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伏羲与女娲婚配名人名言 正文

伏羲与女娲婚配名人名言

时间:2025-01-17 07:48:56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是《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内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中,也反映了我们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交流。

在这些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始皇与圣女汤泉”相传在很多年前,女娲补天在骊山留下了一块石头,于是人们便在哪里修了一座庙。多年以来香火一直很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天来骊山玩。他见娘娘庙香火很旺,也要去拜。侍卫们赶走了众信徒,秦始皇进了娘娘庙。娘娘庙并不大,秦始皇转了转便停在女娲娘娘的神像前不动了。秦始皇觉得女娲很美,心中便起色了,不觉向前走了几步,里神像越来越近。猛听“呸”的一声,女娲娘娘吐了秦始皇一脸唾沫。

秦始皇吓了一跳,马上带着侍卫走了。后来被女娲吐过唾沫 的地方又痒又疼,而且越烂,太一看了没话说,秦始皇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最后他用行动感动了女娲,治好了他的疮痂。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秦始皇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坏的人,如果这次女娲不给他教训的话,也许秦始皇还不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但是最后秦始皇还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女娲从此也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他。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的憎恶……

走进神话传说的世界,我们会认识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用生命创造世界的盘古与女娲;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农氏、大禹、羿;为理想奋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鲤鱼;为人类文明发展立下功劳的燧、人氏、仓颉、嫘祖;承载着人们真、善、美、梦想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孙悟空、八仙……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要属《精卫填海》。故事主人公精卫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愿就这么死去,于是,她便变成了一只精卫鸟,夜以继日地从远处叼来石头和树枝,想要填平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填平了大海。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但夺不去她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什么?这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向前进,最终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了自己想要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的火光……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坚持不懈的精神吧!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3

今天,学校还是举办运动会,于是,我就拿起《中国神话故事》开始看了。

这一次,我看的是女娲造人。这里面讲了:“从前,有个人身蛇尾的女神—————女娲,她常常来地球玩。”有一年春天,女娲来世界玩耍。她看见桃红柳绿的环境,非常喜欢。可是她发现:“世界怎么会单单只有树木,为什么没有人呢?”

说着,她就从小河里捞出一点小泥巴,看好是捏一个个小泥人。可是,她觉得要是一直捏下去,因该捏多久才能捏好多小泥人呀?就在这时,女娲捏泥人掉下来的费泥却也变成了泥人。于是,女娲想了个办法。她找来一根树枝,沾点泥巴,向上一甩!只要泥掉落到的地方,都统统变成了小泥人。

可是有一次,恐怖的事发生了。女娲造的人变少了很多,有的一动也不动了,女娲去拨拉他,他也不动。女娲心里急急忙忙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时,一个白发苍白的老爷爷走到女娲面前,哭哭啼啼地的说:“妈妈啊,同伴们老死了很多,恐怕连我的人生都不长了!”女娲一听,垂头丧气的说:我捏的泥人虽然像神,但是没有神力,还是逃不过生老病死。

要想让人永远生存下来,该捏几百年那!就在这时,女娲想:“可以把人分成男性和女性呀。”就这样,女娲制造了个种婚烟,男性和女性结了婚,生下子子孙孙,从此,女娲才放心的离开了人间。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4

我用这个寒假的部分时间,阅读了这本《中国神话故事》。

这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神话,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本书通过描写天地宇宙、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命探索、部族战争、劳动生活等不同方面的故事,颂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讴歌了善良、勤劳、智慧、勇敢、忠诚、顽强等崇高的品德,值得我们到书中去细细口味,学习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还用上了许多优美的好词、好句、好段,对于有难度的词语加以注释,对于精彩的语句配以精准到位的批注以及评点,帮助读者无障碍的阅读。给我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体验。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教授杨合鸣对这本书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翻开此书,如同进入金谷之园,繁花似锦,美不胜收。阅读此书即可了解中外灿烂的文化,又可怡情励志,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不知不觉,寒假已经过去了一半,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一定要多读点好书,多学点知识。

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5

今天妈妈给我了一本《中国神话故事》,里面有很多小故事,我读了《河伯娶亲》、《田螺姑娘》、《灯草姑娘》,每一个故事我都很喜欢,而且我还认识了许多字和优美的词语。

妈妈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这些故事中的小故事,妈妈夸我讲故事讲的很好呢!

