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析 正文

孔子孟子的名言解析

时间:2025-01-06 18:48:59

孟子的名言与赏析1

01、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学说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0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赏析】孟子学说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0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赏析】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当时,邹国与鲁国边境发生械斗。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你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满的。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荒情况,还说形势大好。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人民在危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所以只要你行仁政,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

0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孟子是个胸怀宽广的当代大儒。他长期周游列国来推行自己的主张,要在天下实行仁政,要统治者保民爱民,与民同乐,实现天下统一。《孟子·公孙丑下》里记载他的话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里,除了我,还有谁呢?)正是有这种心胸,他才能对推行仁政孜孜不倦,即使身处厄运困境,也不改变志向理想。

05、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释义】(圣人)出自于同一类的人,却远远高出于众人。

【赏析】这是孟子对孔子的崇高礼赞。孟子认为孔子是人类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伟大)于孔子也”。并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06、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释义】当今之世(如果要想平治天下),除了我能做到,还能有谁呢?

【赏析】这是孟子的宏伟抱负及自信之语。孔孟二人均有治世忧道的心情,孟子更多次明确自己迫切希望参与治理天下国家的抱负。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他独特的历史观。他认为从周文王、武王开国距今已七百多年了,应该有圣王出现,而自己能当“名世”之士,作伊尹、姜太公一类的人。所以他说:当前,如果上天还不想使天下得到平治,那也就算了;如果天意想使天下得到平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07、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社会有分工,)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就

担当管理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就被别人管理。

【赏析】这是孟子批判农家学说的话。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贤者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即国君及在上位的人应当同农民一道种田,才能吃饭;自己煮饭,同时管理国事。

孟子反对这种观点,揭露了这种观点的许多荒谬可笑之处,阐明其事实上的不可能,从而正面阐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合理性。

0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身在富贵之中要不迷乱本性,身在贫贱之中要不改变志向,身在威势武力之下也绝不卑躬屈膝,有违道义,这样才可算作大丈夫。

【赏析】一个人只有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修养仁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目标,恒心恒德,才算是大丈夫。富贵也好,贫贱也罢,都不能改变理想和节操,这才是大丈夫。

0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孟子·离娄上》

【释义】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赏析】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违背了这些要求和规范,就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顺应这些规则,才能顺利完成工作。工匠不使用圆规矩尺,他就不能很好地画出自己想要的图形。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制度、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句哲言现在已经转化为成语了,就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释义】作践自己的人,没必要跟他谈什么有价值的言论;抛弃自己的人,不能跟他一起干什么有价值的事业。

【赏析】孟子学说认为,开口闭口都非议“礼”和“义”的人,就是所谓的自暴;自身不能坚守“仁”的`信念、遵循“义”的规范,就是所说的自弃。这个提法和我们今天的“自暴自弃”有所不同,但是都不脱离与理想、志向、情趣的关系。

1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释义】人们的共同缺点就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赏析】一个人应该性格内敛、品德谦虚才好。爱好仁德的人,有志于修养德行的人,绝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那种目光短浅的人,他们只要有一丁点收获,就开始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孟子对这种人非常不满,极力讽刺他们。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们努力学习,昼夜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他们没有固定的老师,唯善是从,谦虚谨慎。孟子对他们这一类人是崇敬的。

12、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出处】《孟子·离娄下》

【释义】爱说别人的坏话,该知道有什么样的坏结果吧?

【赏析】这是孟子劝诫人言人之恶,必遗后患的道理。就常情而论,一个人有不良之行,是不喜欢别人背后议论的,报复就是必然的了。庄子说:“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就是这个道理。

13、友也者,友其德也。

【出处】《孟子·万章下》

【释义】交友啊,是结交他的好品德。

【赏析】孟子认为交友之道,贵在结交其德。因此交友时就不应考虑对方的权势,而应该考虑对方的品德,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古人认为朋友是五伦之一,是家庭之外重要的人际关系。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所以古人讲“以友辅仁”,是说朋友是来辅助自己的仁德的。所以以天子身份友匹夫而不为屈尊,以匹夫身份友天子而不叫僭越。

