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金刚经和道德经名言 正文

金刚经和道德经名言

时间:2024-11-20 01:45:32

《金刚经》对中国禅宗具有核心影响力,在本心论、开悟论、境界论这三大层面上,《金刚经》与禅韵诗情交相辉映。以下是《金刚经》与《道德经》异同,一起来看一下吧。

老子著《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字字珠玑,言简意丰,若按佛家的观念来说,就是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无穷义。也就是说,根据具体情况,其文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即所谓“当机说法”。但其大体宗旨是不变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中国传统经典里面,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道德经》了。古人写书,一求精简,二无断句,这样就给读者留下无穷的解读空间了。近几年来,人们对《道德经》的不同版本和不同断句颇感兴趣,又有深入的研究,大大地开拓了读者的思维视野。不同的断句,有不同的解读,文意大体都能说得通,因而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鸣气象,但有时也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窠臼。

《道德经》的文字组合,大有《易经》八卦组合一样奇妙。八卦有正卦(本卦),还可变(变卦)、可互(互卦)、可综(综卦)、可错(错),卦爻的组合不同,卦象就不同,当然意义也就不同了,但每一卦都是有意义的。《道德经》也是这样,它的变化组合体现在断句方面。如,《道德经》的第一句,流行的版本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另外有版本的断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版本把“常”字写成“恒”字)这句话断句不同,表述就不同了,而意思各有其妙。​

“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道”的不可思议性,如同佛家所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即语言,“心行”即思维,我们人类的语言和思维是一种工具,是有界限、有范围的,而“道”的本质是无法用思维去揣度、研究的,是无法用语言去精确描述的。这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太玄了,不好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就容易理解多了。我们可以从“可”和“非”二字为切入点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哲理。“道可”,代表事物的正面,道非,代表事物的反面(相对面),有正有反,事物都有相对的两面,这才是宇宙的常态(真相)。比如,有阴,必有阳;有男人,必有女人;有物质,必有反物质(暗物质);有美就有丑;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这启示我们不必偏执于一面;同时也启迪我们的思维,要向事物的对面思考问题,可开创一片新天地。同时,"道可,道非,常道”更深一层含义,就是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即知道事物的现象有正有反,有好有坏……但要明白正反、好坏是相对的,不要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这样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真相,就不会“心为物役”,人生就会处在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型,与佛家《金刚经》里面的“三断论”惊人相似。如,“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本相”;“如来说第一波罗密,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金刚经》里这“三段论”的句型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来自于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点明事物的一切形相(现象)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暂时性的`显现,是虚妄的。面对种种事物(现象),了知它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要被它迷惑,心无所执,以此为切入点,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真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与“道可,道非,常道”,何其相似!

“名可,名非,常名”,亦如此。如,佛家最重视的一个名号(概念)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但这只是一个名号而已,不能执着于名号而丢弃其本质。《金刚经》说:“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的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莘提。’”这段话正可拿来阐释“名可,名非,常名”。​

由上述可知,《道德经》与《金刚经》确实有惊人的一致之处。这就是“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例证。

古今中外的圣哲以及一切人,生于世上,都有自觉或不自觉地追寻事物真相的天性。不管是哲学家、科学家、文艺家还是一般民众,都在不断探究事物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从而更好地生活。只有认识事物的真相,才能采取最恰当的方式和态度去生活。不管是《道德经》还是《金刚经》,这些人类的智慧经典,都是在引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事物的真相,如何更好地生存生活。

拓展阅读:《金刚经》最精华的十句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4、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上,世间皆是佛法……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5、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该无任何执著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著、对众生的执著、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9、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对于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因贪求而升起执取之心。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并不需要。

1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众生本具的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

一弦诸般旋律,道德经,金刚经,圣经,古兰经......

心性同一,万教归一,一无所得。

万物本源的终极真相,只有一个还是有多个?真相永远只有一个,角度可以有多个。我们说有7个角度,把第一个角度定义为“你”的角度,是让“你”看见你自己,你的看见就是你的世界,相对你而言真实不虚,真实的体现为不同的境界层级,或物或欲或种种;其他六位先生的角度虽有不同,却从来没有分别,你呢?择录一视角供参考,虹竹回应:“你心我性,你我同一”。闻听此言当即无言感动,自本号开播随缘来去无数众,少数人竟悟了,尽管悟离成道还有很远的路,但这几乎是非凡的成就了,我回:“虹竹,今后,用心生活处去精进。多积资粮,时常布施,常含、常记、常念今日汝觉之八字,去用心生活,忘记修行”。

