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伊莎贝尔总统名言简介 正文

伊莎贝尔总统名言简介

时间:2024-11-16 11:59:15

一、影视简介

《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

-------------------------------------------------------------------------------------------------

二、剧集评价

该片的历史事实把握得比较准,在基础上抓住了大国兴衰的主题。该片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该片的立意是高远的、叙述是说理的,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该片的教育意义较为丰富,也引发了中国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评)

该片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的过程当中所发生最重要的事件,是富于教育意义的,也有助于促进观众或者是读者,能够进一步地研究历史。该片有非常宽广的视野,有很纵深的历史感,给观众很多启迪。该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国民能够了解外部的情况。该片对于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能够使人民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评)

-------------------------------------------------------------------------------------------------

三、剧情简介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

-------------------------------------------------------------------------------------------------

四、《大国崛起》观后感20篇

第1篇:《大国崛起》观后感600字

这个礼拜,看完了《大国崛起》。这部长达12集的纪录片,我觉得是央视近年来最好的影片,拍得很大气宏伟,尤其是它的音乐跟动画制作水平,感觉很像美国大片了。影片中对各国发展分析的也不错,有如一位博大精深的历史老师,让我很好的回顾了一下高中的历史,(哈哈,虽然高中历史学的也还是不错的)更加宽广的开拓了我的视野。

玩过《大航海时代四》的朋友应该对大国崛起的一些国家跟城市都不会陌生吧,这也是我对这部影片非常有兴趣的一个支点。影片中那唯美的画面、宏伟的帆船、感人的音乐,感觉跟游戏如出一辙。这的确是一款让人很长见识的游戏。

不想过多的评论,每个人看完《大国崛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网上的评论也都是一大把,比我想的有见地多了。影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两个国家:荷兰跟美国。

也许是因为高中历史课本对荷兰这个国家的描述非常少吧,感觉看荷兰的强国历史是特别新鲜。另外荷兰也是本人特别向往的国家:郁金香,风车,海道,港口,当然还有那别样的文化跟历史。荷兰的发展跟其它国家不同,它没有依靠过多的武力掠夺,而是依靠自由贸易跟制度创新不断使自己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小小的荷兰,却诞生了许多第一个出现在世界上的机构。荷兰人口不多,却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美誉。荷兰,还成为第一个侵略我们国家的西方大国。这个国家,不可小觑。

美国,正如影片中的标题--新国新梦,很喜欢这种充满梦想,自由开拓的感觉。美国人的历史就是移民的历史,就是各国精英寻梦的历史。还有一点是美国历史上,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总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让这个国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我想,这也是跟它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分不开的。

末了,从大国崛起想到个人崛起,它也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一个人进行新的尝试、产生新的观念,拥有新的视野,是很容易崛起的。

第2篇:《大国崛起》观后感700字

葡萄牙跟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总理。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跟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跟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我想,中国能不能称霸世界,这不重要。能不能成为工业、科技强国,这不重要。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能这样存活到现在,本就是个奇迹了。我想,中国一定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

第3篇:《大国崛起》观后感900字

古代的篝火还在燃烧着,照亮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天空,三国纷争的刀马继续演绎着大汉的壁画里的故事,明清时的繁华承继着唐宋的诗词里的辉煌,还有那些数不清的星火无一不在显示着他与众不同[注:跟大家不一样的身份——这是一个大国,一个名副其实[注: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的大国。

当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郁郁葱葱[注: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时,他屹立着;当古埃及春分日的第一缕晨光照到狮身人面像时,他微笑着;当古印度的婆罗湿怒张着妙目站在莲台上时,他安详着。是的,从没有人能质疑他,也从没有人怀疑过他,因为谁也没有料到那一声汽笛会使这个几千年古国堡垒的崩塌,就如同被岁月风化了的雕像,疯狂的被蚕食着。所谓的金身、罗缎在此时几乎成为了一种罪恶,一种任人宰割的理由。紧接着就是烽火、鲜血。然后,不屈的人民开始了漫长的抗争。但是,灾难、战争、贫穷、落后、欺辱如同无法愈合的创伤狠狠的烙印在每一个国人的心底。

可是,当天安门上那火红的旗帜不可阻挡地冉冉升起,迎着十月的金风舒展,一个伟人用他那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中国人沸腾了。他们呐喊着,仿佛要把心底积压的郁气全喷发出来。当一个明媚的春天里,一个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圈出了中国人一个崭新的时代,圈出了无数机遇和财富,又圈出了多少国人的万丈豪情。而那位老人铜铸的雕以他惯有的慈祥,笑看国人解放思想,迈着大步走向辉煌,参观的人仿佛还能听见他那四川口音: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其实,自21世纪来,中国已由原来的不习惯关注、评论到坦然接受。因为我们崛起了,强大了,就像一头已经觉醒并开始施展雄心的雄狮。我们不是那个蓝灰的海洋,凭票吃饭的国家了,现在的我们有自己的色彩——多么热情庄重的中国红;我们不是那和处处受排挤没有发言权的国家了,现在的我们可以在国际上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我们也不再是那个孤零零的站在起跑线上一个人的奥运了,现在的我们可以在颁奖台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相拥而泣——为有这麽一个强大的祖国而骄傲、哭泣!

长城在烽火里毅然挺立,现在的他以全新的姿态笑迎着四海宾朋。

黄河在炮声中汹涌咆哮,现在的她以母爱的慈祥哺育着两岸众生。

大国正在崛起,大国已然崛起。就让我们举杯高呼,共同祝福这片土地:

美哉,我东方巨龙与天不老!

壮哉,我亚洲雄狮与国无疆!

第4篇:《大国崛起》观后感1100字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而这部记录片恰恰又说明了文明的重要性,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思想的控制下,人民才能统一信仰,信仰决定了文明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国家通过输出自己的文明,从而决他奇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面积92391平方公里,2003年时人口约1010万。这个国家的面积和资源还不如中国的福建省、在世界地图上还不如一粒葡萄干大,15世纪时不到100万的人口,打破人类传统的亚欧非三块大陆的传统。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即胡椒粒,用于保存食物),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葡糖牙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在恩里克王子的率领下开辟了南美洲,而恩里克王子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却从没有一次远洋的经历。

德国在公元1805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了义务教育,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在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使得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在攻陷法国首都巴黎后,德军总参谋长毛奇自豪的说道:“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

苏联为了尽快成为世界强国,把重工业列为国家的首要发展目标,直到今天我们对俄罗斯的航母、潜艇、驱逐舰和先进的导弹都耳闻目染

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继承欧洲文化谱系的美国在另一块大陆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当然,这9大强国的辉煌中也都沾染了穷兵黩武的战争残酷和侵略他国乃至灭绝异质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来的500多年间,这些强国或有兴衰,但他们的一个或多个在21世纪依然占有全球主导地位。即,西方社会主导全球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

对中国而言,读懂这9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9个大国在过去的150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对中国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沉浸在历史的伤痛和仇恨中是没有意义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嘲弄和怒斥资本主义的罪恶更是无谓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灭亡中汲取的教训。

经过以上叙述应当说,21世纪中国将崛起于世界的东方,这已不再是空谈而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以何种方式来完成这一进程,不仅为海外所瞩目,同样值得中国人深思。

第5篇:《大国崛起》观后感1200字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6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从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虽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本剧一改往昔对西方强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一系列赞同、研究、欣赏等全新的目光来看待西方大国的崛起之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影射着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本剧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实际工作环境的思索。

我们所在的单位xx工贸学校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院校,省级文明单位,这就意味着一个学校已经自信于自身的尊严、责任,以及自身在供销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特殊地位。而这样一种巨大的转变正是工贸精神和工贸意识的巨大转变。无论对于我们学校的领导干部而言还是对我们每一个普通教职员工而言都有着切实的体会。我们学校的领导出访,总是吸引着全供销系统的目光,几乎每一个供销部门都以一种迫切的愿望期待着与我校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和将来的新乡工贸,将会对供销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就是无形中体现着一个学校自身价值最有力的武器。

今日,当工贸的宏图正在一步一步实现的同时,而我们,似乎也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迎接着正向我们走来的繁荣工贸。

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

这不仅使我想到为什么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是什么重要的因素决定了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强大?众所周知,这些企业都是各行业的龙头翘楚,一个跨国的巨型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金融帝国,他们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为什么呢?很多人都说,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具备正确的经营理念,他们的员工具有优秀的素质,出众的品质,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一个学校,还是个人,从平凡到卓越的经历都使人领悟到,一个优秀教职工要善于从工作中洞察和发现新知识,新技能,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新动态,并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掌握和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优秀员工区别于普通员工之处在于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致用的能力,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工作实践,发挥最大的学习实践,取得显著工作业绩。在财务工作中即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

现代教职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战胜自己,善于学习,相信自己能行,真正达到卓越的动力之源。学习是我们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动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们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才能与学校共生存、共发展,否则将会被淘汰。

工作上要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学校来讲财务科的工作就是要服务领导,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是一个服务部门,怎样才能做的更好呢?除加强学习外,提高个人素质,还要有一颗爱岗敬业之心,只有喜爱这个工作才能把它做好。另外还要注重个人形象,注重待人接物的态度,学会一个微笑一声问候,给人以回家般的感觉。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能行,要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敢于战胜自己。在一个学校里,团队精神是粘会剂,各位只要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善于理解别人,和别人沟通,才会使学校达到卓越。

第7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纪录片,记录了500年来几个国家的崛起的历史。

第一个是西班牙,第二个是葡萄牙,这两个国家的名字都已牙齿命名(这是音译)。这两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不大,都是沿海国家,这两个国家却开启了西方国家重新认识这个地球的大门。哥伦布想到打印度,却到达了紧美洲的古巴和海地,就误认为到达了印度,称那里的人为“印第安人”。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第一次让人类见到了地球的真面目,第一次让人类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不是天圆地方的。

荷兰:荷兰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在三百年前,紧紧只有150万人口,却将自己的经济势力几乎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荷兰没有辽阔的国土面积,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荷兰的成功是一个注重商业的结果,一切都以商业利润为重,其他的一切都好像无关紧要,不能和商业利润相提并论。

英国:有着大本钟的英国,是一个岛国,却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综合能力最强大的国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反复和曲折的。这个国家虽然远离大陆,却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宏图伟业,完成了工业革命!是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法国:法国的文化曾经影响全欧洲,让整个欧洲都以说法语为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国促进了社会进程。拿破仑扫平了许多封建城邦国家,使思想进入到了现代社会。法国是一个极其注重思想的国家,敬重艺术家、思想家。追求自由的国家。

