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买了两块钱的彩票竟然中了一等奖,兴奋得我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2. 就算给你一张中了五百万的彩票,可你还是喜欢吃五毛钱一个的饼。
3. 他经常买彩票,却从来没有中过奖。
4. 机遇有时就像买彩票中奖,不买彩票的人从来不会中奖。
5. 在彩票游戏当中,中奖机会是极其渺茫的。
6. 赌博是非法的`,但彩票满天飞,是合法的。
7.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希望,买一张彩票。
8. 婚姻不是一张彩票,即使输了也不能一撕了事。
9. 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至晚上七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排的很长。
10. 中国彩票的实质就是:虚构一个不劳而获的人、去忽悠一群想不劳而获的人、最终养活一批真正不劳而获的人。
11. 我们宁愿憧憬着可以买彩票中奖,却绝不相信出门会被车撞死。
12. 发行彩票在西班牙是仅次于斗牛和足球的最大娱乐活动。
13. 我想买彩票中上一万,能不能呢?
14. 昨天买的彩票竟然中奖了,我喜出望外。
15. 彩票也是赌博的一种形式。
16. 多买彩票,可以增加你中奖的机会。
17. 如果我中了彩票,以后生活就不用愁了。
18. 如果你中了五百万的彩票,你会做什么?
19. 如果我中了彩票,我就买一套公寓。
20. 中国福利彩票事业的发生与发展。
21. 赢彩票简直就像掉入了另一个天地。
22. 我国对体育彩票的最早认识是它强大筹资功能。
23. 某某买彩票中了奖,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下去全国都知道了。
24. 我买彩票中了头彩,高兴的像疯了一样。
25. 因为我们都爱钱,想让自己中奖,所以我们每天都买彩票。
26. 房子车子看好了,就等彩票了。
【篇一:诚信满分议论文】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美德。古人从来都是把诚信看的很重。可是在我们现在,诚信这个品德似乎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了,现在从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某人被诈骗了的消息。而有的人,为了利益,什么手段都用的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失其本心”。
古代有个人,想发财,但却没有方法。于是就去请教别人。别人让他种漆树。他种了一片漆树,每年靠卖漆都能赚上大笔的钱。后来,有个人告诉他说:“往漆树里掺假,肯定能赚大钱。他试了一桶,果然如其所说。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漆都掺了假。结果被买漆的人发现了。不得以只能销毁掉全部假漆。从此被别人们所唾弃,干什么事情都不顺,从此贫困聊到而死。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假如失去了信用,那么他在任何行业都干不下去。正所谓“民无信不立”。我们可不能学上面故事中的那个人。想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我所看到的最短的小说。而我却认为他极具讽刺意味:“老板:‘有发票?’秘书:‘有。’老板:‘走!’”充分讽刺了某些人;;利欲熏心,心里面只有钱,一切“向钱看”。这种人,我们是不齿的。
再比如不久之前的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二人。哥哥为了能在过年前把工钱发到工人们手上,在高速公路上连夜赶路。结果不幸出了车祸,与世长辞。弟弟强忍丧兄之痛,结过了这场传递工钱的接力棒,将工钱发到工人们手上。据工人们说,他们在孙东林手下工作时,孙东林从未拖欠过他们工钱。这场故事发生后,不仅报纸,电视大肆报道,网络上也广为传播。孙氏兄弟的举动让很多人对他们称赞有加。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品质,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吗?
