学依然认为如来藏是错误的思想。
弥勒有一本《宝性论》专说如来藏,世亲亦有一本《佛性论》说如来藏义理,甚至无著在其论着中亦不时提到如来藏,这些都是他们的祖师,可是他们根本不理,或否定这些是祖师的论着。所以一失去“道名言”的概念,唯说自己的道名言,且以自己的不共义来作为共义,很多时就会错批他宗,寻且变成动摇佛教的修持,那就根本失去弥勒瑜伽行的立场。
笔者把话题扯远了,如今且回头再说密咒道与钝根利根的问题。
阿底峡虽然认为密咒道弟子为利根,但依照传统,对这些弟子其实只授以方便道,比较起来,所谓钝根弟子反而可以得传究竟见。为甚么呢?这就是说,所谓利钝,其实只从其堪不堪修习方便道而作分别,反而不问其是否堪能闻受究竟见。原因即在于,方便道有一些修法,非为一般人所能接受,关于这些,须要另文详谈,这里就暂且不说了。
明白了这点,非密乘弟子便应该心平气和,对密乘便不应存有偏见。显乘其实可以得传授至究竟,密乘修法无非只是方便。在见地上,见部高一头地。
然而虽可高一头地,却非一入手即应从高处学习,因此,佛才说为五道。由是观自在菩萨对钝根弟子的十答,实在亦有次第,由浅入深,由低至高,由不究竟(方便)以至究竟。所以阿底峡说无垢友的释论,对钝根十答,可分为资粮道一答、加行道一答、见道三答、修道一答、无间道一答、佛道三答。这即是《心经》的大部份正文内容。
(二)瑜伽行的四种所缘境事
由于无垢友释《心经》,主要依据《解深密经》所说的修证次第,因此,先须在这里说一说《解深密经》中的四种“所缘境”。
所缘境,是告知修习禅定时心中所起的行相。修习禅定并非心中一无所念,心念不起反而不是正常的状态,心如槁木死灰是即谓之“枯禅”,属于禅病。即使修习小乘最深的灭尽定,灭尽一切觉受,其心念实依然相续不断,只是极为微细,不主动去攀缘觉受而已。
以凡心念,必成为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即说为心所攀缘,是即名为所缘境事。
《解深密经》说有四种“所缘境事”——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事边际所缘境事;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这四个名相,不容易由文字来了解,因此亦须一说。
佛家修禅定,称为止(samatha)、观(vipasyana)。止,是将心止息于一个特定的境界。譬如净土宗修“观想念佛”,依《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六种观想来修,每一种观想便即是一个“止”的境界,此即行者的所缘境事,亦可通俗名为定境。依次观想落日、大海、碧琉璃地等。
观,并非观想的“观”,它是观察的意思,于一定境中,对此定境加以观察,亦并非只观察境中事物的形象,主要为观察境中事物的体性。例如净土中有六种光明,这六种光明以何为体性,如是等等,依照着经教来做,这便叫做观。
所以《解深密经》说——
观,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因为当行者作观察时,其实是对所缘境事作种种分别。正因为有这种分别,才称之为观察。
止,则是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因为此时心念只止息于一境界形像上,对此形象更不须起任何分别、任何观察。
例如观想落日,修止,只须观想落日红彤彤,圆卜卜,甚至可以观想它的热力,无论如何观想,落日便是落日,是故为无分别。
至于修观,那就不同了。要分别“红”是不是这落日的体性、“光”是不是这落日的体性、“圆”是不是这落日的体性、以至“热”是不是这太阳的体性,如是作种种观察,便即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解深密经》说,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为资粮道上说。
接下来,便为见道上行人说第三种所缘境事了。这即是事边际所缘境事。
事,指一切法。例如色法,即指一切具有物质成份的事物或现象。边际,即指其自性或实相。所以在定境中能现证诸法实相,便即圆成了事边际所缘境事的修习。
这是见道位以上行人的修习。当真能现证“见道”,名为“触证真如”,在地位上,称为初登地菩萨。
二地菩萨至十地菩萨,一共九个地位,名为修道,他们没有特别的止观,因此《解深密经》没有说一个属于修道的所缘境事。弥勒则说,修道上行人只是“反覆观照真如”。关于这点,下来还将会说及。
至于《解深密经》所说最后一个所缘境事,名为所住成办所缘境事,那即是无间道上行人之所现证。“所作成办”即是圆成佛道。