德国:对于德国,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强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视,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日本:就目前来看,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的经济强国,当年的军事大国。在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之后的二十年里,日本迅速崛起,打开了邻国朝鲜的大门(这个说法不对)。

向日本、葡萄牙等都比中国小的多,而中国却没有成为这9个强国之一。我希望中国能成为第10个强国,走在时代的前端。

第8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就要离开学校了,才突然发现,校园网那个好啊,啥都有。于是,打算利用接下来仅有的在校的宝贵的一个多月时间,把该看的,该学的都给整完。

研一的时候,就听说了中央台的系列片〈大国崛起〉很好看,我忙不迭地下载下来。

今天看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部分,觉得拍得确实不错。主要是很有逻辑感,把他们为什么兴盛,而后为什么又衰退的原因分析得比较透彻。

如果高中的历史老师能把历史的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讲清楚的话,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读文科。虽然,我是那么那么地爱我的理科班同学。呵呵。

惧怕历史和政治,是因为我的记性实在是差,看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就是一点概念都没。倒是对小说情有独钟。我97年接触的池莉,在06年的时候,当我看到她的文集时,还是那么地熟悉。我竟然能和刘老师因为谈池莉而一见如故。我几乎能把她的每篇小说的故事梗概给讲出来。我真要感谢池莉在我高二那年,思想如此动荡的那年,默默伴着我走过了青葱岁月。

如果我是心理学研究生的话,我估计这次我的毕业论文将会做个实证研究,要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记忆的每部分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历史,比如小说。

说着说着话题就扯远了。

〈大国崛起〉的系列里,我比较欣赏荷兰,一个以商业目的为重的感觉。也许跟我的专业有关,我还是喜欢这种惟利是图的国家,比搞政治阴谋来着更加坦荡。呵呵。

此外,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国外真是漂亮,这辈子一定要出一次国!!!

晚上,开始练习口语,期望哪天出国不需要翻译,跟老外直接对话。呵呵!

第9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昨天晚上我终于完整地看完大国崛起。平心而论,自己好像还没有领会很多其中的情节和反应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自己的历史背景太差,文化底蕴和社会常识基础太差,不过看过前辈们的评论和相关的感想后,我对这部电视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他们的点拨中慢慢的也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

首先从解说片拍摄的角度看,央视导演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精彩纷呈的异国风情,人类500年的历史陆续产生9个大国,包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各国的人文地理兴衰历史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世界近现代历史串联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给人饱享眼福的同时,也能学习历史知识,感受世界文化的精髓,领略科技文化伟人的魅力。画面是精美的,背景音乐也是缓和抒情的,解说员的语调语音听着让人舒服尽情,感觉很愉悦,同时,解说词更耐人寻味,里面蕴含的哲理更值得细细品味,或许一片的观看还只值一个大概。一部近现代史是需要花很多功夫仔细琢磨细细品味的,值得学者们一辈子的心血去研究和琢磨。

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视力,听音乐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听力。大国的崛起和衰落谱写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昭示着探索未来道路的教训和铺垫。我们在追寻大国发展的历程,看他们兴衰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期间的点点滴滴各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大国的崛起,从500年前,西班牙葡萄牙将地球看做一个整体瓜分成两半开始,人类就开始了殖民瓜分掠夺的开始,西班牙从早期航海技术不断发展,探索人类未知世界激发了他们研发新技术,不断探索未来奥秘,开发新资源,扩张领土,一个国家的兴衰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看完这部片子,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慨

第一,文化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

第二,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三,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存在决定意识。英雄是在特定时期产生的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四,国家的发展史有周期性的,就好比经济的发展由胜而衰

第五,美国历史上的诸位总统,从华盛顿独立宣言,13个英属殖民地宣布独立开始,后由于北方工商业发达,中部农业,南部种植业,林肯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结束了美国是一个既提倡自由平等又存在奴隶制的现状……1929经济危机罗世福新镇,解决了自由市场和政府主导的问题。

第10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知道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相继出现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是勇敢的探险者,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入侵者的抗争,他们在面对这样的国情下并没有气馁,原因在于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并不是表现在种族绝对单一化、种族主义上,而是在于它给一个民族无形的动力和意念,一种强大的支持力量。葡萄牙由于文化、环境的落后,先后被罗马人、日耳曼人、摩尔人占领。才让他们认识到抗争是必要的,这也就为以后民族独立鉴定了基础。

他们的现在还存在“斗牛”这种精神很值得敬佩。这个国家毕竟只有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而且,他们最急需的香料也被别的国家垄断了,面对现实的残酷,葡萄牙人并没有放弃崛起的目标。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伊莎贝尔女王也是一代圣王,她也有她的雄心壮志,最终夺取了格拉纳达,成功的实现了统一。

12和13世纪葡萄牙的特点是,它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而是人民的王国,葡萄牙的国王不仅受到贵族、也就是他的臣属的支持,而且得到百姓的拥戴。强大的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但实现国家的强盛却还有很长一段路程。面对“绝望”,他们依然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克服着一切,他们积极的态度使葡萄牙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海上贸易的第一强国,完成了目标。在葡萄牙成功之后,他们奢侈、浪费,就决定了衰落。他们不发展本国的手工业,工农业,还大批购买国外昂贵的物品,甚至把一些商人逐出国境,最后成为了悲剧。在葡萄牙的兴衰中,我们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明白了应该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要不断地尝试,然后走向成功。

第11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葡萄牙开启了航海时;西班牙光复了国土;荷兰创造了现代商品经济制度;英国建立了强有力的君主制度,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开辟了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大革命,传播了启蒙思想;德国在法国的王宫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迎头赶上,最终实现了现代化;俄国废除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缔造了苏维埃政府;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制定并实施了宪法,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从它们的崛起道路来看,我们不难得出大国崛起的必需因素:国家的统一,工业的发展,制度的明确,积极求索的态度,思想领域的开拓。不管它们的方式是文明,还是野蛮,他们终于站在了历史的潮头,引领了世界的前进。虽然人之于历史只是沧海之一粟,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迪亚士到伊莎贝尔女王,从哥伦布到达伽马,从梵高到莎士比亚,从瓦特到牛顿,从拿破仑到伏尔泰,从李斯特到俾斯麦,从佩里将军到沙皇,又从列宁到华盛顿,再到爱迪生。他们,总是在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站出来推一把,或是档一把,才有了如今的世界。国家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上,更体现在人文精神上。所以,一提到盛产艺术家的地方我们就会想到荷兰,一提到莎翁的戏剧便会想到英国,一提到浪漫便会想到法国,一提到音乐家就会想起德国……

五百年很长吗?似乎不是。九个大国的崛起仿佛只是一个长长的梦,一个有帆船,有蒸汽机,有电灯,有号角,有鲜血,有勋章的记忆。然而,中国呢?悠悠华夏何时才能崛起?十九世纪,国门洞开,中国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求索。在近代的殷殷血火中,在无数革命先烈的脊梁中,在令人惶恐的动荡中,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诚然,我国现在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钓鱼岛,黄岩岛,南海,美国重返亚太……这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新的挑战。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我们也迎来了崭新的2013年。航母style,让我们看到了活力,看到了激情。2013,中国,准备好了!

大国崛起,中国崛起!

第12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给人的感觉就很宏大,简单介绍了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兴衰历程。在这种气势恢宏的讲述和磅礴的配乐中,我觉得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而且每个国家都有它成功的智慧,可以给人以启迪;每个国家都有它衰落的根源,可以给人以教训。

葡萄牙依靠其勇敢冒险的性格引领着15,16世纪的航海大发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殖民第遍布世界的大国,但是丰富的航海知识却使他们拒绝了哥伦布,也拒绝了美洲大陆;

西班牙的伊莎贝尔女王对于哥伦布的赞助使她戴上了世界霸主的桂冠,但是这个国家却因为没有投资发展而是沉醉于奢侈而逐渐衰落;

荷兰因为发明了一刀清理鲱鱼的方法使得自己一跃而出,并且发明了运货量大的商船得到海上马车夫的名号从而逐渐强盛,威廉巴伦支的三文雅之行确立了荷兰商人的信誉从而在世界上稳稳立足,但是荷兰对于世界的贡献在于发明了类似于今天银行的机构,确立了一种新的金融机构;

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的带领下逐渐强大,查理一世被杀后的光荣革命,牛顿的科学体系的建立,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共同孕育了这个新的世界霸主;

法国作为社会实验最多的国家,在经历了动荡与迷茫之后,在拿破仑和戴高乐等杰出领袖的带领下走上了国家强盛之路;

战乱的德国则是在俾斯麦的铁血政治下才开始走向统一和强大;

日本明治维新是转折点,这种对新知识的强烈的学习愿望使他们摆脱了成为了殖民地的命运;

俄国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罗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后的十月革命推翻了农奴制建立了社会主义,之后的发展使苏联足以和美国抗衡;

美国的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两次世界大战则使美国远远甩脱了对手,从而成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在读完《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一书后再看这部纪录片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觉得可以联系起来很多东西,但终究差一点东西,我想应该就是欠缺经济学的知识。归根结底,世界发展史就是经济发展史,而经济的发展归结于教育,体制。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差别我不是很懂,有时间可以看看国富论。

第13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小国让欧洲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们凭借海样迅速成为了世界强国,开始在世界疯狂的掠夺财富,当时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当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等还要早几十年,而大明王朝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宣扬天威,因而走上了闭关自守的道路。荷兰这个国家好像除了商业利润对政治毫无兴趣,他们注重资本和商业超过一切,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成为17世界的强国。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国的崛起说明了国家的兴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支持,法国和德国的崛起和失利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成为强国。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国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险,不像英国式的工业革命,而是靠的学习和变革。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美国的崛起则告诉我们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历史上的大国,而在最近的几百年被其它国家所赶超,中国要想重新回到大国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顾五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与欧洲列强一道成为强国。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国家领导人应该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应该多多建设免费的小学与中学,要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国家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成为强国的梦想。

第二是提倡创新精神。荷兰通过技术的领先优势发展贸易,从而得到资源及低技术水平的产品。而技术领先的实质就是创新精神。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的技术改革,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中国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周围用的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几乎都不是我们的原创发明。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创造和发明更多更强的技术,才能加快科技进步和发展。

第三体制改革。日本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其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后,为自己的工业化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和兵员。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有比较开明体制的朝代往往也是较为富强的朝代。中国必须改革束缚经济发展的落后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为市场经济的前进铺平道路,

