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阿加莎作品中的名言 正文

阿加莎作品中的名言

时间:2024-10-01 07:32:13

《无人生还》读后感1

荒岛上仅有十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凶手。但他们接连死去,无人生还。那么谁是杀人犯?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后,还能使自己的杀人计划照常实行?他(她)为什么杀人,又为什么给自己也贴上死亡标签。

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显然把自己逼入了创作的险地。面临此景,侦探小说作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天才的构思自圆其说,另一就是假托“心理悬疑”“奇幻”一类低劣手段胡说八道。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死,还剩九个人。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十个被害者先后像歌谣中描述的那样死去,使之带有谶语的色彩。它使这小说的文字冷飕飕的。你的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那漫不经心的声调中带着一丝死亡的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到无形的恐惧。

《无人生还》读后感2

对我来说,结局是出人意料的。我一直坚信看似最不可能的人往往就是幕后玩家,所以先入为主的认为维拉小姐就是凶手。但随着情节的推动,瓦格雷夫法官一直主控全场,阿姆斯特朗医生又很有嫌疑,我又怀疑岛上还有不为人知的第十一个人。最后大boss的叙述证明了凶手竟然是瓦格雷夫法官,而精心策划这场谋杀的原因也不是出于正义,而是他想杀人,想实现一次天才般完美的谋杀案。他确实做到了,我想,如果没有人发现他写下的那封信,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谜团。

童谣暗示了每个人的结局,岛上人们的互相隐瞒和猜忌是全书最恐怖的地方。正义的审判就在眼前,瓦格雷夫法官不仅审判了另外九个确实有罪的人,也审判了自己。

人的承受能力真的是有限的,法官见识过太多的罪恶,自己也有罪恶。所以他最后的自杀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内心已经无法承受,死是一种解脱。当然,对另外九个人来说也是。罪恶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正义凛然的为自己辩护、大言不惭的否认罪过、心安理得的自我催眠,但这些都改变不了他们内心恐惧的事实。瓦格雷夫的策划也完美的利用了这一点——良心的自我审判。

《无人生还》读后感3

关于这本书,我想,多年之后,我最为深刻的记忆应该是:

那家伙掏出一本书,说:我最近在看这个——《此地无人生还》

我有点惊讶,说:不是这么巧吧。于是也把我的那本与他交换——《无人生还》。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带来了一点点小巧合,小惊喜。

经过了《lost》《GSI》以及无数惊险悬疑故事的轰炸,大脑已经麻木,《无人生还》自然无法再带给我高峰体验。可是,阿加莎同学几十年前就能编出这样的故事,据说开辟了荒岛杀人的经典故事模式,不得不令人脱帽致意。

阿加莎自己在序里写道,这部作品所耗费的心里是空前的,我相当相信。如何按照一首童谣的模式逐个杀人,如何将十人的故事和心理逐个展开,如何将困境中的猜疑、绝望逐渐推向恐惧的疯狂,这功力,还是相当厉害的。

《无人生还》读后感4

看的还是挺仔细的,结局最开始就告诉读者了,“无人生还”。但情节确实吸引人啊,一步一步,引向结局,人名确实蛮多的.挺难记的,所以一开始我就抄下来,一个一个对着看,一群逃脱法律自裁游荡在法律灰白地带的人,最后还是一步步走向死亡。虽然所有情节都在那首诗歌里,但内容以及逻辑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所以还是一部蛮不错的悬疑小说,结局真的出乎预料,猜不出最后的凶手。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无人生还》读后感5

《无人生还》真的是我时不时就会翻出来看看的一本悬疑作品了,泛滥的欲望,人性的猜忌,可怕的心理暗示,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现代的悬疑小说写手应该受阿加莎奶奶的影响也比较大,《亲爱的阿基米德》之类的很多小说都能找到这本书的影子……

这本书应该是童谣杀人手法的开端了吧,我们从故事的一开始就能从书名知道了这十个人的结局,甚至书的第一章就能猜到众人的死法,但是你丝毫不会有被剧透的感觉,反而跟着剧情的发展一步一步进入到那个封闭的孤岛,更揪心每一个人的死亡,更疑惑到底谁是下一个死者?