现在,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的信用很成问题。你知道流行词“山寨版”英文是什么吗?竟然是MadeinChina!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是既生气又悲哀。生气是由于这是对我们中国的侮辱!悲的是这样的局面不正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吗?我们所谓的“精明”让我们的信用在世界上大幅降低。以至于现在,这难道不是自作自受吗?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尽力恢复中华民族的美德——诚信要做到诚信,就要先从小事,从身边的事做起。只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我们才能将头上的这顶“不诚实”帽子完全摘下。
【篇二:诚信满分议论文】
说起诚信,不由得让人想起一句
古代的圣贤者,都是圣贤的代表。曾子和他的妻子要去集市了,他的妻子为了哄年幼的小孩高兴,许诺赶集完回来杀猪给孩子吃,这本是大人口中的一句戏言,但曾子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也同样要讲诚信,真的回家后把自家的猪杀了一头“犒劳”孩子们,我想这大概就是曾子能成为贤者的其中之一吧。
战国时魏国国君答应与他的一个臣子去打猎,可是到了预定日期却下起了雨,此时君王的酒兴也正浓,他本大能呆在皇宫享受安乐,可是,为了信守自己的诺言,这位君王却毅然冒雨前往深林和臣子们一起狩猎,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样一诺千金,信守自己诺言的君王还真不多见。可见,这种宝贵品质一代代沿承下来。
只有守诚信,才能为人们所尊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商鞅在变法之前,首先对世人宣布,只要谁能把一块木头从南门搬至北门,就赏五十金。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不相信商鞅的话真能兑现,也有一部分人将信将疑的照做了,结果真的得到了金子。人们相信了商鞅的话,相信了他的诚信,这也为后来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二零一零年春节晚会,现场来了一位特别的嘉宾,当主持人特别介绍他时,我们不禁为他的诚实守信而感到,这位嘉宾是一位彩票点的销售员,经常有顾客打电话告诉他先代买彩票,然后第二天在把钱还上,有一位老顾客就这样给他预定买了一组号码,结果第二天开奖中了五百万,可这位彩票销售员却不为金钱所动,毅然把这个大奖送到了顾客手中,只收取了自己应得的先前垫付的购买彩票的钱。
可是,在当今社会,诚信的美德似乎在被一些人践踏。为了一些自己个人的利益,不惜损公肥私,欺骗他人,一些外国人甚至就把“山寨版”翻译为“Madeinchina”,这简直就是对国人的.侮辱,这种欺骗的“市场”怎能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难道不知道失去诚信的可怕吗?难道忘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惨剧吗?“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若不诚信,天下人如何“结我”呢?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新一代接班人,那就更应该做到诚实守信了,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诚实的最真实表现。
【篇三:诚信满分议论文】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早已有诚信这一认识。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说,人假如没有诚信,他都不知道自己可耻在什么地方。看来,人不诚实、不守约、不讲信用,在孔子眼里,不仅是不顺天道,而且已到了“可耻”这种道德准则的地步。这是儒家第一次将“诚”与“信”结合为一词。我猜测“诚信”这一词就是从此而来。
诚信为立足社会之本。昔日商鞅变法之时,在城头立了根木头。对人说:“谁能将这木头从城南搬到对面城头,就赏其百金”。这事情太容易了,谁都觉得不可能。有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搬了木头,立刻被赏以百金。结果新法一推出,大家都服从。这就是诚信的力量。假如商鞅不这样做,新法出台大家也未必服从。但他讲诚信,说赏百金就赏百金,如此守信,新法定能成功,于是民皆从之。可见诚信对于社会来说是何等重要。
其实,不仅是在重大事件中诚信能发挥作用,诚信存在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
