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培养幼儿注意力名言 正文

培养幼儿注意力名言

时间:2024-10-01 17:26:15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晚上好。

教育孩子这门功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相信在坐的爸爸妈妈都身有体会。既想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又要丰富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并非是件容易事。

下面来谈谈我自己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她让喜欢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很早就对周围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表现在他们好问、好动、好模仿、喜欢听成人讲故事等方面。幼儿的求知欲与兴趣紧密相连,对一种事物的兴趣越大,求知欲也越强。现在外面各种学习兴趣班都很,如跳舞,画画,围棋等,家长们切记千万不能依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强加给孩子,而是要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去选择。

如注重早期阅读,多给孩子读故事,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应当顺应孩子的这种天性,多给孩子读故事,在读故事时不要把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可以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平时我也是这样给女儿一个字一个字点着读故事的,我想,对于孩子来说,任何词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能接受什么,日积月累还可以丰富他的语言词汇。但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识一些字。把认字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孩子对阅读和识字的兴趣。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因此从幼儿园起,老师就已经开始引导幼儿在学习活动地时候要注意力集中,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在学习的同时,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需要我们的家长平时要在家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现在我们班每星期三也都会有一次作业,我女儿头二次的作业都是我催促了以后才做,有时甚至连作业本也会忘记拿,不过最近几次已经好多了,能够自已来跟我说她今天有作业要做。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通通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孩子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一些活动中,密切注意幼儿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幼儿有不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批评和指正。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然形成。

四、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幼儿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幼儿来说,应主要放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我们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而不畏缩。

五、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幼儿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经常在家中被打、骂、拿他们和班的优秀孩子比,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他的不满等,这样做法只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兴趣,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变的。当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时,家长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在慢慢改变。家长要学会拿孩子的现在和以前比,而不要和其他同学比,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而我们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由此可见,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地巨大。

六、利用讲故事,养成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父母有很多机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平时在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她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做其它事。为改变这种情况,我在讲故事前先和她约法三章:讲完之后要提问的,回答正确,有机会赢得一个小苹果,十个苹果就会有一个小礼物,提问从最初简单的故事中主人翁的名字、故事中有几个人物等开始,进而我会要求女儿复述故事的内容和细节。通过多次这样带着问题的讲故事,女儿的注意力明显集中起来,听故事时特别认真,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七、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孩子在学习中常因遇到困难而影响学习兴趣,比如小雨在学习钢琴开始容易时有兴趣,但难度增加后,她就不想学了。每次当小雨闹别扭不肯弹琴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认真专注,坚持不懈,要加油,妈妈知道你能行的”。经过一年地努力,我们也坚持下来了,现在小雨在弹琴这方面已经自觉了很多。比较弹琴和画画,一般孩子会更喜欢画画,因为画画的意志力参与的少,而弹琴意志力参与的多,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鼓励孩子不半途而废特别重要。我认为,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提高其兴趣,如给客人表演一下,让老师表扬一下,让孩子感到进步的快乐,都是好办法。

八、顺其自然、启蒙引导

幼儿学习要顺其自然,平时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如家长看报,让孩子看书,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带孩子出去玩,途中所见所闻和孩子交流,都能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观察、学习提高注意力等,不一定要坐下来才叫学习,关键是父母要以身示范。可以建立起健康的家庭娱乐方式,如搞一次户外活动,旅游、爬山、游泳等……并且全家参与,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开阔眼见,好的娱乐就能成为学习的动力。

九、要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1)、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他们认为督促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

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要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说:“该做作业”,那就成为了一种被动的学习。

2、督促孩子学习切忌唠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绝不可能有愉快的心情,也就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家长的唠叨、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没有宽松宁静的氛围,孩子有的学习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做家长应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过分督促。家长提出要求,就要让孩子一定做到。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在于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起来,起来!快点!快点!”孩子依旧慢慢吞吞。越督促,孩子越拖拉、越被动。有的家长做得很不错,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让孩子感到这件事的重要。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家长的督促要着眼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不好,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因为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动性。

