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夜秦淮的名言和赏析 正文

夜秦淮的名言和赏析

时间:2025-01-08 04:57:14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754),才名颇炽,以至李白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虽然如此,但其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漂泊羁旅。一日,他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道为严羽高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千古名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窃以为,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杨州邂遇。为此,白氏于席上赠诗刘禹锡,刘禹锡也写了一首诗酬答乐天。这就是《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此诗的颈联,诗句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相蹉跎”之句,他认为同侪大都得以升迁,只有刘禹锡在荒寂的和州空耗光阴。显然,他是在为刘禹锡不平,正如他在诗中所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大多。”对此,刘禹锡怎样看呢?他去在酬诗中乐观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以物喻己,是他人生概括的二个物象,但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是在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怀,表现为一种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也一如他诗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颓伤,那是因为他亲历了人世荣辱、目睹他人宦海沉浮后已宠辱不惊。

这首诗正是因此一句,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而这一句,更是为白居易叹服,“在在处处,应当灵物护之。”不过,由于其意象宽远,妙合哲理,后人则赋予其以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因而看到唐帝国内忧外患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上李中丞书》),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因其人性情刚耿,不愿苟合取容,终使招排挤不遇,转向了纵情酒色的放浪生活,从而使他的诗歌形成了深广忧愤和旖旎风情间杂的风貌。诗人旅游历金陵夜泊于秦淮河时,写下了这样风貌的一首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人视为亡国不祥之者。

诗中充满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但这一句看似斥责“商女”,实则别有深意:

歌女们唱什么乐曲,由听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们为了生存,是没有决定权的。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是那些醉梦生死、不问国事的享乐者!《玉树后庭花》,是亡国艳曲,可在晚唐国势衰微,内忧外患并交的时候,有人居然不以国事为念,反而用这种靡靡艳曲寻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婉曲轻利的风调中表现出尖辛的讽谕、深沉的悲慨和无尽的感喟,这实是有因而发。

唐诗名句品鉴(带出处和讲解)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754),才名颇炽,以至李白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虽然如此,但其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漂泊羁旅。一日,他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道为严羽高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千古名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窃以为,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黄鹤”,所指甚明,但结合全诗,它的指向提示是一种普遍包举的口吻,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白云苍狗,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一起使人看到空间的广漠,那么“千载”和“空悠悠”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向感和空间的渊阔感,在这样亘古的时空中,个人显得多么渺小,人生显得多么短暂啊!时空的无穷和个体的有限的矛盾的碰击,撕裂着诗人的.灵智,“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怊怅切情成为失意仕子们的普遍心声,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但作为一般读者来说,认可本诗,认可本句则是因为诗句普遍包举的意味产生的模糊性,即读者由此感悟宇宙人生:及时勉励,岁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读者反而能够反面将其转化为感发的力量和动力的源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杨州邂遇。为此,白氏于席上赠诗刘禹锡,刘禹锡也写了一首诗酬答乐天。这就是《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此诗的颈联,诗句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相蹉跎”之句,他认为同侪大都得以升迁,只有刘禹锡在荒寂的和州空耗光阴。显然,他是在为刘禹锡不平,正如他在诗中所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大多。”对此,刘禹锡怎样看呢?他去在酬诗中乐观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以物喻己,是他人生概括的二个物象,但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是在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怀,表现为一种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也一如他诗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颓伤,那是因为他亲历了人世荣辱、目睹他人宦海沉浮后已宠辱不惊。

这首诗正是因此一句,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而这一句,更是为白居易叹服,“在在处处,应当灵物护之。”不过,由于其意象宽远,妙合哲理,后人则赋予其以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因而看到唐帝国内忧外患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上李中丞书》),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因其人性情刚耿,不愿苟合取容,终使招排挤不遇,转向了纵情酒色的放浪生活,从而使他的诗歌形成了深广忧愤和旖旎风情间杂的风貌。诗人旅游历金陵夜泊于秦淮河时,写下了这样风貌的一首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人视为亡国不祥之者。

诗中充满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但这一句看似斥责“商女”,实则别有深意:

歌女们唱什么乐曲,由听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们为了生存,是没有决定权的。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是那些醉梦生死、不问国事的享乐者!《玉树后庭花》,是亡国艳曲,可在晚唐国势衰微,内忧外患并交的时候,有人居然不以国事为念,反而用这种靡靡艳曲寻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婉曲轻利的风调中表现出尖辛的讽谕、深沉的悲慨和无尽的感喟,这实是有因而发。

这首诗寓托幽远,咏史与感发巧妙对接,情韵俱妙,诚可谓“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难怪清沈德潜视其为唐人七绝中的绝唱之一。