(三)资粮道的现证
大约说过四种所缘境事,便真的非进入《心经》的正文不可了,否则便拖得太长。虽然笔者所说,实尽非题外话。
在玄奘译的'略本中,未明说观自在菩萨答舍利弗之所问,劈头就说——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因此有些讲解《心经》的人,还以为全经是释尊答舍利弗,观自在菩萨在经中的角色,只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因为他如是行,释尊便乘机对舍利弗如是说。
但若依详本,则整段经文实在是——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此应如是——应如是观,须正观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依阿底峡的解释,经中“应如是观”,是指有分别影像的内观,此亦即资粮道行人之所应为。即如无垢友尊者所说,资粮道上行人遍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种种法相,亦即是说,不但五蕴的色、受、想、行、识皆自性空,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亦名六尘,指六根所对境,即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亦悉皆自性空。
这自性空由资粮道上行人修内观而现证,所以不同于知识上的认知。所谓“现证”,佛譬喻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故离一切计度。此即如不能用温度计来测水温 (是则为计度),便认为已知水的冷暖。这冷暖是一个觉受,非温度可以表达。
蕴、处、界的自性空,皆如色法的例从而现证,这现证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现证色空的“即是”;第二个层次是现证色空的“不异”。在略本译文中,这两个层次的次序颠倒过来,不过这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详本是先说浅、后说深;略本是先说深、后说浅。这等于我们日常说话,“读大学小学”,或者说“读小学大学”,意思都一样,不须要订定一个次序规范,知道的人亦不会误会。因此不能说略本有误,或者详本有误。
下面,我们即依此资粮道的现证来说明。
资粮道上的观空,是观“实法自性为空”。于一切法,未入道的人都看成是实法,这所谓“实法”,便即是修瑜伽行时的所缘境事。于所缘境作分别,由是抉择,便即是观实法自性为空。
以色为例,即由“色空”起观(这在宁玛派的修习,则说为“现空”,范围较“色空”为广)。先观二者为“即是”,然后深一层次观二者实为“不异”,由是即可抉择色空不是两种对立的自性。
甚么叫做“即是”?
一切色法的自性,即是空的自性,那就叫做“色即是空”。
对这句说话可以解释一下。我们认识一切事物,其实只认识到它的相状与功能,而实未曾接触到它的自性。
譬如说,甚么是水性?如果说,水会流动,那便只是水的动相;如果说,水能浮舟,那便只是水的功能。
所以,我们立刻就可以将水来作为“所缘境事”,在观察中加以分别,我们就会知道,诗人咏水、画家画水、水上人家认识水,无非都只是水的相与用。从来没有一位诗人可以咏出水性,从来没有一位画人可以画出水性,也从来没有一位水上人可以说出水性。
可是,我们却执持着水的相状与功能,将水看成是有“水性”的实法。一个擅长游泳的人,即便说为熟悉水性,其实他所熟悉的无非只是水的动态。
那么,水到底有没有水性(自性)呢?
有,水的自性即是空的自性(当然不只是水,蕴处界的自性,都即是空的自性)。这句话怎么说?一切我们看成是“实法”的事物与现象,无非只是有功能的事物与现象,它的自性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同于空(sunya)。
用“空”来形容,是不得已,因为根本无可说,若要说时,勉强只能说之为“空”。
空的梵文,即是“零”的意思。空即是零。如今许多人说,“空不是零”,那是将“零”看成无有,实在对“零”不够了解。如果了解到“零”其实具有功能,那就不会说“空不是零”,不信的话,你去请银行在你银行户头的整数后面加一个“零”,看银行肯不肯。[注7]
对于“空”,我们的执着最少,所以在要说时,我们唯有说,一切法的自性便即是空的自性(即是“零”的自性)。“等于零”,我们马上就意会到是甚么一会事。
因此“色即是空”,便是“色法的自性等于零[的自性]”。
然而,甚么叫做“空即是色”呢?