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6

妈妈不久前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有二十几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精彩无比,内容丰富多彩,文字简单易懂,并且具有极深的教育意义,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同时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里面有许多个为我们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从故事中,我读懂了,要想做好并做成一件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不怕困难险阻的决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对我们来说,努力了,奋斗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现在我们只有好好学习,不怕辛苦,勤学、多问、多练,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读完了《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集合了中国广为穿流的神话故事传说:天地是怎样来的?人类是如何诞生的?是谁中国第一个帝王?谁创造的文字?十二生肖是怎样来的?……这些奇幻多姿的神话故事不仅优美动人,而且反映的中国悠久历史,充满了古老的智慧。

我最喜欢的故事有:《盘古开天辟地》、《伏羲的传说》、《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田螺姑娘》。有这么多好看的故事,所以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8

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传说,有一些故事让人感人泪下,有一些故事让人无比的仇恨。

在我的印象中《女娲造人》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记得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个叫女娲的女神,在人世间来回走动,放眼望去,山清水秀,江河奔流,青山碧岭,鸟兽游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好像少了些东西?女神望着水面的倒影,明白了些什么!她用泥土照着自己的影子捏成了一个个泥人,吹了一口气,他们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女娲到了一个地方,发现那里人烟稀少,看到有些人一动也不动,女娲觉得奇怪,而发现他们须发皆白,早已死了。便让人类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叫男女婚配。

过了几天,天空中的四根柱子倒了。野兽乘机危害人类,一条黑龙也出来危害人们。女娲不能坐视不管,便用精美的石头烧成液体,将它们与天牢牢地粘在了一快。然后,捉来了一只大乌龟,将它的四只脚做为天的四根柱子。又将神不出的黑龙除去,将凶恶的野兽赶往树林之中!此后,她一直住在天上,默默地看着人间,被人类俸为守护神。

这就是女娲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不管现实生活遇到什么问题,都离不开勇敢和智慧,开拓与创造。你们也喜欢吗?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9

最近,我读了《中国神话故事》。领略了中国的悠久文化,看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一开始,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天地,也就是书中说的“凡尘”。可是,天地间还没有任何生命。这时女娲下凡了,女娲很喜欢这里的景色,天格外蓝,水格外清,花格外红。青草的淡雅清香扑鼻透体,花朵的姹紫嫣红招人眼目。女娲迷醉了,不想走了,就在这美景中居住下来了。

可是,过了几天。女娲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寂寞。这么好的美景,没有伙伴和她说说笑笑,嘻嘻闹闹,真有些孤单。孤独的女娲来到河边,摆弄开了。

她在河边蹲下来,先从地上抓来一些黄绒绒的泥土,又伸手从河里掬上来清清亮亮的水,将水倒在土堆上的小窝里,泡一泡,搅一搅,和起了泥巴。这时候,轻风在耳边奏起了乐曲。不一会儿,母鸡、公鸡、猪、羊、狗、牛、马……就出来了,女娲累坏了,看着这些牲畜,想:总要有个管这些牲畜的主子吧!女娲从那对黄泥中抓起一团,在手上揉呀揉,捏呀捏,摆弄得可精心了!过了好一会儿,捏成了个小娃娃。她把这娃娃往地上一放,手刚松,小娃娃便又蹦又跳,这就是人!华夏民族的文明就此开始。后来,黄帝平天下、后羿射日等等促使着人类的发展。

华夏民族的文明从这里拉开了序幕!文明的钟声也应此敲响了。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0

中国神话仍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许多神话故事早就在民间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一些神话还成为典故和熟语,被赋予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女娲补天的故事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故事是这样子: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 娘娘,甚至看到了女娲补天的过程前。

那真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

这本书让看的人明白了善与恶、好与坏、做了善事的人会得到好的回报,而恶人总会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的道理。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1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去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与势力的憎恨等丰富细腻的感情...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会认识许多可爱的人物:用生命创造世界的盘古与女娲、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农氏、大禹、后羿;为理想而奋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鲤鱼;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仓颉、孔子... ...为爱情唱起千古绝唱的韩凭夫妇、牛郎织女、七仙女和董永、梁山伯和祝英台;承载着人们的真、善、美、梦想的如来佛祖、孙悟空、八仙... ...

在众多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属于《精卫填海》,主人公精卫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愿就这么死去,于是,她就化成一只精卫鸟夜以继日地从远处叼来石子和树枝,想要填平海。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但夺不走她的勇气与决心。

这是什么?这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向前进,最终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 ...

现在看来,有些神话故事好像有些幼稚可笑,虚幻缥缈,但是,这正是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中,远古人类对自然与宇宙探索的真实记录,也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执著精神的体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依然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凝聚着!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2

不久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神话故事》。

这本书一共有27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精彩无比,内容丰富多彩,文字简单易懂,并且具有极深的教育意义,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同时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个为我们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大禹治水这个故事。

大禹他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幸福宁静地生活,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他毅然勇敢地带领百姓和搞破坏的敌人作斗争,积极地千方百计想办法治理洪水灾害,他用了长达十三年的时间疏通了九条大河,平息了洪水的危害,而最为可贵的是,为了早日治理好洪水灾害,大禹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家门口都没有进家门和亲人团聚。正因为大禹他有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因此最终受到了人们的尊敬,百姓的爱戴。

从这个故事中,我读懂了,要想做好并做成一件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不怕困难险阻的决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对于我们来说,努力了、奋斗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现在我们只有好好学习,不怕辛苦、勤学、多问、多练,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3

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将一套《中国神话故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我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

这套书共收录55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各个民族的都有。故事内容从女娲补天到黄帝大战蚩尤,从伏羲诞生到后羿射日,一会把我们带到惊心动魄的战场,一会又把我们带到滚烫的土地上。故事有长有短,有喜有忧,没有哪两个故事是雷同的。

