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望闻问切是谁的名言 正文

望闻问切是谁的名言

时间:2024-09-29 11:30:2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3分)

小题2: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3分)

小题4: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5: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参考答案:

小题1: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小题2:前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后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

小题3: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小题4:开门见山,照应题目,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引起下文。

小题5:C

小题1:

试题分析: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的.表述思路是:谁+怎么做+结果。因为选段是课内现代文阅读,课上讲解分析时已经讲解,考生应该比较快速的解决此问题。但要注意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不要直接引用原文的句子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所做事件和细节描写)、作者感情(感情色彩)以及上下文(结构上)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解题方法: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二、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人物的细节描写;三、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此题就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小题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首先确定赏析角度,此题题干中有提示:细节。当然这个句子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主要是为了体现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

小题4:

试题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本文赞扬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开头就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名言,结构上:开门见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将先生与别人的行和说做了对比,体现了先生的品质。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对选项所涉及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C与文章的内容有出入。“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文章没有提到《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比较顺利,况且研究学问是很艰苦的过程,从后文对闻一多先生的描写也可看出。

2012年重庆高考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根据这篇材料考生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标杆作文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重庆一考生

每天清晨的“你好”与微笑,加上下午的“明天见”,温暖了保安的心,也救了他自己。

世人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烤羊肉串支持学子读书梦的叔叔,在烟与火中为别人的梦添上一双翅膀,也换来了欢笑与温暖。汪伦对李白的深情,于桃花岸边飞奔送别,得到了李白的真意。鳄鱼张开的嘴,为小鸟提供了食物,自己也少了痛与疼。

阳光本就温暖,空气阻挡不了这份温暖的漫延;流水本就欢腾,冷剑割不断这份欢腾的喜悦;玫瑰本就芬芳,围墙挡不住这份芬芳的侵入。

那个年轻时穷困的作家马尔克斯,每天生活在老板与他妻子吵闹的旅店里——老板妻子不愿收留这身无长物的落魄者,老板却执意让根本付不出账的马尔克斯留下。善良和蔼的老板,给了潦倒作家容身之所,虽然数月后马尔克斯悄然离去,但是不久,他带着《百年孤独》,不尽的谢意和大笔的报酬回到了旅店,《百年孤独》乃旷世名作,报酬可安享晚生,谢意可照亮人心,这朵玫瑰,芳香永存。

世界上玫瑰本只有一处有,送走的多了,芳香便流通于世。

当第五十个雷锋学习月乘着春风到来的时候,你可感受到玫瑰留下的余香?或微不足道之事,或动人的行为。雷锋叔叔用双手将玫瑰送向四方,他把玫瑰的余香灌入墨里,一笔一笔记载,欢乐无处不在。

圣人也如此,周游列国的孔子,路遇知己,畅抒情感,他会不假思索的取出珍爱之物赠予知己,坚信自己的收获不少——快乐与认可。

于春风中种一粒种子,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看那大海,为欢快的鱼虾提供安乐之所,自己也更宽广。看那深山,为参天大树展开自己胸脯,少了水与土的离别。看那蓝天,允许白云恣意漂浮,自己也添了色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孤单守着玫瑰园,只有一处芬芳。当你离开这片土地时,采下玫瑰,笑着相送,手指间的芬芳便会浓郁,有一天你便可被芬芳包围。

玫瑰,流淌起你的芬芳吧!

【考场得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总分60分

【得分关键点】

1、审题精准。这篇作文审题立意抓住了材料的要害。工人与保安的关系,就是赠与与回报的关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虽然是一个老题目,可是,用在这个材料上,是比较恰当的。

2、材料丰富。作者才情横溢,从现实中的烤羊肉串大叔资助学生到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从马尔克斯受人恩惠,知恩图报,到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散财,作者论述了玫瑰只有送得越多越越远,才能香飘四溢,爱心善心四处播撒,才会温暖人间。

得分亮点:立意高远 这里丰厚

救赎

重庆一考生

我曾长久地驻立在祖父的中药房门外,贪婪地闻着浓浓的药香,灵魂仿佛也在这一刻得到救赎。

那是祖父的中药房,病人们亲切地称它是“杏林”,我仿佛能感受到这中药房后有一片杏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明媚的光芒。