那是为了避免误会“空”是虚无(“零”根本不等于虚无)。所以说,在空(零)性中可以有一切事物与现象如其本份而显现。这不只是自然界的事物,绿水青山红树,即便是人类的发明,由粗糙的陶器以至精细的微纤,无一不是空性中的自显现。那即是说,空性不排除一切法(事物与现象),是故有一切法显现。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应该解读为“色自性即是空自性,空自性即是色自性”,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偏执色法为实有自性,亦不会落于断灭的边际,以一切事物与现象的存在为虚无。
坚持瑜伽的正能量句子1
1、瑜伽师对生活的一种感悟,练习时间越久,你就会发现每次练习都是一种享受,从而忘记了种种酸痛;一呼一吸都是与天地的“亲密接触”。
2、瑜伽让我的心变得柔软,充满爱,当你指责我时,我感受到了你的受伤;身体柔软,心才会柔软,心柔软了,才会更宽容。
3、一次意外的杰出,我觉得瑜伽不只是运动,它更像是调理,腰背肩都能有效舒缓,所以它不只是属于年轻人,广大朋友都可以尝试与接触。
4、瑜伽路上,进行时;汗流浃背的酸爽,完成时;身心舒泰的愉悦,将来时;一步一脚印的自我超越。
5、因为瑜伽,让我的身心得以解放,此刻外界的动与内心的静融为一体,贯穿于全身的血液中;因为瑜伽,让我体会到了数学界中的三角立体图形原来可以与人体的形体结构结合得这么天衣无缝,完美无瑕;感谢瑜伽,让我认识了志同道合的瑜伽小伙伴,认识了美丽与智慧并存的瑜伽大师,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勾勾鱼乐圈。
6、瑜伽是一项运动,它能强身健体、塑造美丽线条;瑜伽是一种生活,它超越了运动,甚至成为习惯;瑜伽是一门哲学,修行之道在脚下,静心冥想;瑜伽是一种艺术,是体式构建的几何与灵魂的缔结。
7、对我,瑜伽就是一种坚持。从无知开始了练习,真正意义上,不只是一个体式这么简单了,而是给予精神上更多的帮助。在坚持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弱点,看到了对生活的态度。所以,瑜伽,歇息让我遇见你……
8、时而酣畅淋漓,时而淡然优雅,心无旁骛的,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在包容中绽放,力量中回归,方寸大的垫子上,演绎不一样的人生。
9、瑜伽不是一个体式的最终定型,而是在这过程中身体的精微感受。它是你酸疼中的接纳,呼吸间的稳定和焦躁时的忍耐,它让你更了解自己也更体谅别人。所以,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美,它让你发现自己的弱势,正面去解决不足;它让你平和愉悦,越来越好。
10、晚上有睡好觉,早上有瑜伽。
11、瑜伽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由内向外看自己。
12、瑜伽不是垫子上的两个小时,而是带着瑜伽式头脑生活的24个小时。
13、瑜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会为人带来健康和快乐的。
14、对我来说,瑜伽是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就像肚子饿了,我要找吃的;冷了,我要多穿衣服。累了,我就要练瑜伽;心情不好时,我也要练瑜伽,它就像家人一样永远陪伴着我,不离不弃。有了它,我才能放松自己,找到自己。在它的世界里,那个心底深处的自己才会回归。
15、瑜伽是一场修行,让处于愚笨状态的身和心通过体式和呼吸的联系更加晶莹剔透,让身与心的连结更加亲密无间。步入瑜伽的世界,就进入了一段健康、尊贵、喜悦的旅程。
16、在敞开中,找到自信;在放下时,找到谦卑;在回望时,找到理解;在平衡中,找到宁静。
17、瑜伽的每一次拉伸都是肌肉的每一次认识,今天我的极限停留在这里,明天或许又会比今天再进步一旦点,只要瑜伽不停,进步就不会停止,身体的认识也不会停止,所以瑜伽对我而言是永无止境的。
18、在匆忙忙碌的生活中,渐渐地,我们丧失宁静与生活的意义,修炼瑜伽能重新发现宁静,重建享受宁静的好习惯。宽心生活,修持身心,乐观自信,真实观察,视一切皆善……瑜伽给我们平和、宁静和舒畅。
19、瑜伽课堂从来都不是一个单向授予的过程,“授”与“受”之间必须是一种良性的、双向的交流互动,不管是以语言还是肢体的方式。
