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荒诞戏剧名人名言 正文

荒诞戏剧名人名言

时间:2024-09-28 17:28:19

摘要: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等待戈多》自1953年首演以来, 产生了诸多舞台版本。其中1988年由德国导演沃尔特·阿斯姆斯所导、原作者萨缪尔·贝克特监制的版本被誉为是贴近原着的精髓之作。本文将以他对此版表演细节和导演细节的双重把控展开评述, 以探寻舞台深处所展现出的“荒诞”内核。

关键词:表演细节; 导演细节; 荒诞; 沃尔特·阿斯姆斯; 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等待戈多》于1953年首演于巴黎的巴比伦剧院, 此后的近半个世纪诸多戏剧导演热衷于将此剧搬上舞台。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在1961年所着的《荒诞派戏剧》一书中详细阐释了“荒诞”一词的来源, 它直接指向“由于人的状况的荒诞所产生的这种形而上的痛苦之感”[1]。其中1988年由德国导演沃尔特·阿斯姆斯 (WalterD·Asmus) 所导、原作者萨缪尔·贝克特监制的版本被誉为是贴近原着的精髓之作。“在贝克特之后, 他可谓是世上阐释其作品的第一人。”[2]对于贝克特作品的深度解析一方面自然得益于两人长达十五年的默契合作, 另一方面从舞台表演和导演细节的双重把控可以看出作为导演的沃尔特对于荒诞派戏剧中“荒诞”内核的独立思考及洞察。

一、从表演细节演绎“荒诞”内核

(一) 戏剧

(二) 戏剧动作———“停顿”的使用。“停顿”是戏剧动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舞台表演中, 它具备多重功效:控制舞台节奏、给观众留存思考空间、延展舞台时空、外化人物心理等。我国著名戏剧理论家谭霈生在《论戏剧性》中指出:“一个人静止不动、不言不语, 并非意味着思想活动的停止;而且, 在一个人受到巨大冲击、内心活动十分剧烈的时候, 也可能是沉默不语的。”[4]《等待戈多》中“等待戈多的到来”是全剧最为重要的一个贯穿行动, 其他活动都必将围绕着这个主要行动而展开。纵观舞台上几次明显的“停顿”, 分别运用在次要人物波卓和幸运儿、信使小男孩的上、下场中。上场的“停顿”预示着“等待”希望的来临和对于来者是否为“戈多”身份的再三确认, 而下场的“停顿”则意味着希望的丧失和人物必将再次陷入痛苦的现实困境中。一方面剧中人物心理状态由于“停顿”手法的'运用、得到了外化及强化, 同时流露出外在喜剧之下的内在悲剧感, 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另一方面由于配合次要人物上、下场的“停顿”使戏剧情境在不换幕、转场的情况下自然得以流变, 延展了戏剧舞台的内、外时空。据荒诞派戏剧专家马丁·艾斯林所描述:“贝克特喜欢沉默……贝克特大都是为整个世界悲伤……”[5], 作为对贝克特本人深有了解的导演沃尔特, 有意指导演员以“停顿”的处理方式把握戏剧之内在节奏, 使观众从视知觉触及到原作者欲借剧中人所传达出的人生痛苦、荒诞、无望之感。

(三) 人物造型的契合。戏剧表演中, 人物造型根植于剧本对于角色服饰、外貌、肢体特征等外在呈现的描述。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对此虽无过于详细的指涉, 但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及舞台提示大体可以推断出各自的造型特征。第一幕开篇爱斯特拉贡即讲述了自己曾在一条沟里过夜, 弗拉第米尔也表示无家可归, 两个落魄流浪汉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在他们商讨是否要以“上吊”来打发时间时, 弗拉第米尔回答爱斯特拉贡:“你的分量要比我轻嘛”。[6]种种台词间接给观众造成了导向性的想象空间, 于是沃尔特版的舞台上即出现了两个衣衫褴褛、一高一矮的角色造型。除服饰、外貌的契合, 其中最可圈可点的恰是人物被异化的肢体特征。创作于二战期间的荒诞派戏剧旨在通过人物外在的肢体异化强调内心的彷徨、苦闷。舞台上, 饰演爱斯特拉贡的演员总是跛着一只脚、而弗拉第米尔却是异于正常人的“内八字”站位, 配合贝克特在剧中给两位主人公设置的一系列“脱鞋”、“玩帽”、“穿脱裤子”的无聊肢体活动, 舞台上的人物从外在造型到内在精神都明显存在着某种缺失。