第四提倡民主。法治和民主这个事情可以是完全同步的,他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可以看成一件事,也可以看成两件事,我们要平衡法制和民主的关系。法治也是一种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础之上。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和谐世界,就是法治世界。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谐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国家的崛起和发展,都不能再通过武力扩张和超越国际法的途径去实现。同时一个国家要开始民主化进程必须有一些相应的社会制度条件相配套。

第五我们要完善各种法律制度。比如专利制度,它是英国和美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于1623年制定的“垄断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法雏形的专利法,到18世纪中叶发明及专利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美国则是在宣布独立后不久就建立了专利制度—1787年所制定的合众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版权和专利权。美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护发明创造,激发了人们从事发明的动力。中国要想富强必须完善法制。

世界上其它大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地方,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大国崛起》,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它对我们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使得我们的道路走得更顺一点。我们应该思考一些国家为什么发展得好,有的国家为什么崛起后又衰落了。21世纪我们要加快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步伐,同时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14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以下简称《崛起》),以探究15世纪后的世界历史与大国兴衰的原因。此纪录片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反对意见集中在其政治意图和对各大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径只字不提。该剧总编在看待这些议论时说道:“我们的意图只是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进而让我们思考,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如何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

的确,我们看待历史,不仅看到自己经受过的屈辱,而且更应该去研究学习他人如何强盛和自己如何不再那么屈辱。历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空虚,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手段,并且是最直接的手段——改正与吸收。

葡萄牙的强盛源于它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而资源十分匮乏迫使其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世界,走向强盛。随后完成统一的西班牙境况相似,而二者的竞争更加速了其共同崛起。荷兰人凭借其经济头脑和对财富的向往打开国门,经营海运,他们关心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并凭借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全球的贸易。英国通过文艺复兴将其文化的精华提升,成为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民族,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之彻底翻身崛起,超越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交替但最终走向了富强。德国统一后大力发展教育,并两次走上了侵略外国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其文明彻底脱离亚洲不如列强行列。俄罗斯靠彼得大帝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德国血统充分吸收欧洲工业革命的精华,而战争波及的延迟也使俄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最终成为世界大国,并以此能够在冷战中和经过118年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抗衡。

片中有几处出现了中国的身影,而正是穿插在各国崛起时段中的中国的情形,更发人深省。第一处是在开篇,“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当时,世界处于航海时代的顶峰。西班牙,葡萄牙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而竞争,而引领霸权的正是航海技术和经济实力。中国在宣扬国威,而别国在开创贸易之窗,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第二处是在介绍日本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由此,日本决定打开国门,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后来的跻身列强做了铺垫。第三处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从1890年以后,日本就变成了通过战争来促发展…日本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仅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掠去的赔款数额,就相当于它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多,赔款中的一半以上都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这是中国近邻日本的崛起实录,当时的中国依然没有意识到闭守国门的劣根。

需要借鉴之处还远不止这些。西班牙,葡萄牙让我们看到了对外贸易对国家崛起的支柱作用。荷兰的商人让我们明白商业中诚信的重要性,以及集资的手段。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许不适用于中国,但是其革命产生的人权与自由的思想却影响了全世界。

日本和苏联都是后来才崛起的国家,和中国的处境及其相似。同样认同自己的民族优越性,然而当苏联吸收欧洲先进工业技术的时候,中国还在享受康乾盛世带来的表面的繁荣。当然,地理因素也不能排除在外。苏联和欧洲毕竟毗邻,思想交流方便,突出体现在彼得大帝时期攻夺地中海、黑海港口和建都圣彼得堡后。然而,彼得对于西方的先进科技几乎是谦卑学习并顶着叛乱亲自到欧洲各国考察学习,这是当时的康熙所不能及的。而被西方工业化影响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后来国家的命运。日本在看到中国不敌西方列强入侵时也自动打开国门,往来通商,并积极和西方先进国家沟通,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和使团,其中大量出国人员为自愿,这与随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中被迫入洋学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地理的隔阂是中国当时闭塞的原因,那比中国更东的日本的崛起将给予这种借口一些打击。当然,西化过程的代价也是不可估量的,苏联的西化导致了彼得大帝时期普通百姓,射击军军团,乃至彼得儿子的造反;日本的西化也使名相大久保利通遇刺身亡。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削弱其对先进,强盛等状态的无限渴望。

中国历史上走过弯路,受过屈辱,但是有的时候走些弯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走过弯路能够使中国在更大的决策上不走弯路,屈辱能够使中国在今后的交锋中不受屈辱。

第15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对中国而言,在《大国崛起》中的其他大国的兴衰起伏,整个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这些大国都至关重要,他们对中国而言,更多的是不堪回首的痛苦回亿,但沉浸在历史的伤痛和仇恨是没有意义的,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整个世界。

和其他九个大国不同的是,咱伟大的中国有着五千年深厚历史和包容其他文化的深厚根底,可在《纽约时报》评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这虽然是对美国的警醒,但业给我们以警醒,强国之路,必需保持软硬的综合平衡,哪一个要素都不能偏废。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级,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芝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1876年,美国为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当时清政府业派出展出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英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发电机,而中国展出的是银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是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把他杀而是自杀,他们早已失去创新活力,他们早已被历史淘汰出局,这就是时代差距。

那么,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会有资格谈论还会是第一。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用油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中国将创造人类历史发展上的重大奇迹,而这以过程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影响着世界格局。

近代以来的追赶,让世界再次听到中国的声音,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出了一个圈,咱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就是这位老人给咱中国作出的贡献,这几十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从容自信地立足于世界,探究杂技地强国之路。

正如结束了对日本,韩国访问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伯格转往北京与中国长杨洁篪举行的会晤,对于国际社会关系的中方会在朝鲜政策方面做出重大改编的猜测,杨洁篪向媒体回应称,“我们反对朝的政策是一惯的,包括对朝鲜半岛的核心问题,我们的政策也是一贯的,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懈地为参观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半岛与中国合作不懈努力。”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我心中,祖国是我的脊梁,我们的复兴之路还未结束,作为一位中学生,可想而知,我们的肩上负担的胆子还很重,为了中华民族的梦,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同学们,大家共勉吧!中国,加油!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16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剧情由葡萄牙,西班牙的海洋时代-荷兰的小国大业-英国的走向现代,工业先声-法国的激情岁月-德国的帝国春秋-日本的百年维新-沙俄的寻道图强-苏联的风云新途-美国的新国新梦,危局新政。

每一个国家都视乎有着相同的历史发展,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这是世界的发展,各国都通过革命的方式改革自己国家的社会性质,从古板,陈旧的封建制改革成为与资产阶级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或改革成为与工人阶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最终都登上了现代化进程的道路。《大国崛起》这部大型纪录片中我最感兴趣有两个内容:

一、德国军国主义的形成及其利处和危害。德意志在欧洲各国纷纷建立各民主国家之时,还处于欧洲中部的315各城邦的四分五裂之中,此地还成为欧洲其他各国的战场,民生四起,各城邦之间关税泛滥,“假如你在柏林问‘这是哪里’人们会回答‘这里是普鲁士’假如你在维也纳问‘这是哪里’他们会回答‘这是是奥地利’究竟德意志在哪里?”在多种情况下,德意志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乱世出英雄,铁血宰相俾斯麦出现是德国实现了统一,这是一种至上而下的封建军国色彩浓厚的改革。正因为这种至上而下的封建军国色彩浓厚的改革,使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赶超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强国;使教育在全民得到了普及,让德意志民族响彻是世界。但大量的封建残余给世界带来了二次毁灭性的打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初德国以武力拷打世界,但在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又带领的德意志民族以思想拷问世界,德意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一个实在的民族,他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特别和日本成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现在我们,看到的德国,不仅要学习他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更要学习的那一种优秀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和弊端,但我看到危局新政的时候,这是最令我激动和伤心的时候。20世纪2、30年代西奥多·罗斯福执政期间,是美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人们都无法预知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将从美国开始,直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生,是有规律性的,都是以一而牵化的,因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供求关系来调节的,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人们,可以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明,提高经济管理模式(唯利是图),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所以我认为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重大举措。

最后,我认为这九个国家,都不是大国,是强国,大国应该是:精神和物质相结合,不是武力侵略,也不是用思想侵略,而是把自己的优良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传播给其他国家,使人们真正的进入和谐快乐的世界。

第17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我个人也认为这是很具有震撼力的电视片。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这是电视片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也是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比如184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特别是蒸汽火车的出现,美国西进运动和工业化、特别是爱迪生、FORD等发明家和企业家的发达,带动了社会经济,使得崛起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但是,有了物质条件,就真的能崛起为真正的大国吗?历史上,从蒙古到西班牙,这些依靠外部掠夺为主的'国家,崛起和衰落同样迅速。不是说,英国没有对外掠夺,而是人家的主力和优势建立在国内。于是,我们看到当英国的海外贸易和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约在1830年左右,资产阶级宪政出现了,而后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在1863年左右,工人阶级开始得到选举权。

也就是说,大国的发展和真正崛起,在全球竞争的现代,不仅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进步——民主化。

这中间的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则下的平等,而要让规则活起来,不成为橡皮图章,就必须让参与竞争的主体制定和维护规则。比如说,英国早期,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国王剥夺,就搞了大宪章,用议会高于王权来保护自己,而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贵族剥夺,而要求选举权;后来,出于同样的原因,工人阶级也有同样的要求。

宪政民主的经典演化路径就是这样。

可以说,人们追求更好生活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选择参与到政治中去,而以普选为特征的民主就成了必然形式。

第18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英国,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国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发达,很适合旅游,最重要的它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息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对这个神秘的的国家更加向往。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大国崛起》英国这个篇章。看了之后真的对我的感触很大,我对这个国家越来越感兴趣了。身为一个大西洋上小小的岛国,他是有怎么样的勇气对抗当时海上霸国西班牙。真的很佩服伊丽莎白一世的威严。她作为一个弱智纤纤的女流之辈,她为了她的国家为了她的子民终身未嫁。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这个国家。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一心为民的态度,这个国家,这群人民没有让她失望。英国迅速就在欧洲崛起。以前西葡,荷兰统领海上霸权的时代逐渐没落,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

一谈起英国我们就可以想到两个称谓,一个是“日不落帝国”一个是“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其实可以概括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首先来说第一个。

英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英国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特别是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统领下,发展本国经济,进行资本积累成为了振兴英国的头等大事。这个使命即使女王死了,查理一世即位也是没有荒废的。所以在英国发展初期,对殖民地的扩张和侵略从来没有断过,乃至应该过殖民地遍布全球。对于应该过国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以至于有了“日不落帝国”这样的称号。