在众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愚公移山和大禹开山治水的故事,一个说的是愚公与子孙不畏艰险,坚决移山的精神;一个说的是大禹动员万人,勘探地形,开山治水,造福百姓的故事,很让我感动。虽然是神话故事,难免有些夸张,但从故事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皆有可能!在生活中,我也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有时会选择退缩,比如我在做奥数题时,遇到难题有时没想几分钟就会选择放弃。后来证明,只要我坚持一下,其实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中国神话故事》里还有很多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4

读完了《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里有神女瑶姬化巫山、沉香救母、吴刚伐桂、泰山娘娘、等神话故事。其中,“老子出世”这个神话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子出世”讲的是在春秋时期,鹿邑城东有个村庄,叫曲仁里。村前有条蜿蜒的赖乡沟,沟水清凌凌,两岸有许多李了树。沟边住一户人家,这家有个闺女,芳龄十八。决定终身不嫁,侍奉爹娘。

有一天,她去赖乡沟洗衣裳,忽然看见水面上漂着一枚模样怪异的李子,她把李子捞起来,便吃了一口,这枚李子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她顾不上品味,几口就吃完了。吃完李子,肚子难受起来,传出了一个小孩的声音,说是她的孩子,但现在不能出来,要等到东方的天长严实了,牵骆驼的人来了,才能出来。这闺女又等了十个月小孩还是那句话。最后,整整过了九九八十一个年头,这闺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实在不想等了,就骗孩子说:“孩子,快出来吧,天长严了,牵骆驼的来了,”结果,母亲右胁流血不止,孩子知道妈妈骗了他。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每个人都不能撒谎,她骗了孩子,也等于欺骗了自己,生活不是那么简单。李耳的出生是不是很不同,后来,人们把李耳称为老子。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5

神话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仓颉造字……而这本书就将我们心目中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写得非常完美,就像是出现在我的眼前。在这些故事中,我最佩服仓颉,因为他造出了文字,我们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有各种华丽的文章。

而各民族民间故事,这本书写得就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了,比如:神农尝百草、过“年”、牛郎织女、白蛇传……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故事书中也讲了不少,例如:阿凡提和国王、火把节的传说、阿诗玛、一幅壮锦等等,其中我最喜欢一幅壮锦这篇文章,因为它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我最喜欢文中的人物勒惹,因为他很勇敢,不怕任何困难,一心想为自己的母亲找到壮锦,他不畏困难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合上书后,书里的故事与人物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我决定要多读读这方面的书,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和各种民间故事。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身边更多的人听,让他们知道并学习我们祖先的拼搏开拓精神。我还要讲给外国朋友听,让他们更多的了解我们中国的辉煌历史,让全世界都更加了解中国。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6

暑假里,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中国神话故事》这本课外书,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吸引我,可是最吸引我的还是《女娲造人》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天,天神女娲来到地面,地面上只有山川树木,虫鱼鸟兽,她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她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着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她感到好高兴。于是,女娲照着自己的模样用水和土造出了人类。女娲不感到孤独了,她继续造人类,听着自己创造的小娃娃叫自己妈妈,心里美极了!

我们要感谢女娲,如果没有女娲也就没有我们人类。从这个故事里我知道了要动脑筋才会有创造。通过读《中国神话故事》中那些生动离奇的故事,还让孩子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与自然万物形成过程的奇妙想象。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7

这几天以来,我一直在看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外神话故事》。我感觉这本书非常好看,而且可以让你了解很多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农尝百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干将莫邪》、《孟姜女哭长城》、《门神的由来》、《世界最初的七天》、《亚当和夏娃》、《金苹果》、《爱歌》等等。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随着故事的情节我的心情也不断的变化着。当看到盘古给人类创造了美妙的世界,最后看着广阔的世界带着微笑倒下来死去时我不由得被盘古的伟大精神感到佩服;看到孟姜女为了找她的丈夫范喜良冒着风霜雪雨,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来到长城下却是听到丈夫已死的消息放声大哭把长城都哭倒时我的心也跟着难受,总之每看一个故事我都仿佛置身其中。

这本书里的神话故事太好看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没几天就把这本《中外神话故事》给看完了,看完后我觉得还是意犹未尽,久久不能忘怀!同学们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一定要看看哦!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8

中国神话仍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许多的神话故事,早就在民间一代一代地相传。

其中之一: 女娲补天的故事,由于女娲惊人的智慧与勇敢,人类才能从这次巨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从此,天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又有了春夏秋冬,又有了日夜。读了本片故事感悟一:不管实生活遇到什么问题,都离不开勇敢和智慧,你们说对吗?