20、瑜伽是人人都应该尝试的运动,日常在跑步之前适度拉伸,以防受伤;在跑步后放松肌肉,它就应该是习惯、生活。
坚持瑜伽的正能量句子2
1、瑜伽就是一只看不见的储蓄罐,只要你肯坚持,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你只需在温柔中不慌不忙的成长,那些你以为错过的,瑜伽会一一还给你。
2、吃纯净的食物,你的内心也会随之变得纯净起来。
3、瑜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练习,百分之一的理论。
4、少说多做,少索取多付出,少担忧多微笑。
5、有时你只需要做一个倒箭式。为什么?因为有时少就是多。
6、瑜伽和读书一样,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成全一个最好的自己。
7、与自己友好地交谈。
8、冥想,就像睡眠,不能教,它是自发的。
9、瑜伽中,别无他事,瑜伽是一场与自己的约会。
10、当我们不再急于求成的去做一个体式的时候,进步却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11、永远不会太迟,永远不会太糟。
12、瑜伽像音乐。身体的节奏,思想的步调,心灵的和声,构成生命的交响曲。
13、待人接物,有宽容之心,有容忍之量,才是有福的人,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的方便。
14、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有辛苦付出,所有的现世静好,背后都是咬牙坚持。
15、用汗水雕刻出的身体,棱角越多,遇到光的时候,就会越闪耀。
16、注意何时你正变得自私,用感恩来取代它。
17、打磨自己的过程很疼,但最终能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18、不要让恐惧带着你走,让爱带着你走,让快乐带着你走。
19、瑜伽不能成为你的全部,但一旦深入,它会成为你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那些阳光灿烂穿Bra练瑜伽的日子,我们快乐得如同小孩。
21、如果你想从宇宙中得到答案,就张开你的手掌。如果你想从内心得到答案,就将手掌朝下。
22、每次给自己一点点挑战,你就能一点点地走向完美。
23、瑜伽是一条缓慢,但幸福的路,不要慌慌张张,也不要急于求成,一点一滴积累,欲速则不达,慢慢来,反而会比较快。
24、祈祷是和宇宙对话,冥想是聆听宇宙的声音。
25、瑜伽教会了我去治愈那些无法承受的伤痛,也教会了我去忍受那些不可治愈的伤痛。
26、做瑜伽并不在于做到终极体式,而在于过程。
27、瑜伽路上有你,有我,共勉。
28、擅长做什么不重要,而在于做好自己。
29、瑜伽是停止心意的波动。
30、像一棵树那样与大地保持联结。使我们不平静的一切,都会在我们扎根大地时消失无余。
31、我们在羡慕明星的美好身材时,并没有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
32、每一朵乌云都镶有金边,每一个你认为糟透了的事情背后,都可以发掘积极的一面,如果你让自己正向的经历它,就会得到成长。
33、冥想是一种思想和知识的延续,就像连绵不断的江河中的水波。
34、初练瑜伽,追求难度和花样。再练瑜伽,注重精准和效果。还练瑜伽,喜欢呼吸和经典。重复的是体式,不同的是心境。
35、你练过的瑜伽,刻在你的身体里,你的骨子里,你的气质里,谁也拿不走。
36、放松点,慢慢来,你正走在回家的路(找到真我)。
37、不是命运造就的我,是我造就的命运。
38、任何人都能练习瑜伽,你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或者衣服,只需一个小小的地方和一个强烈的希望,就会有一个更加健康、充实的人生。
39、快乐就是,当你所想、所说和所做三者和谐的时候。
40、练瑜伽不用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一段时间叫坚持,放心你的努力,时间看得见。
41、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42、生命,10%取决于命运,90%取决于自己。