望闻问切,我看见祖父微眯着眼睛,用一只布满皱纹的手轻按着病人的脉搏,那像是把握住了五千年中华之脉,延绵至今。

祖父说:“这是在救人,也是在自救。”

我被祖父的话深深打动,看着底部泛着煤黑的药罐被明火温柔地舔着。里面的药汁咕噜地冒着泡,升起袅袅的药香

我想这用三碗水熬成三口的药汁,正是中医珍贵精华所在:救赎与自我救赎。

中医在救人的同时,也洗涤了自我的良心。

祖父说:“如今的社会人情淡漠,在那些西方的医院,医生与护士戴着口罩,病人好像从不曾见过。他们的仪器固然先进,但却冷冰冰,不也少了点人情味吗?”

说着祖母从里面端出来一碗刚熬好的中药,递到一位病人手中,满眼是关怀的微笑。

我失神,那一刻如沐春风。

是啊,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欠缺,人们之间少了那份原始纯朴的人情味,好像世界都暗淡无味了。

有人说,这是良知的缺席,这让我们变得如此孤单与孤寂。

中医仿佛就是这样一个民族的救赎者,在人与人之间,以一碗满是药香的中药传递着,解救灵魂,在救赎别人的同时,一颗医者接济苍生,悬壶济世的悲悯之心也被救赎。

付出了温暖便会得到温暖,救赎了别人也是一种自我救赎,这是我从祖父看到的,也是每一个中医身上传递着的。延续了千年的人文关怀渗透着中华民族悠悠的悲悯之心。

我盼望着有一天,我也会成为这样一个医者,像我祖父或者更多同样祖父那样;也盼望着像我那样更多的孙女会懂得这份救赎。

让中药之珍贵在这一份救赎中,再续浓香。

【考场得分】

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总分60分

【得分关键点】

1、题目简洁,内涵深刻。这篇作文,阅卷组公认的满分作文。这位考生在审题立意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材料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保安,一个是工人,工人每天的问候,实际上有恩德于保安,保安救工人的命,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救赎。

2、立意高远,哲理丰厚。这位考生,选取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为题材,细写了中医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立意高远而又有醇厚的文民族化底蕴,读这篇文章如饮香茗,越砸越有滋味。

得分亮点:文笔优美,富有意蕴。

让爱永驻人间

重庆一考生

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支歌,用我们初次触碰的一颗心灵,在紧张的考场写出一段话:让爱永驻心间。因为善是人间永不改变的真谛!

那名肉类加工厂里的工人正是心中有善,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给保安打招呼,最终救了自己的性命。善不是虚伪,自大,做作,不是只索取,不给予回报,而是平日里的善言善语,是博大、深远、平凡的。

真正的善是博大的。

姚明的善是博大的,不仅仅为人类奉献自己精彩的球技,而重要的是他呼唤我们要保护自然,关爱动物,那不吃鲍鱼鱼翅的公益广告多么震撼人心,让多少麻木的人重拾了那份对自然生物的爱心,避免了多少动物被残杀与死亡。姚明的善,我们需要推崇,请记住: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真正的善良是深远的。

“人人生而平等!”听,这是马丁在呼吁,呼吁我们种族平等和谐,互助团结,当前种族问题愈演愈烈,而马丁百年前就呼吁我们要心存善意,善待他人,善待异族,这是深远的爱。这种爱会随着时代绵绵流长。

真正的善是平凡的。

人常道:“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这寥寥数语包含了人们多么至真的善。“良语一句,三冬亦暖,恶语一言,六月犹寒。”这体现了说话有多么的重要。这是生活的善,处事的善。

看,那踏着三轮车拾破烂的老人是谁啊!是白芳礼爷爷,他日复一日地拾破烂以供大学生读书,他的每一张钱里都有善的汗水,灵魂的香味。我们对这平凡的爱萧然起敬。

孟子曾曰:人有四心——谦让之心,善意之心,羞耻之心,恻隐之心。这就是善,就是人间真“爱”,无论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科技领航人朱光亚,还是坚守藏区12年的高原并蒂莲胡忠、谢晓君夫妇,无论是绿了青山,白了头发的人民好书记杨善洲,还是临阵火灾现场指挥的铁血将帅刘金国,无论是托住生命的`最好妈妈,还是悉心照料生病养母12年的孟佩杰,他们都启示我们:让善永驻人间。“不求大爱无疆,但求小爱有情。”