正如希区柯克所说:真正的悬念是一开始你就知道有凶案要发生,你甚至知道凶手打算怎么做,比如一颗炸弹被放在箱子里,那么接下来所有时间你都悬着心,既想知道炸弹会不会响,又想知道人们会不会或怎么样发现这枚炸弹。

最后的凶手,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无人生还》读后感6

这本书号称是阿加莎老奶奶最经典的推理小说之一,豆瓣上更打出了9.1的高分。啃了一周才把娱乐至死和No logo 看完,终于可以换换口味了。

这篇小说很短,半天不到就看完了,虽然有点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感觉,还是想谈几点:

1、该书不能算是推理小说,如果不看结尾那封信,读者无法根据文中的情节推断出凶手是谁。说是惊悚类更合适些,杀人的过程很玄乎,导致看到太投入,被门铃吓了一跳。

2、边看边感觉岛上的十个人在玩真人版杀人游戏。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一个倒霉蛋也over了。杀手在他们中间,但是不知道是谁…… 难道阿加莎是杀人游戏的创始人? 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变相跳警的情节~

3、前面死的3个人如果还有意外的成分,从第四个开始大家都意识到有凶手在他们中间,为什么还不集体行动,同吃同睡呢? 老外应该没那么笨吧~

4、最搞笑的地方,桌子上面的小瓷人每次都会少一个,当时心想要是我就把那些小人都扔海里,或者用502沾到桌子上,让你装神弄鬼的,哈哈~

总之还是值得一看,借用以前同事的名言:降低期望值,提高满意度

《无人生还》读后感7

看的让人很不爽,不过本书制造的气氛很好,晚上躺在被窝里看,确实感觉到脊背发凉。

本书描述的故事,如果是一个真实案件,永远也不会有解,已知的条件不够,无法推断出来。当然,看完小说,也不可能推理出来,如果靠感觉猜对了凶手,只能说感觉真准。

这本书仍然没有打破我对悬疑类作品的预期,正如所有悬疑剧或者悬疑小说一样,隐藏关键的部分,制造混乱的部分,不同的是,本书中加了很多不知真假的内容,给推理制造了极大困难,因为那离真实远了十万八千里,但读者难以分辨,比如,开局就讲法官收到了一封信,来自卡尔明顿,我还记下了这个细节。如果把这当做真实的确定发生的事情,就完美的把法官排除,离幕后之人远了十万八千里。

作者精心构思了这个故事,但压根就没想要读者去解出谁是真正的凶手,作者想要的是完美的讲完这个故事,把自己精妙的构思,对人性的剖析写入书中,把悬念留存到最后,由作者亲自揭晓,让读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是这样的话,作者很成功,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混乱,然后,就没有其他。

1.方法、顺序加灰色小细胞。

2.那些灰色细胞不用就会生锈了。

3.谋杀是一种习惯 。

4.真正的工作,是在这里头进行(脑袋)。

5. 我看见了,心灵的眼睛比肉眼看的更清楚。

6.“吃饭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得好好侍候你的胃”。

7.侦探从来不认识任何人,不管他是谁。对侦探来说,所有的人都是陌生人,都有可能是怀疑的对象。

8.我欣赏谋杀,就像欣赏老虎一样。

9.我的朋友,动动你那小小的灰色脑细胞。

10. 别让邪-恶进入你的心房。

11.你的天性过于美好。

12.“我们都是人——您偏偏忘了这一点。您说被您杀死的都是些傻瓜、罪人和废物,或者只不过是一个正派人——而且还有得是这样的正派人!这就是您跟我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在我看来,这四个人的生命正跟您的生命一样宝贵!我考虑的正是一个个有权不被人夺走生命的人。是的——这就是我的回答。”

13.“完全理解,事情简直越来越清楚了。凶手是个强壮有力的男人,他又是个体弱的人。凶手也是个女人,又是左撇子,又是右拐子——这不是开玩笑吗?

14.“啊,原来如此!我只是到那里去看牙科医生,C’est tout(法语:就这么回事)。我的牙疼,我去那里跑了一趟,牙就好多了。我想马上回来,但牙科医生说不行。他要我把牙拨掉,我不同意,但他还是坚持要我拔,他这个人固执得很!那颗牙齿再也不会疼了。”

15.哎呀!不——科学还不至于引诱母鸡去产下型号和颜色各异的蛋.。

16.谎话所提供的信息并不比真话少。

17.“我追求的是真理,向来都是真理。”

18"犯罪学是世上最简单的科学。只需要罪犯说话--迟早他会把一切告诉你的。"

19.真正的巧合是很少的。

20.我不赞成谋杀。

21.对于一副具有科研精神的头脑而言,真-相是头等大事。真-相,哪怕苦不堪言,也总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将它细细编织,汇如人生的图案。

22.昙花一现的爱情可以由迷人的外表来获得,而始终不渝的忠诚只有靠美好的心灵才能维持.

