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孔孟老庄名言名句 正文

孔孟老庄名言名句

时间:2024-10-08 14:45:36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1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经典诵读》,是我们西山路小学自己编印的,书里包括1-6年级需要掌握的古诗、《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每天早自习和晚上回家都要背诵古诗,刚开始,我觉得特别没意思,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可后来我们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我觉得越来越感兴趣,也逐渐喜欢上了国学。

通过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和很多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弟子规》,它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告诉了我要想长大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从现在开始就得有规矩,懂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弟子规》总序后的第一个小标题“入则孝出则悌”,主要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诵读《弟子规》,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每一个道理,真正培养出自己正人君子的品行。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2

每读完一篇经典之作,对于我的启发是非常大的,唯独《城南旧事》最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北京有着浓厚的情感。这本书既是林海英童年的回忆,又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个故事最让我记忆深刻,那让人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为这个故事增色不少。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小学刚毕业的英子担起了生活的责任,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英子失去父亲的悲痛我们无法领会到,但从英子的描写中,我仿佛又感受到了英子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宋妈,一个为了“一个月4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来到英子家的慈祥妇女,她一来就是4年,成了英子家的一员。但她日夜牵挂着她的儿女——已经死了的小栓子和送了人的小丫头,宋妈天天说着小栓子,想着小丫头。因此懂事的英子决定陪宋妈去找小丫头,这个故事发生在“驴打滚儿”。

我从《城南旧事》这本书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习得作者的许多种写作技巧,这些文章让我充分地领略到了阅读知趣和经典之美,让我们鼓起改变命运的力量,找到人生的真谛!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3

国学经典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对经典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会层层加深,也夯实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识面也在扩大。我们看出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例如《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久读经典,学生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圣贤的品质,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深信孩子们在诵读的同时,必将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4

《小学生经典诵读》这本书收集了富于教育我们明礼、勤学、励志、尚美、修身的诗文和名句,讲了许多怎样孝顺父母、学习、做人的道理,教会我很多东西事情,纠正了我不少的错误。

每当我读到书中节讯弟-子规》中的“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这一句时,总会觉得鼻子酸酸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与长辈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但回答时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一次,快晚上10点了,我的家庭作业还没有做完,可是电视节目很精彩,我就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妈妈不高兴了,就准备把电视关了,我大喊大叫起来,说什么也不让妈妈关电视,还和妈妈顶起了嘴。现在看到《弟-子规》中这几句话,我的脸开始火辣辣的烫了起来,古人早就知道如何尊敬长辈,我却蛮不讲理的和妈妈吵架,这是何等的错误啊,我一定得改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孝顺父母,在一切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要懂礼貌,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父母大喊大叫,这样会让父母生气、伤心。

这本书能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提升,愿一切绝妙的诗文韵律和经典美文,悄然无声地从我们的口中和我们的手中渗入血液,渗入心灵的深处,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份……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5

《神奇的收费亭》带我走进了这本书的内容。米洛用收费亭去了词语国。在去词语国的路上,米洛路过了期望国,是否先生告诉男孩去任何国家都会路过这里,有一些人,路过这后就不走了,他的职责就是把这些人给赶走,米洛继续走,经历了安静、什么事都不发生改变、不能说想的懒散国,在这遇到了闹钟狗,和它来到了词语国。

在词语国遇里了骗人虫ABC国王在宫殿款待他们后,让他们去天上城堡找回两公主。米洛与伙伴克服了种种困难,救出了公主们。米洛在这次历险中学会了很多,回到词语国后,得到了“国家英雄”的称号。

最后,米洛告别了闹钟狗和骗人虫,回到了他的家。他万万没想到这次奇妙的历险只用了一个小时。第二天,米洛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生活。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6

开学发了新书,我看见一本《中华经典诵读》这是以前没有的。我随意翻了翻,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中华经典诵读》读本,一口气读完了全书。

本书主要写了以唐诗宋词为主的经典诗词;还有以孔孟老庄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和韩柳欧苏为主的名人名言,名言名典;以及现当代最有影响的足以流传千古的典范之作,包括领袖诗词等红色经典。