43、练瑜伽的时候,人经常会感到痛苦难忍,但你需要做的只是深呼吸,忍受它然后克服它,瑜伽其实就是生活的暗喻。
44、快乐是永恒的,它永远不会消失;忧愁是虚幻的,它永远不会生存。
45、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
46、十年后,你会明白,经常去瑜伽馆的那一个小时,砸在身上的不是钱,而是千金难买的青春和健康。
47、瑜伽就像给身体抹润滑油。让生锈的身体重新活力起来。
48、尽管瑜伽修行者并不贬低自己的身体,但是他不仅仅追求身体的完美,同时也追求感官、精神、智力和灵魂的完美。
49、凡事都让一步,有理不占尽,有利不占全,才是高明的'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自己日后落难留下了余地。
50、瑜伽是一种修行,看得见的是体型和外貌的变化,看不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丰盛。
51、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瑜伽,而是因为遇见了瑜伽,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52、瑜伽就是在不舒服的情况下,让自己舒服起来。
53、伸展得更高,它会使你稳定。
54、不是事情变得简单,是你变得强壮了。
55、你的人生不会辜负你的。练瑜伽,那些转错的弯,那些流下的泪水,那些滴下的汗水,全都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56、记住,不在于你体式做得多深入,而在于你的状态。
57、不是柔软才能练瑜伽,而是练着练着就柔软了。
58、不完美是宇宙的重要法则之一,绝对的完美不存在。若非因为不完美,你我都不会存在。
59、顺其自然,有心甘情愿的直接面对那些无可避免的困难与挑战,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天性,瑜伽也是。
60、瑜伽让我开始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命,她令我意识到世界没有永恒。
61、当呼吸不稳定时,人的思想会游离不定;而当呼吸稳定时,人的意识也会坚定。
62、若你在体式中经常烦躁放弃或极端,你在生活中也会习惯性烦躁放弃或极端,瑜伽这面镜子,真实不虚。
63、不在于体式看起来怎么样,而在于你感觉着什么。臣服于你的身体和你的呼吸,慢点,再慢点。
64、每天都是一个机会,让你去改变你的生活。
65、世界上有两种光最耀眼,一种是太阳,一种是你努力瑜伽的模样。
66、当你学会深度放松的时候,你的思维将变得更加清晰和敏锐。
67、其实瑜伽是一件超级磨炼耐性的事情,你一旦真正开始,就会发现目的地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快速。
68、没有人能代替你瑜伽时所经历的层层磨练,就像没有人能抢走你挥洒汗水后得来的健康与自信。
69、你可能无法改变身体外的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身体内的世界。
70、请遵循瑜伽师的教导,用瑜伽姿势来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建立一个平衡的饮食结构同时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71、我寻找的东西,一直在我身上。
72、我今天过得不好,但过得不好也没关系。
73、做你的身体能做的,不要担心旁边垫子上别人在做什么。
74、学会在每个人、每个事物中发现闪光点。
75、接受起伏,不抱怨,让生活变好,是一个成年人永远的责任。
76、我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事物,透过它们,我们看到自己。
77、要像向日葵一样,浑身充满阳光的味道,不抬头也知道,阳光在照耀。
78、瑜伽练习使人坚定,远离疾病并拥有轻盈的身体。
79、不断去挑战自己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成功。
80、每天醒来,都是一次重生,今天,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