教学目标

以《大纲》40篇背诵的古诗文为点,抓住诗文中的意象,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

重点:意象、情感

难点: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的方法

教学课时:1

教学步骤:

1、导入:

以明月几时有的唱词引入。简评:此词写出了词人的思弟情,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唱古今,作为思念亲人,要求团圆的千古名句。可说是咏月诗作中的佼佼者。之所以能传唱千古,是因为月这一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情感,震撼了读者,使读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板:月、情感)月,是古诗文作者最常用的一种意象(板:意象),单是《大纲》要求背诵的40篇古诗文,提到月这一意象的就有十几篇之多。我们在进行高考考点复习-背名句、诗歌鉴赏时,不能忽略咏月的诗文。这节课我们将以月为点,通过背名句、抓意象(融入诗人情思的形象)体会作者寄寓意象中的情感,学会通过意象推知情感的方法。

2、抓意象,背名句

提示背40篇中写月的名句

先请大家在老师的提示下背《大纲》中要求背诵的咏月的名句

(可用文言接句的方法)

王维《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苏轼《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唐,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宋,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唐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抓意象、知情感

我们知道,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作者在这些写月的诗文中融入了什么情感呢?我们又如何去悟呢?

(1)我们仔细看这些诗句就会发现:同样是月这一意象,在作者笔下却是以不同的特点出现的。请看

明月松间照写的是明月;冷月无声写的是冷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的是秋月;又闻子规啼夜月写的是夜月;一尊还酹江月写的是江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是残月等等。

(2)对这些不同诗句中的意象月,我们如何去感受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呢?

方法是:

抓其画面,联系背景,通过想象,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下面我们把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诗句抽出几句分析一下。

幻灯(1)

明月松间照

画面: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此时山居者会产生什么感受?(生答后确定)感到环境的幽清明净,内心的愉悦。作者借此表达向往自然美的情感。(板:愉悦,喜)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画面:泛舟于赤壁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杯劝客,吟唱咏月之诗。

想象:内心的情感快乐无比(板:乐)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画面:二十四桥仍在,但昔日扬州十里盛景已无,只有寒冷的月儿在湖心荡漾。

想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感伤、痛惜,怀古伤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画面:醉别醒来将在何处,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那时只有凉风残月。

想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斯人已去,相见无期。凄清冷落

4、练习:

刚才我们结合已学课文的咏月句,抓意象,推知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通过课外常见的咏月诗句进一步明确这一点。

幻灯(2)

提示回答名句:唐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前景后情:怀念远人)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因小人谗毁,君王疏远,心情苦闷,所以对月自诉,借酒销愁。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请出无情的明月,无形的影子来作证。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脱口而出,纯乎天籁。)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兄弟分散,在这凄清的月夜,伴着戍鼓边雁之声,遥望天涯,不由人不兴起怀乡思亲的感叹。为什么故乡的'月格外的明亮?因为游子用心蘸着思念,将她一遍遍揩拭。)

画面:凄清的月夜,遥望天涯;

想象:怀乡思亲的感叹,思念亲人

在古诗文中,除了月这一意象用得较多外,其他如花、草、山、水、大雁等也经常用到。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古诗鉴赏就考了雁这一意象的分析。

下面我们做个小练习,我唱一曲曹雪芹写的红豆曲,请根据歌曲最后一句,回忆背诵和此意象、情感相似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情似东流水)

发讲义,做练习

提示:

抓意象,知情感,就要去想象,去感受。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去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感,把握通过意象推知情感的方法。

5、总结:

寄情山水,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是古人也是今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我们在复习时,如能明确这一点,抓意象,知情感,那么,对诗句的理解就会深刻的多,记忆也会牢固得多,评价鉴赏能力自然也就会有大的提高。

下一轮,我们还将在前面两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如何抓诗眼、评价鉴赏古诗词。明确作者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思想情感的。

附:感悟写月诗句

(明月:明月松间照(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向往自然美的情感);(清新秀丽,给人以愉悦美感。)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

(沧海月明泣泪成珠,以美景衬感伤之情)

冷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冷月即冷心,桥虽在,时已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见痛惜之情,伤今怀古之意跃然纸上)

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暗示曲声的感人)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写谪居的郁闷心情,感慨)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夜月:又闻子规啼夜月

(哀愁,更觉蜀道之难)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透别后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写出作者的离情,细致深婉,被视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江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别句借江边月影烘托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月圆人不圆)

旧时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边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有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作为蜀人,李白对故乡峨嵋山的月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此诗写出了诗人与峨嵋山月,也可以说是故乡的自然山水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江上望月,月影随人;峡行月隐,思念不绝。)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思于俯仰之间,凝缩的语言,凝缩了乡思和乡愁。)

《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浓郁的诗情道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