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移民后的文化的名言 正文

关于移民后的文化的名言

时间:2024-10-12 12:25:24

看完《富兰克林传》这本书,我对这样一个人心怀敬意,心向往之。下面是2020《富兰克林传》

2020《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1

2个月,翻完了这本书。富兰克林一生硕果颇丰,从文学上,科学上,外交上都有建树。由于命长,经历了美国历史的诸多关键时刻,也在重要决定时,站在了历史的正确面。他爱国,理性,热爱思考,务实,有趣,这些都成就了他几近完美的一生。

他的职业生涯不愧是从印刷匠和出版商做起的。一生养成的说教晚辈和整些至理

富兰克林努力,聪明,爱动脑子,简朴充分体现了美国那一代充满生命力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读他的传记,相比英国那些腐朽的贵族阶级,美国不胜不独立才怪呢!一个不劳而获,想靠着抑制他人贸易和税收而坐享渔翁的国家,一定会被那个有生命力,和自主能力的国家反抗,并最终独立。

虽然他总体而言是个自负的人,还喜欢说教,不过他能够在大问题上经过深刻思考,转变自己的观点,在对待美国独立和废奴这些关键问题上的转变显示,他是一个大智者。而同时,在欧洲的长期生活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变得更加明智,老练,最终他的外交使命这一切都用在了刀刃上。

富兰克林对家人还是非常苛刻的,无论是对妻子,孩子,我觉得他的社会使命,和个人意志是高于他对于家庭的责任的。妻子最后十年苦苦哀求,却没见到他一面,而儿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和父亲和解。

总而言之,他的勤奋,努力,和自我奋斗在今日之中国非常应景。他也是我读过的名人传记中,最实际,最不纠结的人物。可能,没有之一。

2020《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2

富兰克林:饱满鲜活的实诚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波士顿的一个移民家庭,当时的波士顿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是一个贫苦之地,他的家庭也是清贫多子,富兰克林在10岁左右就辍学在家帮父亲,打零工做下手。鉴于家族都是手艺人的传统,富兰克林先后从事了很多学徒工作。

在17岁那年他因不满哥哥的权威压制,就离家出走至费城,此时的他掌握了印刷手艺,自学成才能写作,文风:幽默、朴实。

在获得人生财务自由之前,富兰克林也兜兜转转,结交了很多浮夸的朋友,四处寻求帮助,辗转伦敦、费城之间。经过自己的勤奋、好学、机灵,他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发行《穷理查历书》等,《大众杂志》创办后没多久就失败了。富兰克林的勤奋让周围邻居都为之侧目:我起床时富兰克林先生早已开始工作,我下班去俱乐部玩完回来时他还在工作。有一次在进行第二天报纸印刷的铅字排版时,不小心将其打碎了,他彻夜把它重新完成,没有给自己拖延说第二天再干的。在奋起的这段时期,他努力学习,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托人从伦敦买了大量的书籍,专研科学、文学等,针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大量细致琐碎的发明改进。与此同时,他与自己一见钟情的情人黛博拉结婚生了一对儿女,儿子四岁时不幸死于天花(此后他坚持种植牛痘可免疫天花),他还有一个私生子是以后和他一起在暴雨时放风筝从苍天处夺取闪电,和他政治对立的新泽西总督保皇派威廉。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奋起的时期,北美殖民地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印第安人、法国、英国为各自的利益互相结合、角逐、战斗,慢慢地催生了北美人民渴望安全平稳的社会的愿望,引发了自己应该拥有军事力量以及自治权力的觉醒。在42那年他获得人生财务自由,生意交给合伙人,自己全身心投入科学、政治、公益等事业。

在那个时期现代新闻学正兴起发展。富兰克林的事业正迎合了时代的潮流,风生水起。他拥有了媒体,自己也是内容制造者。曾经数次为自己的事业造势,为自己的名誉辩护,为自己的政见呐喊,赢得舆论和名望。富兰克林信奉:帮助他人就是侍奉上帝。笃守信条,他积极开创公益事业,创办研习社、加入共济会、创办图书馆、消防队、夜巡队、环卫队、改善街灯、发明火炉,建立哲学会,改良导尿管、研究电学、筹资建立费城学院、出任邮政总长……他桩桩件件的事情都在为实际生活服务,改善大家居住环境,哪怕是一些小小的增益他也不辞辛劳。他的发明不申请专利,只求记得是他的发明。这一切为他在北美地区以及欧洲都赢得了非凡的魅力,知识名流、王孙贵族、市井流民都渴望与他相会交流,他也非常喜欢社交,这为他后来作为外交官夯实了基础。