“但愿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考场得分】

内容20表达18发展19总分57分

【得分关键点】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1.逐层深入,条理清晰。文章围绕“善良”构思,中心突出。文章以“善是博大的、深远的、平凡的”、为线索,条理清楚。

2.贴近生活,事例翔实。文中那名肉类加工厂里的工人、姚明、马丁、白芳礼爷爷、胡忠、谢晓君夫妇、杨善洲等的例子均与“善”相关,且贴近现实,大家耳熟能详,很有时代针对性,同时,又引用孟子的经典

3.文笔优美,富有意蕴。“让爱永驻心间”让人想起“真正的善是博大的”“真正的善良是深远的”“ 真正的善是平凡的”,而结尾“不求大爱无疆,但求小爱有情”“但愿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既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更能激发人们对“善良”的人们的尊敬之情

得分亮点: 痛砭时弊,鞭辟入里

大爱无言

重庆一考生

“如果我能帮助一颗心,免于哀伤,平息一种酸楚,帮助一只昏

大爱无言,我这里所说的爱并不是强调,他的范围有多广,影响有多大,有时小小的关怀,也是一种爱,只要给他人带来阳光,带去温馨就行了,是大爱,大爱无言!

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有一只叫科拉多的狗,在他主人的“战场”一片废墟中,死死守候了整整一个多月,这份在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是无与伦比的美丽,试问,如果没有主人平时对它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又怎能收获小狗的爱,动物等人间有关爱为,大爱无言!

不仅有人与动物的爱,这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中,一名工人对保安的天天问候,救了工人的性命。人与人之间本身就应互相关爱、互相赠予温暖,让温暖的阳光撒满大地每一个角落。

但这有一个反例,佛山市的“小悦悦”事件,让人无不惊颤,如此一个很小的生命,人们怎么熟视无睹啊,或许是物质生命,让她们失去了人性的本质,或许又是那一颗颗冷漠的心,正被物欲横流的金钱迷失了本质,侵蚀了内心。幸好,还有陈贤妹这类好心的群众在,才让人性的光芒得以发辉,大爱无言啊!

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双方给予的温暖,正在消融那一块块厚实的冰层,那人在社会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认为,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对社会有关爱,有爱心,有价值,都应该称得上是大爱的一种,大爱无言,让你我一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乔布斯,一生创办了“苹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他用疯狂的心,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改变“苹果”时,也在改造你我,这是一种人类的关怀,更是人性的美好,大爱无言!

爱是荒原蕴育着的崛起,只要你肯开拓;爱是泥土蕴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爱是水潭蕴育着深

【考场得分】内容20表达18发展19总分57分

【得分关键点】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1.深刻诠释,理解到位。这篇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反映了材料的内涵。在材料的运用上很有层次:先引用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一首诗入题,从对动物的关爱再到对人的关爱,由浅入深,层层展开,深刻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2.痛砭时弊,鞭辟入里。文章在号召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赠予温暖,让温暖的阳光撒满大地每一个角落时,也例举了佛山市的“小悦悦”事件这样一个反例,对“被物欲横流的金钱迷失了本质,侵蚀了内心”的人们提出了警告。

3.排比句式,气势如虹。文章结尾恰到好处地运用排比手法,主要是提醒现实社会中的我们,只要我们肯行动,爱将会撒满人间。

得分亮点:立意深

善意为你我开启一扇门

重庆一考生

当你朝我微笑那一刹那,即使我心如磐石,也会为你动容,当你向我问好那一瞬间,即使我气愤恼怒,也会为你舒展笑颜,善意为你我开启一扇门!