二、以导演细节展现“荒诞”内核

(一) 高度简洁的舞美。舞美作为剧作风格的外在呈现, 体现着导演对于剧本思想的把控。无论是此版《等待戈多》亦或2005年在上海演出的贝克特另一部作品《终局》, 导演沃尔特都坚持按照剧本中所描绘的场景来设置舞美, 没有多余的修饰、高度简洁。《等待戈多》第一幕的舞美为舞台后方一棵白色的枯树、舞台左前侧一块石头, 地面和天空以浅灰白色连为一体;在结尾时一轮圆月于舞台后方升起, 整个舞台由浅灰白色变为夜幕的蓝。第二幕与第一幕除了树上多了几片绿叶, 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结尾依旧升起一轮圆月。这恰与贝克特在剧本中所传达的信息一致:我们无法判断人物所处的具体时空, 只粗略知道那是“乡间一条路, 有一棵树。傍晚。”[7]所谓阴晴月缺, 也不过指代了时间的消逝和“等待”的长久。传统现实主义戏剧讲究的具体情境被抽象、剥离, 不言而喻荒诞派戏剧与所承接的存在主义戏剧有极大关联, 人所生存的时空正如舞台中所展示的那样、即是如此虚无的世界。

(二) 精准有力的场面调度。摒除部分现代剧场为追求感官刺激而增添的声、光、电, 高度简洁的舞美之下, 对于导演而言场面调度就成为极其重要的表达手段。场面调度亦称“舞台调度”, 而这一切绝大部分须通过演员的表演而实现。有别于传统戏剧多场景的转换, 《等待戈多》中除分为两幕外、人物一直站在树下展开戏剧行动。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如人物的上场和下场, 虽然场景没有变化, 但人物变化必然带来戏剧情境的改变, 也可以达到空间流动的效果”[8];换言之:舞台第一幕当波卓和幸运儿上场之后, 原两个流浪汉所在的情境已得到转变。场上四人分别带着各自的属性进行着“刺激———反应”[9], 而在此时导演沃尔特的场面调度选择让演员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舞台站位。三角形给观众外在视觉感受上是人物关系的稳定, 而配合此站位下情感的交流却是极度封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个流浪汉试图进一步走向幸运儿进行言语上的沟通、期望获得有用的信息, 演员们又再次围成三角形;可是情况依旧未变, 沟通并未取得任何进展。这种外在三角形带来的稳定性却恰恰反映出内在“非理性”状态的根深蒂固和无法打破;导演作这样的场面调度无疑是为了直击“荒诞”的内核———人生的痛苦、压抑、挣扎与无意义。这种外在变化与内在稳定的似是而非性, 使得沃尔特版的《等待戈多》极具诗意。

三、结语

作为当代德国著名戏剧导演, 沃尔特·阿斯姆斯始终坚持在舞台上展现萨缪尔·贝克特原着之风貌, 无论是外在形式或内在意蕴都与“荒诞”内核相辅相成;诚如导演本人在一次访谈中所言:荒诞派戏剧“它的形式是荒诞的, 可它的内核却是真实的”。[10]导演沃尔特的创作对于研究贝克特及荒诞派剧作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后世相关表、导演艺术有强烈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3][5][美]马丁·艾斯林。刘国彬译。荒诞派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

[2]松石。《终局》——又一次纯粹的戏剧体验[J].上海戏剧。2005, (05) :21-22.

[4]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6][7][英]萨缪尔·贝克特。余中先译。等待戈多[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8][9]彭万荣。戏剧编剧——一般戏剧和电影剧作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10]张渊。《终局》导演访谈[J].话剧。2006, (01) :30-31.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陈小手》都是当代文坛的经典名篇,对于他的小说吸收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京派小说风范评论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他的小说那种淡泊恬淡的田园感受,也让很多读者流连忘返。我个人就非常喜欢他的小说,比如看过《受戒》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小和尚和一个小姑娘坐在穿上的画面,也经常会想到两个天真少年在岸边留下的那一对小脚丫。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探讨一下他的散文。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数都写得随意感性又兴致盎然,更接近通常意义上的随笔。汪曾祺的作品多是随随便便、任心闲话、兴之所至的的闲话。他自己曾说,散文是一个大类,也说自己实在无法区分散文和随笔,于是将自己作品中稍长的称为散文,短的称为随笔。——《汪曾祺散文随笔集》自序。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个人经历、天文地理、民情风俗、饮食男女、街头巷议、人生世相、文坛曲艺等等无不可以入文。《文集自序》“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他认为散文是一种见性情,见人品,见功底的文体。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其实“随缘任运”是汪曾祺所有作品体现出来的一种风格。代表的有《随遇而安》、《猴年说命》、《平心静气》、《觅我游踪五十年》、《我的创作生涯》、《自报家门》、《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老年的爱憎》等。他在《随遇而安》中开篇就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的一生就更平淡了。”这是对过去苦难的一种淡泊的心境,接着文章中既无凄楚之词,亦无愤懑之声,倒是写了在下放劳动过程中接触到的民情乐趣。他说“批判是一出荒诞戏剧,每一个上场的人都只是角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清醒。张爱玲曾经说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而且也有这样一句名言:“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