(2)、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的气氛是培养孩子形成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说教,注重一点一滴的养成。有的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必须经常讲很多道理。其实不是这样。家庭教育要注重潜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靠一次次地重复以成自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靠一点一滴培养起来,令人乏味的说教会破坏适宜学习的气氛。所以家长要学会说短话,保持正常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平和、宁静、有安全感。

2、切忌严厉,注重营造宽松气氛。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一点,就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这种紧张气氛使孩子恐惧,大脑的思考被严重抑制、扰乱,从而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

3、切忌支配,注意让孩子主动。家长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家,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一切的一切都得听从父母一手安排。这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上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现在做什么?”“妈妈,我现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家长可以说:“你能自己安排好吗?不会的妈妈帮你。”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让他学着自己安排学习。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

语言是一种人类自发的创造,语言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它会达到某种程度

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

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儿童通过自立获得身体的独立;通过自由的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生命的纪律是秩序;智力的纪律是专注;行为的纪律是顺从。

成人应该敬畏儿童。

只要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孩子们的精神与秘密便会自发的显现出来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最错误的想法便是以为身体活动就只是身体活动而已,以为它不具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其实,心智的发展必然和身体动作相配合,而且是相互依赖存在的。

儿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促使他认识周围的一切

人类不像其它动物那样,生来具有已业已协调的动作,人必须学会协调自己的动作

儿童有自我保卫和平和追求完美的内在冲动

小孩是在敏感期学会调适自己并获得特定能力的

没有人能代替孩子的成长

我被人类崇高的思想所感动-在人类的本能之中,他们对知识的受远超过了无意义的玩乐

导师的职责是指导孩子的智能活动和孩子的

孩子有超强的记忆力,当孩子可以动手操作而仅用眼看时,会记得更好

在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地方,孩子会尽力去注意自己的举止,控制自己的行为

生命的初期,一定要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的讯息,这是心智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孩子需要从环境吸收一切的事物

断奶在幼儿生命中是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不该让孩子继续吸吮而不咀嚼食物

感官训练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者,适应现在的文明时代,更能实际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利用不同的感官刺激,有条不紊地将注意力引导到儿童的活动甽,即便是嗅觉也可以用理解的方式来训练,从而成为他们探索环境的器官

孩子独立的智能发展无可限量,它直接依赖孩子心智的力量,而不仅靠导师的工作

妈妈必须同时喂养孩子的身体和精神,且精神上的需求更重于身体的需要

作为一名保护者,父母可通过拥抱与孩子接触

新生儿具有奇妙的自我调节能力

成人必须给幼儿提供活动的空间

让儿童参与工作,能增强他们对生活环境的责任感

对于新生儿,我们不仅要关心他的身心健康,还应该关心他的心理需要

动作发展应该是心理高层次的表现或反映,这是修理合乎自然发展逻辑的

假如孩子们的活动正好和他的内在需求相配合,孩子的表现会让我们他的发展所需

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

儿童是通过努力从事活动,从而使个人得到发展的

尊重孩子的发展自由,包括帮助孩子培养发展的能力

新式教育理论中的中心思想之一,正是呼吁人们重视孩子社会本领的培养,并且鼓励孩子与同伴相处

我们教育系统最大的特色是对孩子环境的重视

儿童不仅在心理上是被动的,而且像一个空花瓶,是一个有待于充满及塑造的生命

经过不断改善自己的动作,幼儿从独立活动中获得喜悦

生命之援助,这就是教育

当孩子被放在自然环境里,他会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行动对生命是很重要的,教育不能策划出让生命缓和下来或压抑它的方法