对陌生的你我来说,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便如那春日和煦的阳光照进了彼此冰冷的心中,融化了一切坚硬寒冷的武装,打开了心灵的枷锁,为你我开启了一扇欢迎的大门。

人性本善,只是现在太多的污烟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害怕与恐惧便为我们架起了一道道防线,此时此刻,一次微笑,一次问好,一次握手便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正如那名肉类加工厂的工人一样,是他的善意的问候,拉近了他和保安的距离,给了他一次重生的希望,他的问候换来了他人的帮助,也救了他自己。

善意给你我开启了一扇门,即使你我陌生也倍感亲切,阳光仿佛透过我们的身体,照射到我们的心灵,那颗热血勃发的心便如金子般耀眼。

在美国一位富人,他总是担心别人抢夺他的财富,对别人从来不信任,又吝财小气,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一天,他在街上散步,遇到一个小姑娘,他和他迎面走来,小姑娘对他微笑,眼睛里充满了笑意。他顿时觉得这个小姑娘仿佛如天使般美好,那个微笑简至堪比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纯洁,后来他经常出去散步,为了经常能遇到那天使般的小姑娘,小娘娘每天都会对他微笑,他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和身心的放松,卸下了全身的戒备,从来没有人对他那样微笑,后来,他去世了,遗嘱的受益人居然是这个小姑娘,这时,全镇都轰动了,人们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记者也来采访,她说“我不认识他”,原来是小姑娘的微笑让这位富人感到了温暖,感到了人间的爱。说完小姑娘笑了,人们顿时明白。

虽然感情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在这里小姑娘的微笑却赢得了巨额遗产,赢得了他人的心。

善意给你我开启了一扇门,即使你我从无交集,也感亲近,它融化了一切坚冰,穿透了层层心防,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动。

【考场得分】内容18表达18发展16总分52分

【得分关键点】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1.立意深

2.选材新颖。本文选取富有时代气息的热点事件作为写作素材。文章选取美国一位富人为题材,写出了“小姑娘的微笑却赢得了巨额遗产,赢得了他人的心”,汲取新鲜养料,写作视野就会十分开阔。

3.语言灵动。本文语言十分讲究,或简洁精炼,或精警绝伦,或清新自然,都投射着一种灵动,融入了作者一份浓郁的情怀,读来韵味无穷。

得分亮点:拟人运用感动人心

疯子与竹林

重庆一考生

竹林是疯子的孩子。初夏的晨雾,在繁郁的竹林上方飘逸,像是静谧的田园、寂静的山村未醒的梦,竹林此时正在享受的吮吸着甘甜的雾,而疯子正在梦中。

疯子把家建在竹林的怀中,那绿墙青瓦,木窗木檐,全是疯子亲手创造的。竹林也是疯子一株一株植种的。他像一位慈祥的父亲,一直庇佑这方净土,让竹林一天天越发葱茏。

听母亲说,疯子是不疯的,可后来竟一夜神经错乱,至此也没清醒过来,而这一片竹林是疯子未疯前种的。我不明白,疯子忘了一切,却为什么没有将这片竹林忘掉,而是更加爱护他们。小时候,上学的路就在疯子的门前。疯子家前院种满了果树以及一小片竹林,而后院则是满满一园子竹林。

我说竹林是疯子的孩子是有原因的。

春天里,有些秃了头的竹子更显得格外脆弱,这时,疯子就手提着他那把破旧的弯刀,一步一步踏着青石砌成的台阶,走进竹林里,双手背在身后,把拿着弯刀的手放在最外面。一遇到秃了头的竹子,他便停下来,那舒展的眉头一下便皱成纸团似的,他放下弯刀,用他长着老茧的手摸着竹子的腰肢,好像在安慰竹子,不要伤心,他蹲下身去,把竹子周围的野草一株一株的拔去,扔得远远的。他站起身来,回头看看竹子再往前走,看到秃了头的竹子,动作又重复。可当他遇到长得生机勃勃、竹子下还长着竹笋的竹子时,他会裂开了嘴,露出早已掉了好几颗牙的笑容,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口里念着一些我们听不懂的东西。他就这样一干就是几十年,却从不知道疲惫。疯子是真的爱那片竹林。

而对于竹子来说,这位父亲显然是十分合格的。于是,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懂事的竹子总是比别人家的竹子长得茂盛,颜色永远是最苍翠的,阳光下,就像一大片闪着翡翠般清澈之光的海洋。竹子在春季,生命力变得旺盛,他们也开始养儿育女,也许就在今夜,春雨悄然降临时,第二天疯子便会惊喜的发现,竹笋像新生儿般纯朴地对他笑,疯子就会用小铁锹挖几株回家作午餐,当然,大多数时候,疯子是不会的,他更多的是用泥土轻轻将竹笋围绕,以保护他长得更加茁壮。而到了夏天,当别家的村民感叹叫嚷着天气闷热时,竹林却敞开了怀抱,将无毒的阳光挡在了窗外,让疯子一直感到阴凉。秋天到了,门外那几棵果树在欢快地叫着父亲,那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正是回馈疯子最好的礼物。