1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出处】《孟子·告子上》

【释义】(即使有天下最易生长的东西)只有一天曝晒它,却有十天冷冻它(也不能生长的了)。

【赏析】孟子劝诫人不论进德修业,均需专心致志、有始有终,绝不能时作时辍,甚至一作十辍,一进十退,亦即俗谚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工作时间少,而嬉游、闲散日子多,如果这样,必将一事无成。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兼得,那就放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牺牲生命而求取正义。

【赏析】君子一切以仁义为指归,只有仁义道德才能让他真正动心。所以,在危及道义的时候,君子舍生取义。生命对于道义而言微不足道,失去了仁德,失去了真善美,失去了正义,生命只不过是臭皮囊,是行尸走肉,一点意义都没有。故而,在生死义利之间如何取舍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之高下,确实应该慎重。

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出处】《孟子·告子下》

【释义】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去。

【赏析】这是孟子的名言。他认为就个人来讲,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是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就国家来讲,国内若无尽忠竭智的辅弼大臣,国外又无敌国外患可担心,只知安享太平,而不知危难将至,则国恒亡。由此可见,忧患意识强而又能艰苦奋斗,就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壮大;而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就会导致衰亡。这便是历史的演变法则。

17、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出处】《孟子·尽心上》

【释义】得到天下有美好才德的青年,而教育他们成才,这是人生的第三种乐趣。

【赏析】孟子所说的“三乐”,是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种乐趣,均是“为人之乐”:一为天伦之乐,一为做有“一身正气”之人之乐,一为做人师之乐。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为人师之乐,更是人生中一种深层次的快乐。他认为君子的这三种人生乐趣,超过于称王于天下的乐趣。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释义】困厄不得志时就独自修炼保全好自己,显贵得意时就使天下都得到好处。

【赏析】这是传统儒家学派的修身思想。历史上,中国的士大夫经常以此自励,要求从自己做起,努力寻求内心的美善,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而弘扬仁义于天下,使天下人受益。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熠熠闪光的人格,引领着新时代的读书人去寻求人格的完善。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孟子·尽心下》

【释义】如果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赏析】这句话中的“书”,今天已经变得广泛起来,并不专指《尚书》。我们读书,是为了寻求其中的真义,为了给现实人生服务。如果完全相信书上讲的,让书牵着鼻子走,成了书的奴隶,成了“读死书”。所以,读书不仅要能读进书里去,还要能读到书外来,要理论联系实际。

20、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释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

【赏析】孟子在这里把仁爱之心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人之异于禽兽就在仁与不仁之分。他指出“仁”,是人的本心。所以“仁”,是为人而存在,人,离开了“仁”,便近于禽兽;反之,仁,也非人不能实行和体现。因此,仁与人合而言之,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孔孟学说的目的,不外修己治人,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个人说,要作仁人志士;就治国说,要行仁政,即德政,这一切都以“仁”为基础,并弘扬它。仁,是儒家学派学说的核心。

孟子的名言与赏析2

(1)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4)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u)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6)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8)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10)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1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12)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4)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15)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拓展阅读:孟子的故事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母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轲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轲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母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母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轲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轲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器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

一、仁者无敌。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赏析】孟子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释义】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赏析】孟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美善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

三、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赏析】这是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当时,邹国与鲁国边境发生械斗。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地方官员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对这些可恶的百姓,要杀呢,杀不尽;不杀呢,这种瞪着眼睛看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行为,太可恨了。你说怎么办?”孟子回答说:“灾荒年,你的老百姓有的饿死在沟边路边,青壮年四散逃荒的就有几千人,而你的粮仓里、府库里却装得满满的。地方官员却没有一个来向你汇报,对老百姓这种严重饥荒情况,还说形势大好。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就叫做对国君怠慢、对人民残忍呀!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人民在危难时得不到官府的救济,现在才有报复的机会。所以只要你行仁政,关爱百姓,百姓自会爱护他们的长官,而愿为之效死了。”

四、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孟子是个胸怀宽广的大儒。他长期周游列国来推行自己的主张,要在天下实行仁政,要统治者保民爱民,与民同乐,实现天下统一。《孟子·公孙丑下》里记载他的话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里,除了我,还有谁呢?)正是有这种心胸,他才能对推行仁政孜孜不倦,即使身处厄运困境,也不改变志向理想。

五、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释义】(圣人)出自于同一类的人,却远远高出于众人。

【赏析】这是孟子对孔子的崇高礼赞。孟子认为孔子是人类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伟大)于孔子也”。并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六、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释义】当今之世(如果要想平治天下),除了我能做到,还能有谁呢?