不同的视角千千万万,这个千千万万都属“第1角度”,是相对个体的绝对真实和真相,一弦天籁,诸般衍生。于人而言,真相是一个变动的存在(这样的叮嘱竟也很难入人心识),不同的人乃至神看见的世界是不同的真相,也是真实的世界。知识、认识、证识在变化,真相随之就在变化。孩子的真相世界是好奇、玩具、父母;成人世界的真相是物欲、规则、现实;动物世界的真相是食物、生存、繁殖;活在二元物质境界的真相是生老病死;进入一元非物质界的悟者是大爱无疆,慈航永度;空有觉地者的真相是一弦之音、圣意创造。万千旋律均由一弦之音奏演,人类的经典能说明这一实相,道佛就是典型的一弦二音,只有沿着道德经与佛经进入一的世界,华藏世界的大门才徐徐向我们打开。

道德经如源头活水,让人类源源不绝的获取智慧和认知,虽然“道德真章”已篡改,但真章的痕迹依然封存在八一章中,只是三千年来未曾有人全解。金刚经、心经属于宗教,但又脱离宗教、高于宗教、高于哲学科学,逐渐被人类主流认可。其实道德经、金刚经的本质是一弦所奏,显了两种天籁之相性。下面就此略述,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掌握此等绝学的视角,用以丰富有限的我们。

天书《道德经》,第一章中大家常见的断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见大概译意是:不可言说、不可名之道是恒道。我要告诉你,这个断句误导了古往今来研究、翻译《道德经》的专家、教授、学者、修行者,正确的断句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为什么要这么断?悟道的人都知道,道即不着一处,道又无处不在,道无所不生,也无所不灭,所以恒道是道可道非的存在,正所谓:千变万化皆一道,奈何一物常无穷,也可谓:道法自然,如来,名非名可,无分无别,随你如意。再举例一句,此句老少皆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面看有理,逻辑无误,仔细一究竟你会发现前后两个万物之间自相矛盾。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此句揭示了造物的密码,造物把这个密码存留于神州,发扬光大的使命交给了西方人。道生一一,指的是一阴一阳,相当于太极生两仪,相当于计算机二进制简码0和1;道生二二,相当于两仪生四相,相当于二进制简码00 ,01,10,11,道生三三,相当于四相生八卦,相当于二进制简码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关于道德经,要说的实在太多了的,往后若是有缘修复道德经,再随缘而录。本篇主要探索佛道弦意。

千百年来,佛道儒医武乃至上帝真主,都在传递同一个宇宙真相。老子和释迦所讲大同小异,实在不必分别,实证传承才是根本,如:道德经第一章所言的道与玄妙,其中境、界和佛家所说同出一弦,与释迦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心印之境如出一辙。《道德经》的“有无、同出而异名、有无相生、有生于无”,在《心经》中叫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有,空是无。《道德经》的“道无为而无不为”,《金刚经》则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道德经》“道法自然”,是本体世界自生自化的境界,即《大毗婆沙论》所谓“法尔自然”。《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即《楞严经》“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的神通境界。“和其光,同其尘”大意是:“各种光能和谐地在一起,万物千差万别,极细微处相同”。这与《金刚经》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楞严经》之“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之“邻虚尘”相似。法,包括物质世界,邻虚尘,色法的最小最细微是“虚”态,就像物质分解到后来而有“湮灭”现象一样。《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四禅八定的方法论。如是观,能让华藏世界的大门慢慢开启。

抛开分别之心,佛道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佛教在今天的印度几近灭绝,中国佛教本质是:局部神州文明借“佛”得生、得续,何况在中国文化里你不可能再将佛文化分析出来了,也只有汉语的神韵能印禅韵之天机。道家文化土生土长,是神州文化的印记,是龙的传人应该修复、光复、发扬、传承的文化。但我们都爱给自己贴上标签去分别,角度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也就未必是真相了;一但角度分别,就会落在妄想狭隘里打转转,就会执著于文字象而不得要领。至于专家、学者、研究者就由他去吧,混口饭吃的众生而已。常持《金刚经》和《道德经》的人,都会二者相通,《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就是对“道可,道非,恒道也”的注解。佛门弟子证取“无我”境界,道教弟子修炼到“无为”境界,前者究竟涅槃、不生不灭,后者与道同化、返璞归真。

佛法驻世的时间段是:“正法——像法——末法——法灭”,而《道德经》同样准确的描述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我们这个时段就是末法时期,失仁义时期。如今修行界非常的杂乱,各种灵性课程、扬升、导师、外星说琳琅满目、异常繁荣,实则是当今众生离真相越来越远,闻道的缘分越来越少。佛陀和老子都预言了这个时代,也预言了魔子魔孙出家或修道穿起海青而讲经说法,而没有真相的众生,不具识别能力,不明真相,最后都成不知所谓,以至真知再难入众生心识,诸天菩萨入污浊恶世也无法,故有悲天悯人,事实上又无天可悲、无人可悯。