如今,疯子老了,被孩子接进了城里,然而那片竹林,那几棵果树,还有那座破屋,都在等待,它们望向通往城里的那条路,希望能迎来父亲拄着拐杖,蹒跚归来,因为还要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报答父亲的付出。

可爱的疯子父亲,您听见了吗?您的孩子们还在呼唤您的名字,等您归去。

【考场得分】

内容20表达20发展20总分60分

【得分关键点】

1、故事感人,抒情味浓。本文写“疯子”是竹林的“父亲”,他像照顾孩子般细心呵护这片竹林;竹林是“疯子”的“孩子”,用常年的苍翠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对“疯子”的慈爱,对竹子的孝敬描绘得生动感人。

2、拟人手法,描写生动。本文之所以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最重要的手法就是运用拟人,将“疯子”与竹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动地传达出来。而细致的描写,也是重要因素。

得分亮点:立意深刻 标题醒目。

最美是那一声问候

重庆一考生

工作累了,免了那一声声问候;

生活忙了,忘了那一声声问候;

人心冷了,烦了那一声声问候;

可又有谁清楚的知道,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世界才春暖花开;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人间才处处充满温暖的气息;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大地才风光无限。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将你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一个公司该有多少员工啊,就像花丛中无数只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可是他们都忙着采蜜,就算是相见过无数次的同伴也不互相问候。而只有你,每天上下班都问候门卫,“您好”“明天见”,多么简单的几个字,也只有你每天坚持说出。

所以,当你被关进冰库时,当你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时,外面有一个人在苦苦寻找你,就是那个你天天问候的人——门卫,把你从悬崖边拉回。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让你的心中春暖花开。

蓬首垢面,衣衫褴

直到有一人向你走来,他停在你的面前,你还是鼓起勇气看着他,仿佛他就是你的救星,他在身上搜索了一遍,但还是一无所有,就当你正准备低下头时,他一把抓住你的手:“兄弟,对不住,我身上没有钱。”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

老师,你原是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你工作的信念,你的宗旨是把每位学生培育成国家栋梁,所以每次看到你,我都躲开,我的胆小羞涩,使我连叫你一声的勇气都没有。

后来,我第一次鼓起勇气问候您,您开心的抚摸我的头,那是我像您喷在手心的小孩,以后每次见到您,我都会开心的上前问候一声:“老师您好”,我俩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您从那个我不敢触摸的太阳,成了我拥抱的母亲。

【考场得分】内容20表达18发展19总分57分

【得分关键点】

1.立意深刻。开篇指出“工作累了,免了那一声声问候;生活忙了,忘了那一声声问候;人心冷了,烦了那一声声问候”,这种立意并不新奇。然后指出“最美是那一声问候”,这就找到一个细小的切口: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将你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让你的心中春暖花开。最是那一声声问候,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文章立意顿时深

2.标题醒目。标题以呼唤语的形式出现,表现一种赞赏、推崇的心情,既切合材料,又饱含寓意。考场作文的标题先声夺人,也能为文章增色不少,但拟题时要注意从原材料出发,暗含主旨,切不可故弄玄虚,因小失大。

欢迎继续阅读其他高考作文: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1

人的生命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时间再怎么长,也就百十来岁吧,延长的余地不大,但空间就不一样了。伸缩的范围可以非常悬殊。因此,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有关。在交通困难,举步维艰的古代,很多人走不了太远。但他们心中的天地却很辽阔。是一些无畏的旅行家给予的,用他们的脚步,用他们的记述。这样的旅行家不仅提升了自身生命的质量,而且也提升了整个文明的力量。

一直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从《霜冷长河》开始。自认为他的文章博古通今,讲每个例子都旁征博引,是不用读很多书就可以得到很多知识的捷径。是的,曾经我愿把他的书当作工具,最快捷最有效的扩充我知识量的一条捷径。本以为自己的知识已够丰富了,可读过《山居笔记》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浅薄。

