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3、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培根
5、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期望。——培根
6、书山有路勤为径。——古诗
7、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爱迪生
8、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丘吉尔
9、期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10、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我有一点点心丧气。--爱迪生
11、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我倒,别人骂不倒。——郭沫若
12、所有坚忍不拔的发奋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
13、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14、一切愉悦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期望。——培根
15、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爱迪生
16、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17、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18、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1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0、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21、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22、顽强的毅力改变能够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23、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期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咱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罗兰
24、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25、谚云: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午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26、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应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27、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28、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29、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0、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歌德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3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32、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
3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34、走自我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35、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发奋,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毛泽东
36、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歌德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一样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孟德斯鸠
37、累累的创伤,就是性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正因在每个创伤上在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罗曼·罗兰
38、遇见深林,能够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能够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能够开掘井泉的。——鲁迅
39、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正因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40、人的性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41、困难是欺软怕硬的。你越畏惧它,它愈威吓你。你愈不将它放在眼里,它愈对你表示恭顺。——宣永光
42、短时期的挫折比短时刻的成功好。——毕达哥拉斯
43、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西·切威廉斯
44、书山有路勤为径——古诗
45、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46、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务必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47、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潜质实在惊人。人能够忍受不幸,也能够战胜不幸,正因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务必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48、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英格索尔
49、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50、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51、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52、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培根
53、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54、什么是路?就是说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不的。--鲁迅
55、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56、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闷,失败了再来,前途是自我发奋创造出来的。——徐特立
57、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
58、以勇敢的胸膛应对逆境。——贺拉斯
59、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60、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
6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62、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63、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的。要使火药发火就需要压力。
64、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期望。——培根
65、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潜质的好机会。——邹韬奋
66、人生布满了荆棘,咱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伏尔泰
6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68、任何高处,未有人间所不能达者。然而欲达目的,则不可不以决心和自信为之。--安徒生
69、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70、朝着务必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卡耐基
71、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因此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咱们的一代也是这样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领悟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72、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期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咱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罗兰
73、走自我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74、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
75、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歌德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7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77、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我前进的目标。——易卜生
78、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79、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潜质实在惊人。人能够忍受不幸,也能够战胜不幸,正因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务必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80、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
81、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爱迪生
82、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应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83、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西·切威廉斯
84、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
85、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86、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咱们的意志,才在咱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87、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88、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张海迪
89、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90、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91、咱们若已明白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92、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
93、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性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正因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
94、累累的创伤,就是性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正因在每个创伤上在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罗曼·罗兰
95、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歌德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关乎心灵的东西,往往是向善的;导致人走向罪恶的,往往是人的理性抉择,是计算。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在伽利略因为“害怕皮肉之苦”而选择妥协后,他的学生安德雷亚怒气冲冲地质问他,“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酒囊饭袋!保住一条狗命了吧?”而伽利略的回答是:“不。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打开几个网页,关掉,一天过去了。打开无数个网页,关掉,一辈子过去了。我现在要做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了:若非必要,以后一定少上网。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有时候我免不了去想,人生真的很无趣,因为要做那么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记得上中学时,为了高考,学校墙壁上到处是“坚持”、“毅力”等激励人心的词语,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今天回过头去看,难免会有这样的经验(毋宁说是教训)与心得,靠着“坚持”、“毅力”去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去做的事情,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不需要的。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当有的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大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生于“80后”的大学生们,时常向我感慨他们的不幸:“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却找不到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买不起房子……”这不是抱怨,而是现实。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一百年前中国还有凌迟,五十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四十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三十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二十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十五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十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五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河水走了,桥还在。日子走了,我还在。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征服故我在。我不必通过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的观点证明我自己存在。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由一群平等的奴隶选出一个奴隶主的政治,那不是民主政治。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却总是那样似曾相识。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对于“禁止践踏草坪”这个规定,我是一直不太能理解的。这不是因为我有破坏草坪的欲望,而是因为走遍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草坪通常都是给行人歇息、野餐或晒太阳的地方。否则,我真想不出这草坪还有什么更重大的意义。若为绿化,为何不直接种树?遗憾的是,这草坪在中国更多只能是个形象工程,而非生活工程。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人——这脆弱的会思想的芦苇,有时更应该像大海一样坚定,不要因为陆地上人多而否定自己的汪洋海水.........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人们渴望像沙滩一样自由自在,如果沙滩不被压迫的面貌符合人的本性,那么就应该掀翻沙滩上的铺路石,以争取不被束缚的自由。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所以我想对那些正在努力或试图改变自己或时代命运的人说,不要在意周遭对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自己在做什么。你想得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我不会像芮成钢那样做急于“代表中国,代表亚洲,代表世界”的“三表人材”,我只想做“一表人材”,只代表我自己,靠着自己的经验与理性发言,不强迫任何人。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写小说,如果导演、作家的目的只是让人流泪并在此基础上大赚票房与稿费,我觉得他们都自轻了,因为他们将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降到了芥末的水准,而事实上他们又不像芥末那般灵验。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任何诗歌之美都不是用圆规与坐标计算出来的,因为写诗不是安装水管。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梭罗同样看破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光秃秃,人们却把他看成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有什么样的心灵,便有着怎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许多人,之所以平静而坚定,活得从容,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我不要天堂,我只要底线。因为没有底线,就没有自由。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一个人的完整权利,至少应该来自两方面的自治,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身体自由,而身体自由同样包括行动自由与审美自由。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散步是日常的,远足却需要机缘和更精心的准备。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1.