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为我们诠释了诚信的含义。为了给农民工准时发工资,让他们能在过年前回家,哥哥从北京驱车赶来。不料半途车祸,弟弟从逝去的哥哥手里接起诚信的大义,忍着失出亲人的悲痛,在还未来得及安葬哥哥的情况下按时将工资发给民工。在他们的眼里,诚实守信,比生命更重要。诚信的哥哥虽说逝世了,可是他的诚实守信的精神将永不磨灭。诚信是真理,永立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可是有的人却说:哎呀你好笨呀!为了守时守信不惜花掉大把时间和财力,万一别人不领情,那你亏大了。我认为说这种话的人才蠢。诚信不是投资,要获取利益。你若守时守约,竭尽全力坦诚待人,就算是有深仇大恨的人也会对你友善——由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只不过有时被眼前的小利小惠(或大利)蒙骗罢了。他恶意待你,你却诚信待人。久而久之,就算没良心也会有点不好意思,进而被你感动。而你若贪图一时之快,为了利益不去守约,也许你得到的只是一点利益。失出的是更大的财富(也指精神上的财富)。试想,你不诚信待人,他人怎能诚信待你?不久,你的“恶名”在朋友圈中传开,谁都知道你这个人不地道,谁还会给你“利益”。还有什么利益可谈?因此,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笨得无可救药。
当然,诚信不是为了所谓的“利益”,但你也要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历史是不会亏待讲诚信的人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诚”惟“信”,能服于人。
天才梦
张爱玲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画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快乐村人是一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在学校里我得到自由发展。我的自信心日益坚强,直到我十六岁时,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隔多年的女儿研究了“我懊侮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
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我的两年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亲的沉痛警告没有给我任何的影响。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饱,爬满了蚤子。
作品逸事
为纪念创刊三周年,1939年9月上海《西风》杂志第37期刊出以“我的……”为题目的“现金百元悬赏征文启事”,约定“举凡关于个人值得一记的事,都可发表出来”,要求“内容要实在,题材要充实动人”。时年18岁的张爱玲遂写了一篇一千三百字的《我的天才梦》应征。此文虽尚不及张后来的作品来得老辣,但用语之精警,初现端倪,如末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已成人所共知的名言。
对于这篇少女佳作获奖的前前后后,张爱玲也是记挂有加,多次解说。
70年代她编《张看》时,在《天才梦》的末尾加了一段“附记”:“《我的天才梦》获《西风》杂志征文第十三名名誉奖。征文限定字数,所以这篇文字极力压缩,刚在这数目内,但是第一名长好几倍。并不是我几十年后还在斤斤较量,不过因为影响这篇东西的内容与可信性,不得不提一声。”
张爱玲为此写了《忆〈西风〉——第十七届〈时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得奖感言》,旧事重提,更明确地表示对当年《西风》征文评奖结果的强烈不满。据张爱玲回忆,征文寄出后不久,《西风》杂志社通知她“得了首奖,就像买彩票中了头奖一样”。谁知等到收到正式公布的“全部得奖名单,首奖题作《我的妻》,作者姓名我不记得了。我排在末尾,仿佛名义是‘特别奖’,也就等于西风所谓‘有荣誉地提及’”。张爱玲还指出:“《西风》从来没有片纸只字向我解释。我不过是个大学生。征文结集出版就用我的题目《天才梦》。”张爱玲不讳言她对此事的耿耿于怀,说此事“成了一只神经死了的蛀牙”,隔了半个世纪还剥夺她第二次得奖“应有的喜悦”,让她十分“怨愤”。
作品解读
《天才梦》在张爱玲的创作中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她步入文坛前在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把它视为张爱玲的处女作并无不当。
她从七岁开始写小说,曾写过五回的《摩登红楼梦》,他的父亲很高兴,还代她拟了回目,亲戚来了即向人展示。九岁她就向编辑先生进攻。在《天才梦》发表以前,她的作品只发表在学校的校刊上,有散文,也有小说,一些作品在她成名后被编者收入了她的集子,如小说《牛》,均可称为“少作”。《天才梦》是她入学港大不久,应《西风》征稿而写的作品。这一年张爱玲19岁,作家梦她已做了十余年!
