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不能治病,只能帮助有理性的人避免得到病而已。人们倘若正规地生活,正当地饮食,就不会有病。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健康的名言,欢迎阅读借鉴。
NO1、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艾迪夫人
NO2、体力劳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脑力劳动有益于心智健全。──梭罗
NO3、健康加富裕就能创造出美来。──博恩
NO4、要快乐首先要健康。──柯蒂斯
NO5、快乐最利于健康。——爱迪生
NO6、清洁仅次于圣洁。——培根
NO7、预防胜于治疗。——狄更斯
NO8、健康胜于富贵。──司各特
NO9、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NO10、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斯宾诺莎
NO11、身勤则强,逸则病。——蔡锷
NO12、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
NO13、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爱默生
NO14、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洛克
NO15、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NO16、节饮食而后得健康。──弗拉科利
NO17、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斯宾诺莎
NO18、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柯蒂斯
NO19、好静不好动,眼花耳朵聋。——佚名
NO20、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洛克
NO21、常用的刀不锈,常练的人不病。——佚名
NO22、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NO23、快乐首先在于有健康的身体。——柯蒂斯
NO24、没有健康,便没有生活上真正的快乐。──卢梭
NO25、欢乐就是健康,忧郁就是病魔。──哈利德顿
NO26、休息乃劳动者之妙药。──彼得拉克
NO27、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朱文奴
NO28、一个男人最大的财富就是爱妻和健康。──Fuller
NO29、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普希金
NO30、只有活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NO31、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爱默生
NO32、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巴尔扎克
NO33、为健康举杯实际上就是为病魔举杯。──托·富勒
NO34、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契珂夫
NO35、早眠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而明智。──富兰克林
NO36、健康不是身体状况,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爱迪夫人
NO37、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巴尔扎克
NO38、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佚名
NO39、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
NO40、一个人需要有一个目标来达到真正健康。——安德森
NO41、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富兰克林
NO42、富人的财产是其健康的大敌。──乔·惠茨通
NO43、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拉罗什富科
NO44、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清。──达·芬奇
NO45、有好妻子和健康的身体,是男子的最大财富。──富勒
NO46、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帘与眼睛的关系。──泰戈尔
NO47、生活就是运动。人的生活就是运动。——列夫·托尔斯泰
NO48、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欧洲谚语
NO49、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乔治·桑
NO50、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木村久一
NO51、真诚的友谊好象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NO52、贤妻和健康是一个男子最宝贵的财富。──斯珀吉翁
NO53、身体健康者常年轻;无负于人者常富有。──玛尔托夫特
NO54、溺死在酒杯中的人多于溺死在大海中。──福莱
NO55、没有健康,生活就不成为生活,人也就虽生犹死。──阿里丰
NO56、一个人无法不变老,但是他可以抵制衰老。——塞缪尔
NO57、午夜前一小时的睡眠等于午夜后睡三小时。——赫伯特
NO58、真正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NO59、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木村久一
NO60、愉快的笑声,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高尔基
1、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又要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法)卢梭
2、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活要具有应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时也要反映出学生的动因、愿望和意向。——(前苏联)赞科夫
3、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法)卢梭
4、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英)罗素
5、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6、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7、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8、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1879-1955)
9、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0、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1、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陶行知
12、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洛克
13、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洛克23,因为儿童应该很少受到鞭笞的惩罚,所以我觉得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不好。它可以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洛克
14、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15、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学生对自己记忆丧失信心的因素,因为这种经常跟优柔寡断的性格结合在一起的不自信,往往会使得儿童记忆力衰退。——[俄]康·德·乌申斯基
16、现代教育的重点在于指导活动和采用活动型的教学程序。这种学习类型比正规课堂的学习类型更合理,这主要是因为由活动而学习比正规课堂情境下的学习更有意义,而且更易于迁移到新情境中去。--[美]J.M.索里
17、经验证明,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学生怎样学习。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这些技能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8、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洛克
19、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洛克
20、奉劝年轻的教师: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末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1、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前苏联)马卡连柯
22、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美)爱德华兹
23、“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
24、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德)贝多芬
25、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苏格拉底)
26、教育是把人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苏格拉底)
27、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你就会用压服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英]R.皮特斯
2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前苏联)马卡连柯
29、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美)爱因斯坦
30、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前者是学生由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然后进到终点,升到顶峰。--[德]阿.第斯多惠
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认读量词。
2、了解包含递进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积累名言警句。
4、通过短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5、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书中人物。
5、习作要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交流习作,修改提升。新—课—标—第—一—网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积累量词。
2、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3、习作要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
2、带着问题去发现:
(1)指名读词,想想能发现什么
(2)交流与提示: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结论: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词语环境中意思不同。
(4)指名读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字,想想能发现什么
(5)交流与提示:带点的字与数字连在一起。
(6)结论:这些字与具体的数字在一起,是数量词。
3、齐读,积累词语。
4、你能想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另外几个词语吗?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五年级语文教案2
一、背景知识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2、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二)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
炫耀自己是一种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其颜色、芳香吸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满足自己,没有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提也不愿提到它们。也许,落花生的默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它也许只要我们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意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2、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把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话的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思想感情。另外,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1)、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知,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
(2)、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3)、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说:“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曲解课文的本意。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4、5段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4、5两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看图片引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
2、学生交流讨论,
对,它就是敦煌莫高窟(请学生简单介绍)。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尽量划出能表示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2、指名朗读(请学生找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教师以此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各段表示中心意思的句子,教师挑中心词进行简单板书。
塑像——精美
艺术宝库
壁画——艳丽多姿
(三)深入学习课文4、5两段
1、学习第4段
①指名配乐朗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感受画面内容,体会画面上主要在画什么。
②交流讨论,并从文中找出对应语句。
③朗读体会
④比较朗读、
a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
b她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地举到脑后,拨动琴弦。
引导学生找动词从而体会画面女子舞姿的优美。
⑤学习课文第一句,由背景来感受壁画的艳丽多姿。
2、学习第5段
①学生写感受看了这样的壁画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②交流所写感受
③学习课文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感受,那么文章的作者游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最后一个段落。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栩栩如生的画面内容。
3、背诵4、5两段
①学生自己准备
②检查背诵情况(可由学生自己选喜欢的段落来背诵)
(四)教师
(五)布置作业1、积累4、5两段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