汪曾祺或许就是达到了这种淡泊的温厚,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象征。他在《老年的爱憎》中讲到“通达”,认为这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的状态。而且他也区分了通达和冷漠、悠闲,他说“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决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事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老干部。”我们阅读感受的确是“淡”的,但同时汪曾祺的血脉又是“不淡”的,汪曾祺的淡泊和通达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个蔼然仁者的风范。正如他形容自己的恩师沈从文的话:“淡泊不是人的品德,而是一种境界”。汪曾祺的随缘任运还表现在他热衷于回忆童年的生活:童年是一个长长的节日,金色童年是所有不幸的成年人的天堂。而且他说:“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作家,童年生活是起决定作用的。”他在回忆自己童年的天真无邪的生活时永远清澈纯美,反映了整个人的生活态度,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虚无、不绝望。在《夏天的昆虫》中,他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如他说:“叫蛐子(蝈蝈的俗称)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说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胶捉蝉。作者小时候用蜘蛛网捉蝉"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黏。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读到此处,不觉会心一笑,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我想汪曾祺吸引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时刻在追求着一种快乐、幸福的生存状态,返朴归真、情趣盎然

汪曾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希望溶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散文方面表现在《泰山片石》、《翠湖心影》等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崇高、伟大的近似偏激的情绪。“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汪曾祺坦言“我的感情无非三种:忧伤、欢乐和嘲讽”这与他追求的和谐也是十分合拍的。三种感情都很温和。他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中谈到,“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就必须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用一句话概括我的思想:“我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的尊重上,汪曾祺这样解释自己的人道主义,即“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努力去感觉周围生活的生意盎然,怀着碧绿透明的幽默感”比如他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和《我的祖父祖母》祖父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讲自己年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讲的老泪纵横。“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以及他在作品中写到的平民百姓,甚至包括他写的家常小吃。就这样于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写出人生的哲理。

汪曾祺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有许多民俗文化背景,比如《受戒》里的庙,《大淖记事》里的大淖等,这些环境和人文民俗都构成了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至于他的散文中就更多了,他写了故乡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乡的乡亲,故乡的庙宇,故乡的河湖,故乡的元宵节等节日风俗,故乡的特产,故乡的野菜等等,而且他也写了好多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俗,比如昆明,比如张家口,甚至美国,他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是怎样写出来的》他称自己是“通俗抒情诗人”,他写的清风白水、竹篱茅舍无不带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高中语文有一篇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作者在开头部分总说胡同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然后分说,先说胡同,说到胡同的取名来源,胡同的大小和数量,胡同功能和环境;再说文化,总说胡同文化的性质,“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接着说明“封闭”的种种具体表现。最后,说明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势,“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比如说北京城方正的特点,你看他怎样说,“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作者就这样用日常生活的小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语言也是极其的朴素,使你对北京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更为出奇的是,作者在叙事时,带有浓厚的抒情笔调。比如,“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这是直接抒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描写胡同的衰败景象,透露出极其伤感的情绪。文末一句“再见吧,胡同。”,留恋、伤感和无奈之情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说。

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汪曾祺的散文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他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给人们的视觉建立起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的欣赏,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荒诞派戏剧的艺术风格及本剧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客观的评价观,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3、心理目标:调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戈多的含义

2、理解本剧的主题

三、教学设计:因为民族的文化积淀不同,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要联系法国文学发展史进行引导。

四、教学手段:flash.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1953年,有一出十分怪诞的戏剧在巴黎的巴比伦剧场上演,欣赏者和反

对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那场面虽然比不上一百多年前雨果的剧作《艾尔纳

尼》引起的争论那样激烈,却也在观众和评论家中间引起轰动。

这出剧就是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人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出乎一