用我们的教学方法,导师教得少,但却观察得多

人类的进步和胜利全靠发自内在的力量

虽然触觉遍布在全身的表皮上,但是我们往往给予孩子的活动却局限于的部分

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其实就是一种不断习得能力的过程,这个周期性的刺激,将带给儿童无限的欢乐和乐趣

孩子们喜欢安静和自由选择

必须容许孩子选择物品,这可以让原来的发展得以持续,清除孩子尚无意识的心智之间的障碍

当我们把羁绊孩子的人为事物,以及自以为是用来教导孩子规矩的暴力放置在一旁是地,我们就会看到孩子崭新的一面

孩子能独立活动时,父母可带领孩子一同认识世界

我们必须重视儿童心理发展期间的生理活动与动作

有了实际工作,宝宝的自我意识就会逐渐发展、强化

动作是完整思考过程的最后一部分,精神的提升必须借助于活动或工作

当我们探讨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我们发现,与其说是人去适应环境,倒不如说是人创造一个环境来适应自己

孩子对环境美丑的直觉是非常敏锐的

倘若我们必须在我们为孩子布置的环境里生活一天,我相信那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经历

如果不给儿童提供帮助,如果忽视他的环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将会处于持续的危险之中

儿童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他特别容易被成人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他们

任何教育的改革,必须以人为本,人自己必须成为教育的中心

我们所谓的不干预孩子的学习尊重孩子的行动、必须在孩子本质上的发展臻于成熟之后才得以实行

没有妥善照顾的孩子,会让将来的社会得到报应,因为他可能会成为未来社会中消极的个体并构成文明社会的障碍

数算练习告诉我们算术运算的原理,而不是单单的记忆和不断演算

儿童具有秩序感

人的手十分精细和复杂,它不仅使心灵得以展现,还能使人跟整个环境建立一段特殊的关系

我们应当把这种儿童的神秘的力量当作某种神圣的东西。因为个人未来的个性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被确定下来了。

在适宜的环境里,幼儿在工作中发展了一种技能和精确性,那是使我们十分欣慰的

从本质上来讲,儿童的爱是单纯的,他爱,是为了获得感官印象,这种印象又给他提供了生长的养料

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我们应当谨记,儿童爱我们,而且还很想服从我们

尽管儿童的举止有比较大的自由,但总的说来,他们给人一种非常有纪律的印象

对幼儿来说,妈妈的声音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参照物

理解孩子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希望,当你拍拍他或摸摸他的头,他们就会领会其中的善意,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爱的大门

反反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不是孩子天生就喜欢的,但是在重复的过程中,孩子熟能生巧

从出生一开始的教育,是一种对生命必要的帮助。

孩子的精神比一般人认为的更为高尚。

尊重孩子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的活动并试着了解,是我们教育方法中最首要的原则

促成人类建立爱心的动力是本能,也是生命创造力的原动力

我们肩上背负的责任重在,必须小心谨慎地了解可能可能会泯灭孩子精神的原因,并要融入孩子的世界

我们基本的教育观念是:我们绝不能变成孩子发展的障碍

和其它动物相比较,婴儿在出生以后,要有更长的一段霎时间需要别人的照顾

如果你懂得了孩子的语言,他们会与你更拉近。因为你这里有他需要的帮助,他会对你产生异样的亲切感

所有的儿童都有吸引文化的能力

儿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集中体现他去吸收周围的一切

听力及视力是开启心智之门

儿童并非弱者,他们有足够的智慧

声音、微笑和眼神,会成为彼此间的特殊沟通

我们教育体系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孩子不能从环境中得到回应,与外界互动的机会就会遭受剥夺

日常生活中的家事,儿童都非常喜欢参与

有了实际工作的经验,幼儿的自我就会逐渐发展强化

在帮助孩子健全发展的过程中,最常被人忽视的,就是人性的特质――孩子精神上的需要

协助儿童,能使你们之间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这胜过一般的感情,因为你不仅给他安慰,更给予了他们实际的帮助