1754年,北美殖民地与法国、印第安人爆发了七年之战。富兰克林提出了《奥尔巴尼亚联盟计划》,与后来的美国的联邦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不幸搁浅了。此后担任宾夕法尼亚代理人出使伦敦,在英国他逐渐成为北美殖民地的总代,为北美人民的权益奋斗,反抗领主、议会对殖民地的统治、征税,坚持无代表不纳税,主张殖民地应直属于英王的统治。在《印花税法案》中,以商人的头脑算计加上演讲口才,舌战群英,赢得了法案的撤销。并在此期间游历欧洲,增长见闻,结交名流、权贵等,经常写作反讽政治,寻根问祖写自传,经常搞一些发明创造,以自学成才的身份获得剑桥等名校的荣誉认证,与此同时,他还在伦敦拥有第二个家,拥有很多女粉丝,红颜知己,形成了富兰克林式的浪漫。他以温婉和煦的态度备受女士的青睐,和她们的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是和许多男士交往时,有很多由朋友变成了敌人,多数是因为嫉妒和证件不合。

富兰克林将秘密取得的哈钦森信札寄往波士顿,最后引发了在“斗鸡场”与英国国会进行斗争,被解除了邮政总长之职,《强制法案》通过。这是他第二次出使伦敦,外交失败回到了费城。

在费城,富兰克林被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草拟《联邦条例》。杰斐逊草拟了《独立宣言》,他只做了几处无关痛痒的修改,做了一处重要的修改,也是独立宣言里脍炙人口的一句:我们认为以下真理不言而喻。1777年,富兰克林以70岁高龄出使法国,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力量,取得了法国军队与金钱的援助,签订了《英美条约》、《美法合约》。

1782年富兰克林返回美国,参加制宪会议,一个新升起的国家创立了一套全新政治的制度,相信民众的智慧,给人民民主。在这之中,他起到了黏合作用,各州以克制、妥协、团结、共进,最终诞生了美利坚合众国。

1790年,4月17日去世,终年84岁。

纵观富兰克林的一生,我们会为这个朴实、善良、勤奋的人感到高兴,因为他是我们效仿实现梦想的榜样。虽然他也有很多失败和缺点,对家人关怀不够,沾花惹草,喜好做媒……但那又怎样,他是那样的鲜活饱满。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人,虽然不是惊艳卓绝的天才,但是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奇一样可以成为电学先驱入住科学祠;虽然不是才情满腹的作家,但是凭借自己的朴实幽默开创了美国乡村文学;虽然不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但是他凭借自己的精打细算很早就获得财务自由,死后也为美国贫苦青年留下了两大基金;虽然不是雄才伟略的政治家,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哲学为美国赢得了独立战争,包容妥协下成就了今天民主、自由的美国。

看完《富兰克林传》这本书,我对这样一个人心怀敬意,心向往之。不相信权威,相信自我学习;不相信世袭权贵精英,相信自己的奋斗;不相信固步自封的偏见,相信自己的成长。作为一个与他相隔300年的年轻人,我愿意相信他一生的奋斗不仅可以照亮美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也可以照亮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2020《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3

俗语说,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抓住老鼠”是关键,实用才是硬道理。而在美国的文化中,实用主义已成为美国人生存方式的主要思想基础,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是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用自身切身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实用主义对人的生活、观念和人生轨迹的改变。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穷奇一生,我们发现,最后在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尽管富兰克林的一生传奇而且富有,浪漫而又多金,又具有多重政治身份,可是富兰克林最终认同的身份只有印刷工。印刷工既是富兰克林最重视的身份,同时也是他发家致富的源头,他正是通过印刷《穷理查历书》而发家致富的。推销自己的历书需要营销手段,需要吸引人注意力的生动语言、广告词,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这些能力在富兰克林推销历书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能力,为他积累的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人的观念和性格到底有没有家族遗传的传统呢?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这本《富兰克林传》从富兰克林这个家族传统上入手,“研究富兰克林,恐怕要从家族遗传的特征着手”,从家族遗传中解释了血液中都流淌着实用主义的富兰克林家族杰出的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

“印刷工”这一职业成为富兰克林积累财富的基础。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圆滑,世故,为了引人注目不惜预言对手的“死亡时间”,但是作为一名从骨子里都是实用主义的富兰克林人,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参与慈善,支助办学,在踏入政坛之后,富兰克林更是将自己的实用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组建自愿消防队,建立保险自助会,筹集大量的资金。手工业者家庭的成长的经历,让富兰克林明白了实用主义对于一个家庭的真正意义。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是一位政坛的风云人物,他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参与了北美独立战争,在英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发生争执的时候,坚定支持美国,英国老牌的绅士作风,骨子里骄傲自大的传统,显然不符合富兰克林的口味。在他的影响下,实用主义至今仍然是社会中的主流。