余秋雨颠覆了众多当代人们心目中对作家的定义。作家不再是只会在书房中闷头写书查资料的主儿了。作家更应该做的是访历名山大川,访遍文明的踪迹,去提升整个文明的力量。

不经过实践,是难有成就的。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适用于任何事情,同样包括写作。《山居笔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便是《千年庭院》。白鹿洞书院,岳簏书院,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华文明的催生剂。文革期间和文革之后,见到的景色固然不同,但不管怎么不同,都掩盖不了古老的文明氤氲出的文化气息。

余秋雨先生说他有一个分工,把已经找到了结论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学术,把无法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散文。看了他许多散文后,我不禁要问,什么才是找不到结论的问题?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2

读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笔记》,只觉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累,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千年风云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过,感觉有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述的那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于是我在感慨他知识丰富之余,与他同呼吸:流放者的凄楚,进士们的挣扎,小人们的挣扎…千年画卷仿佛只有一个“灰”字了得——阴沉沉的让人难以透气,这就是中华历史五千年的繁荣,表面之下掩盖着怎样一副颓败倾轧的景象?人类文明进步了吗?怎么有时猛然发现周围的事有俨然历史重现?

不管是帝王是学者或是一个草民,无论地位高贵,地位低贱,他都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都是个人选择,有人为国家,有人为自己在历史的画页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成败功过自有人评说!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3

偶然翻看书架,《山居笔记》映入眼帘,伴着书香,不觉已夕阳西下,不禁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领着我们在一处处山水间浏览着岁月的痕迹,在一座座古刹前回味着历史的兴衰,他带着我们更深刻的去品读中国那沧桑的历史。他悲痛地遥望着一个王朝的背影,告诉我们清代的荣辱兴衰,从一个避暑山庄读出了清朝几代君王的雄才伟略或昏庸无道,兴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遥望着一个脆弱的都城,诉说着文明与野蛮,昔日与未来。他又满怀崇敬的讲述着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伟岸与冤屈,潇洒与凄楚。一切的一切,余秋雨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中国的沉重、历史的悠久

余秋雨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

此外,在阅读余秋雨先生在书后写的答学生问,更是让我对他徒添一层敬意。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问:这些年,报刊上有不少对您的评论,有些评论明显带有恶意,您为什么不反驳?——答:有的文章用词比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个错误或疑点。作个比喻,这是包装粗砺的无价馈赠。你至多只能说‘恶词’而不是‘恶意’。”这样宽宏的心态,这样容人的大气,又一次的让我认识了大师的风范!让我对这样一位新时代的文学家肃然起敬。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4

与这本书的首次“见面”,是一次在书店的邂逅。

它首先吸引我的当然是它的第一章——一个王朝的背影。它并没有在开头就大肆记叙清王朝曾经是多么的辉煌,而是抱着一份谦虚的心态以一个游者的身份,在游历清王朝所创造的壮观遗址来走近它,窥探它曾经耀眼的辉煌。这个王朝是个多难的王朝,不过幸得有几位不错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我最为欣赏的是康熙,欣赏他在表态是否继续修复长城时的那份觉悟: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但我也终究为清王朝败在一个女人的手里而叹惋……

一章过后我的情思不由地被它牵动,便决定与这本书做“朋友”。

以前读过一二本钱老先生的书,觉得他对人对事的分析一针见血,总能以最简洁到位的语言直达中心。但《山居笔记》却更多地体现对人与人性的多层次剖析,渐渐为读者拨开迷雾,看清本质。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一句话“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感谢这个朋友让我看到了历黑暗的角落,在《苏东坡的突围》一章中作者为了展现中国世俗社会机制中的奇特,即“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它、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它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斥他、糟践他、毁坏他”,他一共列举了五个对苏东坡进行毁谤的人和事。有两个是朝中位居高位之人,比如李定,一个不孝之人却也毁谤苏轼不学无术、文辞不好。也有在地方任职一个芝麻绿豆小官的李宜之,他非要污蔑苏轼在游览安徽一座园林时作了一首诗,诗词的内容是叫人不必热衷做官,他以这首诗缺乏上进心会影响取士的理由给皇上写信检举揭发苏轼,理由之荒唐真叫人贻笑大方。也许像他这样的小人物,若不是赶上朝野一股反苏热潮并插上一手,他也不会被后人所知道。还有一个诋毁苏轼的大人物,他就是沈括,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嫉妒苏轼徒以文笔博得圣上及百姓的赞誉,便常在圣上面前说苏轼的坏话。由此可见,一个人在一方面的伟大并不妨碍他在另一方面的龌蹉。作者选取的几个例子看似杂乱却隐含深意:朝中的大臣诋毁苏轼就罢了,连芝麻绿豆大的官也敢插上一手,甚至连成就显赫的“伟人”也不例外,足见中国世俗社会机制的黑暗与悲哀。在这种机制下连苏轼这等伟人都无法逃脱被陷害的厄运,那么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文人因此而遭受非人的对待。

