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扬雄法言十大名言 正文

扬雄法言十大名言

时间:2024-11-20 00:33:15

扬雄名言精选

1. 攀龙鳞,附凤翼。

2. 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3. 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

4. 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5. 师者,人之模范也。

6. 务学不如务求师。

7.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

8.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9.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10. 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11. 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

12. 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

13. 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14. 治不忘乱,安不忘危。

15. 可则因,否则革。

16. 炎炎者灭,隆隆者绝。

17. 无验而言之谓妄。

18. 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19.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20. 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21. 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22. 人必其自觉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23.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

24. 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

25. 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

26. 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浑浑乎圣人之道,群心之用也。

27. 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

28. 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事不厌,教不倦,焉得日。

29. 贵无敌,富无伦,利孰大焉。

30. 众人愈利而后钝,圣人愈钝而后利。

31. 用之则宜从之,从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顺,强其所劣,捐其所能,冲冲如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

32. 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

33. 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

34. 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

35. 炎之以火,沃之以汤,燠亦燠矣!

36. 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37. 雷震乎天,风薄乎山,云徂乎方,雨流乎渊,其事矣乎!

38. 君子不可得而侍也。

39. 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40. 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

41. 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

42. 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43. 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44. 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

45. 大哉圣人,言之至也。

46. 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47. 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商雕之,焉得力而给诸?

48. 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49. 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

50. 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51. 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52. 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

53. 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54. 将致孝乎鬼神,不敢以其犁也,如圭羊刺豕,罢宾犒师,恶在其犁不犁也。

55. 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也哉!

56. 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57.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58. 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

59. 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

60.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61. 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

62. 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63. 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64. 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65. 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

66.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67. 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68. 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69. 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70. 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

71. 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

72. 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73. 贤人则异众人矣,圣人则异贤人矣。

74. 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

75.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

76. 学者,所以修性也。

77.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78. 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礲诸,有玉者错诸,不礲不错,焉攸用?礲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79. 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

80.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81.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82. 大文章弥朴,质有余也。

83. 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

84.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85. 师之贵也,知大知也。小知之师亦贱矣。

86. 君子德名为几。

87. 事得其序之谓训,胜己之私之谓克。

88. 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

89. 杂乎杂,人病以多知为杂。惟圣人为不杂。

90. 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

91. 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

92. 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

93. 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94. 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

95. 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96. 圣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也。

97. 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98. 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

99. 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

100. 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

101. 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

102. 水,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火,用之而弥明,宿之而弥壮。

103. 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

【出处】《荀子儒效》。

【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验通过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出处】《荀子性恶》。

【大意】善于谈论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现今寻找依据,善于谈论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寻找证明。

【提示】无论说什么话,如果想要让别人相信自己,那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而证据往往表现出事物的关联性,所以,一定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谨于言而慎于行。

【出处】《礼记缁衣》。

【大意】说话要严谨,行动要慎重。

【提示】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切不可凭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

君子强学而力行。

【出处】扬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去行动。

【提示】强学和力行,都要求一个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努力读书学习,需要有毅力钻研进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要缜密思考,把所学和所用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实事求是。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大意】从客观事实中去研究,得出规律。

【提示】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弟弟。他一生好学,不爱虚夸。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书,遇到民间送上善本书,他都找人来誊写一遍,然后把抄好的书给人家,自己保留原本。唐朝人颜师古评论他这种行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书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书中所讲内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实。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意。后人把这句话引申为对一切事都应当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凭事实说话。

百闻不如一见。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

【提示】虽然耳闻与目睹都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许多情况下耳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怀疑,因为经常会被传言所蒙蔽,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更为确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大意】站在深潭边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去赶快编织渔网。

【提示】凭空想像而不去实践,正如想品尝鱼的美味却不想去编织渔网,而仅仅站在水边羡慕,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向理想的目标迈进,脚踏实地去争取,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诚实,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这种诚实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如果以不知为知,不仅不诚实,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大意】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讲究实际行动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实践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学问家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时珍走遍了南方许多省,收集民间药方,逐一加以验证,写成了不朽的药学名著《本草纲目》。仅仅靠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的人,是很难成为大学问家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1、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2、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

3、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

4、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商雕之,焉得力而给诸?

5、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6、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

7、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

8、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9、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10、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

11、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

12、君子不可得而侍也。

13、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

14、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

15、攀龙鳞,附凤翼。

16、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17、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

18、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19、大哉圣人,言之至也。

20、事得其序之谓训,胜己之私之谓克。

21、师者,人之模范也。

22、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

23、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

24、杂乎杂,人病以多知为杂。惟圣人为不杂。

25、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26、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

27、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28、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

29、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事不厌,教不倦,焉得日。

30、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31、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32、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33、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

34、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

35、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也哉!

36、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37、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38、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

39、君子德名为几。

40、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41、可则因,否则革。

42、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43、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

44、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45、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46、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47、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48、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49、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50、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