其中之二: 后羿取神药的故事,后羿被人挑拨与天帝的关系,泛到凡间,由于对妻子嫦娥的诺言,为了实现,战胜了种种困难。文中表达了后羿的智慧和情义,感悟二:不管对周围的人,还是朋友亲人,都要遵守诺言,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个有诚信的人,这样才会让自己胜过的有滋有味。

其中之三: 射月亮的故事,聪明的丈夫雅拉,智慧的妻子尼娥,他们默契的配合,击败了天上凶恶的月亮,整篇故事显示出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情深。感悟三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之间要懂得相互讨论,多谈谈彼此的知识,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片片故事丰富精彩,使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的道理。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19

《中国神话故事》主要讲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神话故事,其中有很多经典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等。

这些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农尝百草:上古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谁也分不清它们。当时人们只能靠打猎为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不懂如何医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许久年之后,有一个名叫神农的部落首领不忍人类受疫病的折磨,到处去尝草药。可是,尝草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有时会中毒,渐渐地,他的身体越来越来差。有一次,他一不注意尝了断肠花,最后断肠死去了。我觉得炎帝是一个不怕死亡,为百姓着想,值得我们敬佩的神。

又比如说盘古开天地:很久以前天和地是没有分开的,人类的老祖先盘古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时看见周围乌黑一片。他从身边拿出一把斧头对准一个地方猛砍下去,透出了一丝光,盘古又是一陈猛砍,天和地分开了。盘古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它们再合起来,从此天地不再全起来。盘古倒下死了,他的身体变成了自然万物。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盘古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神。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无穷魅力,也让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0

今天妈妈帮我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神话故事》这本是我梦寐以求的书今天妈妈终于帮我买了这一本书。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故事,里面有5部故事。第一是上古神话故事,第二是天界神话故事,第三是八仙神话故事,第四是民间神话故事,第五是国外神话故事。

《太上老君出世》这篇故事讲得是春秋时代有一个村子叫做曲仁里,村前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两岸有很多棵梨树,有一天,河边的一家闺女去洗衣服,忽然水上出现了两个像耳朵的梨子,这个梨子黄里透红,红里透黄他拿起一个三两下的吃完了。

回到家他开始肚子痛,突然有个声音说只要等到牵骆驼的人来了,就好了。

就这样过了10个月那个人还没来:儿子你快出来吧。他说牵骆驼的没来我还不能出来。

就这样过了整整81年,她说牵骆驼的人来了。话音一落,那孩子就顶断母亲的右拄。供了出来。一看牵骆驼的人没来,知道母亲在骗他,哭着说:母亲,我无法撕下骆驼皮补你身上。母亲说:我没有什么给你,就给你取个名字叫李耳吧。说完就气绝身亡了。

这一本书十分好看,欢迎大家去购买。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1

睡前,我经常和妈妈一起读《中国神话故事》。

这本书是由很多很多个小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都精彩无比,不光内容丰富多彩,文字也简单易懂,并且还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妈妈说我们读过之后一定会受益匪浅,同时也会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本书里面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大禹治水这个故事。

大禹他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幸福宁静地生活,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他毅然勇敢地带领百姓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治理洪水灾害,积极地与洪水作斗争,他用了长达十三年的时间疏通了九条大河,平息了洪水的危害,而最为可贵的是,为了早日治理好洪水灾害,大禹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家门口都没有进家门和亲人团聚。我想正是因为大禹这种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才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百姓的爱戴。

从这个故事中,我读懂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要做好什么事,都不是轻而易举就会成功的,而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就像我们学习一样,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遇到不会的题更要有不怕困难勇敢挑战的决心,勤学、多问、多练,这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2

我读完了《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它主要将了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人们对于宇宙的自然还处于懵懂的阶段,他们没有办法解释这一切吗。于是,聪明的人类开始幻想。他们想想在自然界之外,还有一个掌控着宇宙万物的世界。生活在那个世界的掌控者便是“神”。神是万能的,他们能腾云驾雾,可以呼风唤雨;神具有超凡的力量,能开天辟地,可以移山退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天女散花这篇故事,它主要讲了盘古的女儿百花仙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要育出百花为大哥的天庭和二哥的江山增添秀色,也为将百花洒向人间。历尽了千辛万苦:向西方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挑一担净土:铺在天石上撒下百花种子;向东方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担回真水浇灌净土;向南方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担一担善水浇灌花苗;向北方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担一担美水滋润花蕾;在她的精心呵护下终于育出了百花。也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这篇故事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足够的虔诚和·耐心和毅力。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一个讲究诚信的人。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3

