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喻世名言醒世恒言 正文

喻世名言醒世恒言

时间:2024-10-14 20:19:34

春节前的时间里,看了一本书,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是三言两拍中三言中的一个,另两个是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以前在学习的时候,

就听说过这些,不过,一直都没有机会读,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算是比较有名的,是明代小说的代表,所以,在买书的时候,看见了,就把这本书拿回去看看。

初看时,觉得挺有意思的,看了几个往后,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呵呵,都是一些因果报应的翻版,

文中所提倡的一些所谓的道德准则,有些看起来非常得熟悉,有些觉得有些面熟,当然更有些觉得荒诞不堪。

文学家在评论小说的时候,说它揭露了明代时期一些黑暗的一面,我觉得这些黑暗面和现在的黑暗面比较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那些做错事情的人,在阳间得不到惩罚的话,到了阴间,也逃不了,所以我想这些小说,对于那时的人可以还真是有点警示的作用,不过,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因此而被吓掉,现在很多人都是唯物论者,不信这一套的。

古代的'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他们往往以为,在自己之外,还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东西盯着自己看,所以他们信很多东西,对于很多东西都是惧怕的,

但现在的人认识了一些东西,好像是什么不怕,而正是这种不怕,现在的人做的很多事情,在古代人看来,肯定都是瞠目结舌。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物,它在传统蒙学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增广贤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蒙学读物为方便儿童阅读,一 般采用韵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现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出现的《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 但这些读物多数存在着句式单一和用典过多的问题。如《龙文鞭影》通篇是 典,《三字经》一种句式贯穿始终,这就使童蒙读物模式化倾向严重,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生动表达。《增广贤文》在这些方面有了突破,不仅 用典少,而且在句式上长句和短句交错排列,灵活多变。同时不以骈句行文, 这就使《增广贤文》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蒙学读物的面貌。

传统的蒙学读物,绝大多数是反映儒家的观点,代表儒家的思想,《增 广贤文》则不是这样,书中虽然也有儒家的说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 思想。这在蒙学读物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

《增广贤文》是一部格言集,书中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格言,并不全 是《增广贤文》作者的发明,有的出自先秦诸子,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是从《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论语》 中的句子。有的格言出自唐诗,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 李白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化而来。此外,“近水楼台 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都是唐 人的句子。

书中还有些格言虽不知其最早出处,但在民间流传很广,如“逢人只说 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明代小说《醒世恒言》第9 卷和19 卷中作: “夫妻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 荫”。在《喻世明言》第11 卷作“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在 《禅真逸史》卷1 第1 回作“有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美不 美,江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西游记》第5 回出现过。“莫信直中 直,须防仁不仁”,见于《西游记》第37 回。“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 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见于《清平山堂活本》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在《喻世 明言》第33 卷作“三十不荣,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寻死路”。“黄河尚有澄 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这句话见于《警世阴阳梦·阳梦》第11 回。“种 麻得麻,种豆得豆”见于《清平山堂活本·李元吴江救朱蛇》所引徐神翁的 诗中,另外这句在《醒世恒言》第18 卷、《喻世明言》第38 卷都出现过, 只是个别字不同。此外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格言的流传情况表明它们已深 入民间,是被认同了的。

书中还采用了宋代的一些童蒙读物中的句子,如《名贤集》、《神童诗》 等。其中采自《名贤集》的有:“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贫居闹市 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 迟”,等等。采自《神童诗》的有“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从《增广贤文》所录格言的来源看,这些格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增广贤文》代表了许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 慧,这与其他蒙学读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极大的不同。这是本书价值的 又一表现。

清朝同治年间,周希陶对《增广贤文》加以增补修订,写成《重订增广》 一书,该书分平韵、上韵、去韵、入韵四部份,对《增广贤文》的原文重新 编排,增加了大量新的内容。但《重订增广》的影响远不及《增广贤文》, 其原因主要是周希陶改变了原书的基调,并且所增加的内容又不如原文精 粹,一部精炼的'格言集变得面目全非,人们不看重《重订增广》也就是很自 然的事了。《增广贤文》难以替代的地位由此可见。

《增广贤文》作为一种出现较晚的蒙学读本,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在 众多的读物中占有一席之地,与“三、百、千”(“三”指《三字经》,“百” 指《百家姓》,“千”指《千家文》和《千家诗》)并列,其原因是值得深 思的。

虽然《增广贤文》是不可多得的童蒙读物,但其中也有许多消极的和过 时的内容,如“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等等即是,此外书中那 些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内容也是不可取的。这些带有封建时代局限的糟粕, 影响了全书价值的高品位,是必须批判的。