【赏析】这是孟子的宏伟抱负及自信之语。孔孟二人均有治世忧道的心情,孟子更多次明确自己迫切希望参与治理天下国家的抱负。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他独特的历史观。他认为从周文王、武王开国距今已七百多年了,应该有圣王出现,而自己能当“名世”之士,作伊尹、姜太公一类的人。所以他说:当前,如果上天还不想使天下得到平治,那也就算了;如果天意想使天下得到平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七、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社会有分工,)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就

担当管理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就被别人管理。

【赏析】这是孟子批判农家学说的话。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贤者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即国君及在上位的人应当同农民一道种田,才能吃饭;自己煮饭,同时管理国事。

孟子反对这种观点,揭露了这种观点的许多荒谬可笑之处,阐明其事实上的不可能,从而正面阐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合理性。

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身在富贵之中要不迷乱本性,身在贫贱之中要不改变志向,身在威势武力之下也绝不卑躬屈膝,有违道义,这样才可算作大丈夫。

【赏析】一个人只有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修养仁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目标,恒心恒德,才算是大丈夫。富贵也好,贫贱也罢,都不能改变理想和节操,这才是大丈夫。

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孟子·离娄上》

【释义】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赏析】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违背了这些要求和规范,就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顺应这些规则,才能顺利完成工作。工匠不使用圆规矩尺,他就不能很好地画出自己想要的图形。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制度、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句哲言现在已经转化为成语了,就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十、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释义】作践自己的人,没必要跟他谈什么有价值的言论;抛弃自己的人,不能跟他一起干什么有价值的事业。

【赏析】孟子认为,开口闭口都非议“礼”和“义”的人,就是所谓的自暴;自身不能坚守“仁”的信念、遵循“义”的规范,就是所说的自弃。这个提法和我们今天的“自暴自弃”有所不同,但是都不脱离与理想、志向、情趣的关系。

十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释义】人们的共同缺点就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赏析】一个人应该性格内敛、品德谦虚才好。爱好仁德的人,有志于修养德行的人,绝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那种目光短浅的人,他们只要有一丁点收获,就开始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孟子对这种人非常不满,极力讽刺他们。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们努力学习,昼夜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他们没有固定的老师,唯善是从,谦虚谨慎。孟子对他们这一类人是崇敬的。

十二、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出处】《孟子·离娄下》

【释义】爱说别人的坏话,该知道有什么样的坏结果吧?

【赏析】这是孟子告诫人言人之恶,必遗后患的道理。就常情而论,一个人有不良之行,是不喜欢别人背后议论的,报复就是必然的`了。庄子说:“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就是这个道理。

十三、友也者,友其德也。

【出处】《孟子·万章下》

【释义】交友啊,是结交他的好品德。

【赏析】这是孟子的话。他认为交友之道,贵在结交其德。因此交友时就不应考虑对方的权势,而应该考虑对方的品德,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古人认为朋友是五伦之一,是家庭之外重要的人际关系。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所以古人讲“以友辅仁”,是说朋友是来辅助自己的仁德的。所以以天子身份友匹夫而不为屈尊,以匹夫身份友天子而不叫僭越。

十四、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出处】《孟子·告子上》

【释义】(即使有天下最易生长的东西)只有一天曝晒它,却有十天冷冻它(也不能生长的了)。

【赏析】孟子告诫人不论进德修业,均需专心致志、有始有终,绝不能时作时辍,甚至一作十辍,一进十退,亦即俗谚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工作时间少,而嬉游、闲散日子多,如果这样,必将一事无成。

十五、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兼得,那就放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牺牲生命而求取正义。