世界工厂更是不用说了,工业革命带给全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这个国家在中国还在封建锁国的时候已经开始开始谱写新的历史篇章,机器开始代替手工,这在当时的清王朝是无法想像的。工业革命的枪声首先在纺织业打响了。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极大的减少劳动生产力。最有历史性意义的自然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瓦特这位发明家,必定让全世界的人民铭记在心。就是这位普通的工人让我们开始走向新时代。随后各个国家都开始追随英国展开工业革命,转眼全世界都开始朝工业化转变。不仅仅是这些,在政治上,英国很多的做法也是开创先河的。《大宪章》的颁布给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宪章了说明,君主的权利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利才是至高无上的。这点,在当时的世界绝对是历史性的转变。还有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查理一世上台,他试图统治人民,想控制一会,控制法院。控制人民。但是事实告诉他,在英国这么个国家是行不通的,他践踏了人民的权利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最终被送上断头台。这个时间震惊了整个欧洲大陆。那些君主专制的国家,以及那些想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开始进行思考。

文化上。英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天才——莎士比亚。人们永远无法猜透莎翁的脑袋里装了什么,他能想到人们心里最邪恶,最原始的东西并且将他通过戏剧的形式表达演绎出来。即使他的作品里含有对女王的蔑视,但是女王仍然能坐在舞台对面观看他的戏剧,或许这就是他的戏剧吸引人的地方。英国的古典文化是我们值得考究的。

在英国经济不稳的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看到了海洋的潜力,明智的向海上扩充势力,以充盈国库。而面对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声讨时,沉着的打退他们的舰队,并赶走了海上的马车夫——荷兰,从此谱写英国的海上历史。在面对和贵族们的关系时,看清了国家的局势,严格遵守大宪章的条例,和贵族们处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伊丽莎白去世之后,英国陷入了内战,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英国人民在不断的摸索着新的,适合自己国家的管理体制,终于在光荣革命之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强大的道路。

同时,英国的文化,戏剧也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他的古典文化值得我们考究。

总之,《大国崛起》英国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震撼,也是我更加了解了这个“日不落帝国”!

第19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的大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顺,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看完“大国崛起”这部十二集的纪录片,再纵观大国崛起之路,回望中国的近现代史。的确感慨万千。也想到了这么几个问题: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怎样的国家才是大国?中国目前是不是大国GDP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标准吗?新世纪的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应该怎样树立爱国心。

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

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是在“一战”和国内推翻沙皇的战争后崛起;美国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可见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经济体制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大国崛起的基础。

500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大革命,这些科技的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有4000所大学就足以说明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中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的宏扬,掀开大国崛起的篇章。

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从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来调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国崛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自强不息和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为大国的崛起谱写了一幕幕新篇章。当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距离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国的考问世界是伟大的,而拷打世界则以失败告终。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离开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没有出路的。

怎样的国家才是大国?大国崛起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引并加快经济的发展,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增强军事力量,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威慑世界。那么很明显了,只有有着健康并且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显赫的政治地位的国家才是大国。现在很多人都在说GDP说中国的GDP怎么怎么样,的确,中国百分之八甚至高达百分之十的GDP增长率很是让人眼红,但中国的经济并不健康跟不均衡。1840年前,中国的GDP总量是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结果呢?就连甲午海战前,都是日本的六倍,但甲午一战,是败得那么的耻辱。也许有人会反问,美国日本为什么强大,难道与GDP没关吗?不,有关,但总要的是她们的产业结构,我们看看。美国的GDP构成是什么,航空航天,造船,钢铁,生物科技,现代农业。日本呢,钢铁,电资产品,汽车。再看看中国,纺织,简单的制造业,和清王朝时的茶叶,陶瓷没什么区别。怎样的国家在强大,怎样的国家才能在变化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看一个国家能否在更短更快的时间内,将经济转化成暴力。通俗而讲,就是你的钱能不能换来更多更先进的武装力量。很明显,只有一个国家有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的重工业体系才能做到。因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关键时刻,只有靠自己。现在中国还在用3000万条裤子去换别人的一架飞机。到了真正的战争时期有谁跟你换,就算能换,那架飞机还是那样的价钱吗?到时候是不是真的要像国歌里唱的那样,用我们的热血铸成新的长城。强大不等于肥大,何况中国的肥大还是用的别人的脂肪呢……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其实,在我们的思修书上早就写得明明白白了。可能有人会说我怎么总说祖国的这不是那不是,外国这好那好,是不是崇洋媚外啊?不,并不是,居安思危是一个国家和名族的品质。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认为只有始终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才能有自己奋斗的方向,才有可能后来居上。正如人们上说的,狼来了,你是否准备好了猎枪

第20篇:《大国崛起》观后感

读史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这里仅仅从另一个角度,稍作窥探。

葡萄牙、西班牙,都是依靠民族独立的强大国家力量和海洋优势,通过香料贸易和殖民掠夺,而成为世界性的大国;荷兰,是在四百多年前,依靠海洋贸易和商业制度上的创新而夺得世界霸权。它们的大国之路,对中国的参考价值已经不大了。

而以英美法德日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大国发展之路,以及苏俄的强大之路,对正处在综合国力快速上升中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比较它们的经济制度。

由荷兰首先开创的一些现代商业制度,比如股票交易所、银行,在英国的手里发扬光大。英国通过海战夺取了海上霸权,但真正使其获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却是由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及其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美国,则在二十世纪早期,代替英国,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制定者和完善者。早期由英国开创的自由经济模式,在经历了几个世纪之后,带来了重重矛盾,而美国,受苏联模式的启发,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重新确保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法国则大多是借鉴英美的经济体制,没什么特别可言。

苏俄的大国之路,则充满了跌宕起伏。沙皇时期的农庄经济模式,决定了它决不可能在与已经实现工业化了的欧洲大国之间的较量中胜出。但伴随着十月革命而来的苏联,采取了高度集中式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而且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的理论支持,使其经过一个五年计划即迈入了工业化大门,工业生产能力巨增。尽管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却使其拥有了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造就了苏俄的大国之位。

与上面两种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德国和日本,它们都采用的是英美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但是,却是由国家来推动、引导经济的发展,从而克服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弊端,都搭上了工业化的末班车,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考虑到苏联经济体制的最终垮台,总的来说,在国家指导下的自由发展的经济制度,是相对较好的经济体制。而美国在大萧条期采取的经济恢复措施,包括增加国家支出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对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都依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其次,比较这些大国的政治制度。

尽管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都是向着更公平、民主的方向发展。但是,它们的政治体制依然差别巨大。如最后一集《大道行思》中,被采访者,法国戴高乐基金会主席伊夫·盖纳所言:“一个国家的体制应该适合那个国家和人民的情况。英国人的民主和法国人的民主是不同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民主也是不同的。”

中国的政治道路,只能从自己的历史中去反思。从汉初的“文景之治”到清朝的“康乾盛世”,所有的盛世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军事强大。一个散乱的国家是不可能强大起来的;而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复杂的地域、民族关系,注定了唯有中央集权,统治阶层具有强大的控制力量,才能够保证国家的统一;更进一步的,才可以有能力去干预经济的运行。这也正是当今的中国,要确保台湾不独立,坚决打击**等分裂势力的原因。

军事力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自从近几年中国海军的新型核潜艇成功试射8000公里射程的潜射洲际导弹之后,美国的航母舰队已经不敢轻易到台海游荡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强大的军事威慑,特别是核威慑,不仅可以保证我们自己不受侵犯,还让我们具有了在国际政治上发言的话语权。

同样,西方执意推销的多党制,对于中国来说,也看不到任何的好处。专*制固然有其弊病,但是,比较起来,“乱”则是更让国家内耗的情形。而且,一党的内部,也可以形成多种力量制衡,同样可以保证党的健康发展。况且,七千多万党员中,毕竟大部分还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只有具备这么强大群众基础的共*产*党,才有能力领导中国的大国之路。

最后,比较这些大国的文化。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民族之魂,发展进步的保证。无论是英美法德还是苏俄,在它们国力崛起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背后推动这种上升的力量——文化。无论是科技上的发明创造,经济上的探索发展,还是管理上的开拓创新,都包含着思想、文化的底蕴。

中国拥有伟大的文化传统和智慧,中国人具有发展所需的聪明才智和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很高兴地看到,仅仅通过三十年的发展(真正全速发展的只是近十五年),依靠技术引进和创新,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量的回国留学生,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而最近几年,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则更体现了高超的智慧。不仅仅是美国,中国也已经可以轻松驾驭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懂得了巧妙周旋和借力打力,技术之高超,甚至更胜美国一筹。比如最近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由局外人到作为重要利益方而参与斡旋,就体现了高明的国际政治策略。

而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家文化,也随着众多孔子学院在海内外的建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不仅让更多的人听到了中国的智慧之音,而且反映了中国正统文化的强盛。这是世界公认的,仅有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可与之比拟的超人智慧,它定可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给我们指点迷津。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2

葡萄牙跟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总理。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跟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跟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我想,中国能不能称霸世界,这不重要。能不能成为工业、科技强国,这不重要。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能这样存活到现在,本就是个奇迹了。我想,中国一定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3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繁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之乎者也”的老旧模型造人、造物、造社会,结果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文没有进步、科技没有创新、社会没有发展……,被人乐道的康乾盛世说白了也不过是农业盛世,老百姓混得有口饭吃饱而已,好像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就是以温饱为荣光的。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要呈现多元的文化,而多元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个民族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去接纳新思想,学习新文化,最终创造新的强势文明。

缪斯女神就这样被错过了,那时时间定格在19世纪。

20世纪,百年沧桑,然而图腾已经复健。

21世纪,新的千年,第三次信息革命风口浪尖中,谁主沉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特色之大国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4

对于之前几百年的历史,我们永远是旁观者,既是旁观者,那当然“清”,于是乎,有了央视浓缩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的12集电视记录片。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大国崛起》讲述九国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霸权的欣赏。例如,第1集谈到葡西远航探险时讲道:“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纪录片称颂: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但是,她由此赢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那是世界霸主的桂冠。”(第12集)第7集不无赞赏地强调:日本“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毕竟亚洲出了一个有能力建立殖民地的国家!第12集讲道:“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请看,霸权国家的功劳多么大!

