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孔子名言名句劳心者 正文

孔子名言名句劳心者

时间:2025-01-12 20:02:31

孟子

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名著经典语录摘抄精选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5、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2、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1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4、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7、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8、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2、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2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5、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26、王顾左右而言他。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29、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3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1、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32、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33、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4、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38、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39、尽信书,不如无书。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1、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42、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43、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4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5、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6、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4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8、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4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5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51、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52、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53、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54、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5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9、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60、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6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6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3、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5、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6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67、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6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69、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地。

70、登泰山而小天下。

71、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7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74、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75、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7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77、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78、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7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80、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8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82、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83、食色,性也。

8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85、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8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8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8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89、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90、天下殆哉,岌岌乎。

91、仁则荣,不仁则辱。

9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9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5、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6、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一、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二、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五、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七、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八、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十、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十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十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十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十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十五、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十六、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十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十八、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十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二十、王顾左右而言他。

二十一、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二十二、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二十三、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二十四、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二十五、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十六、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二十七、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二十八、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二十九、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十、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三十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三十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十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十四、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三十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三十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三十七、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三十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十九、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四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十一、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四十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四十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四十四、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四十五、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四十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四十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四十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十九、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五十、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五十一、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五十二、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五十三、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五十四、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五十五、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五十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五十七、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五十八、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拓展:孟子简介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

个人影响

孟子约在齐威王时到过齐国。似于同时又到过魏,曾先后见过魏惠王及魏襄王。在齐宣王时又到齐。他还去过滕、薛、宋、邹、梁等国。《史记》说孟子时,秦、齐诸国用商鞅、田忌等人,以富国强兵和攻伐为事,而孟子所述乃“唐虞三代之德”,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受重用,故孟子与其门徒万章等人著书立说。但据《孟子》所记,孟子到魏,受到魏惠王的礼遇,并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在齐,宣王任之为上卿,“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则齐必能采用其部分学说和主张。

《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甚至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邻家焉有许多鸡?乞丐何曾有二妻?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并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次日钱唐上疏力争劝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无光,于是朱元璋又下一道谕旨:“孟子辩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又恢复了孟子在文庙中的待遇。越南学者张汉超在文章中说:“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孟子把气节也十分看重,“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于这种嗟来之食,孟子应该是不屑一顾的。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1

1、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9、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10、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1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1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1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1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1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6、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1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2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