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教师有关的名言警句 正文

关于教师有关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4-11-16 13:36:31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小”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3、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4、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5、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6、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7、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愿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8、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9、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1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11、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容纳孩子最可谴责的行为。

12、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13、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

14、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

15、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

16、慈父+慈母=教师。

17、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1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1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20、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去启迪一代人的心灵。

21、我们都随时处于正在学习的过程。

22、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23、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24、天荒地老,教师的童心不泯。

25、心灵和心灵撞击,生命和生命对话。

26、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27、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28、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29、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30、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

31、“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32、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3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4、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35、尚自然,展个性——蔡元培

36、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37、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潜蚁穴,往往他们思维跳跃比我们要快得多。

38、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

39、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

40、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华罗庚

41、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42、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43、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44、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45、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就是为人类的未来培养人才。

46、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启迪孩子纯洁的童心。

47、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48、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49、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50、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

51、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52、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53、执着杏坛,乐于奉献。

54、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5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56、老师,祝您教育的学生,人才济济,精英辈出。

57、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58、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59、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

60、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61、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62、用爱心、耐心、恒心挑战问题学生,给他们美丽的童年。

63、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6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65、不放手让孩子去做,犹如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是会防害孩子增强体质的。

66、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站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

67、师德最朴素的认识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68、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69、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70、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1、教师就是要敬业爱生。

72、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73、普通的孩子,用得法的教育,就会成为超常的人。

74、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75、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76、想让生命辉煌,就别浪费青春。

77、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7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79、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80、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81、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82、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

83、以仁治校,以爱执教,以诚待人,才可融社会、学校、师生为一体。

84、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85、教师必须时刻充电,才能永恒地释放所需能量。

86、我要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幽默去融洽和学生的感情,用勉励去点燃学生的自信。

87、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

88、知识越学越感到贫乏,不学总认为不错,一个人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文凭,而在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

8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90、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1、 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

2、 想教孩子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先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3、 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

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6、 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7、 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

8、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9、 师严道尊,教乃可施。——王守仁

10、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11、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12、 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13、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4、 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15、 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16、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7、 慈父+慈母=教师。

18、 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9、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20、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康有为

21、 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能成功。——陈安之

22、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23、 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24、 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25、 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

2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7、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28、 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29、 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儿女是父母的影子。——吴明

30、 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3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32、 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3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4、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华罗庚

35、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36、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去启迪一代人的心灵。

37、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

3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39、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

4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