《大国崛起》不厌其烦地向观众展示:大国“拥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荣耀”和“丰富多彩”的称霸故事。

葡西的崛起,确有其偶然性,偏偏是他们开创了地理大发现的纪元,因此他们的强盛是理所当然的;而荷兰的崛起,则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一步发掘,正如该集标题“小国大业”。但是,我想说的是,荷兰尽管曾经盛极一时,但是其兴盛必然是一种畸形的现象,因为以荷兰之国土与人口数量,它是绝对支撑不起“大国”这一名号的,因为其客观上的局限性,决定其在军事力量上是无法与后发国家抗衡的。而标题所谓之“小国”甚贴切,“大业”则令人叹为观止!英国,这个给予牛顿以莫大的荣耀、对斯密致以最深厚的师长敬意的岛国,即使在专制的王权之下,仍然存在着一部《大》;即使戏剧家对女性的轻蔑被搬上舞台,也没有阻止女王在台下就座;必须感叹,一种宽容与积极的人权观念是那么不可攻破地扎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一种对科学精神致以最崇高膜拜的仪式在这个国家被那么隆重而持久地演绎着。法国的先贤祠,希拉克总统对大促马的贡献所作的评价,相对于那种单调的生平简历、并贯以诸多“伟大的”、“卓越的”、“优秀的”、“永垂不朽”等等一类格式化的八股文而言,希拉克总统以及他的国家,对于先贤的敬仰,只怕国人要汗颜于自己的盲目崇拜了。德国总理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反纳粹的积极斗士,在二战中被杀的波兰的两百五十多万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堪称大国!在日本这一集的最后,这一句带有浓重色彩的白话,确也是个实在话。

当然大国崛起的原因很复杂,值得中国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仅从一个侧面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5

一个大国,它的标准当然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民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尊重。但是一个大国的形成并没有这么容易。

荷兰和西班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国,它们临近海洋,能够便利地贸易、交流,但是只有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是不能让两个占地面积极小的国家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强大凝聚力。荷兰的恩里克王子以国家的名义支持航海家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再是个人的孤立冒险,而是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战略;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皇在和哥伦布的谈判中,接受了一个有航海抱负的平民的要求,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皇冠上的珠宝。这就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自上而下的一股团结力量,使两个在欧洲边缘的国家成为了大国。

但是,在很多国外学者谈论大国崛起之谜时,都提到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的确,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也能提升国家人文精神,使当时的英国成为一个文化丰富的国家。英国的牛顿定律打开了英国走向工业大国之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展示了新的经济秩序。所以,一个国家良好的思想、文化可以使国家崛起,也可以影响世界。

当然,国家的崛起也有另一种答案,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一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的荷兰凭借一系列完整的商业制度,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大国;英国靠推行自由贸易建立市场,使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让经济腾飞;当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利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称霸了许久,而突然经济落寞时,则用政府无形的双手来干预,使经济渐渐回暖。所以体质的健全和创新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稳定。

我们回头看一下我们的中国,在19世纪,20世纪,为什么中国屡屡遭到欧洲国家乃至亚洲国家的欺凌?我认为首先是咱们国家思想的问题,那时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信奉封建思想,而这种思想让国家闭关锁国、不接受新的思想、文化、技术,让我们的经济发展停滞,与世界国家拉开了长长的距离。其次是体制问题,国家垄断经营,不给市场一个自由的空间,使得经济发展缓慢,无法入流,无法跟上世界其他国的脚步。所以打开国门,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国之路的开端。

大国崛起,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有一个经济与政治的现代化的过程。而只有在不同时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大国之所以难解,因为每个大国的发展模式都是不能简单地复制和模仿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前我们是学习苏联,学习它的计划经济等等,但是如今,我们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还要走的路很长,我们要摸索出一条新的路是艰难且冒险的,但是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我们离成为强国的梦想也就不远了。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6

因为工作的缘故,不得已,才又看了一遍央视十年前的大手笔——《大国崛起》。以前看这部片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消磨时间,或是纯粹为了找点乐子。现在再看这部片子,则是希望能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解读它,更希望对大国的.崛起之路有一个更好的总结。

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在整部片子的谋篇布局上可谓匠心独运。细心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这部片子从第一集开始到第十二集结束,数不清的疑问贯穿在每一集片子中。比如第一集海洋时代里在描写葡萄牙人对于海洋世界的遐想时曾这样写道:世界真的是托勒密描绘的这个样子吗?大西洋真的无法航行吗?巨大的问号折磨着欧洲大陆,也燃烧着痴迷于地理学和航海战略的恩里克王子。

这种描述方式或者说阐述方法,我们在每一集里都可以看到,正是通过这样层层设扣哦方式,观众的胃口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故事的推进也显得更有逻辑性。事实上,层层设扣,是纪录片一种非常重要的讲故事的方式,它不仅应用于纪录片,在电影里中也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自然是由于人类对于未知的渴望,这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

“层层设扣”帮助纪录片更好的推进节奏,但严密的逻辑只能保证一部片子不出现硬伤,并不能确保它一定会好看。对观众而言,一部纪录片首先要好看,其次才能关注其逻辑性等其他方面。因此,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观众的,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讲述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

“油画上这位用巨型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绣金披纱来装饰的女性,就是当时英国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在重叠繁复的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人们记住的是一个庄严高傲的王权偶像。”这是大国崛起第三集:走向现代的一个段落篇章。这里,片子以伊丽莎白女王,这个英国走向现代的关键性人物为核心来展开故事。通过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来传奇一系列轰动一时的大事件,我们姑且可以称作“以小见大”,实际上,对观众而言,历史无论多么的波澜壮阔,波涛汹涌,它终究只是过去发生的事,或者说终究算是一个故事。对很多现代人而言,我们很难想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革命的困难,生存的危机等一系列在今天已经被轻而易举解决的难题。因此,人,只有人的故事,才能更容易引发人的同感,引发观众的感同身受。

在大国崛起的故事中,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幕幕冷冰冰的油画,相反,他方佛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一桩桩正在发生的故事。这就是通过小人物,地点这种星星之火,最终引发的燎原之势。

当然,大国举起的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央视自身的平台具有无可比拟性,国家级的资源调动能力也不是一般的机构能够制作单位能够想象的,但所幸,他它是一部好片子。

说完了纪录片讲故事的方法,接下来也许我们可以谈谈片子本身的内容。大国,崛起。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别有一番滋味。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大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曾为人类历史的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辉煌一时的封建主义却成了中国前进的绊脚石,中国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被西方各国远远的甩在身后。战争以来,中国就开始不断遭到西方列强的蹂躏,羞辱,甚至差点走上被肢解的命运,很多历史学家都把中国的近代史形容成一部屈辱史,正是在那个时期“东亚病夫”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人的地位自然也一落千丈。

进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逐步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统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运动更是让中国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发展奇迹。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国力的增强,埋藏在中国人心里的那颗大国之心也随之显露。从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到地方的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人会怀疑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能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心态。在这个时间点,大国崛起的播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片子中的九个世界大国,崛起的路径不尽相同。葡萄牙、西班牙靠的是最到完成国家统一的先发优势而称霸海洋;荷兰凭借发达的工商业而享誉全球;英国最早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法兰西以深邃的思想解放人性,号召人们解放思想,追逐自由;德意志从分裂走向统一,确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经济的腾飞打下基础;沙俄则靠着强大的君主专制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沙皇改革;日本始终坚持与强者为伍,终于走在世界前列;美利坚甩开历史包袱,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那么,中国,中国的崛起靠什么?我们不得已而知,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单纯借鉴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吗?显然,历史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no。那么,人才、技术、体制、机制、市场潜力、国民素质、人文精神,中国又有哪些能够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呢?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7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走过六十年,回首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国人现在越来越热衷关注历史,似乎是易中天和于丹带领百家讲坛发动起来的。CCTV做的这个片子立意很新,大国崛起,是历史又不全部是历史,是历史又不是全部的历史。

确实是历史,但仍然有很大的篇幅在说经济说人物说文化。确实是历史,但不是全部的历史,只是截取一些片断,这些片断是它崛起的历史。

看历史不只是了解更是为了借鉴,学习本国的历史和学习大国的历史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看完之后你会知道,无论这个国家历史是否悠久,它都具备自己独特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经济上的,体制上的,法律上的,这种文化就是所谓大国文化,这种文化是大国崛起的力量,更是大国得以不倒的基石。

荷兰人的文化是经济,他们曾经控制了几乎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日本人的文化是学习,从中国到西方他们永远跟在强者的身后;法国人的文化是自由,轰轰烈烈的马赛曲从这里唱响,夹带着自由的呼声;德国人的文化是自省,大战把国家毁了,可是废墟之上迅速站起来的还是德意志人。等等这些都是大国的文化,有了这些文化一个国家才是大国,国家才足够完整,任何武力的或丧失文化的征服都太过苍白。

之于中国,始终在走着成为大国的道路但至今仍然不是大国,中国的文化是什么?很多。从古代的仁义到现代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文化太多太深,所以很难找到核心文化。中国人太多,历史太深,找到一个全民族认同的核心文化谈何容易,更何况许多代表传统文化价值的东西正在遗失,试问遗失掉的精华拿什么来补?

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仍然需要学习,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还是高看了自己,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大国这让我们很难放下姿态。彼得大帝隐姓埋名去欧洲学习,甚至在国家的最西端建立新的首都;日本人的使团遍布所有世界大国,明治维新终于走上大国的道路。中国人呢?很难看到这样的学习精神,很多人出国但有多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开开眼界享受享受则已,这才是要命的。

诚然,国家电视台尤其是中国的国家电视台做的片子免不了有舆论的导向,说到俄罗斯不谈他们回归资本主义框架的事情,于是那一集直接做成了苏联。片中还提到,荷兰英国和美国是真正意义上征服过世界的国家,因为只有经济征服才算征服,这一点也符合目前国家一心搞经济的战略。但,这是可以原谅的,总的来说,片子做的还相对客观,那百分之二十的政治需要也不必深究。

大国崛起这个命题很值得思考,尤其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套片子很有想法,至少是个抛砖引玉,也算是善举罢。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8

这个礼拜,看完了《大国崛起》。这部长达12集的纪录片,我觉得是央视近年来最好的影片,拍得很大气宏伟,尤其是它的音乐和动画制作水平,感觉很像美国大片了。影片中对各国发展分析的也不错,有如一位博大精深的历史老师,让我很好的回顾了一下高中的历史,(哈哈,虽然高中历史学的也还是不错的)更加宽广的开拓了我的视野。

玩过《大航海时代四》的朋友应该对大国崛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都不会陌生吧,这也是我对这部影片非常有兴趣的一个支点。影片中那唯美的画面、宏伟的帆船、感人的音乐,感觉和游戏如出一辙。这的确是一款让人很长见识的游戏。

不想过多的评论,每个人看完《大国崛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网上的评论也都是一大把,比我想的有见地多了。影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两个国家:荷兰和美国。

