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不拘风格的下一句名言 正文

不拘风格的下一句名言

时间:2024-11-17 06:29:16

杨万里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但被留传下来的却不多。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的以景物为主,他的诗的风格不拘一格,不断的在变化。其中他的“诚斋体”最为杰出,流传至今。杨万里不断的向前辈学习,吸取他们的优点,但他不会照模照样学,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前辈好的方面吸收,不足方面逐渐改进。

如果说杨万里杰出的就只有诗歌,那么错了,杨万里的散文和书法都是精辟之作。还有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有十分雄伟的政治抱负。1170年,也就是乾道六年,杨万里任职奉新县知县,刚任职是,百姓生活贫苦潦倒,吃不饱穿不暖,但官员的生活却是富贵荣华,百姓交不起税,于是他就下令一律放宽税额、期限,并且放了监狱中的人,结果他这样做,百姓陆续来纳税。他任职不到半年,奉新县的整个生活水平一下提高。百姓都感谢杨万里。位于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为了纪念杨万里,他们保存了杨万里故居,成为了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杨万里墓、杨万里著作木刻板、南溪桥、御书楼等都完好的保存着。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人,汉族,吉州吉水人,他生于1127年,死于1206年,享年79岁。杨万里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更是我国一代诗宗。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曾经担任太常博士、提点刑狱、尚书左四郎中兼太子侍读和秘书监等职位,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但被后人所流传只有两千多首,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池》、《新柳》、《初夏午睡起》、《舟过安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等。

杨万里是一个好学,尊长的人。在公元1159年,杨万里被调到零陵县,当时他谢绝所有人来恭贺。他十分佩服一个学者张浚,于是想要去拜见他,但杨万里先往张浚家三次,都没有见到他,他写书信都没有见到,但他还是对于见自己崇拜的人的希望还是没有减弱,最后还是在张浚儿子的介绍下才见到了张浚。见到张浚后,张浚对杨万里说了一句话:“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从此这句话就被杨万里记下来挂在了书房用来勉励自己,作为自己的至理名言。

杨万里之所以会有这种成就,这也与他的父亲脱离不了关系。他的父亲是杨芾,杨芾精通《易经》,常常对杨万里说要多读书,于是杨万里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勤奋刻苦,博学识广。这才有了今天伟大诗人杨万里。杨万里是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进士。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爱国诗人、政治家。他曾经担任太常博士、提点刑狱、尚书左四郎中兼太子侍读和秘书监等职位,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杨万里著有《诚斋集》,他写的诗句风格迥异,生动活泼。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是杨万里《新柳》中是诗句。诗歌的主要含义是百尺长的柳条轻轻的拂过闪着银光的池塘,而且柳叶的颜色还是浅浅的黄,还并没有呈现深青色的'。柳条未必能蘸到河面的水,那是因为水中的影子将他拉长了。作者写新柳,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新柳从远到近,从岸上的柳条写到水中柳条的影子,使整幅画更加的优美。这首古诗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杨万里对新柳的喜爱之情,和对新春的热爱之情。

在《初夏睡起》中,杨万里这样写道,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酸酸的梅子吃进嘴里,酸味遍布嘴巴里的牙齿之间,芭蕉的绿叶映到纱窗上。日子渐渐边长,午觉睡醒,没有一点情意,闲着无聊就看儿童在捉弄柳树上的柳絮。杨万里诗句中的“捉”字,不仅仅表达了初夏的景象,还衬托出了儿童们的活泼可爱,惹人欢喜。这首古诗表达了杨万里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读严子陵传

【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寄陆务观

【宋】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宋】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人生态度

内容摘要:李白的经典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各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突现出了诗人放浪不羁的人生态度。本文试图从诗作的整体构思(对整个梦境过程镜像般的展示)、诗作的创作手法(夸张与想象手法的大胆运用)和诗作的文体技巧(叙述与抒情的灵活过渡,句法和节奏的自由转换)来管窥李白放浪不羁的人生态度与追求自由的人格理想。