昨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神话故事》。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愚公移山》,讲的是:有一位老人叫愚公,愚公快90岁了,有儿子和孙子共几十口,愚公不服老,常常带着子孙一起去山上砍柴,到田里耕田,愚公还经常教导孩子,说: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如果偷了懒,将一事无成,愚公就是这么倔强而固执的老人,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太行山,一座王屋山,他们和村里的其他人想要出门就一定要绕很远的路,这样很不方便。有一天,愚公召集所有的孩子,跟他们说:“这两座大山太挡路了,想把家前的两座大山移走。”子孙们都很赞同,于是愚公他们就开始干起来了,他们每天就这样干着,其他村民也不断的加入,后来连妇人和老人也加入了,大家都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事。后来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被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了,于是玉皇大帝就派了天上的两个大力士把山搬走了。从此以后愚公他们出远门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读完这个故事,想着愚公这样一个快90岁的老人,就有这样的大志,而且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馁、退缩,一直朝着目标前进。他的这种精神鼓励着我,我平时学习的时候不肯动脑筋,不肯努力,现在跟愚公比实在是太小的一件事了,我要克服困难,向愚公一样坚忍不拔。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4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纯贞爱情的讴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与势力的憎恶等丰富细腻的感情……走进神话传说的世界,我们会认识许多可爱的人物:用生命创造世界的盘古与女娲;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农氏、大禹、羿;为理想奋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鲤鱼;为人类文明发展立下功劳的燧、人氏、仓颉、嫘祖、孔子;为爱情唱起千古绝唱的韩凭夫妇、牛郎织女、七仙女董永、梁山伯祝英台;承载着人们真、善、美、梦想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孙悟空、八仙……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要属《精卫填海》,故事主人公精卫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愿就这么死去,于是,她便变成了一只精卫鸟,夜以继日地从远处叼来石头和树枝,想要填平海。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但夺不去她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什么?这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这种精神激烈着我们向前进,最终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了自己想要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 现在看来,有些神话故事好像有些幼稚可笑,虚幻缥缈,但是,这正是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中,远古人类对自然与宇宙探索的真实记录,也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执着精神的体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依然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凝聚着!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5

今天,我读了一本《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神话故事,共有29篇。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这些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农尝百草,上古时,人类不懂医药,因此得了疾病也没办法医治。

有一年流行瘟疫,大地上横尸遍野,哀鸣一片。南方的炎帝不忍人类受疫病的折磨,到处去尝草药。可是,尝草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有时会中毒,炎帝会用神力把毒素排出体外,渐渐地,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有一次,他一不注意尝了断肠花,最后断肠死去了,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炎帝是一个不怕死亡,为百姓着想,值得我们敬佩的神。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许多我喜欢的故事。又比如说盘古开天辟地:很久以前天和地是没有分开的,人类的老祖先盘古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时看见周围乌黑一片。

他从身边拿出一把斧头对准一个地方猛砍下去,透出了一丝光,盘古又是一陈猛砍,天和地分开了。盘古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它们再合起来,从此天地不再合起来。盘古倒下死了,他的身体变成了自然万物。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盘古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神。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还为我们讲述了很多读后令人感动和肃然起敬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无限魅力,使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6

从蹒跚学步的孩童时代起,神话故事就开始陪伴我们成长――力大无比的盘古开天辟地;永不放弃的夸父飞天追日;造福苍生的女娲补天造人;还有哪吒闹海、钟馗打鬼、九色鹿、蝴蝶泉、宝莲灯……他们就像万花筒里倏忽闪现的缤纷图景,在我们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一片瑰丽与神奇。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神话故事是:伏羲结网捕鱼。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不会捕鱼,总是守在河边,用木棍打渔,极少能打到鱼。雷神的儿子伏羲见人们经常吃不饱,非常着急,就天天想着捕鱼的办法。

一天,伏羲无意中看见蜘蛛结网捕食猎物的过程,突然灵机一动。他从四面八方采了很多藤条,并把他们像蜘蛛网一样连结在一起,然后放进河里。过了一会儿,伏羲收起藤条,网内有好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鱼。

从那以后,人们就学会了结网捕鱼。

这本书里有七十多篇神话故事。他们就像一位位良师益友,带领我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古代世界,让我从每一个人物、每一桩事件中去细细品位古人先哲们传承下来的美德与智慧、善良与友爱、坚强与勇气……可以说,这是一本既能启迪智慧,也能丰富知识,既能传授处事道理,也能培养优良性格的儿童读物。

我很喜欢这本书。 我也相信,这些凝聚着华夏智慧文明的神话故事,一定能够世代相传、永续光辉的!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篇27

自从读过了《中国神话》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了更多的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开天辟地……而且还从中受到了启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自从女娲娘娘造人以后,人们都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什么原因打了起来。后来,代表光明的火神赢了。水神共工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便向“不周山”撞去,它这么一幢,人倒是不要紧,可不周山“轰隆”一声倒了,这下水神共工闯了个大祸,“不周山”原本是在西方成天的一根柱子,这下柱子倒了,大地的一角也被破坏了,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顿时,各种自然灾害陆续发生了,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霎时间天昏地暗,这件事让女娲娘娘知道了,她心痛极了,想尽一切办法把它修好,可到了最后,所有的办法都用遍了,天上还是留下一个小洞没补好,为了人类幸福快乐的生活,女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血肉之躯化作了一地彩石,去填补那个洞。

马上,那个洞就消失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女娲为了人类的生活,牺牲了自己,填补了大洞,用血肉之躯,化成了一个天然屏障,挡住了各种危险。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别刚想着自己,要多想想别人。在任何时候,都应有一颗为集体付出的心。要舍小义,去大义。