将实用主义进行到底,富兰克林遵循这一信条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其身后声音中,不乏有反对的声音,不外乎肤浅,缺乏思想深度,只会省钱、缺乏道德感,然而,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这些缺点在富兰克林精彩的一生中,并不能影响其伟大。反而,因为这些缺点,他的整个人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伟人之所以伟大,源于他的真实和魅力。富兰克林将自己的每一阶段的生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一个层次的追求都不尽相同。在年轻的时候,追求财富和地位,在及至中年,开始富有意义的慈善、办学等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业,一生勤奋,不断将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

正如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历书》中所言:“自助者天助之。”天道酬勤,上帝喜欢那些勤奋工作的人。从富兰克林身上,我们能读出美国人的影子,血液中流淌的,都是实用主义的因子。

第三、结识了新朋友,对外交流得到加强

学习是一时的,学员间的交流是永久的。我们十分注重与外地学员的交往,增进与他们的友谊,积极争取他们的帮助与支持。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相聚在新的环境中,由家庭生活转向集体生活,实现由国内工作环境向国外学习环境的转变,快速适应变化进入学习角色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能力素质锻炼过程,同吃同住同学习的零距离交流更是难得。

全班3xxxx学员行业涉及宽,主要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云南省外专局、北京市市委组织部和十堰市市委组织部从3xxxx不同单位选派产生。通过我们的介绍和提供的资料,学友们对十堰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他们对武当山赞不绝口,特别是北京的十几位同学对观光十堰水源风光充满了向往。十堰市是唯一不在省会城市的派员单位,学友们十分惊诧我们如何争得同他们一道参加华威班的机会,称赞十堰领导的眼光和对人才的重视,相应对我们就显得格外友好和热情。

在班级里,我重点加强了与北京同学的交流,他们认为南水北调使十堰与北京血脉相连,包括他们在内很多的北京人过去对十堰的了解很少,加大对北京的宣传很有必要。我请他们做十堰的宣传推介员,他们不仅乐意,而且愿意在北京宣传、旅游、人员培训等方面帮忙牵线搭桥,加强与十堰的人才培训合作,在北京宣传十堰,促进十堰旅游等相关方面的发展,这是我的意外惊喜。

学员来自全国1xxxx不同的城市,地域分布广,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学友变朋友,朋友自然就成为不同城市间的联系桥梁,构成一个永不消逝的交流网络,这使我们十堰的几位学员倍感珍惜,这也是我们学习期间最难得的收获之一。

第四、几点学习体会

英国民众虽然对中国的认知度在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玻璃天花板和文化冲突。出国所见所闻,触动并改变了我的一些观念和看法,对我们开展工作带来有益启示,使我对一些问题有了更多思考。

(一)关于对发展问题的一点理解

学习使我加深了对科学发展的理解。一是科学发展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更重要的是达到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若经济发展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就会得不偿失,就不是真正的发展,因此,考察发展状况,不能片面强调可量化的经济指标。二是科学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居环境直接关系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准,因此,坚持科学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应该成为十堰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和展示十堰发展成果的重要方面。三是发展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发展的不同重点,不同方面的发展步伐要协调,也就是说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文化、社会保障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要及时跟进,如果步调不一致,就可能出现障碍发展的新短板,甚至不和谐,因此,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要统筹其他方面的发展。四是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冒进,急于求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涓细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同样有助于我们对发展有一个过程的理解,因此,考察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成果,要重看增量和质量,不必用总量一把尺子量到底。五是发展要有科学规划,整体设计,立法保障,持之以恒,不因人或换届的改变而改变。

(二)关于对教育方面的一点思考

近五个月来,与外国教授的教学互动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教育必须面向实践。英国人守信、守矩、守时、守序,整体人文素质很高,给人印象深刻,这很大程度上在于英国的教育。中英存在一定差距,我认为缩小差距花费时间最长的方面,不在经济方面,而在人文素质的提高上。我感觉国外教学重点是为实践服务的,为解决实践问题做启发引导。从华威大学的教学情况看,教学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阐述较少,实际案例很多;教学形式最大的优点就是鼓励学员思考、参与、辩论,激发学员的思想火花,具体形式形象、互动,学员运用教学要点印象深刻,便于掌握;教学效果最大的亮点是重视对事实的多角度评价和应对策略分析,引导学员自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考试最大的异同点就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不能跟老师的教案一致,否则作为零分处理,答案要反映学生自己思考的有创意的观点,是种思维导向型教育,而非灌输型教育。以服务实践的教学效果为导向,这不仅对于国内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组织会议、集中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三)关于对保护生态的一点想法