关键词:李白 人生态度 放浪不羁 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历来被誉为“诗仙”,单从“仙” 这一美誉我们就不难看出李白具有超凡脱俗的一面。这种放浪不羁、不拘一格的人生态度在李白离开长安,漫游吴越时的留别之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得到了颇为集中的呈现,而最能阐释诗人这一人生态度的莫过于历来评价甚高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经典名言了。李白既不如陶渊明般的标榜退隐山林,也不如杜甫般的忧国忧民,只是率性而活,入世不喜,出世不忧。在写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前,李白也曾一度深得唐玄宗的赏识,在长安做官,朝廷统治者的昏庸腐败以及权贵宦官的污蔑与排挤,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苦闷与惆怅,喝酒解忧于他来说便是常事,醉后的李白更是放浪不羁,“贵妃研磨”, “力士脱靴”,加上小人的谗言,终于惹怒唐玄宗,被“赐金放还”。面对放逐的挫折与打击,诗人并没有怨声载道,只是渴望在奇山异水中寻求心灵的安慰,借助求仙访道来追求灵魂的解脱,超越平常人生,追求更光明与自由的人生境界。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最能体现李白这种放浪不羁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手法的集中运用。而在分析这首诗的浪漫主义风格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进行整体的了解。李白是我国古代诗人中浪漫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他有着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主观抒情意识是其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在他笔下出现的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优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正契合了他那种叛逆不羁的性格。于他来说,诗风与个性是浑然交融的。他那不为权贵折腰的傲岸与他那不拘一格、放浪形骸的人生态度和现存秩序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尖锐起来,而游山玩水、求仙访道,激活了他追求自由的本性,于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便应运而生。诗中充分体现李白放浪不羁人生态度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思新奇,游刃有余地镜像般展示了诗人整个梦境的过程和层次

在诗的开头,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天姥山的雄伟壮丽,而是以“瀛洲”的虚无缥缈来衬托这座仙山给人的神秘感,在云霞中若隐若现,为诗人进入梦境作了一层铺垫。接着诗人运用了一个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明了诗人游览天姥山的急迫心情。在梦中,诗人与前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神交,找寻谢灵运的宿处,身着谢灵运的木屐,目的是幻化为谢灵运的角色,释放政治上失意的压力,享受精神上的自由。诗人在梦中见半壁海日、闻空中鸡鸣,景物也慢慢随着梦境的展开而变得梦幻,“迷花倚石”突出的是山水迷离之美,给梦增加了一种变化莫测的飘忽感。诗人在这里虚化了一个超脱现实的神话世界,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发挥到了极致。在山的顶峰,诗人看到了更加突兀更加奇特的美景,“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天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如同地震一般强烈,使人感到内心的惊惧与凶险,从而使梦境由神秘之美转向了怪异、突兀、惊险之美。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富丽堂皇的神仙世界,“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写到这里,梦境达到了最高的顶点。应接不暇的华丽场面以及仙境的缤纷与变幻莫测使这位政治上的失意者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与矛盾,达到了精神境界的自由与享受,也使我们随同诗人流连于美好虚幻的神仙世界。梦境的美好将诗人在现实中的苦闷与抑郁一扫而光,然而美好的梦境毕竟是短暂的。“忽魂悸以魄动,恍惚起而长嗟”,梦醒后的诗人不得不感叹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诗人在梦醒之后仍然体会到的是痛苦与失落。然而诗人的意志并没有因此而消沉,精神也并没有被磨灭,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把刚体会到的`矛盾心绪一扫而尽,依然率性而活,并且活得更有节操。