伏羲画卦的文言文翻译

伏羲画卦台,相传中央是伏羲8卦亭,上悬伏羲先天8卦,8卦亭有石龟两只,各有1青石碑。1书“开物成雾”,1书“先天精蕴”。伏羲8卦亭前侧有1方青石算盘。青石算盘散布算盘子。看上去,既象河图,又象洛书。但是细细1看,他既不是河图,又不是洛书。多少年来没有人能够揭开其中的奥妙。“石算盘”是伏羲画卦时的通灵之物,蕴涵的天机又是我们所能够理解的呢。

伏羲8卦亭旁有1棵古柏。人们称为“8卦柏”。8卦柏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相传是伏羲画卦泄了天机,惧怕天帝知道了搜出8卦来。因而将8卦埋在画卦台中央,为了便于查找,又从台东南角拔了1棵柏树重新栽上,作为记号。就这样左1脚,右1脚的夯实土。结果成了现在的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的模样。“8卦柏”是否是与伏羲的“8卦阵”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神话学考察

系辞通神明

这里讲作为《易》的基础的8卦是史前时期的伏羲所创,这个说法是不是成立,过去的易学家都照着讲,没有提出甚么怀疑。但是,到了近代以来,人们才渐渐对此表示疑问。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关《易》卦的材料,最早的是殷商时的筮数。筮数是1连串的数字,有的是3个数字,有的是6个数字,这些数字可以按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转译为《易》卦。

例如“逐一6881”,便是下震上巽的《益》卦。《易》卦源于筮数。已知的筮数实例以殷墟出土的几件为最早,有的利用于器物,如陶器、石器、铸铜用的陶范等,有些见于甲骨,时期都不早于殷墟中期,即殷王武乙、文丁时。在陕西等地的商末周初遗存中筮数的例子大为增多,说明周人可能比殷人更广泛地应用筮法,而且这类筮法已比较复杂成熟。

顾颉刚在1929年撰《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1文,推定《周易》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此说精确不磨,为学者所遵信。以此见之,《易》卦不可能为伏羲所画,伏羲画卦仅是1种传说,况且伏羲仅是1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是不是实有这人还是1个问题。

但是,“伏羲画卦”的传说却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就曾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8卦’。”可见最少在秦汉间伏羲画卦的传说就已盛行。那末“伏羲画卦”的传说是如何产生的?从伏羲到《易》卦,这其中包括着甚么样的文化意蕴?本文试图从神话学的角度讨论之。

1、作为创世神的伏羲

伏羲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写法,除“伏羲”(《庄子·人间世》)以外,还有“伏戏”(《庄子·大宗师》)、“伏牺”(《法言·问题》)、“包牺”(《易·系辞下》)、“宓犠”(《汉书·古今人表》)、“庖牺”(《水经注·渭水》)、“虑羲”(《管子·封禅》)等。写法不同,皆为同音相转。《路史·后纪1》云:“伏、虑,羲、戏,字义皆同,史传或谓服牛乘马,因号伏牺,取牺牲以充庖厨因号庖牺最为鄙妄。按庄周等古书皆作虑戏,无作犠者。且伏羲古或用戏,而牛之字未有用戏者,况伏岂得为服,御字乎?故《世纪》云:‘后世音缪,或谓伏犠或作虑犠,皆失其旨’。”他在这里认为本来的写法应是“伏羲”,其它各种写法均是后世妄改。

在中国古代传说时期的帝王世系中,伏羲被奉为“3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10分显赫。但是,1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相对黄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最早记载伏羲的是出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然庄子此公好古,“著书10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所言伏羲,亦虚亦实,亦神亦人,大都是托名设譬,借以形象说理,未可当作信史。《庄子》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有5处,名号有3种写法,或记为“伏羲”、或记为“伏犠”、“伏戏”,前后不统1;身份混乱,或人或神;在古帝王中序列不定,或在禹、舜、黄帝以后,或在其前。这说明在庄子时期,伏羲尚在传说时期、创造进程中,是1个不肯定的、还没有定型的人物。《史记》从黄帝记起,不为伏羲作传。东汉班固《汉书》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言:“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以伏羲为历史源头。至此,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晋代皇甫谧所著专述帝王世系的《帝王世纪》,上起3皇,下迄汉魏。3皇首列伏羲,言伏羲“继天而王”、“作8卦”、“造书契”、“作瑟3106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功业卓勋,伏羲被推为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肇始者。在传世的古代典籍中,伏羲经历了1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对伏羲的记载从混乱到系统的衍化进程。因此,伏羲的产生,是人们历史意识不断丰富的结果,借用顾颉刚的话,伏羲及其赫赫功业,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地“层累”地酿成的。

事实上,伏羲首先是1个神话人物,是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祗。

近人对伏羲最权威的考论是先辈学者闻1多所著《伏羲考》,闻1多此文前半部份从传世文献中搜集了大量龙蛇记载,加上当时已发现的汉朝画像砖石,证明伏羲为龙图腾;后半部收集了近 50则西南少数民族关于伏羲女娲在洪水过后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的故事和民俗

