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 ——《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意译:治理天下的办法,有继承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符合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的。
2、革弊,须从源头理会。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意译:变革弊端,要从源头开始。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先秦]《商君书·更法》
意译:治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意译:喻指旧事物必然灭亡,新事物不断成长。
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
意译:句意谓人世间各种事情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形成了历史。
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先秦]《周易·乾·文言》
意译:每天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7、正统不必常相继。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答郭长官书》
意译:正统的东西也没有死守不变的必要。
8、事异则备变。
——[先秦]《韩非子·五蠹》
意译:政事不一样了,原来的举措也要随之变化。
9、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意译:放弃先王已制定好的制度,学习先王如何去制定制度。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先秦]《周易·系辞下》
意译: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通达之后才会长久。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只有寻求变化才能继续发展。
11、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意译:老的陈旧的事物不尽早去掉,它的影响就会涉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12、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意译:任何人在无路可走时都想改变现状。这是人之常情。
13、变者,天道也。
——[近]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
意译:变革是天经地义的事。
1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汉]戴圣《礼记·大学》引《盘铭》
意译:如果一天内能更新自己,就应该日日更新,每天都不间断。
15、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先秦]《管子·正世》
意译:不崇拜古时,也不完全停止在今天,一切依据时代变化而变,随风俗变化而变。
16、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
——[宋]欧阳修《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
意译:要先知道造成弊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改变法令。
17、法若有弊,不可不变。
——《宋史·卷三五一·赵挺之列传》
意译:法规要是有了弊处,不可不变。
18、日新之谓盛德。
——[先秦]《周易·系辞上》
意译: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叫大德。
19、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先秦]《吕氏春秋·察今》
意译:世道时间都变了,法也要相应改变才行得通。
2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列传》
意译: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的舆论也不要害怕。
2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先秦]《荀子·劝学》
意译:青色染料是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蓝草更深。
22、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
——[清]石涛《苦瓜和尚画
意译:任何事都是只要有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变化,法令也如此。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意译: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站得更高。
24、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先秦]《商君书·更法》
意译:变法是为治理,变更礼仪是为教化百姓。
25、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先秦]《庄子·天运》
意译:礼义法度都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6、惟进取也故日新。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意译: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一、名人名言的定义
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
二、有关积累的名人名言(精选100句)
1、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爱因斯坦
2、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3、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4、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
5、人的影响时刻短而弱小,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6、韬略终须建新国,发奋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7、没有经历,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培根
8、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9、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10、把握住今日,胜过两个明日。——拉美谚语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2、我只有一盏灯,正是它照亮了我脚下的道路,它就是经验之灯。——帕特里克·亨利
13、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14、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曹雪芹
15、昨日仅仅今日的回想,明日仅仅今日的梦。——吉卜龄
16、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17、根经验的荆棘抵得上忠告的茫茫荒原。——洛厄尔·坎贝尔
18、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19、岁月惋惜,譬诸逝水,当饱览机要,以济功业。——颜之推
20、抱负的书本是才智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
22、借用经验比付出代价得到经验好得多。——科尔顿
2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4、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往。——哈萨克族谚语
25、着重未成熟的人的早期经历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杜威
26、经验是最好的论证方法。——培根
27、经历是一面镜子;学习它,你能清楚地看到往事。——易卜生
2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9、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30、聪明在于勤勉,天才在于堆集。——华罗庚
31、与其用富丽的`外衣点缀本人,不如用常识装备本人。——马克思
3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曹雪芹
33、对大多数人来说,经验犹如航船上的尾灯,只照亮已经驶过的航程。——柯尔律治
34、书本是人类常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36、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
37、时刻是由分秒积成的,长于使用零散时刻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果来。——华罗庚
38、国际上最可名贵的就是“今”,最简单损失的也是“今”由于他最简单损失,所以更觉得他名贵。——李大钊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0、常识是宝贵宝石的结晶,文明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2、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43、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44、经历是最棒的证明办法。——培根
45、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46、书是人类前进的阶梯。——高尔基
47、书本是耸峙在时刻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4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49、三更灯光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1、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分秒必争。——爱迪生
5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3、若是你糟蹋了本人的年纪,那是挺可悲的。由于你的芳华只能继续一点儿时刻——很短的一点儿时刻。——王尔德
5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55、一天即使只学习一个小时,一年就积累成三百六十五个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吴晗