读完《中华经典诵读》后,让我像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千古美文;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道家精髓;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礼、仁、德、谦,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本书中《论语·阳货篇》节选之一,让我感受颇深。文中写到了“古时”做一个“仁人”要做到的五点“恭、宽、信、敏、惠”它的意思就是做一个仁德的人要有五种品德,分别是指“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看完本章节后,我在心中用这五种品德来衡量了自己,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尽量做好这“五点”,成为一个真正的“仁德”之人,报效祖国。

通过读《中华经典诵读》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所以我向大家推荐好好读读这本书。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7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8

每读完一篇经典之作,对于我的启发是十分大的,唯独《城南旧事》最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北京有着浓厚的情感。这本书既是林海英童年的`回忆,又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个故事最让我记忆深刻,那让人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为这个故事增色不少。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小学刚毕业的英子担起了生活的职责,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英子失去父亲的悲痛我们无法领会到,但从英子的描述中,我仿佛又感受到了英子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宋妈,一个为了“一个月4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来到英子家的慈祥妇女,她一来就是4年,成了英子家的一员。但她日夜牵挂着她的儿女――已经死了的小栓子和送了人的小丫头,宋妈天天说着小栓子,想着小丫头。因此懂事的英子决定陪宋妈去找小丫头,这个故事发生在“驴打滚儿”。

我从《城南旧事》这本书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习得作者的许多种写作技巧,这些文章让我充分地领略到了阅读知趣和经典之美,让我们鼓起改变命运的力量,找到人生的真谛!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9

这学期,我学习了我知道对于一个精彩的英语课堂来说,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合适的英语游戏,对于孩子学习英语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利用相关歌曲导入新课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法,既能让学生做好上英语课的心理准备,又能让学生从呆板,紧张的单词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歌谣设计要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突出趣味性,避免因单词复习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当学生在课堂上显得疲倦﹑懈怠﹑无精打采,或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我们教师不妨让学生一起跟着节拍,配合动作朗读一首琅琅上口的英语歌谣。

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从疲劳中恢复精神,重新产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时,英文歌曲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就能有效地辅助教学。学生边唱歌,边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这样既能复习歌曲中的单词,又为继续学习表示身体部位的新单词进行了铺垫,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学英语。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10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簑衣卧月明。”每天早晨上课前,校园里都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平时老师交待我们要读的书都懒得读的我们,怎么会如此勤奋地读书呢?

哦!原来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读书活动,每一个年级要评出一个“经典诵读之星”。想得到这项殊荣能不努力吗?而且老师说熟读这本书会让我们受益非浅 .那是上个学期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 ,我在家里看书,虽然我还有作文没有写,但想到过会儿写也不迟,就又看起书来。晚上妈妈回来,问我:你作业做完了吗?我回答:“还有写话没有完成。”妈妈立刻生气了:“怎么?写话写了一天都没有写完?你今天在家干什么?”妈妈恨恨地将我训了一顿。

这时,我的脸红得像关公。我想起了《诵读》中的孔子说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消逝的时光就 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我把为句话写了下来,粘在了我的书桌旁,并时时刻刻地遵守它。

现在,这本书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懂得很多的道理。这真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是,我又读了起来:草铺横野六七里……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11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12

我在寒假里读了一本名叫《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的一本书。通过这本书,我不仅感受到祖国诗歌的无穷魅力,又体会到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比如说,开心的,喜爱的,孤独的,难忘的……书中有一首诗,是这样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还有:鱼对鸟,鸽对鸠,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这是笠翁对韵,又让我感受到了对对子的无穷乐趣。还有《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道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在小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长大了什么事都干不成,那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啊,我读了这样一本好书真开心呀!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13

我们学校是“书香校园”,是中华经典诵读实验基地。《经典诵读》是我们的校本教材。每一节课我们都在诵读经典中开始,每天中和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广播里播放的是“古诗词新唱”和经典诵读的内容。我在博大精深的经典中翱翔,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他所记录的点点滴滴。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闻。”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人;“事虽小,勿善为。苟擅为,子道亏。”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事。在这宏大的经典中,我可长其知,可明其理,对我今后的生活中都是大有其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仿佛让我亲身欣赏了这美不胜收的夏季西湖美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又仿佛让我看见了疾雨急来急去的景象。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力量。在这宏学经典中,我学到了民族的文化,学到了民族的力量。经典中蕴含着先哲们的教诲,我们要铭记先人教诲,传扬先人教诲,让先人的教诲源远流长。 《经典诵读》让我沐浴了先哲的光辉,懂得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14

《中华经典诵读》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宝藏。读过之后,收获非常大。我不仅学到了不少知识,还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

这本书里的篇章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有写清风明月,大好河山的,有写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有写忠君报国的,其中还有不少名言警句……每一首都令人心动,每一篇都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那“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我体会了李白此时因怀才不遇而磁生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对着这敬亭山两两相望,互不厌烦,谁能理解李白此刻的心情?大概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吧!