二.大胆夸张、想象丰富,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

诗人写天姥山的高大与雄伟,不直接着眼于天姥山,而用衬托的技法写到“势拔五岳掩赤城”,中华五岳都在它之下,那是何等的壮观!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对比的手法,以天姥山之独雄于中华大地,暗示了诗人独雄天下的真实内心,这种极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写法使得诗人放浪不羁的孤傲个性得到酣畅淋漓的表达。而且诗人通过想象对虚幻的梦境过程作了全面的展示,在想象中塑造了一个梦幻的神仙世界,其丰富和复杂的程度是绝无仅有的。他在夸张的运用中舒展了自我,用奇特的想象创造了属于诗人自己的世界。那种饱含了诗人强烈情感的夸张又显得是那样地合情合理,让读者分不清哪是想象,哪是事实,仿佛一切都正如他所说。至此,诗人放浪不羁的人生态度与追求自由、不受约束的人格理想也正是这样在诗歌的创造中得以升华。也正是因为诗人丰富的想象、合理的夸张,所以梦境写得虚中有实,虚实相间,亦真亦幻,使得读者在感受到了神仙世界的奇幻与飘渺的同时也看到了现实社会的残酷与可恶。诗作的大胆想象,为李白超越现实提供了契机,使得李白放浪不羁的个性,潇洒飘逸的诗风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叙述与抒情的灵活过渡,句法和节奏的自由转换。

诗作前面是对梦境的全面展示,“世间行乐亦如此”是对丰富迷离的梦境的简洁概括,紧接着“古来万事东流水”是对梦境的短暂与不真实的叹惋,从而得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结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迷离恍惚的梦境变化是曲折缓慢的,而诗人情感的抒发又是这样地突如其来,对读者的阅读感受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而且前面对梦境全过程的叙述与最后感情的抒发在节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印象深刻。梦境过程的清晰、得力与句法的灵动、跳跃,不拘于五七言固定的三字结尾,结构上“倒装”写法的运用,使得结尾显得格外有气势,对深化主题也大有裨益。诗句的长短多少、节拍的舒疾缓急,全是依据诗人自由奔放的感情起落变化而定,做到兴到笔随,声情并茂,气韵天然。这与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不受格律约束的诗风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综上所述,诗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通过想象、夸张等颇具浪漫风格的艺术手法幻化出来的美好梦境与神仙世界,是诗人用以抗拒污浊社会现实的无奈之举,是诗人对自己不为权贵折腰的傲然人格的坚守,是诗人放浪不羁、不拘一格的人生态度的文本呈现。

参考文献:

[1]邵年.试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浪漫主义特色[A].宿州师专学报,2003.

[2]黎红.虚幻与现实中的人生追求—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解读李白[A].老区建设,2005.

[3]杨海波.展示人生理想与黑暗现实矛盾的杰作[A].江南学院学报,1999.

[4]李秀月. 神思飞扬 挥洒自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A]. 漯合职业技术学院,2009.

蒯舒,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生。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译文: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

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

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来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赏析一: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赏析二: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 ,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 ,近在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在目。

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 ”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 。“柔情似水”,“似水 ”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 ,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赏析三: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歌。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织,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无怪乎沈际飞评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聚会。“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写离别。“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

“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赏析四: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主旨为赞美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的真纯爱情。汉魏以来,咏牛郎织女故事的诗词很多,要数秦观此作最见性灵、最为脍炙人口。起首三句,由云、星、银汉等物景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迢迢暗度”,写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情节,字字传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述与议论结合,十分艺术地评价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胜过千百万人间夫妻的终日厮守。“一相逢”与“无数”的比,造成无穷大的反差,是对牛郎织女爱情价值的高度肯定,语言既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思想亦明晰透辟、高屋建瓴。换头三句,写牛郎织女相逢时的缠绵柔情,以及如胶似漆仿佛梦境的陶醉;“佳期”则逆回尚未相逢时二人的相依相恋及美好期待;语少情多,今昔交织,韵味无穷。尤其“忍顾”的细节,将二人相聚而害怕立即要分别的复杂心绪刻画入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结得最有境界。这两句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既指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同时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爱情价值标准。这首词的意义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永恒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赏析五:

中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勾起了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遐想。《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秦观作为最受苏轼爱重的门生,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即负盛名。他也是北宋以后几百年被视为词坛第一流的正宗婉约作家。秦词以描写男女恋情和哀叹本人不幸身世为主,感伤色彩较为浓重。他极善于把男女的思恋怀想、悲欢离合之情,同个人的坎坷际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含蓄的手法、淡雅的语言,通过柔婉的乐律、幽冷的场景、鲜明新颖的形象,抒发出来,达到情韵兼胜,回味无穷。