5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58、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59、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贾兰坡
60、丢掉的牛羊可以找回;可是失掉的时刻却无法找回。——乔叟
61、与肝胆人同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6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途。——富兰克林
63、书本——经过心灵调查国际的窗口。住所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64、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65、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
6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67、莫待萧萧两鬃丝!——朱学勉
68、书本是扶植才智的东西。——夸美绍斯
69、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爱迪生
70、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华罗庚
7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7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3、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7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7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6、无限信任书本的力气,是我的教诲崇奉的真理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77、一个人的早期前面吃铁,后边防滑。——金埴
78、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7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8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2、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83、经验是最糟的老师,总在教课之前先举行测验。——维尔塔宁
8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85、今是生计,今是动力,今是行动,今是创造。——李大钊
8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87、强调未成熟的人的早期经验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杜威
88、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89、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90、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91、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9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95、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96、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97、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98、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彭瑞淑
9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0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师其意,不师其辞。——唐代文学家·韩愈·《答刘正夫书》
释义: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
2、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释义:事物的发展在于每天不停的创新发展,艺术同样也是如此,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不创新则事物就要被淘汰。
3、创意造言,皆不相师。——唐代文学家·李翱·《答朱载言书》
释义:文意和词句都要创造,都不要沿袭前人。
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韩非子·五蠡》
释义:不向往远古的制度,不效法过去常用的方法。
5、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南宋诗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序》
释义:唯有千变万化而不盲目苟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创新而不随从。
6、尊新必威,守旧必亡。——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各国种类考》
释义:只有崇尚新法才可以更加兴旺,一味守旧,就会走向灭亡。
7、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清代·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释义: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很有别具一格的意味。
8、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问大钧赋》
释义:以坚持追求作为本体,以每天创新作为途径。
9、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南宋诗人·戴复古·《沦诗十绝》
释义:应该让诗句从我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
10、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释义: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11、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西汉学者·扬雄·《太玄·玄搞》
释义:事物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就会转向反面;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限度,就不会发生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又表现为因、革交替,事物的转化过程是在继承过程中有创新。
12、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释义: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继续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合乎时代需要,到达治理的目标。
13、革弊,须从源头理睬。——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释义:变革弊病,要从源头开端。
1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用法古。——先秦·《商君书·更法》
释义:管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措施,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喻指往事物必定消亡,新事物一直成长。
1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释义:人间各种事件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构成了历史。
1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先秦·《周易·乾·文言》
释义:每天谨严做事,发奋图强,和日月一起运行,永不结束。
18、事异则备变。——(先秦)《韩非子·五蠹》
释义:政事不一样了,本来的举动也要随之变化。
19、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认为法。——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释义:废弃先王已制定好的轨制,学习先王如何去制订制度。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秦·《周易·系辞下》
释义:到了止境就要产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灵通之后才会久长。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败的进程,只有追求变化才能持续发展。
21、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宋·司马光·《陈纪》
释义:老的陈腐的事物不尽早去掉,它的影响就会波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2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汉·《礼记·大学》
释义:如果一天内能更新自己,就应当日日更新,天天都不间断。
23、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先秦·《管子·正世》
释义:不崇敬古时,也不完整停滞在今天,一切根据时代变化而变,随风气变化而变。
24、法若有弊,不可不变。——《宋史·卷三五一·赵挺之列传》
释义:法规要是有了弊处,不可不变。
25、事过境迁,变法宜矣。——先秦·《吕氏年龄·察今》
释义:世道时间都变了,法也要相应改变才行得通。
2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释义:天象的变化不必害怕,祖宗的规则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要担心。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先秦·《荀子·劝学》
释义:青色染料是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色彩却比蓝草更深。
2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释义:要想看到更远的处所,必须站得更高。
29、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先秦·《商君书·更法》
释义:变法是为管理,变革礼节是为教化庶民。
30、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先秦·《庄子·天运》
释义:礼义法式都是依据时期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