【赏析】君子一切以仁义为指归,只有仁义道德才能让他真正动心。所以,在危及道义的时候,君子舍生取义。生命对于道义而言微不足道,失去了仁德,失去了真善美,失去了正义,生命只不过是臭皮囊,是行尸走肉,一点意义都没有。故而,在生死义利之间如何取舍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之高下,确实应该慎重。

十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出处】《孟子·告子下》

【释义】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去。

【赏析】这是孟子的名言。他认为就个人来讲,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是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就国家来讲,国内若无尽忠竭智的辅弼大臣,国外又无敌国外患可担心,只知安享太平,而不知危难将至,则国恒亡。由此可见,忧患意识强而又能艰苦奋斗,就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壮大;而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就会导致衰亡。这便是历史的演变法则。

十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出处】《孟子·尽心上》

【释义】得到天下有美好才德的青年,而教育他们成才,这是人生的第三种乐趣。

【赏析】孟子所说的“三乐”,是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种乐趣,均是“为人之乐”:一为天伦之乐,一为做有“一身正气”之人之乐,一为做人师之乐。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为人师之乐,更是人生中一种深层次的快乐。他认为君子的这三种人生乐趣,超过于称王于天下的乐趣。

十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释义】困厄不得志时就独自修炼保全好自己,显贵得意时就使天下都得到好处。

【赏析】这是传统儒家的修身思想。历史上,中国的士大夫经常以此自励,要求从自己做起,努力寻求内心的美善,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而弘扬仁义于天下,使天下人受益。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熠熠闪光的人格,引领着新时代的读书人去寻求人格的完善。

十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孟子·尽心下》

【释义】如果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赏析】这句话中的“书”,今天已经变得广泛起来,并不专指《尚书》。我们读书,是为了寻求其中的真义,为了给现实人生服务。如果完全相信书上讲的,让书牵着鼻子走,成了书的奴隶,成了“读死书”。所以,读书不仅要能读进书里去,还要能读到书外来,要理论联系实际。

二十、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释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

【赏析】孟子在这里把仁爱之心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人之异于禽兽就在仁与不仁之分。他指出“仁”,是人的本心。所以“仁”,是为人而存在,人,离开了“仁”,便近于禽兽;反之,仁,也非人不能实行和体现。因此,仁与人合而言之,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孔孟学说的目的,不外修己治人,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个人说,要作仁人志士;就治国说,要行仁政,即德政,这一切都以“仁”为基础,并弘扬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经典语录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孔子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7、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

2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2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孟子的经典语录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3、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6、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9、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10、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2、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3、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4、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5、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8、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19、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2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23、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24、其进锐者,其退速。

25、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孔孟个性的故事

“读孔子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这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对两位先贤的评价。在他看来,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则个性张扬。那么,历史上的孔子和孟子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他孔子做过吹鼓手,孔子也放过牛羊。小孔丘刻苦读书、自学成才,养成了谦虚好学的品德。他向别人请教时总是恭恭敬敬。成为人人尊崇的学者后,门下弟子三千,他也将这种谦逊的习惯保持了下来。孔子他不仅学识渊博,胸襟也十分开阔,而且为人宽容大度。有次在郑国,有人把他形容成“丧家之狗”,孔子他也不生气,一笑置之。

可别以为孔子只是一味宽容,没有脾气。在学习上,孔子和现在的老师一样,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允许他们有丝毫懈怠。有一次,有位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觉,孔子发现后十分生气,当众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对于宽厚的孔子来说,这已经是很严厉的`批评了。所以,孔子敦厚,却不是没有原则。

查一下,看看“朽木不可雕也”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可别学宰予,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啊!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又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呢?

与宽厚谦恭的孔子相比,孟子的个性更为鲜明。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据传,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当时,各地诸侯为争夺土地连年征战,百姓们流离失所。在这样的乱世,孟子以天下为己任,游历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面对君王时,孟子总是快言快语,从不卑躬屈膝。齐宣王曾经问他亲贵大臣应做的本分,孟子回答说:“如果国君犯了大错,臣子就应该反复劝谏;如果反复劝说了不听,臣子就可以废掉他另立新君。”齐宣王听了,脸色都变了。这样尖锐的话,没有非凡胆识与魄力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口的。

孟子曾豪迈地说:“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当今世上,除了我还有谁呢?”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