2.
3.
4.
5.
6.
【素材清单】
《劝学》是荀况的代表作之一。《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是荀子五十岁游齐,为稷下学宫祭酒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
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写作素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曾属峄县)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世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3、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思想由孔子、孟子而至荀子,经历了丰富和发展。按照正常的推论,荀子的学生也理应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和发扬者,然而身为荀子学生的韩非、李斯却是法家思想的提出者和集大成者。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家不同的学派,谁胜于谁现在也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为老师的荀子,决不是让学生唯我独尊;作为学生的韩非、李斯,也不是唯我老师为正宗。在他们的教与学中,应有鼓励质疑、提倡创新的意识。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西方一位哲学大师的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4、荀子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齐国去讲学。他当过多年祭酒荀,又四处奔波,几乎跑遍了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天遇见一位儒生,口中念道:“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大叫一声:“差矣!应当是人之初,性本恶。”二人争辩起来。儒生说:“人生下来,本来是善良的,有的人后来受了社会上污泥浊水的影响,才变坏了的。”荀子说:“不对,人生下来,本性为恶。后来受到了各种教育,才变为善。你看各地不都在办学吗,学得好的变好,学不好的变坏。师法之化,礼仪之道不可无也,不抓紧教育不行啊!”
“人之初,性本恶。”我们都有私心,只是,我们受过的教育告诉我们要理智,谦让。于是我们会把东西“礼貌”地让给别人。实际上不知道内心是否在歇斯底里地叫嚣着。如果说人们一开始便是善良的,那么具备好的性格的人就不会格外受欢迎,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正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恶,才会使得那些经历种种困难,自我蜕变后的具有优秀品质的善良的人,显得弥足珍贵。
5、有一天,荀子见一伙人戴着柳树叶编的帽子,跪在太阳地里,向老天爷求雨。他很不以为然,说:“过些天如真能下了雨,不求雨的人不也得了雨吗?下雨与祈雨无关。如真不下雨,那还是想法子引河开渠,才能有水。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他的结论就是说:“放下人为的努力而指望天赐,那就违反了万物之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说得中肯,说得深刻。那种只会说“我不行”而不努力实干的人,怎么会取得成功?如果胸中怀着一个不倒的信念——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努力,再努力,艰辛的劳动总有一天会结出硕果,我们都可以浇开成功之花。
6、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也就是说“人定胜天”。他强调了人的能动作用,对我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荀子的“人定胜天”,不是叫我们与自然抗衡,而是叫我们认识自然,摸清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制天命而用之”。而现实是,我们往往把违背自然,践踏自然,杀鸡取卵式的掠夺自然当作了“人定胜天”,这不活活地屈杀荀老先生?记住,人定胜天,首先要尊重天。
7、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说,提出性恶论。荀子首先肯定“人之性善,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然后从人的种种欲望来证明"人之性恶"。荀子认为孟子没有分清性与伪,所以才会有性善说。在这里,荀子是从人的欲望,人的本能去讨论人性的。因为欲望会引起争端,蕴涵着恶的因子,所以荀子说人性本恶。但是荀子也是肯定"途之人可以为禹"的,认为人只要肯习掌握仁义法度的方法,肯仔细观察思考,肯日久积累善行,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8、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再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积累、学习要专心的名句。对此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恩格斯说,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作为自然人,人像动物一样具有觅食、防卫、繁衍三大本能。作为社会人,人对三大本能就要具有一定的道德的本能力。荀子的性恶论,应该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说起,其目的在于警示人们学习掌握仁义,提高道德修养,改变自身,使自己成为“圣心皆备”之人,性善也罢,性恶也罢,两种观点殊途同归,做人要做有修养之人,做人要做有道德之人,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素材激活】
荀子的学习观
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才则不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蓄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更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你学会学习了吗
对于是否“会学习”这个问题,许多人可能报之一笑,也可能嗤之以鼻。他们可能会说,“学习”还不简单吗?就是读书做题。其实,真正的会学习并不是这样。《劝学》一文告诫我们说: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有人能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又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了吗?做到“锲而不舍”了吗?做到“用心一”了吗?如果做到这些,你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了。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有恒心”“要专一”“要学以致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治学精神”“质疑与创新”“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求知”“知识”“主观与客观”“规律”“捷径”“省察与反思” “学无止境”“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永不放弃”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
有如下运用角度:
角度一: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角度二: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角度三: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运用范例】