最明显的,孩子从游戏中能获得很多乐趣

我们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必须维持孩子们的高度兴趣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

孩子天生就能改进他们的行为,而且他们也喜欢这样。心理学家说,孩子必须游戏、因为借着游戏,孩子的发展才能更趋完善

成人的幸福与否是与他在儿童时期所过的那种生活紧密相连的

孩子越能够专心,就越能从工作中得到平静,就越能发自内心地纪律或规则

要给儿童提供一个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环境,必须努力了解儿童的需要

人的幼儿时期,足以决定一辈子的生活形态

当孩子放在自然环境的环境里,他会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如果大人真的想要帮助正在走路的小孩,就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及预定的目的地

成人必须了解,儿童需要运用双手,并认同儿童第一次运用双手时,只是工作本能的展现

儿童首先发挥功能的是感觉器官

像所有的成人一样,幼儿也有他独立的人格

孩子们喜欢安静练习与自由选择

儿童擅长在自由活动中建立规律

所有幼儿教育必须以促进孩子的长此以往发展为目的

若是有足够的空间,婴儿会爬行去抓取东西

通过和接触,能够帮助儿童在外在世界建立安全感

1.当父母自己用打解决事情却不允许孩子用打解决问题时,孩子会以为“等我长大了,就可以用拳头说话了”。

大人和孩子的力量相差悬殊,所以大人打小孩,胜之不武,可以的话就等孩子长大时再来打架,不过那时候父母已经不敢招惹比自己高、比自己壮、比自己有力量的孩子了。是为了什么事情打小孩?这个问题父母在打之前必须想清楚。打了小孩之后能解决问题吗?能教给孩子什么事情?其实,打小孩并不能教会孩子解救问题的方法,而且也证明了你自己也没有办法了,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

2.当孩子在闹脾气时候,大人不是给孩子安静的空间,而是打破砂锅,把道理讲到底,那么孩子会想“有人明明做错事还发脾气,我应该马上把道理跟他讲明白?”

孩子的情绪需要大人引导,但是也要看准时机,不要想着立马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处理好问题。欲速则不达,说理等选个时间再好好说,先等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平复好,再冷静、缓和的说一说。

3.孩子胡闹脾气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大人也跟着瞎起哄就不对了,这样孩子会想“有人冲我吼,我也该不甘示弱地吼回去?”

当孩子发脾气,情绪激动时,父母应该做的是淡定、冷静、少刺激孩子,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父母用唠叨、讲理、啰嗦、纠正、职责来对付孩子的激烈情绪,这时候孩子的情绪更会如海啸般难以平复,以牙还牙的方式让孩子的心情很难平静。

如果希望孩子发脾气的胡闹能尽快停止,那就让孩子自己平复激动的情绪,把自己平稳的情绪示范给孩子看,而不是像地壳板块一样和孩子硬碰撞,可以预见一场亲子关系地震就会瞬间爆炸。

4.父母常犯的错误是对于孩子满心期待得到表扬的事情总说得很抽象,一句简单的“很不错”就带过,但是对于孩子做错的事情,却能条条杠杠的罗列的很具体,所以孩子会想“没有必要欣赏别人的长处,而是要逼迫他们纠正自己犯下的错误。”

赞扬孩子不要云淡风轻的点个“赞”,或者“你很棒!”、“你很厉害”而已,这样孩子很难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要继续维持的。同样,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时,也不要巨细靡遗的说给孩子听,孩子不糊印象深刻的从此纠正过来,相反,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

5.当一个好孩子是作为一个孩子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坏的表现是零容忍的。孩子从此对他人也更加苛刻“一个人只要犯错就是错的,辩解也没用”。

如果想要孩子有好的表现,是需要通过各种情境培养的,这样孩子才能从中学习并给予回应。同样,当孩子有所表现时,父母不要吝啬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句赞美的话,这些对孩子非常重要!能够让孩子重复出现好的行为,减少坏表现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