反思现在,这种机制似乎依然存在,有多少人因为得到辉煌的成就而遭遇多方的关注,进而受到多方的质疑,最终逃脱不了厄运。像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取得诺贝尔奖后不久都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环视四周,也许我们自己也曾经听说或经历过失势如山倒,一个人失败后总会有不少身边的人对他施加不闻不问的冷暴力甚至对其落井下石。这种机制其实不是中国的专利,也许只是在中国的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不敢说这种机制来源于人的劣根性,但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至少我们自己不能成为那种卑鄙的小人,妨碍世界创造伟大。

谢谢《山居笔记》这位朋友,它让我看到了更深层的问题,我也会以史为鉴,不枉我与它的一场相识。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5

近几天,有幸读到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感想颇多。按照我原来的读书习惯,因为是余先生的著作,我虔诚的在读之前,就做好了做笔记的准备——新笔记。准备把丰富的词语、精彩的语句、段落记录下来,算作是读书笔记吧!可是,读来让我大失所望,不要说华丽的辞藻,精彩的段落,就是连一两个不常用的、生僻的字也没有看到。一句句读来又感觉到缺少哪一个字,都表达不出作者想要说的意思,甚至换一个相近的词语,都要使句子表达的不够精准、深刻。——这就是大家的为文之道吗?朴实无华中渗透着华美。从这部著作中我看到只要有三年级的识字水平就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只要思想深刻、精髓。

在这部著作中,余先生深刻的解剖了人自身的劣根性的东西,谎言、嫉妒、小人。作者没有针对一个个个体,而是探索、思考了整个的整体性的东西。从起源、发展、到外部环境对其的推波助澜,以及这种想法、做法其最本质的根源。当然,作者也望闻问切给出了治疗的药方。以我的理解,药方的实质是自身的觉悟和思考,思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要有了思想深度,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抓到了本质,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说到思想,博大精神的思想都是要靠文字来表述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华丽、优美的文字都是来表述思想的。往往深邃思想却是用朴实、甚至是浅显的文字来表述的。思想和想法是不相同的,就像是一个战略和一个战役的比较。思想考虑的是宏大的、宏伟的问题,而想法则是思想的执行、局部的、片面的,是思想大海的一滴。只有有了思想,才能有一步步的具体的想法,来实践思想,实现思想。

只有思想深刻,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从纷纷扰扰的表面现象中,拨云见日,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了本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侯卫东官场笔记》中有一个故事我记忆深刻。周昌全有三个秘书是其得力干将。其中黄子堤擅长阴谋,洪昂擅长阳谋,侯卫东是干将,以实干为主,干干看。周昌全走后继任的市委书记不是很看好这三个人,把洪昂安排在纪检委书记之职好几年没提拔,洪昂很有想法。洪昂就施展自己的特长,和市委书记好好地玩了一场阳谋。他一纪检书记的名义,给书记打了一个严打的报告。报告写得冠冕堂皇理由种种,他本心的想法却是想要抓住一个在逃犯,很多的官员和这个在逃犯有牵扯,这样只要抓住了逃犯,牵扯出官员,不管和书记有没有牵扯,都会给书记下一个领导不力,或治下不严的定义,就会把书记调走,书记调走,洪昂自己才有机会升迁。事情的发展就和他的想法一样,他的目的也很快就达到了。

这是一点小小的感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深刻不深刻的问题。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随看随写,随写随看吧!也借此练笔,有谁看过这本书可以互相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