1、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对终身教育思想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劝学》开篇就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该不间断地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荀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的论断,可以说是世界上对终身教育理论的最深刻最独到的见解,反映了现代各国大力提倡的终身教育的实质。这说明荀子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可以从荀子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的基础。
2、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使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就是因为“善假于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就自己的事业。
3、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舍之,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基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4、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踮起脚尖》)
5、兀立是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火红的花朵,本没有生机,却借助身旁的绿叶,表现自己的高贵;普通的佛寺,本没有神秘,却借助山林的隐秘,渲染自己的超尘脱俗。一个人,本没有什么特别,借助外物的力量,却能铸造辉煌人生。
荀子也曾说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化作己有,去巧妙运用,一定人事半功倍。
6、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也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的光环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
有一个童话叫《鹰背上的小鸟》,说的是鸟类举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最高。鹰认为自己能飞得最高,便努力向高空飞去,当它再也没有力量飞得更高时,它背上的一只小鸟一下子飞起来,飞得又高又远。鹰感叹道:“再强大的个人也不如软弱的个人加坚实的后基。”小鸟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比矫健的鹰飞得更高,因为它学会了借助外力来增强自己。
聪明的小鸟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会借助外物。人虽是万物之灵长,但毕竟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合理利用外界条件,学会借助外力,才能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镭是全人类的,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实现的。”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外界提供的种种客观条件,居里夫人成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他们的成功正是在总结前人几百年的研究成果和不断从对方那里获得新发现,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实现的。
从人类社会到微妙的自然社会,无不存在着成功需要“借”的道理。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是通过“借”来获得繁荣,人体内无数细菌通过“借”来获得生命……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白云借助蓝天,实现了自己追风的梦想;蓝天借助白云,成就了自己的广阔。小溪借助海洋,完成了自己成就浪花的理想;海洋借助小溪,成就了自己的浩瀚无边……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借”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成功更加灿烂!(《成功需要“借”》)
7、哲人问香 果假理不假 诲人之意常在
学生闻香 果香道不香 坚守之心难持
余平生好读经史,今之经典,古之人事也。今有一惑,思之不解,灯下小憩,夜得一梦,见圣贤会于蓬莱,余过之,欣然坐于磐石之上,百论于诸子。
余曰:师古之理,从今之事,余之学道也。当世异时,阎浮众生,或当矫性徇时,或当取世资考,或当汩性于利,或当拂情自饰,虽则学者千万,智者麟角矣。从众者盈天下,坚毅者希矣。余讵料学益多而志益乱,事益多而心益散邪!是以问诸智者,以明此理也。
儒生起而对曰:昔乐毅下齐七十余城而因隙归赵,所得之地尽失。吴起效儒三载,轻守孝而废道,礼失而终裂,得得失较然,君子可无鉴乎?是以善作不善成,譬犹拾琐沙而捐隋和。善始不善终,犹若向炯烛而背白日也。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智哉!夫冰霜肃杀,不能凋菽麦之茂,炽暑郁阴,不能消冻山之雪。众谤汹汹,不能迁丈夫之志。荀子有言曰:“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 ,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是以孔子当阨于陈蔡,不改其心,孟子不用于齐宋,不舍其义。彼仁人之所以达名成功于天下者,皆以其不惑于物,不迁于人也。
释者起而对曰:志坚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积善不以穷否而怨,必至乎禅境矣。是故释迦有知舍之苦行,而定于纷乱。六祖有獦獠之谓,而终身向禅,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至如智者立于世,任其风动,任其帆动,心自岿然不动也。然非不动也,外动而内定也。僧肇尝曰“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诚然!言随于人,道独于己,事随于人,理独于己。胸藏丘壑,兴寄烟霞。岂遽得而累乎?
道生起而对曰:贤愚人之本性,利害人之常情,天下皆知其理而不行之者,利害使之然也。抱朴子曰“时势不可力求,遭遇不可智违”。诱于利,迫于害,则非圣贤莫能持其恒心而不乱。失其乐,得其苦,则非明哲不能忍其境。然北辰以不改为众星之尊,五岳以不迁为群望之宗,蟋蟀屡移而不贵,小人善变而无成。孔明之抱膝,愚者笑之。陈胜之投耒,耕者嗤之。待其乘冲飚而燎巨野,奋六翼以凌朝霞,人皆谓其圣而莫知其所以圣。呜呼,人生在世,纷纭境,浓艳场,出尘即落俗,惟志坚者能定其心而成其事,而终不没于泛泛之辈,滔滔之流也。 诸子谈已,余拜而谢之,豁然而醒,患理之不存,故染翰操觚,诛之于此,以明志坚之道焉。(《梦中对》)
8、只要你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稍有用心,稍有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收获的,积少成多、积土成焉,日久无常,你就会发现,你已成为一位知识的富有者,尽管每个人的先天资质有所差异,但着差异是微乎的,只要聪明能干,多去凭借和利用客观事物,你也会成为君子的。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成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所以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这样才能到千里之外,就象前面所说的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日久天长的坚持下去就会成为富有者,但是具备了“财富”还应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戒骄戒躁,你才会成为真真正正的“富有者”,只有这些都做到了你才是真正地会学习,懂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