书中还有许多关于朋友送别之情的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让我体会到了王维对好友的不舍和关切之情,同时表露了自己从此要离开一个能把酒言欢,对月论诗的知己的无可奈何,便会强烈地感到一份孤单和失意。

我一定要把这本书继续读下去!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人生旅途的前行。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15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的是:有一个人,名叫鲁滨逊,他天生喜欢航海冒险,可他的父母都想让他成为律师,所以坚持反对他航海,怕出危险。但最后鲁滨逊通过他朋友的爸爸,他最终还是踏上了一只船。

有一次,他因为一场风暴,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他在那个岛上,自生自灭生活了好几十年。其中他遇到了一个朋友,他是从食人族里逃出来的,当时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它起名叫星期五。他和星期五一起用从鲁滨逊原来那艘船上拿下来的几把枪,击灭了许多食人族的人。

还有一次,他们两个发现了一群人来到了这个岛上。原来是一艘船的水手们叛变了。把船长困在这个岛上,鲁滨逊和星期五救了船长,还抓了几个水手,他们都愿意帮助船长。

最后,他们成功的抢回了那个船长的船,船长作为感谢,愿意送鲁滨逊回到他的家乡。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会自立,不要再依靠爸爸妈妈了。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2

开学发了新书,我看见一本《中华经典诵读》这是以前没有的。我随意翻了翻,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中华经典诵读》读本,一口气读完了全书。

本书主要写了以唐诗宋词为主的经典诗词;还有以孔孟老庄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和韩柳欧苏为主的名人名言,名言名典;以及现当代最有影响的足以流传千古的典范之作,包括领袖诗词等红色经典。

读完《中华经典诵读》后,让我像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千古美文;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道家精髓;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礼、仁、德、谦,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本书中《论语·阳货篇》节选之一,让我感受颇深。文中写到了“古时”做一个“仁人”要做到的五点“恭、宽、信、敏、惠”它的意思就是做一个仁德的人要有五种品德,分别是指“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看完本章节后,我在心中用这五种品德来衡量了自己,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尽量做好这“五点”,成为一个真正的“仁德”之人,报效祖国。

通过读《中华经典诵读》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所以我向大家推荐好好读读这本书。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3

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读《中华经典诵读》。第一次拿到手,就喜欢上了。它只有语文书的一半大,封面是淡黄色,很好看,很精致。翻开里面,有我们学过的《一去二三里》和《咏华山》。别的诗没学过,读起来不太懂,我们就问老师。就这样,我一首一首地读,一本一本地看,一直读到了五年级。

六年来,我读背了里面许多的诗歌和韵文,语文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也从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更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它教我爱国,有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夏完淳这些榜样在。他们有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有的“醉了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有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这些诗句充满了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每次读到它们,都让人心潮澎湃。

它教我做人,做感恩的人,做敬老的人,做勤劳的人,做励志的人。要像李密、匡衡、孙静、苏秦、祖狄一样,勤奋读书。要像子路、王祥、黄香一样,孝敬父母。

它让我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些诗句气象阔大,让人读了,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

它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优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每每读到这些诗句,总让人感觉到清风拂面,溪流潺潺,心里感到无比地轻松和愉悦。

《中华经典诵读》是我的心灵鸡汤,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将读它一生,他会伴我成长------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4

《中华经典诵读》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宝藏。读过之后,收获非常大。我不仅学到了不少知识,还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

这本书里的篇章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有写清风明月,大好河山的,有写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有写忠君报国的,其中还有不少名言警句……每一首都令人心动,每一篇都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那“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我体会了李白此时因怀才不遇而磁生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对着这敬亭山两两相望,互不厌烦,谁能理解李白此刻的心情?大概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吧!