道德经和金刚经只讲述了一个真相,真相里只有一个无为,若世人有不同的无为,即是颠倒梦想的无为。何为无为?简单说就是:与梦幻泡影的现实合一,这就是无为。我常对很多修行人说“用心生活,先忘记修行”实乃肺腑,“用心生活”四个字真乃凡藏大道,平凡花花草草的美非用心不能觉见的,再则无为的生活方式是安宁的、臣服的,有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压力和痛苦。凡和圣以“无为法”生活而有差别。无为的生活是宁静的运动,它动而不动,是安宁的、喜悦的、无阻力的;有为的'生活充满了躁动,它一刻也不能宁静,处处充满了压力、紧张和痛苦,一个被生活者的样子。道德经指导凡人的本意是正确的行走在生活的路上。

我在《五毒之月 上古之弦》里说到过,道德经的真义是指导神、仙、凡如何正确的行走在道上,而非指导政治经济、成功心灵、为人处世这类鸡毛蒜皮的小破事。那么凡俗到底如何行走在道上呢?无为!金刚经里不存在有为,有为也是无为。经开示:不存在一个实在的事物,一切有为是无为。进入这界,任何有为都得落入无为里,一个绝对无为、绝对真相的世界、一个空亦不空的世界、一个语言丧失了能力的世界。在金刚经的世界和道德经的世界,作为无为是一样的。佛之一真法界即为道之无极界。

道的无极之界,就是佛的一真法界,《道德经》讲:“无名,天地之始”(正确的断句是:无,名天地之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古始”,均指无极之道,道之无极界;是大道无形、无情、无名,是本始和纲纪。无极本体,或叫虚元,它是一种虚无至极的状态。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的模式,最后至于“无极”的状态。“道”的“无极”是最高本体,最高规律,最高法则,即佛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依然不是究竟,以后讲),众生都可以以《金刚经》无所住心入一真法界。六祖听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开悟。应无所住或无所住心四字,的确为般若法门的精髓、纲要。应生无所住心,亦即“离一切诸相”的心态。《金刚经》开示的无住法门,有个大前提,即发普度众生的大慈悲,灭度一切众生,然后再空掉我人众生寿者诸相。立不立这一菩提大愿这是佛法与魔法的分水岭,是佛门弟子的方向与目的,是修行的正宗和根本。无所住心,无为心,是既破色,又破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无实无虚”。修无所住心,就是修无为心,离一切诸相,进入般若理体,一真法界,非易事,自度度的人心要坚定,路途中要忍辱坚持,不要放弃。

可以说,证道就是证入一真法界、证道就是证入道之无极界。老子之道体,很玄妙,就是佛陀所讲的涅盘、无为、空,甚深、极甚深,就是这个体,亦或叫性。佛道是老子与佛陀使用不同语言、名称而说,然一般人无法理解。若非无数轮回中,经历过相当深的历练、经验、智慧、资粮积累、慧命巩固,实难得真解,无缘真知,无缘天师,直至开启慧眼。开启了智慧眼,就能看懂大地风云经、活生生的活”法”、活生生的真理。老子和释迦都是在阐述真相的精髓、核心,帮助芸芸无根之草了悟:无上甚深微妙法。二人所道真言、句句真理实相,且无我慢、我是、我能。老子直接叙述宇宙的真理实相的核心,宣说的就是三法印和空、无为法、及佛陀所谓最深奥的“涅盘智”,道德经全面、清楚、明白的解析了超越所有二元对立的涅盘智。

道德经是神州文明时代的“真人”传承(老子并不是特指一个人,以后说),真人都是与道合一,无我无私的。世间真人之中,佛陀是其中之一;贪瞋痴慢止息的人,也是真人;耶稣、穆罕穆德也都是世间极少有的真人。真人,心无贪瞋痴慢,没有我是、我能,我分别。而走向真人的路线是悟后起修是第一步,一玹氏的一切记录,对一般人来说就是随缘助人完成“悟”,终一日,恍然大悟,见性起修;进而完成修道、体道、悟道、进而行道。但不主动做功德布施,不主动自度度人,以累积资粮,任你如何世智辩聪都没用。