董楚平在《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发表《中国上古创世神话钩沉》1文,通过对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甲篇》的解读,为闻1多的立论提供了新的证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出土于1942年,据1973年对墓藏发掘的报告判断,墓藏年代为战国中晚期。楚帛书甲篇是1个完全的创世神话文本,经董楚平解读,释文大意是:

天地还没有构成,世界处于浑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娶女娲,伏羲、女娲2神生了4个儿子。这4个儿子后来成为代表4时的4神。4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晓得阴阳参化法则的原因。由禹与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斗升落有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当时未有日月,由4神轮番代表4时。4神的老大叫青干,老2叫朱4单,老3叫白大然,老4叫墨干。1千数百年以后,帝俊生出日月。从此9州太平,山陵安靖。4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5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派祝融以4神奠定3天4极。人们都敬事9天,求得太平,不敢鄙弃天神。帝俊因而制定日月的运转规则。后来共工氏制定10干、闰月,制定更加准确的历法,1昼夜分为霄、朝、昼、夕[2]。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甲篇》的发现的解读,给予我们以下认识:其1,它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先秦时期唯一完全的创世神话,与现代中国各民族流传的创世神话相比,它保存着更多史前神话的旧痕和原始思惟的特点;其2,它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伏羲的.出土文献记载,证明战国中晚期已有伏羲传说;其3,它证明了伏羲创世神的身份。

现古发现的大量汉墓壁画、画像砖石和民间流传的洪水过后伏羲、女娲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的故事,均是伏羲创世神话的遗存。汉墓壁画、画像砖石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连体交尾,图中伏羲手捧太阳或日规,女娲手捧月亮或月矩。手持日月是主宰宇宙的意味,手持规矩则是创造的意味。有些伏羲、女娲交尾图还伴随4神画像,如《楚帛书甲篇》所言,4神是伏羲、女娲的儿子,是4时的代表,是经营天地的大神。

2、作为宇宙本原、起源观念的伏羲

在肯定了伏羲创世之神的身份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伏羲是如何成为创世神的?

民族学资料表明,创世神话产生与流传的主要途径是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人类进入初期文明以后,宗教开始思索宇宙起源,思索的结果是产生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所思考的宇宙起源和生成的问题,也是人类初期哲学要探索的问题。最近几年出土并解读的郭店楚墓竹简《太1生水》,展现了1个系统完全的宇宙生成模式。宇宙生成的原点是“太1”,“太1”即同于《老子》之所谓的“道”。

《老子》210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通“太”,即为“太1”,《吕氏年龄》:“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名,不可为形,强为之名,谓之太1。”

宇宙起源于“太1”,而“太1”本是1种浑沌无形的元气。《淮南子·诠言训》:“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万物,谓之太1。”汉高诱注:“太1,元神总万物者。”这个总万物的元神,应当就是伏羲。“羲”,《说文》释:“羲,气也。”“太1”为气,伏羲也是气,即是太始之初的浑沌之气。

“太1”形为“浑沌”,宇宙起源于浑沌。浑沌神话在南方盘古故事中保存完全。《御览》卷2引《35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8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1日9变。”“浑沌”与“葫芦”是对音关系,“浑沌”犹言“胡涂”,“胡涂”在俗言俚语中转为“葫芦”[3]。“葫芦”即是“盘古(瓠)”,“盘瓠”、“伏羲”同声之转,故“盘古”又是“伏羲”。对“浑沌——葫芦——盘瓠——盘古——伏羲”转化演化的路径,闻1多论列甚详,此不赘。且楚诗人屈原《9歌》中有“东皇太1”,闻1多释为伏羲,足可证伏羲乃从原始神话中的创世神和原始哲学观念的宇宙本原、起源观念而来。

伏羲的原型本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观念。随着文明的演进,人们对历史思考和探究愈来愈深入,这类思考和探究具体说就是对文明事实的1种本源性的说明。对世界起源的探究开始只是1种构想,它首先以神话的情势存在。神话思惟是人类思惟发展的1个必经的早期阶段,它随着人类思惟的发展而消失在哲学和历史当中。人们先是追询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接着想象1个创世之神,再把这个创世之神想象为自己的先人。伏羲形象的产生即是这样1个将神话传说哲学化、观念化,又将这1传说和观念历史化的进程。

3、从伏羲到《易》卦

《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4象,4象生8卦。”这段话可看做《周易》的理论纲领,也是《周易》所描写的宇宙生成模式。

与《太1生水》和《老子》1样,《周易》认为宇宙生成于“太极”,“太极”即是“太1”。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1,即是太初、太1也。故《老子》云‘道生1’。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1生2也’。”高亨则更明确地将“太极”与“1”、“太1”联系起来:“太极者,宇宙之本体也。宇宙之本体,《老子》名之曰‘1’,《吕氏年龄·大乐篇》名之曰‘太1’,《系辞》名之曰‘太极’。”“两仪,天地也。”“4象,4时也。4时各有其象,故谓之4象。”[4]