书中还有许多关于朋友送别之情的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让我体会到了王维对好友的不舍和关切之情,同时表露了自己从此要离开一个能把酒言欢,对月论诗的知己的无可奈何,便会强烈地感到一份孤单和失意。

我一定要把这本书继续读下去!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人生旅途的前行。

闲来无事,翻看《杜甫传》。记得去年,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以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杜甫插画被恶搞,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随后,层出不穷的恶搞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堂堂“诗圣”时而扛枪,时而切瓜,时而骑马,时而飞天……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英国的作家不熟悉莎士比亚,一位德国的作家不热爱歌德。德国的天才诗人荷尔德林说,近源头而居者,断难流离。只有回到民族的文化之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真正的人。有首歌说,把根留住,中国的文化人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根”呢?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却遭遇了困境与考验。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仅靠经济,更靠文化。一部分中国人如果连《左传》《史记》、对孔孟老庄也一无所知,我只能说,他们已经不是文化学意义上的中国人。

吕思勉先生说:大凡一个国家,总有其一个或若干个重要地点,此等重要地点,或为财富之所萃,或为兵力之所存,或为文化之所寄。其中文化一端,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民族的灵魂,虽无形而其力量实极伟大。从这个角度说,网友恶搞一下杜甫,本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而且也显示了他们一定的想象力。担忧的是,我们只有恶搞。我们可以过情人节,可以过万圣节,却没有多少人记得杜甫,这才是值得担忧的事情。但最可怕的,还不是恶搞,而是遗忘,集体遗忘。

歌德说:“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样本的话,我们应该回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他们的作品总是描绘出人类的美。”

公元712年正月,春天的绿色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像每个新生儿一样,光赤而稚嫩的身子偎依在母亲怀中,贪婪地吸吮着乳汁。他的父母,亲戚以及前来祝贺的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童年的岁月烂漫而朦胧,许多珍奇的生活浪花无可挽救地泯灭于记忆的长河里。使杜甫到晚年仍然记忆犹新的,是他6岁时在偃城(今属河南)见到的公孙大娘舞“剑器”。

杜甫7岁时,开始创作诗歌,杜甫15岁就已在诗坛崭露头角;这时的他决不可能想到,命运之神已悄悄地为他安排了一条艰难困苦的生活道路,他将在这条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洒汗,流泪,泣血,哀歌。但此时,他距离这条道路还远,因为他还有一个颇为快意的青年时代。

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

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长安时期: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天宝六载,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从肃宗至德元载(756) 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这时正在□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

漂泊西南时期: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

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

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在梦中,不知多少次,那双手,苍老的,皮肤已经打皱了,似乎在诉说主人一生的饱经风霜。但那双手依然有力,青绿色的血管依稀可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无数次,多么想握住这双手,可那都是在梦中。

又是一个细雨朦朦的初春,脚下潮湿的树叶发出了响声,低低的声音。细雨有点模糊了视线,可隐约中看到了那几个苍劲挺拔的大字“杜甫草堂。”一阵狂喜,加紧了步伐。梦中的手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那双手的主人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强烈地吸引着我们。

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这手写下了多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已烂熟于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无数人感动、折服。这是一个怎样宽广的胸怀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们握住你的手吧,让我们摸摸那青绿色的血管。

是的,我们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让我们抚平那皱纹,让我们给那双冰凉的手带去一丝丝的温度。人们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这样的吗?你就是个反例。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穷困潦倒,可你的心中一直装着老百姓啊。在你受冻的时候,你想着用铁枕盖天下苍生;在你受饿的时候,你想着用米饭喂黎民百姓。当你的儿子因饥寒交迫而死时,我们看到你的那双受在颤抖着,当目睹民间疾苦时,我们看到你的内心在震颤。让我们握住你的手吧。那双受冻的手是否寒冷依旧?那双操劳的手是否皱纹密布?

怀揣着激动、兴奋、紧张,我跨过门槛,我们看见了,那双大手,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可是顷刻,一切如泡沫般,幻化消失,只留下匾上的大字“文章留后人,草堂著千秋。”

当再次睁开眼,窗上已结成了密密的一张网,我的脸颊已布满泪水......

附书目:

《杜甫传》作者:冯至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7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