般人预料的是,《等待戈多》竟然赢得了挑剔而又猎奇的巴黎观众,连演了30

0多场。以至于人们在街头、地铁、咖啡馆、办公室,到处都在谈论这出戏,甚

至当人们打招呼时问:“你在干吗?”有人竟然回答:“在等待戈多”。

二、分角色表演课文:

课文节选部分只有两个人物,爱斯特拉冈,弗拉吉米尔。(一般的'设计可能是先介绍作家与作品,荒诞派戏剧艺术特征,我想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先获取感性的材料,抽象出理性的规律。)

三、学生质疑

由学生提出问题,全体讨论。

1、戈多指什么?

作者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西文评价家有的认为代表上帝,有的认为代表永生、理想和幸福。

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2、两个流浪汉在做什么,有什么用意?

他们是人类的象征,软弱而无力,无法改变生活,充满了空虚和绝望。

3、本剧的主题是什么?

一般的西方评论认为,《等待戈多》的主题是“等待”。贝克特在剧中所揭

示的世界是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而在这个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

的世界中,人的处境是尴尬的,人的寻求和期待是无望的。戈多应是人们正在等

待的某种希望,但这种希望老是不来,或者说,老是答应要到明天才来……于是

希望也渐渐变成了无望。

四、深入理解探究(借助

1、贝克特:(1906~)爱尔兰小说家、戏剧家。长期居住在法国,兼用英、法两种文字.写作。生于都柏林一中产阶级家庭。曾学意大利文、法文,当过教师。1938年长篇小说《莫非》出版。同年定居法国,二战时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1942年又一长篇小说《瓦特》出版,之后又有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马洛纳之死》、《无名的人》。剧作有成名作《等待戈多》(1952)以及《结局》(1957)、《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在它的作品中找不到具体的社会主题,最突出的题材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无望的寻求和期待所进行的思考和描绘。他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所以有人称他的小说是"反小说",戏剧是"反戏剧"或荒诞派戏剧"。他被公认是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等待戈多》被视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是:“他的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2、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故事,不讲结构。

(2)剧中没有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3)舞台形象支离破碎。

(4)语言非理性,非逻辑,混乱、矛盾,不合语法,枯燥重复。

3、讨论为什么本剧法国人看得如痴如醉,在中国上演时观众走了一大半。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探讨荒诞派产生的原因,生存的土壤)

四、.总结升华:

每个人都在等待什么,现在大家说说你的等待。

你所等待的一件事,一个人,一段美好的生活,一张录取通知书等,我们和作者的、等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我们的等待是希望的代名词,而作者是一个无望的等待,绝望的等待。

五、开阔眼界

1、阅读全剧

2、阅读荒诞派戏剧的有关文章。

六、由学生朗读两首诗结束本课的学习。

《等待戈多》

实验剧团的

小剧场

正在上演

《等待戈多》

左等右等

戈多不来

知道他不在

没人真在等

有人开始犯困

可就在这时

在《等待戈多》的尾声

有人冲上了台

出乎了“出乎意料”

在令人振奋

此来者不善

乃剧场看门老头儿的傻公子

拦都拦不住

窜至舞台中央

喊着叔叔

哭着要糖

“戈多来了!”

全体起立热烈鼓掌

等待戈多

一出戏1953年

在巴黎上演

掌声把巴黎掀翻

掌声一直拍下去拍到地球的

另一面

巴黎人的掌心变红

地球人的掌心出汗

一棵枯树下的两个流浪汉

寂寞给枯树注入了水分

两个流浪汉围绕着

一个中心

促成这出戏的上演

两个流浪汉分别拥有

世上最漫长寂寞时光的一半

两个流浪汉

在长长的道路和时光里走

在长长的寂寞和等待里走

两个流浪汉他们在树下一动不动

他们进入蓝色星球上的某个黄昏

某个黄昏身旁这棵枯树

突然生出了叶片

某个黄昏

流浪汉变成了聋子和哑巴

变成了快乐的宇宙人

一个男孩儿来报信说:

"戈多今晚不来了。"

两个流浪汉等待一个

叫戈多的人

一棵枯树下的两个流浪汉

寂寞给枯枝注入了水分

注入冥冥之中的处境和命运

戈多就在这颗蓝色星球上

就在茫茫宇宙里像一粒灰尘

宇宙里的人都在等待

等待叫戈多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