其实佛陀、老子、耶稣、穆圣等人都是多位一体的,世间相不同、名不同而已,佛陀、老子、耶稣等所指向的目标是一样的。三者一体,佛陀用空、法界,老子用道总括,耶稣用“上帝”之名。佛陀以有为法、世间法协助众生逐步深入、逐步进入、逐步积累,乃至数翻轮回后成道,是从下往上、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子是从上往下,从本体、道体、法界直入,协助有情众生成道。佛陀是引导大家从有为法,逐步的上去;老子传承的是神州文明,故老子直指众妙之门,在无极界直接说真相,非上上等根器不解其意不知其道,所以古往今来翻译研究道德经者,无非俗文而已。耶稣则是从中间开始,耶稣宣扬之博爱,是道之用,适用于下等根器,故降世西方,耶稣从中间“道用”。佛陀从基础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开始讲,从现象界让众生了悟现象界的无常、无我,让众生进入超越的高度来看这一切,最后体证极甚深之涅盘、无为、空;老子在无极界直接说真相。 耶稣是取中间的“道用”方便一般根器,而今神州堕落到这般境地,也是需要基督道场的。所以光复神州文明,是中国人对人类的责任。遗憾的是全球华人,只见得新加坡人投资区区15个亿,做了本不得真解的黄帝字典追溯中国文明。一玹氏所号称的光复汉字乃至神州文明,是随缘之谈,尚或且做笑谈。

多位一体,万法归一,一弦天籁,曲终戏毕。

佛陀以本体之“相”性说法,归纳出三法印、四圣谛,并标注清楚次第、步骤,三十七道品等内容。老子以本体(即道)说法,直接讲道体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唯有实证才能明了老子所讲的道,世间之人谈老子道,尽为空谈。耶稣以本体之“用”说法,阐明大自然、道、宇宙所展现出来的“用”,道以“博爱”驻世,引导众生循序渐进体会大天大地大自然,对我们无条件无所求的爱,法界所展现的“用”为博爱、无我、无私普爱一切众,这是道的“用”,借此让众生了解并亲自体会整个法界、大自然“大爱”的存在,体会到道、上帝的伟大,然后回归上帝、回归伊斯兰谓之“主”的世界。不管地球的小小物种如何的兴起争端、争执,无论国度、种族、地缘如何分别,阳光、空气、上善之水都是以平等心对待一切生灵。所以你就理解为什么我说没兴趣谈玩泥巴过家家的政事和赛事,三千年内的事实在是不值一提,但一寺道场建立后,此地用来八卦、玩泥巴过家家也无妨,同梦同戏嘛,开心就好;一句开心就好,愚昧多少个生命一世,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弦所生诸般旋律,道德经,金刚经,圣经,古兰经......

心性同一,万教归一,一无所得。

道法自然,如来。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拓展阅读:《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也称《金刚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异译本主要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真谛的同名译本、唐玄奘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此经也可看成是般若的一个略本,因为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它都有了。《金刚经》虽然只有一卷,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在汉地佛教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例如,禅宗六祖惠能就对此经十分推崇,认为“若欲入甚深法界、人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

《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经梁武帝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章(分)。通过佛陀与“解空第一”的弟子须菩提的问答,阐述了般若性空的道理。全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都是空的智慧。在《金刚经》中,佛陀用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实相者皆是非相”;世界万法本质上都是“性空幻有”,人们将“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执为实有,才生出种种烦恼;为了破除烦恼就应该扫相破执,这样才能认识到诸法实相。为了使人们真正做到扫相破执、无相无住,它还举了很多例子用以指导人们的修行实践。如,佛陀使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而进人涅架,却“无一众生实解脱者”,因为众生之相皆为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无实实在在之众生可得,是名众生。再如,佛陀的身体有三十二种相好,但不能根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不过是外在的虚妄之相,但又不能不以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样又会陷入另一个极端。《金刚经》对“相”的破斥是十分彻底的,指出对佛法也不能执著。“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只是破除烦恼,证悟真理的手段,并不是真理本身。经中以舟筏作喻,说明佛法只是方便施设,不应拘泥死守,“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另一个要点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传六祖惠能听人诵经至此处言下大悟。住,意为住著之所,无住,则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对象。因万法无常住不变之自性,人之认识也不应以固定概念当作事物的`固有本质。《金刚经》最后强调,般若法门是佛法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信持此经,并为他人解说,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该经末尾,佛以一首偈颂作为全经思想的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在佛教史上影响极大,被认为是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其建立的性空幻有、扫相破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是获取佛法正见的基础,也是建立佛教信仰和开展修行实践的前提。般若性空的理论,就佛教的信与解来说,主要解决了解的问题;就佛门的知与行来说,主要解决了知的问题,自然成为诸佛之母。对大乘佛教而言,《金刚经》及其思想有着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金刚经》作为译介最早、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对中国佛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大家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直至近现代,寺院僧人日常课颂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在民间,《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连目不识丁的妇孺都有可能随意背出一段或一句《金刚经》。在佛教扶世助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金刚经》应验、感应故事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劝善化导的重要形式。而以《金刚经》为题材的各种文化艺术创作则说明了该经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和地位。《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中国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故要了解中国佛学与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一下《金刚经》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