喻世明言

春节前学校发了一本书《喻世明言》,放假很长时间还没顾得上看,有时间了拿出来一看,看不懂,半文言的,就放到那不看了,老公没事儿就翻着看看,一看说不错的一本书,我就静下心来,仔细的看看,因为是半文言的,本人水平有限,看的不是很透彻,就囫囵吞枣的看起来。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就吸引住了我,他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是谁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这道理在古戏里常常遇到。接着往下看,一共有四十卷,个个故事精辟,引人注意。看了几个往后,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呵呵,都是一些因果报应的翻版,文中所提倡的一些所谓的道德准则,有些看起来非常得熟悉,有些觉得有些面熟,当然更有些觉得荒诞不堪。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是三言两拍中三言中的一个,另两个是“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前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些,不过,一直都没有机会读,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算是比较有名的,是明代小说的代表。文学家在评论小说的时候,说它揭露了明代时期一些黑暗的一面,这些黑暗面和现在的黑暗面比较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而且那些做错事情的人,在阳间得不到惩罚的话,到了阴间,也逃不了,所以我想这些小说,对于那时的人可以还真是有点警示的作用,不过,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因此而被吓掉,现在很多人都是唯物论者,不信这一套的。古代的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他们往往以为,在自己之外,还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东西盯着自己看,所以他们信很多东西,对于很多东西都是惧怕的,但现在的人认识了一些东西,好像是什么不怕,而正是这种不怕,现在的人做的很多事情,在古代人看来,肯定都是瞠目结舌。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想,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读我们的古典名着,我们会受益匪浅。

喻世明言读后感(二)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由明末冯梦龙编辑整理,大约成书于1621年(明朝泰昌、天启年间)。与其后出版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并称“三言”。

这本书有四十个小故事组成,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和“忠、孝、节、义”,这是过去做人的`基本原则。其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综合反映,是炎黄子孙们的根。即使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在《喻世明言》中,也有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官场的黑暗,炼丹的荒唐,贫富的对立。这是一种进步思想的体现。社会永远都不会公平,对于不良现象,就要大胆抨击、揭露,以利引起世人的警觉,以利改良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不过,在这部作品中,也有以消极的因果报应及宿命论为主题的文章,反映了科学滞后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反映了普通百姓面对邪恶势力的无力和无可奈何。

从整卷书来看,《喻世明言》写作的目的,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也告诉人们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做亏心事。俗语云,离地三尺有神仙,正如作者言“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异”。

《喻世明言》是本教人如何处世为人的好书,然其毕竟成书于几百年前,虽其可取之处不少,然亦有许多观点不足取。比如妇女从一而终,男子一妇多妾,忠君思想等,都已被历史所淘汰。

如果从写作角度看,有几点可资借鉴。

一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家通过小说人物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去表达思想倾向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人物描写多有成功之处。如,蒋兴哥、沈小霞、金玉奴、沈小官、汪信之等人物形象,刻画得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二是在情节的设置和叙述上,更加追求完整与曲折,既行云流水,亦波谲云诡;每于意料之外,又在事理之中。可贵的是,作者努力突破此前基本上是单线结构的模式,而是尝试用复线结构或板块结构等,使故事更加摇曳多姿。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在情节结构上的特点是以珍珠衫为“道具”,贯穿小说的首尾,连接蒋兴哥一家与陈大郎一家,它始终结构着整篇小说,使小说波澜起伏,巧妙完整。珍珠衫在整篇小说中出现四次。——第一次是三巧将珍珠衫赠与陈大郎,是谓蒋兴哥失去珍珠衫;第二次是陈大郎在苏州邂逅蒋兴哥,是谓蒋兴哥巧遇珍珠衫;第三次是平氏在陈大郎行囊中发现珍珠衫,是谓陈平氏疑藏珍珠衫;最后一次,平氏嫁与蒋兴哥,是谓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小说用了“珍珠衫”作为题目以后,珍珠衫就始终成为读者阅读的悬念,这在结构情节上是十分成功的。

三是这部小说集在小说的构件、要素,诸如语言的、环境的、心理的等方面,都精制巧编,相当成功。

喻世明言读后感(三)

道破善恶,《喻世明言》,只是黄粱一梦。又何必惊觉,愁已愁人?

在《拍案惊奇》的引动下,我又在书海中寻寻觅觅到一至宝——《喻世明言》。与《拍案惊奇》文士之仁不同,《喻世明言》似乎更讲求侠士豪爽之意。细读全书,我似乎已将江湖漫游了一遍:如义,羊角哀舍命全交;如信,吴保安弃家赎友;如缘,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如德,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喻世明言》并不总歌颂美德,更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官场的黑暗,炼丹的荒唐,贫富的对立……可消极的因果报应的宿命论也伴随左右。但就是这有善,有恶,有缺陷的描写更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善恶有分,人心险恶的大明社会,让我更感到现代社会的自由,富强,美好的生活。

但如今生活同样也有好有坏,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相比,现在的妇女开始依靠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在各行各业中,女人的智慧,毅力,细心开始展露,不再像从前般地位低下,自强自立已证实:谁说女子不如男!但在农村,丢弃女婴的现状仍让我发愁,想能有更平等的社会。

后继有人,明言喻世,又续前人古梦,览醒人宝典,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