《天才梦》发表,却在获奖过程中遭遇了对一个少女来说很重的打击,55年后她对此还耿耿于怀,想来当时对她的刺激不小。这是不是她之后三年时间再也没有创作的一个原因呢?也许。但更重要的是她在港大是把全副身心都投入了学业。为了获得能让自己生活自立的奖学金,也为了进一步出国深造,在学业方面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一样功课总是考第一,为此,她是否也控制了创作的欲望,暂时放弃了十几年的文学梦?三年后战争打碎了她的出国留学梦,不得不回到上海,为了生存,她重拾文学梦,出手不凡,红遍上海。重拾文学梦之前几年发表的《天才梦》告诉我们,她“红遍上海”不是从天而降,“天才”在那时已经经过多年的历炼而诞生。
短短千余字,写尽一个天才还未实现梦想之时的心情与感受,从这篇散文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个优秀作家的诸多心理特质:敏感、早慧、孤独、机智、卓越的文字能力。她的童年所受的教育,她和母亲不能理解难以相容的关系,创伤性的童年经验……。理解张爱玲,这是一篇不可不读的作品。
同时,张爱玲的个性特质也在文章中展露了出来,一方面是世俗的成名愿望,另一方面是深刻的悲剧意识。能否实现天才梦?还是一个疑问,她还没有从成功中建立自信,她用轻松机智的语言调侃着她的“天才”,使得天才不那么逼人;说到世俗生活中的愚笨,就没有了轻松与调侃,她敏感地怀疑自己生存的能力,我们感觉到了文字的沉重。不能实现“天才梦”,世俗生活中的无能即是真实的烦恼,天才未实现,现实生活中等于一个废物,“天才”即成为笑话,仅为别人提供了笑料。待人接物,人与人的交接,对孤独感已深入灵魂的张爱玲来说,是痛苦的折磨,当她独自存在,她能领会生活的艺术,欣赏雨夜的霓虹灯,吃盐水花生,“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地方,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她由此上升到对人生的独特看法:“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是她的名言,很难想象,一个19岁的女孩会写下如此惊心动魄的文字,人世的悲剧意味已镌刻在了她的灵魂之中。
天才与愚笨,轻松与沉重,形而上的悲剧感与形而下的世俗的欢乐,在这篇散文中形成“参差的'对照”,这既是张爱玲处理小说人物的方式,也是她散文丰富性的表现,说到底是她理解生活的一个基本观念。在散文中,她津津乐道人间的世俗生活,其实对她来说,往往只是个人的孤独体验,她很难与人分享人世间的快乐。她的思想背景里,人与人的关系已被悲剧意识所笼罩,——快乐只能是个人的。因而她倍加珍惜,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她对现世的世俗生活有如此的深刻体察和热爱,她以一种新奇的审美的态度,肯定那些“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
《天才梦》既是张爱玲“少作”的压卷之作,也是成熟的开篇之作,它成为进入张爱玲精神世界的一扇门,浓缩了她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她的文学才华。
《天才梦》是应《西风》杂志的悬赏征文而写的,《西风》的主编是林语堂。张爱玲正处于经济的窘迫之中,她积极地应征了。开始收到杂志社的通知,说获得了首奖,可想见她的兴奋,这是她在报刊上的首次露面,得奖的意义远大于奖金。后来收到全部获奖名单,首奖变成了别人,她排在了末尾。获奖作品出选本时,却又用了她的《天才梦》作为书名。这一事件对她的刺激实在太大了,以至55年后,她还在《忆〈西风〉》中细说了一遍。然而,她的所记却是有误的,甚至当时她对《西风》的证文启示要求也看错了,把5000字内记成了500字内,但我们今天所见的《天才梦》也并非500字内,而是1500余字。至于当时为什么杂志会把她的首奖变更为13名?尽管已有学者做了推测,那也还只是猜测。当事人均已西逝,不得而知了。张爱玲的记忆有误是确实的,变更获奖名次对她形成不小的打击也是深刻而实在的。所幸文学作品的价值实质上是不依靠所谓获奖来确定的,时间是最公正而严厉的法官,我们今天还要读被变更了名次的《天才梦》,而奖得首奖的那篇文章已经消逝于历史的尘埃中了。
《天才梦》发表于《西风》,这是她正式发表的处女作,《忆〈西风〉》却成为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怎么想也有些宿命的意味!始、终皆与《西风》有关,她敬佩并羡慕林语堂,一直想成为林语堂那样在西方世界有影响的中国文人。这又只是一个梦,她一生的影响力还是在华人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