《鹊桥仙》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把相聚时二人的喜悦放在一个轻柔迷离的特定环境中来抒写,以点概面地勾勒景物,绘出了一幅精巧工致、情韵兼胜的相会画图。“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两人的爱温柔缠绵,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似水 ”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此时此刻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虚实结合,引人遐思。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赏析六: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流传甚广又深受大众喜爱的神话传说。人们常对他们相爱而不得相聚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并由此痛恨拆散他们幸福爱情的罪魁祸首 ——王母娘娘。历代诗人词家对七夕相会也都是作为悲剧故事来吟咏。最早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谓“悲悲凄凄惨惨”,催人泪下。而到了秦观手里,再写七夕题材,却能独辟蹊径,不落窠臼,以全新的角度,独创的意境,别致的情调,使人耳目一新,回味久长。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个对句点出了织女去会牛郎当时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纤云”“飞星”是相会的景物描写。这种描写不仅写出了秋天七夕的澄净明远,点明节令,为织女相会构出大自然的广阔背景,而且烘托出相会时的特定氛围,特定情境。传说中,天上的绮丽变幻的云彩,是出自织女勤劳灵巧之手而成。“纤云弄巧”表现织女织锦之精巧。一个“弄”字,拟人化手法,点出了那满天的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为女主人的一年一度的相会,感到高兴。“飞星传恨”,“传”,同样暗示了“星”的善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做起了信使的角色。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

“银汉迢迢暗渡”描绘了织女渡过迢迢银河要与朝思暮想的丈夫聚会了。“暗”字,一是点出会于七夕,夜晚渡河;二是描绘相会无声无息,人间难以察觉。民间有一说法,说人们只有在密密的葡萄架下,屏息静思,才会聆听到七夕相会的悄悄话。一年一度,暗渡迢迢银河,迢迢的不仅是银河的宽阔无边,而且暗指别离一年的相思,如银河水之绵绵无边。

到此诗人笔锋一转,没有顺势描写相会的具体情景,而是不落俗套地来一句议论,议论中含有深沉的抒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 “玉”暗示了相逢的可贵。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见聚会的宝贵难得。那是熬过一年365日才赢得的一夕短暂小聚,但就是这短暂的聚首,恰恰比人世无数凡夫俗子的庸俗爱情伟大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爱情的弥足珍贵。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表现了相逢时的情景。满腔的相思化为相逢的儿女柔情,像迢迢的银汉水绵邈深长。水虽然阻隔了两人使各居一方,只能遥相对望,但情如 “抽刀断水水更流”,永无断绝歇息时。“佳期如梦”,牛郎织女沉浸于相会的美妙时光里,幸福的突然来临让他们如在梦中,何况他们在日日的翘首遥望中,不都常在夜夜的梦中重温上次相逢和想像下次相逢的快乐吗?如今,身在何处,相逢是梦中的虚幻,还是现实中的真实?这也从侧面映衬出牛郎织女的不渝情感和深切怀念。“水”“梦”,既实又虚,给七夕会蒙上旖旎神秘的色彩,让读者为之遐思神往。“忍顾鹊桥归路”,天近拂晓,分手的时候又快来临。“忍顾”实乃不忍回顾之意,相逢太短暂,意犹未尽,不舍分离。一“忍”字蕴含内心多少细腻、矛盾的情感:酸楚、孤寂、缱绻、留恋。但还是要分离,又开始漫漫的望眼欲穿。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画龙点睛之笔,把整阙词的主旨格调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于婉约情思中现豪迈气骨。正是这句体现了词人的爱情观:何必感伤别离的愁绪,何必在乎非得朝共暮处的长相厮守,只要两情心心相印,天长地久。这样的爱情才是人间至情、至爱,更为感天动地。这种独具丰采的构思,别出心裁的意境,给读者以旷达高亢的心灵启迪和回味绵长的情感回荡。因此这句爱情名言,流传千古,呈现出历史弥新的艺术魅力。

通观《鹊桥仙》,不仅是代表秦观艺术风格的名作,更是爱情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字眼传神,立意不凡,虚实相间,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真可谓一曲脍炙人口之绝唱。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