也许是因为高中历史课本对荷兰这个国家的描述非常少吧,感觉看荷兰的强国历史是特别新鲜。另外荷兰也是本人特别向往的国家:郁金香,风车,海道,港口,当然还有那别样的文化和历史。荷兰的发展和其它国家不同,它没有依靠过多的武力掠夺,而是依靠自由贸易和制度创新不断使自己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小小的荷兰,却诞生了许多第一个出现在世界上的机构。荷兰人口不多,却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美誉。荷兰,还成为第一个侵略我们国家的西方大国。这个国家,不可小觑。

美国,正如影片中的标题——新国新梦,很喜欢这种充满梦想,自由开拓的感觉。美国人的历史就是移民的历史,就是各国精英寻梦的历史。还有一点是美国历史上,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总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让这个国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我想,这也是和它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分不开的。

末了,从大国崛起想到个人崛起,它也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一个人进行新的尝试、产生新的观念,拥有新的视野,是很容易崛起的。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9

只有开创新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国家才有可能有跟别的国家不一样的突破并强盛起来。

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丽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台上的一次大戏悲剧性落幕。

恩里克王子虽然没有亲自出海,但是他设立航海学校,以国家名义持续地鼓励航海事业,他终身未娶,为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葡萄牙由此向海外扩张开启了与各国的贸易,日渐强盛。西班牙也是因航海而与葡萄牙相互竞争,势力遍布全球,两国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他们的航海冒险不说对他们自己的国家有益,对我们也是有益的,没有他们的航海探险我们就不会知道世界还有这么多的国家和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是一意孤行地认为我们所处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央,我们这里就是世界的全部。多亏了他们,这个地球才被拼凑完整;我们也才知道地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我们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神秘的地球;才有了各国的文化交流。

同样的,只反复做一件事不注意其他方面这个国家也会衰退。就比如葡萄牙和西班牙只知道掠夺和挥霍财富,这并非长久之计,还应该发展国家的各个方面。我们国家的宋朝重文轻武,别的国家就能轻易攻破城池,趁虚而入,这是同样的道理。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0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浪。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依靠着有理的地里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鲱鱼开始的,很多人以捕鲱鱼来挣钱。荷兰的商业有许多发展自由和创新能力,一把小刀让他们脱颖而出,对商船大胆的改造,宁愿冻死也没有动货物,使他们一点一点的变强。当年,西班牙占领荷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遇到半点抵抗,荷兰人就俯首称臣了!后来西班牙人宣称,荷兰是西班牙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毫无异议!

当西班牙人派来总督,当他们的国王的时候,他们就马上顶礼膜拜了。但是,当西班牙人提出上重税的要求的时候,荷兰人就不干了!他们马上揭竿而起,奋起反抗,把西班牙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土!他们对于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并具有“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通商和赚钱利益”的思想。后成立了股份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接着又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回顾这段历史,和片头展现的画面一样令人汹涌澎湃,震撼不以,后面的一系列国家由盛转衰,跌宕起伏,期间波澜壮阔极富历史代入感,仿佛让人置身其境!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1

沿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上,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北角处从东北至西南分部这一列弧形岛屿,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这就是日本——太阳最先升起地方。

日本历史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这一点与不列颠群岛颇为相似,但日本比不列颠群岛更加与世隔绝。

日本的地理条件并不优越,国土面积仅37万多平方公里,不仅矿产贫乏,而且常遭地震、火山和台风的袭击,同时他又是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典型东方国家,因此日本能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在很短的时间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成为成功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唯一东方国家,着实令世界为之震惊。

在国家大战略中的地理要素和精神文化因素向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手段选择,就日本而言,地缘政治要素对于其战略影响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常常体现为一种极为严厉的束缚。

日本历来是一个喜欢与强者为伍的国度,在东亚来讲,日本是第一个受到强烈的意识文明冲击而开始现代化并取得大体成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亚洲国家。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2

《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这些镜头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读史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这天,也影响着未来。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我在那里稍作窥探。

这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怎样才能快速发展,振兴我国的大国梦?这部电视剧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多,人类对自然的驾驭潜力就越强,人类社会也就越发达,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人类发展史证明,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二。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这和中国的状况何其相似?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目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取,为自我的崛起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我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代,实践证明只有建立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才能有效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是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基矗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三。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培养目标、质量、办学模式等,但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可改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教育可促进科技发展,使科学技术及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可改变人的收入分配。因此,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的与改革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日本,原先比欧美国家落后,此刻不但赶上,而且还超过了欧美国家,连续十多年来一向持续是最大的债权国,其原因就是日本注重国民的文化教育,使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得到了遵重,消除了对抗,使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携手向前,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大踏步前进。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3

摘要:《大国崛起》,用理性的态度、开阔的视野,较为客观地解读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国先后崛起的历史,纵观大国崛起,我们应以经济发展与崛起视角,探讨与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规律与一般经历,《大国崛起》正是试图告诉大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国如何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500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轨迹背后,暗藏着哪些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这些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关键词:《大国崛起》 读后感 收获 评价

一 主要内容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联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世界的主角,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讲述了上述九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为内容,将视线集中在各国“崛起” 的历史阶段,追寻其成为世界大国的足迹,探究其“崛起”的主要原因。力求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同时,通过各国特色鲜明又具有某些共通性的强国之路,寻找其创造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精神财富。

(一) 精华部分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但是,查理一世时期却经历了四年内战,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位置。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专利法》的颁布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他们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 读后感及收获

(一) 引起的联想 1.崛起的实至名归与昙花一现

在《大国崛起》讲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中,可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崛起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通过国家制度的完善促成的崛起,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良性崛起,通过这种方式崛起的大国,主要有荷兰、英国、美国等。这些国家在崛起之初,都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先进、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运作,使国民经济渐入佳境,而经济的繁荣又使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得以提升,从而最终实现国家崛起,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自身的大国地位。

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国家军事实力的膨胀“速成”的崛起,这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恶性崛起,通过这种方式崛起的大国,主要有德国、日本等。在历史上,这些国家往往属于“后起国家”,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发展的空间受到局限。为了达到快速崛起、后来居上的目的,历史上的这些国家在崛起之初往往并不注重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军事上,以战争的方式开拓市场、聚敛财富,从而实现迅速崛起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崛起,但在昙花一现般的崛起之后,却总是伴随着国破家亡、遭受失败的命运。

不难看出,依靠军事手段走战争侵略的道路,虽然也能实现国家的崛起,但这种急功近利的恶性崛起却难以持久,并且往往“不得善终”。与恶性崛起的国家相比,依靠建立良好制度实现崛起的大国,国运比较稳定持久,而且不会大起大落,当然,这些国家在强盛之后也会遵循客观规律,逐渐走向衰落,但彼时它们依然能保持一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纵观走良性崛起之路的国家,虽然崛起的时间相对慢一些,但这种崛起却是经得起风云变幻,经得起时间检验,做到了实至名归的真正崛起。

2.今天的中国该如何崛起

历史演进到今天,它给了中国千载难逢的崛起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成功崛起?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思考。

首先,我们要看到,良性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应幻想凭借抓住某个忽然降临的机会,就可以达到迅速崛起的目的,即使这样的崛起真的降临到我们头上,它也并不会长久,更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好运。中国如何崛起,关键是选择何种模式实现崛起,显而易见,我们理应选择良性的崛起模式。既然选择了良性崛起,我们就需要摒弃急功近利之心,平心静气地将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加以完善并实现创新,逐步创立起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先进、更有生命力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使中国有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世界,从而实现具有中国风格的良性崛起,这样的崛起,既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世界所期待的。

3.收获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国与国之间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

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4.对中国和平崛起问题的启示

一是解放思想。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新技术,当时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提供了相对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瓦特、牛顿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的诞生营造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汽机的实验被狂热的宗教界当作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伽俐略的悲剧发生在瓦特身上,英国还会发生工业革命吗?其间比较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正是由于这些思想启蒙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自由、博爱、人权、主权在民、契约社会等先进的现代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使这些大国的崛起有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是改革体制。国家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其上层建筑必须与之相适应相配套。为此,一些大国为了强国都进行了体制改革,或者说进行了制度创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与欧洲列强为伍,成为世界大国之一。俄国的改革,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废除农奴制后,为工业化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兵员,最后成为了欧洲事务的仲裁者。改革体制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如沙皇彼得一世、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本来是改革体制最有力的推动者,可当改革到一定阶段,触犯到自身利益时,都不约而同地成为改革的反对者。为了自已的利益,不惜葬送国家几十年的改革成果。可见,如何约束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防止他们成为继续改革或改革深化的反对派,确保改革取得最终的成功,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很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是尊重人才。兴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尊重,这谁都知道,但要落到实处却很难。法国和英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法国有座先贤祠,里面放置74位先贤的棺椁,这些先贤中只有12位是杰出的政治家,其余的都是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之类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其中最显要的地方放的是伏尔泰和卢梭的棺椁。英国为出身低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当时其他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了。现在我国杰出人物死后骨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4

一直以来,对国家大事少有关心,08年即将过去,相信中国人对08年的记忆是深刻的,从春节的雪灾,到汶川的地震,到北京的奥运会,到现在的金融危机。而我,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似乎长大许多,不再如以前,就只会想到自己,会想要了解更多,关心更多,毕竟每个人都是社会人。

《大国崛起》共分为十二集,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第一集 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第三集:走向现代――英国(16 - 17世纪);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18 - 19世纪);第五集:激情岁月――法国;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第七集 百年维新――日本;第八集 寻道图强――俄国;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第十集 新国新梦――美国(17世纪 -19世纪;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第十二集大道行思。此纪录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从航海开始,原来割裂的世界终于在地理上连成了完整的世界。每一集的名字已经概括了这一集要讲的核心,从未看过如此长篇电视纪录片的我,真的感到振憾。这些国家的名字,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即使是对于世界历史不了解的我。但也因为对世界历史的不了解,我也无法解读大国真正成为大国的原因。只是,看过之后还是略有感想。

一个深刻的感觉就是,从不同的人不同的口中,经常被提到的“文化、教育”,还有,每个大国进程中被提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著作,有些我们很熟悉,有些我们并不熟悉,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迹。从海洋时代的哥伦布、麦哲伦,走向现代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工业先声的牛顿、瓦特、亚当·斯密,帝国春秋的俾斯麦,百年维新的涩泽荣一,到风云新途的列宁,到美国的爱迪生、福特,这只是少数的代表,有所谓的政治家,更多的是启蒙思想的思想家、作家,引领人类探索自然的科学家,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企业家。“科学、技术、人才”,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抓好这几样似乎一个国家的发展、发达就会到来,而这些也都源自于合适的教育,大国的发展是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的,教育也不是固定不定,不同的时期有它合适的教育内容,这也才促进了大国的发展。日本的崛起,它的百年维新的“求知识于世界”的思想,融入于教育中,人才培养了,科技发展了,国家还能不强大吗?即使作为中国人,现在的我对日本并没好感,但不能否认的是它确实够实力,我们要做的是像强国靠齐,学习人家发展旅途中的精华,一步步得壮大自己。还有,法国的先贤祠,也是这个纪录片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处。真的好想进去一睹先人的风采,躺在里面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躯,更多的是他们精神,他们带给世界的“财富”。也让我们看到法国有多尊重人才,“居住着”的作家、科学家们要比政治家们多,说明什么,我想大家都懂。

大国并不是一直辉煌着,总是有些起伏。不少的国家都迷信武力争霸世界,可最后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家的财政不堪战争的重负,或是战争的失败,带给国家的最终都只是人民生活的萧条。在和平中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工商业才是维持强国的基础。但日本的崛起却是由于国门被黑般敲开,看到二战后它的发展,当时心里只想到一个词“痛定思痛”,为了不受欺凌,唯有比人更强大吧。

最后简单说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幕吧,普鲁士的小学纪念馆,记得里面有一句话,它的未来在小学就奠定了;彼得一世的留学,因为第一次听到一个君主可以如此跟普通人一样生活,做工匠;德国人对历史的承认,把纳粹历史写进教科书,当时想到的是,为什么日本一再否认一些历史呢?1970年的冬日,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下跪,“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而跪下了”,真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600多万犹太人,那刻可以安息了吗?