用眼观察中英外在差距,最大的差别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生态问题说到底是关于协调生命与环境关系的问题。我们发展经济,说到底必须“利为民所谋”。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后果如果成为毁坏区域内群众的利益,尤其健康利益的原因,那么,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就是失败的。有好的生态才会有好的经济环境,才会有好的人居环境;破坏生态早晚就会显化为政府、社会、企业或居民的直接成本,一定意义上说,保护生态是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因此,在民众中要加大宣传,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家园的意识,政府、社会、企业和居民保护生态要主动。

经济建设发展越快,越要注重生态保护。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实施移民安置和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规划,以及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是我们主动保护生态的重大机遇。在移民安置和新农村建设具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立一个建设生态家园的激励机制,考虑建设的经济可行性的同时,更注重考虑长远安居的生态可行性,给未来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以上就是我此次在国外培训学习的总结,通过这次国外学习,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了解了不少情况,多出了很多思考,想法。

1.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很多电影创作的思路是往前看,所以很多题材是科幻片;而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血脉文化,还有很大的市场,要善于从中找题材,更要运用现代手法很好包装。

2. 纯真的爱情我们都经历过,只是在现在这种功利的社会环境中渐渐淡化。其实很多影片反映了生活的黑暗面,好像悲剧一样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不希望自己的爱情片反映黑暗、肮脏的一面,因此选择这种童话式爱情。

3. 很多人问我人生大事怎么解决,我就觉得像梅艳芳她把自己嫁给了音乐,那我就把自己嫁给电影,爱情对我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4. 现在形势严峻,好莱坞文化渗透带来的影响力太大。中国电影应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全部被好莱坞电影占领。

5. 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我们一直都是不平等的竞争,因为好莱坞的发行网络已经占据了每一个时段。我们小制作电影去占领已经被大片占领的市场,是不对等的竞争。

6. 好莱坞是留学的地方,不是我们长远发展的根据地,根据地还是中国市场。闯好莱坞,李小龙早就闯过了。

7. 香港回归这十年的发展,由于内地飞快的发展,一切的差异已经淡化了,所有生活习惯都接近了。(笑)我们就像咸水和淡水的融合,开始有排斥,可是会慢慢地融合。这十年,我们已经看到我们是分不开的,不仅历史上不可分割,社会各个方面都分不开。

8. 两地的`人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政治背景不一样、知识水平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正是这种不一样让香港人觉得和内地会有距离感。

9. 我一直没当自己是香港人,一直当自己是中国人。我从小就不认为要有分别,包括台湾也好、海外华人也好,我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分呢?我们都是中国人啊。不管生在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留着中国人的血。

10. 为什么我们在成龙、李连杰、杨紫琼后便再没有武打新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着重人才培训。

11. 一部好的作品,应能跨越地域和文化差异,影片能令不同国家的观众都看得明白,已是一门艺术。我并不太赞同那些过份孤芳自赏的作品,因为我认为电影应该要满足大众的口味和需要。

12. 好的导演要排档期,好的演员要排档期,其实是因为我们发展比较慢。

13. 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可能会改变观众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看法。

14. 一个人的影响有限,但如果我们能把宗教的精神放在文化产业中,放在倡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步上,放在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弘扬正气上,我们的影视产业一定能够良性发展。

15. 我不希望看到我们中国的文化被美国文化侵略,不希望现在的孩子看到的都是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被他们的文化所影响和同化。一些前辈对我的关怀和提拔让我能够成材,我希望用他们培育我的精神去培育下一代,让他们成材,如果这种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我们的事业就能发扬光大。

16. 我们中华民族的电影一定要到国际市场中去竞争,才能真正弘扬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我们现在实力还不够,但相信有一天会强大起来。我们电影人要有这种理想,一定要加倍努力,用崇敬的热情和精神去实现。

17.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文化侵略与文化抗衡,一个交战的过程。我们这个时代是中西文化交融、竞争和抗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必须要有一大批适应国际化的影视人才,要有高科技的制作基地,同时要培训本土的人才,要培育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18. 我一直希望能把前人的经验总结出来,把全世界华人中对中国电影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才都聚拢过来,为我们中国自己的电影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19. 在电影作品里,正义感是不分民族、种族、国家和年龄的。在戏里我要抓住的就是正义感,还有英雄感,这在全世界都是统一的不畏强权,不畏恶势力,这样的英雄是老百姓所认同的。

20. 我平常工作时间大概十六到十八个小时一天,我都愿意这样做,因为拍完一部戏,见到那些演员红起来,见到观众看到这个戏会笑,会紧张,会开心,自己就感觉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