“太极”与“道”、“太1”具有一样的原初世界宇宙源头的意味。《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混沌为1。”《说文》中释“1”时说:“惟初太极,道立于1。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浑然1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浑沌之物即元气,元气未分的状态即太极。《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元气。”而在《楚帛书甲篇》所记载的创世神话中,伏羲即是生于浑沌当中。并且从音训中我们已看出,浑沌即是葫芦,“羲”即“气”也,伏羲即是元气。民间传说遗存中也说,伏羲乃从葫芦中所生。

《淮南子·精神训》所描写的宇宙创生进程与《楚帛书甲篇》很是类似:“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溟溟,芒芠漠闵,蒙鸿洞,莫知其门。有2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因而乃别为阴阳,离为8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对比《楚帛书甲篇》,“2神”当指伏羲、女娲。“太极生两仪”,两仪即是阴阳,伏羲、女娲就是阴阳两仪的代表。从哲学角度上说,是阴阳两仪;从神话角度上说,是伏羲、女娲2神。在汉墓壁画、画像砖石中,伏羲手捧太阳或日规,代表阳;女娲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阴。伏羲、女娲结婚生育4子,才育有万物,这是阴阳化育万物的开始。

“两仪生4象”,关于“4象”,有金木水火说,亦有东西南北说,但从创世神话角度看,应指春夏秋冬4时。《礼记·礼运篇》云:“夫礼,必本于大1,分为天地,转为阴阳,变而为4时。”太极生两仪,1阴1阳,用符号表示为“—”、“ ”,各在其上下加1阴1阳即生为4象,即太阴、少阳,少阴、太阳。少阳表示春季,阳气逐步增长;少阴表示秋季,阴气逐日增长;太阴表示冬季,阴气至冬至至极;太阳表示夏天,阳气至夏至至极。用阴阳交互变换,喻季节的变化和循环。

“4象生8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8卦,分别意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种自然物或自然力。《楚帛书甲篇》说,4神以阴阳参化法则开辟天地,造出天盖,使它运转,因而星斗升落有序,山陵通畅,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从此9州太平,山陵安靖。《易·说卦》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8种自然气力调和和谐地产生作用,因而阴阳消长,万物生息。 对比《楚帛书甲篇》和《易·系辞》所描写的宇宙生成进程,我们看到:

伏羲(太1)——伏羲、女娲(阴阳2神)——4子(4时)——万物

太极——两仪——4象——8卦

在这里,“太极”脱胎于“伏羲”,“两仪”脱胎于“伏羲”与“女娲”2神,“4象”脱胎于伏羲与女娲所生“4神”,即“4时”。《系辞》对伏羲创世神话所描写的宇宙生成模式做了更加抽象的概括,二者的对比具体地展现了从神话到哲学的演进进程。

4、结论

神话是哲学的母亲。西方哲学家说,任何神话中的诸神都不过是客观的或实在地直观到的哲学理论。人类初期的思惟情势总是形象化的,感性的。维柯《新科学》中应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在世界各民族从蛮横到文明的进程中发现了原始神话的价值,认为神话思惟方式是人类思惟发展的1个必经的早期阶段。并认为这类“诗的形而上学”、“诗的智慧”是人类通过感觉和想象能力所到达的认知水平,它虽然同哲学、科学的抽象理智水平有别,却又是它们的基础和来源。

由于中国传统思惟方式的直观性、整体性和语言文字的象形性特点,中国初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神话思惟的特点。中国初期哲学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如“道”、“太极”、“阴阳”、“5行”、“易”等等,无1不是从神话思惟的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来的。

通过对伏羲创世神话的考察,我们看到,作为历史人物的伏羲,其实其实不存在,他首先是人们想象的产物,源于人们对宇宙起源的追索和想象。在神话中,伏羲是1个开辟浑沌,化生万物的创世神的形象;进入哲学领域,他又被概括抽象成为宇宙根源和基始的概念,他导源于“元气”、“太1”,在《易》中,成为“太极”。创世神话在《易》中被概括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4象,4象生8卦”的宇宙生成模式。

“伏羲画卦”传说被现代易学研究者视为妄说,不为采信。但是,通过对其进行神话学考察,我们可以从伏羲创世神话中找到原始哲学的神话原型,并具体地看到从伏羲创世神话到易卦的演进轨迹。在中国初期哲学产生的进程中,《易》处于神话思惟向理论思惟、原始思惟向哲学抽象思惟的过渡阶段,《易》关于“太极”、“阴阳”、“4象”、“8卦”的观念和对宇宙生成的概括认识是从神话思惟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把神话中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的结果。

已卯五说补篇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拖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绝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已卯五说补篇》)

1、下列对于“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系。

B.“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今。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言。

D.“繁殖和生存”和“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国大

地上绵延承续。

B.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C.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了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因为他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阅读答案

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B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干扰设置为偷换概念。原句“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却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中说的是“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

2、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干扰设置为强加关联;“催生了”属无中生有,“……追求”是“派生意义”的体现而非“派生意义”带来的结果。)

3、A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干扰设置为信息错位;“鱼腹藏书”“鱼雁相通”只与“鱼”的第二个含义“交往和语言”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社科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点评: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