岁月流逝,很多历史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存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消逝。但历史依然如此沉重,不要再重复历史的错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正确得勇敢得面对历史,是现在的人应该做的。

无法说出多少大道理,我想观后感,也就是观后之感受吧,即使是微小的,只要真实的感受即可吧。最后引用一段话作为结尾“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5

一个国家的外部崛起是它内部强大实力的外延。

英国,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自称为“日不落帝国”。我认为,英国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

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崇“重商主义”政策;在新航路的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并且注重发展海军,夺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纪末,其殖民地几乎已遍布所有大陆板块,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可惜,后来殖民地纷纷独立,以致于英国受到了一些打击,失去了昔日荣光。)

丘吉尔曾说过:“大英帝国即时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看出,英国对科学的尊重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使得英国成为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上取得许多优秀成果,以此为英国崛起打好了基础。

而美国于1876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以此来庆祝其独立100周年。当时,清政府派出了展览团,他们展出的是小脚绣花鞋及纯银打制的器具,而西欧国家展出的却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英国展出的是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这就是当时的中国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啊!

尽管现在的中国向西方学习了许多的高新科技,并因此取得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是在复制,模仿,而非创造!这样的中国,注定是会落后于那些积极创新科技的国家。我觉得,我国只有重视教育,善于借鉴别国经验,提高国民素质与生活水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当“中国制造”成功转化为“中国创造”时,就是赶超它们的有利条件。我相信,中国会靠自己变得更强大!

大国崛起观后感1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葡萄牙开启了航海时;西班牙光复了国土;荷兰创造了现代商品经济制度;英国建立了强有力的君主制度,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开辟了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大革命,传播了启蒙思想;德国在法国的王宫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迎头赶上,最终实现了现代化;俄国废除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缔造了苏维埃政府;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制定并实施了宪法,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从它们的崛起道路来看,我们不难得出大国崛起的必需因素:国家的统一,工业的发展,制度的明确,积极求索的态度,思想领域的开拓。不管它们的方式是文明,还是野蛮,他们终于站在了历史的潮头,引领了世界的前进。虽然人之于历史只是沧海之一粟,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迪亚士到伊莎贝尔女王,从哥伦布到达伽马,从梵高到莎士比亚,从瓦特到牛顿,从拿破仑到伏尔泰,从李斯特到俾斯麦,从佩里将军到沙皇,又从列宁到华盛顿,再到爱迪生。他们,总是在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站出来推一把,或是档一把,才有了如今的世界。国家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上,更体现在人文精神上。所以,一提到盛产艺术家的地方我们就会想到荷兰,一提到莎翁的戏剧便会想到英国,一提到浪漫便会想到法国,一提到音乐家就会想起德国。

五百年很长吗?似乎不是。九个大国的崛起仿佛只是一个长长的梦,一个有帆船,有蒸汽机,有电灯,有号角,有鲜血,有勋章的记忆。然而,中国呢?悠悠华夏何时才能崛起?十九世纪,国门洞开,中国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求索。在近代的殷殷血火中,在无数革命先烈的脊梁中,在令人惶恐的动荡中,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诚然,我国现在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钓鱼岛,黄岩岛,南海,美国重返亚太。这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新的挑战。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我们也迎来了崭新的2013年。航母style,让我们看到了活力,看到了激情。2013,中国,准备好了!

大国崛起,中国崛起!

大国崛起观后感2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大国崛起观后感3

葡萄牙跟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总理。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跟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跟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我想,中国能不能称霸世界,这不重要。能不能成为工业、科技强国,这不重要。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能这样存活到现在,本就是个奇迹了。我想,中国一定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

大国崛起观后感4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繁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之乎者也”的老旧模型造人、造物、造社会,结果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文没有进步、科技没有创新、社会没有发展……,被人乐道的康乾盛世说白了也不过是农业盛世,老百姓混得有口饭吃饱而已,好像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就是以温饱为荣光的。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要呈现多元的文化,而多元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个民族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去接纳新思想,学习新文化,最终创造新的强势文明。

缪斯女神就这样被错过了,那时时间定格在19世纪。

20世纪,百年沧桑,然而图腾已经复健。

21世纪,新的千年,第三次信息革命风口浪尖中,谁主沉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特色之大国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大国崛起观后感5

对于之前几百年的历史,我们永远是旁观者,既是旁观者,那当然“清”,于是乎,有了央视浓缩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的12集电视记录片。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大国崛起》讲述九国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霸权的欣赏。例如,第1集谈到葡西远航探险时讲道:“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纪录片称颂: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但是,她由此赢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那是世界霸主的桂冠。”(第12集)第7集不无赞赏地强调:日本“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毕竟亚洲出了一个有能力建立殖民地的国家!第12集讲道:“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请看,霸权国家的功劳多么大!

《大国崛起》不厌其烦地向观众展示:大国“拥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荣耀”和“丰富多彩”的称霸故事。

葡西的崛起,确有其偶然性,偏偏是他们开创了地理大发现的纪元,因此他们的强盛是理所当然的;而荷兰的崛起,则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一步发掘,正如该集标题“小国大业”。但是,我想说的是,荷兰尽管曾经盛极一时,但是其兴盛必然是一种畸形的现象,因为以荷兰之国土与人口数量,它是绝对支撑不起“大国”这一名号的,因为其客观上的局限性,决定其在军事力量上是无法与后发国家抗衡的。而标题所谓之“小国”甚贴切,“大业”则令人叹为观止!英国,这个给予牛顿以莫大的荣耀、对斯密致以最深厚的师长敬意的岛国,即使在专制的王权之下,仍然存在着一部《大》;即使戏剧家对女性的轻蔑被搬上舞台,也没有阻止女王在台下就座;必须感叹,一种宽容与积极的人权观念是那么不可攻破地扎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一种对科学精神致以最崇高膜拜的仪式在这个国家被那么隆重而持久地演绎着。法国的先贤祠,希拉克总统对大促马的贡献所作的评价,相对于那种单调的生平简历、并贯以诸多“伟大的”、“卓越的”、“优秀的”、“永垂不朽”等等一类格式化的八股文而言,希拉克总统以及他的国家,对于先贤的敬仰,只怕国人要汗颜于自己的盲目崇拜了。德国总理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反纳粹的积极斗士,在二战中被杀的波兰的两百五十多万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堪称大国!在日本这一集的最后,这一句带有浓重色彩的白话,确也是个实在话。

当然大国崛起的原因很复杂,值得中国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仅从一个侧面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

大国崛起观后感6

一个大国,它的标准当然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民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尊重。但是一个大国的形成并没有这么容易。

荷兰和西班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国,它们临近海洋,能够便利地贸易、交流,但是只有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是不能让两个占地面积极小的国家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强大凝聚力。荷兰的恩里克王子以国家的名义支持航海家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再是个人的孤立冒险,而是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战略;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皇在和哥伦布的谈判中,接受了一个有航海抱负的平民的要求,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皇冠上的珠宝。这就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自上而下的一股团结力量,使两个在欧洲边缘的国家成为了大国。

但是,在很多国外学者谈论大国崛起之谜时,都提到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的确,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也能提升国家人文精神,使当时的英国成为一个文化丰富的国家。英国的牛顿定律打开了英国走向工业大国之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展示了新的经济秩序。所以,一个国家良好的思想、文化可以使国家崛起,也可以影响世界。

当然,国家的崛起也有另一种答案,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一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的荷兰凭借一系列完整的商业制度,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大国;英国靠推行自由贸易建立市场,使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让经济腾飞;当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利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称霸了许久,而突然经济落寞时,则用政府无形的双手来干预,使经济渐渐回暖。所以体质的健全和创新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稳定。

我们回头看一下我们的中国,在19世纪,20世纪,为什么中国屡屡遭到欧洲国家乃至亚洲国家的欺凌?我认为首先是咱们国家思想的问题,那时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信奉封建思想,而这种思想让国家闭关锁国、不接受新的思想、文化、技术,让我们的经济发展停滞,与世界国家拉开了长长的距离。其次是体制问题,国家垄断经营,不给市场一个自由的空间,使得经济发展缓慢,无法入流,无法跟上世界其他国的脚步。所以打开国门,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国之路的开端。

大国崛起,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有一个经济与政治的现代化的过程。而只有在不同时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大国之所以难解,因为每个大国的发展模式都是不能简单地复制和模仿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前我们是学习苏联,学习它的计划经济等等,但是如今,我们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还要走的路很长,我们要摸索出一条新的路是艰难且冒险的,但是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我们离成为强国的梦想也就不远了。

大国崛起观后感7

因为工作的缘故,不得已,才又看了一遍央视十年前的大手笔——《大国崛起》。以前看这部片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消磨时间,或是纯粹为了找点乐子。现在再看这部片子,则是希望能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解读它,更希望对大国的崛起之路有一个更好的总结。

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在整部片子的谋篇布局上可谓匠心独运。细心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这部片子从第一集开始到第十二集结束,数不清的疑问贯穿在每一集片子中。比如第一集海洋时代里在描写葡萄牙人对于海洋世界的遐想时曾这样写道:世界真的是托勒密描绘的这个样子吗?大西洋真的无法航行吗?巨大的问号折磨着欧洲大陆,也燃烧着痴迷于地理学和航海战略的恩里克王子。