23.孩子,记住,波洛老爹什么都知道。

24.我?我从不犯错!最近一次犯错大概是28年前吧,不过那也是由于环境(别人?)的缘故……

25.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您不能催促:可爱的'上帝、大自然、还有老头

26."每个人对这谋杀之谜都有自己的理解,这跟拼七巧板非常相似,每个人都提供了一点智慧和新的发现.但他们所做的就仅此而已,只有波洛才有能力把这些零碎的东西拼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27.我赫尔克里·波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

28.怎样才能藏起一片树叶呢?把它放到树林里去么?不,不 ,就好比一个中年妇女觉得自己很老,想遮丑——难道她会把自己藏到一群中年妇女之中么? 当然不会~ 她会用化妆品,漂亮衣服来修饰自己!就像这个案子,掩盖关键线索的方法,就是用很多不相关的假线索,把你弄得眼花缭乱。

29.你应当对小姐说,我是空前绝后的、绝无仅有的、料事如神的、最伟大的侦探

30.没错,我已经知道有一段时间了。事实已摆在眼前,我真纳闷你怎么还看不出来。

31过去和未来之间有一个漆黑的死亡深渊,当有人步入漆黑的死亡深渊之中,而后来又从中走进阳光灿烂的世界时,他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

32.那有点像您玩的拼图,夫人,我要把所有的碎片凑起来,就像一幅镶嵌画——很多的颜色,很多的式样——而每一片奇形怪状的小碎片,都一定要拼在它该在的地方

33.“变幻无常?不。绝少有人做事不带着他本人的个性的,到后来都是一成不变了。”

34.“我亲爱的贾普,如果我搞了一次谋杀,你绝对没机会看到--我是怎么干的!你甚至可能察觉不到,谋杀已经发生过了。”

35.“想想吧,我亲爱的朋友,现在是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了。我们都知道什么?什么也不知道。因此,我们最好的希望就是假设我知道很多情况,这种假设,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是赫尔克里·波洛,我是伟大的、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赫尔克里·波洛。而我,赫尔克里·波洛对于麦金蒂太太的一案的判决并不满意;我,赫尔克里·波洛对案子的真-相表示怀疑。我希望我能揭开它的真-相,只有我自己才能正确估价它的真正意义,你明白吗?”

36.不管怎么说,大海里总还是能捞到一颗针的;在一大群沉睡着的狗中,我总能够抬脚踩上一条的;如果向天上放箭,总会有一枝箭掉下来,射中一所玻璃房子的。”

37.人们的时间意识通常错误得荒谬可笑。

38.我要把一切都弄清楚,我的意思是弄清事实真-相.不管这个真-相是多么的丑陋,但对澄清真-相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美妙的."

39."女人,"波洛以概括性的语言说,"是不可思议的!她们毫无根据地随意推测-----推测的结果往往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一种奇迹.真正的原因还不在这一点.女人能够下意识地观察到许多细节的问题,她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她们的下意识会把这些细节组合在一起-------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结果直觉.我对心理学是非常精通的,这些事我都清楚."

内容简介:

一部独一无二的历史推理小说,甚至很“不像”一本推理小说。小说中所谓的案件是英国历史上一宗家喻户晓的故事:理查三世为了篡取王位,谋杀了囚禁在伦敦塔上的两个小王子。 “罪行”令人发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兰特探长却根据他缜密的推理,一举推翻了流传四百年之久的历史定论,并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听来或看来的那样!

作者简介:

约瑟芬·铁伊:1897年生于苏格兰因弗内斯,就读于当地的皇家学院。之后,在伯明翰的安斯地物理训练学院接受三年训练,然后开始物理训练讲师的生涯。后来,她辞去教职照顾她住在洛克耐斯的父亲,并开始写作。这位英籍女作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推理史最辉煌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也是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和她齐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榭尔斯都是大产量、行销惊人的作家,铁伊却穷尽一生之力只写了八部推理小说,八部水准齐一的好小说——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没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1952年逝世于伦敦。

导读:

时间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Time这个书名出自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not of authority." [2] 意思是真相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利的女儿。这句名言反应铁伊在书里的指控:国王亨利七世谋杀王子并篡改历史。

书评:

约瑟芬·铁伊,是古典推理最高峰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但走的路子和与她齐名的艾嘉莎·克丽丝蒂、桃乐赛·谢尔丝大大不同,铁伊毫不掩饰她对那种不断复制、下笔如流水的讨好读者作品的厌恶,克丽丝蒂一生出书近百种,谢尔丝也达五十。但铁伊一辈子只写八本推理小说,本本俱在水准之上──否则她如何能以一敌十,和大产量的克丽丝蒂和谢尔丝并驾齐驱,其中最特别的是这本《时间的女儿》。

《时间的女儿》在推理小说史上是一部绝对空前也极可能绝后的奇书,不因为它到今天为止仍被美国侦探作家协会集体票选为历史推理的第一名作品(第二名是安博托·伊可的响档档名著《玫瑰的名字》),而是因为它雄大无匹的企图、写作方式及其成果。一般而言,历史推理所做的仍是虚拟的演义方式,借用历史的某一个时段、人物、传说或事件材料,作家丢进一则犯罪故事,试图由此产生化学变化,好碰撞出不同趣味的火花,但《时间的女儿》不是这样,它不躲不闪不援引“小说家可以虚构”的特权,正面攻打一则几乎不可撼动达四百年的历史定论,比绝大多数的正统历史著作还严谨还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