这种描述方式或者说阐述方法,我们在每一集里都可以看到,正是通过这样层层设扣哦方式,观众的胃口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故事的推进也显得更有逻辑性。事实上,层层设扣,是纪录片一种非常重要的讲故事的方式,它不仅应用于纪录片,在电影里中也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自然是由于人类对于未知的渴望,这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

“层层设扣”帮助纪录片更好的推进节奏,但严密的逻辑只能保证一部片子不出现硬伤,并不能确保它一定会好看。对观众而言,一部纪录片首先要好看,其次才能关注其逻辑性等其他方面。因此,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观众的,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讲述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

“油画上这位用巨型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绣金披纱来装饰的女性,就是当时英国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在重叠繁复的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人们记住的是一个庄严高傲的王权偶像。”这是大国崛起第三集:走向现代的一个段落篇章。这里,片子以伊丽莎白女王,这个英国走向现代的关键性人物为核心来展开故事。通过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来传奇一系列轰动一时的大事件,我们姑且可以称作“以小见大”,实际上,对观众而言,历史无论多么的波澜壮阔,波涛汹涌,它终究只是过去发生的'事,或者说终究算是一个故事。对很多现代人而言,我们很难想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革命的困难,生存的危机等一系列在今天已经被轻而易举解决的难题。因此,人,只有人的故事,才能更容易引发人的同感,引发观众的感同身受。

在大国崛起的故事中,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幕幕冷冰冰的油画,相反,他方佛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一桩桩正在发生的故事。这就是通过小人物,地点这种星星之火,最终引发的燎原之势。

当然,大国举起的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央视自身的平台具有无可比拟性,国家级的资源调动能力也不是一般的机构能够制作单位能够想象的,但所幸,他它是一部好片子。

说完了纪录片讲故事的方法,接下来也许我们可以谈谈片子本身的内容。大国,崛起。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别有一番滋味。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大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曾为人类历史的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辉煌一时的封建主义却成了中国前进的绊脚石,中国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被西方各国远远的甩在身后。战争以来,中国就开始不断遭到西方列强的蹂躏,羞辱,甚至差点走上被肢解的命运,很多历史学家都把中国的近代史形容成一部屈辱史,正是在那个时期“东亚病夫”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人的地位自然也一落千丈。

进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逐步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统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运动更是让中国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发展奇迹。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国力的增强,埋藏在中国人心里的那颗大国之心也随之显露。从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到地方的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人会怀疑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能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心态。在这个时间点,大国崛起的播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片子中的九个世界大国,崛起的路径不尽相同。葡萄牙、西班牙靠的是最到完成国家统一的先发优势而称霸海洋;荷兰凭借发达的工商业而享誉全球;英国最早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法兰西以深邃的思想解放人性,号召人们解放思想,追逐自由;德意志从分裂走向统一,确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经济的腾飞打下基础;沙俄则靠着强大的君主专制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沙皇改革;日本始终坚持与强者为伍,终于走在世界前列;美利坚甩开历史包袱,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那么,中国,中国的崛起靠什么?我们不得已而知,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单纯借鉴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吗?显然,历史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no。那么,人才、技术、体制、机制、市场潜力、国民素质、人文精神,中国又有哪些能够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呢?

大国崛起观后感8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走过六十年,回首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国人现在越来越热衷关注历史,似乎是易中天和于丹带领百家讲坛发动起来的。CCTV做的这个片子立意很新,大国崛起,是历史又不全部是历史,是历史又不是全部的历史。

确实是历史,但仍然有很大的篇幅在说经济说人物说文化。确实是历史,但不是全部的历史,只是截取一些片断,这些片断是它崛起的历史。

看历史不只是了解更是为了借鉴,学习本国的历史和学习大国的历史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看完之后你会知道,无论这个国家历史是否悠久,它都具备自己独特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经济上的,体制上的,法律上的,这种文化就是所谓大国文化,这种文化是大国崛起的力量,更是大国得以不倒的基石。

荷兰人的文化是经济,他们曾经控制了几乎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日本人的文化是学习,从中国到西方他们永远跟在强者的身后;法国人的文化是自由,轰轰烈烈的马赛曲从这里唱响,夹带着自由的呼声;德国人的文化是自省,大战把国家毁了,可是废墟之上迅速站起来的还是德意志人。等等这些都是大国的文化,有了这些文化一个国家才是大国,国家才足够完整,任何武力的或丧失文化的征服都太过苍白。

之于中国,始终在走着成为大国的道路但至今仍然不是大国,中国的文化是什么?很多。从古代的仁义到现代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文化太多太深,所以很难找到核心文化。中国人太多,历史太深,找到一个全民族认同的核心文化谈何容易,更何况许多代表传统文化价值的东西正在遗失,试问遗失掉的精华拿什么来补?

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仍然需要学习,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还是高看了自己,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大国这让我们很难放下姿态。彼得大帝隐姓埋名去欧洲学习,甚至在国家的最西端建立新的首都;日本人的使团遍布所有世界大国,明治维新终于走上大国的道路。中国人呢?很难看到这样的学习精神,很多人出国但有多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开开眼界享受享受则已,这才是要命的。

诚然,国家电视台尤其是中国的国家电视台做的片子免不了有舆论的导向,说到俄罗斯不谈他们回归资本主义框架的事情,于是那一集直接做成了苏联。片中还提到,荷兰英国和美国是真正意义上征服过世界的国家,因为只有经济征服才算征服,这一点也符合目前国家一心搞经济的战略。但,这是可以原谅的,总的来说,片子做的还相对客观,那百分之二十的政治需要也不必深究。

大国崛起这个命题很值得思考,尤其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套片子很有想法,至少是个抛砖引玉,也算是善举罢。

大国崛起观后感9

这个礼拜,看完了《大国崛起》。这部长达12集的纪录片,我觉得是央视近年来最好的影片,拍得很大气宏伟,尤其是它的音乐和动画制作水平,感觉很像美国大片了。影片中对各国发展分析的也不错,有如一位博大精深的历史老师,让我很好的回顾了一下高中的历史,(哈哈,虽然高中历史学的也还是不错的)更加宽广的开拓了我的视野。

玩过《大航海时代四》的朋友应该对大国崛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都不会陌生吧,这也是我对这部影片非常有兴趣的一个支点。影片中那唯美的画面、宏伟的帆船、感人的音乐,感觉和游戏如出一辙。这的确是一款让人很长见识的游戏。

不想过多的评论,每个人看完《大国崛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网上的评论也都是一大把,比我想的有见地多了。影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两个国家:荷兰和美国。

也许是因为高中历史课本对荷兰这个国家的描述非常少吧,感觉看荷兰的强国历史是特别新鲜。另外荷兰也是本人特别向往的国家:郁金香,风车,海道,港口,当然还有那别样的文化和历史。荷兰的发展和其它国家不同,它没有依靠过多的武力掠夺,而是依靠自由贸易和制度创新不断使自己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小小的荷兰,却诞生了许多第一个出现在世界上的机构。荷兰人口不多,却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美誉。荷兰,还成为第一个侵略我们国家的西方大国。这个国家,不可小觑。

美国,正如影片中的标题——新国新梦,很喜欢这种充满梦想,自由开拓的感觉。美国人的历史就是移民的历史,就是各国精英寻梦的历史。还有一点是美国历史上,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总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让这个国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我想,这也是和它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分不开的。

末了,从大国崛起想到个人崛起,它也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一个人进行新的尝试、产生新的观念,拥有新的视野,是很容易崛起的。

大国崛起观后感10

只有开创新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国家才有可能有跟别的国家不一样的突破并强盛起来。

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丽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台上的一次大戏悲剧性落幕。

恩里克王子虽然没有亲自出海,但是他设立航海学校,以国家名义持续地鼓励航海事业,他终身未娶,为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葡萄牙由此向海外扩张开启了与各国的贸易,日渐强盛。西班牙也是因航海而与葡萄牙相互竞争,势力遍布全球,两国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他们的航海冒险不说对他们自己的国家有益,对我们也是有益的,没有他们的航海探险我们就不会知道世界还有这么多的国家和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是一意孤行地认为我们所处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央,我们这里就是世界的全部。多亏了他们,这个地球才被拼凑完整;我们也才知道地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我们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神秘的地球;才有了各国的文化交流。

同样的,只反复做一件事不注意其他方面这个国家也会衰退。就比如葡萄牙和西班牙只知道掠夺和挥霍财富,这并非长久之计,还应该发展国家的各个方面。我们国家的宋朝重文轻武,别的国家就能轻易攻破城池,趁虚而入,这是同样的道理。

大国崛起观后感11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浪。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依靠着有理的地里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鲱鱼开始的,很多人以捕鲱鱼来挣钱。荷兰的商业有许多发展自由和创新能力,一把小刀让他们脱颖而出,对商船大胆的改造,宁愿冻死也没有动货物,使他们一点一点的变强。当年,西班牙占领荷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遇到半点抵抗,荷兰人就俯首称臣了!后来西班牙人宣称,荷兰是西班牙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毫无异议!

当西班牙人派来总督,当他们的国王的时候,他们就马上顶礼膜拜了。但是,当西班牙人提出上重税的要求的时候,荷兰人就不干了!他们马上揭竿而起,奋起反抗,把西班牙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土!他们对于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并具有“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通商和赚钱利益”的思想。后成立了股份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接着又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回顾这段历史,和片头展现的画面一样令人汹涌澎湃,震撼不以,后面的一系列国家由盛转衰,跌宕起伏,期间波澜壮阔极富历史代入感,仿佛让人置身其境!

大国崛起观后感12

沿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上,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北角处从东北至西南分部这一列弧形岛屿,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这就是日本——太阳最先升起地方。

日本历史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这一点与不列颠群岛颇为相似,但日本比不列颠群岛更加与世隔绝。

日本的地理条件并不优越,国土面积仅37万多平方公里,不仅矿产贫乏,而且常遭地震、火山和台风的袭击,同时他又是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典型东方国家,因此日本能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在很短的时间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成为成功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唯一东方国家,着实令世界为之震惊。

在国家大战略中的地理要素和精神文化因素向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手段选择,就日本而言,地缘政治要素对于其战略影响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常常体现为一种极为严厉的束缚。

日本历来是一个喜欢与强者为伍的国度,在东亚来讲,日本是第一个受到强烈的意识文明冲击而开始现代化并取得大体成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亚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